困顿境遇之下的坚守与奉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作为献给中国广大乡村中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民办老师们的悲壮之歌,刘醒龙创作的《天行者》不只是书写了一群在“这一带山区中最远最深最高的那一片”的界岭农村中的坚守与渴望的民办老师,更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近四百万民办教师作了近乎于临摹式的细致描写。
  刘醒龙说过业内有这么一个说法,长篇小说通常写命运,短篇里感情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天行者》里,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他感情的寄托,也还有着他对命运的参悟。《天行者》对精神的述说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这个世界里,体悟着世间千般情意,感受是这世间百态之下的跌宕起伏。人性,在这里散发着不可阻挡的光芒。
  善良、宽容、仁义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塑造界岭小学教师们教师形象的个性与底色。贫困山村的生存与发展困难没有压倒他们的意志,他们从未向艰难的环境屈服,反而用自己的朴实、细腻、真诚塑造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使得他们的精神变得伟大异常。在他们这里,学生的明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学生有美好的未来就是自己最大的希望,他们可以也愿意为教师这个称号付出自己的一切。
  可惜世间并没有所谓完美的人,身为普通人的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面对利益时也会有人起私心玩小算计,甚至还出现严重的勾心斗角的情况,却也正因为这样,人物性格被更好地体现了出来、场景更觉真实、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使得教师形象更显突出。
  界岭的老师,给读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既能生存在现实里也存于理想里。他们身上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守、现实中人的无奈与困惑、身为人的“缺憾”甚至是“龌龊”,但是在他们身上也有着理想世界里才可能存在的那一份“单纯”以及那一种“孤勇”。民办教师知识有限,对学生却大爱无限,界岭老师的情感教育在叶萌、叶碧秋身上极大程度地被体现了出来。叶萌辍学打工时曾向余校长表明自己要多挣钱将界岭小学改造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学校的决心;叶碧秋进省城给王主任家当保姆要求只做四年就回界岭小学当老师,自己一边上班一边自修大学课程,四年后果然践行诺言回来了。界岭的老师们没有高深的理论,他们教给学生们的也仅仅是简单质朴的“做人”道理,他们会做事、爱国爱家、爱人爱岗的精神品质都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贯穿全书的线索“转正”事件,无疑加深了我们对作者、对作品的理解与领悟。转正不仅仅代表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更是一种对民办教师们身份、价值的认同理解和尊重。转正不仅使他们困难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更使长久以来对“民办教师”的偏见和误解的现象得以控制。这个如生命般厚重的大事件,一次次的发生都像是心灵与灵魂的跋涉,而界岭的老师们则在这条艰难的路上不断前行,不断磨砺、成长。张英才和蓝飞这样的年轻人就是在界岭小学老一辈教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崇高、得到了成长。“转正”仿若一块“炼金石”,每个人都在这里看清了自己,也改正了自己、发扬了自身。
  在作品中,校长余长明事事先考虑别人、待人温润有礼,将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坚持大局为重,在艰难困境中也不忽视对晚辈们的提携。这个一辈子都在盼星星盼月亮般期望转正的老人,却每每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机会毅然让给别人,然后继续在贫穷困苦的界岭小学教书育人,一天天、一年年的升降国旗、上课下课,拼尽自己的力气去实践着心里的关于教育的宏大理想。这个被称为“用迷魂药加还魂湯炼成的九阴十阳膏”的人,言行举止中无不显露出自己独特的韵味。
  校长余长明身上闪耀着“长久不去的光明”,从来没有放弃对长年卧病在床的妻子明爱芬的责任,即使家中没太多口粮也收留照顾未能回家的学生们,艰难困苦中仍然为儿子的教育期望并努力着,更是在面对心心念念的转正名额到手时推荐了后辈张英才、在蓝飞弄虚做假获得转正名额后对孙、邓的劝解,这个老教师的形象更是难以言喻的高达而伟岸了。
  界岭小学如校长余长明等老一辈的民办教师们在平凡的乡村教育事业中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爱岗、积极奉献的精神培育出了界岭的“毒”。这个毒,一旦碰到便会上瘾,无法逃脱,身边的张英才、叶碧秋、李子等人都深受影响。他们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屈服的知识分子的缩影,即便生活窘迫,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这样的“毒”促使他们始终不弃独属于这一代人的浪漫情怀。这样的“毒”中,多的不是悲凉,而是一种历尽艰辛而愈加坚强和致新异明世辨的期待。
  文中教师们为了生计或是利益,走着一条由神圣到低下、复杂的怪路,但仍可以发现教师形象仍然承载着高尚的人格和对理想的坚守,这场犹如攀天之旅的现实困斗,结局无论是喜剧也好,还是悲剧也罢,都不该在灿若星河的文化苍穹和纷纷扰扰的人生百态中消亡、逝去。在当今社会,知识分子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失望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社会现实。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使得他们逐渐变得平庸、萎缩、固守书斋、注重名利,渐渐失去了理想精神和责任担当。而《天行者》塑造出的感人至深的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民办教师形象,吸引着人们去接近、认识、理解那一群人,这是作品极为成功的原由。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伟大的盖茨比》一书中,描绘了盖茨比极其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最终却以悲剧结尾。盖茨比悲剧人生的酿成不仅是作者菲茨杰拉德的人生悲剧,也是社会悲剧的缩影。  关键词:盖茨比;社会;美国梦;破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1  《伟大的盖茨比》,发表于1925年,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sgera
