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中规范化的符号和数字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不仅仅针对本学科课本的教学和课标的教学,而且要通过规范化的教学与其它学科接轨,让学生更好地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关键要区别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物质符号、数值符号;区分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的格式和书写体;区分半角小括号、全角小括号、大括号等;除了正常书写还有上角标、下角标之分.哪个同学无瑕疵地从没写错过,还真是了不起!本文权当一次梳理吧,我们共同学习之,若能使大多数学生这里或那里得到启示、启发、启迪,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1.物质的状态要小写:固体s;液体l;气体g;溶液aq.
  2.阿拉伯数字和符号之间要留半角模式下的空格,数字以小数点为界的前、后千位都要留有空格:如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为3 500