摘 要:契诃夫以其卓越的才华,在黑暗的时代里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仔细阅读他的小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讲叙故事时与文本距离的变化,正是这一手法的使用,给他的小数增添了无尽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契诃夫;《套中人》;介入叙事者;距离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一、契诃夫和他的作品之间的空间关系  (
摘 要:《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历代研究《楚辞》的工作从未停止。东汉王逸的所作的《楚辞章句》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都是楚辞学研究难以逾越的高峰,但两人的训释解读又差异颇多。本文主要以《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则为例,试论王逸与朱熹注《楚辞》的不同之处,并从社会背景、思想风气以及个人遭际等方面阐明原因。  关键词:王逸;朱熹;《楚辞章句》;《楚辞集注》;训释  
摘 要:在中外文学史上,玛格丽特与茶花女作为两个鲜明靓丽的独特女性形象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虽然二人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完全不同,但都有着相似经历都渴望爱情却最终都无法摆脱厄运,本文通过对二人成长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与个人追求三方面来分析二人的悲剧命运成因。从而让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即使无法摆脱悲剧命运,但是永远都不缺乏追求自我,追求爱情的勇敢的女性。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命运;个人追求  [中图分
摘 要:“反乌托邦三部曲”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与故事主题都为后来的反乌托邦文学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其中出现的许多相似的经典元素也正是反乌托邦小说发人深省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共性,从而探求该类小说震撼人心的原因。  关键词:反乌托邦;“反乌托邦三部曲”;共性;模式  作者简介:杨天仪(1997.8-),女,汉族,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翻译分类及其翻译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YG2017363。  摘 要: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紧密结合,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的译者要了解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知识,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指引,将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传播到世界各地。  
摘 要:《西厢记》是元代戏曲的压卷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本文拟从《西厢记》发展历程、女性主体意识在元杂剧的复苏以及对历代文学(如《红楼梦》)的影响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西厢记》的传播图景和接受视角,以为借鉴。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解构;《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1  一、《西厢记》形成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与计划项目(2017YX19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友爱的内涵的阐释形成了特有的友爱观。他的友爱思想明确的叙述了何为友爱以及何以维持友爱,这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很大的启发。亚里士多德对平等的友爱和不平等的友爱进行分析,使个体与他人能够更好的共处,也凸显了其思想对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友爱;共处  作者简介:范
摘 要:若说沈从文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乡野牧原生活缔造者,那么《边城》便是其作品中曲调最为高昂、曲风最为悠扬的一曲牧歌。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一切美好景象的背后,却是沈从文伤感心绪的轻吟。  关键词:挽歌;《边城》;探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一提起《边城》,人们脑中栩栩如生的湘西世界也便分明起来——“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秦穆公,秦成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一,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的人物,在位39年而逝。  像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的时候,便搅的世界不安生,又是东进,又是西扩。临死了,也要搞一个大新闻出来—他要人殉葬,很多人。  一次群臣聚会,大家饮酒乐甚,好不快活,穆公喝的正在兴头上,突然蹦出来一句:咱哥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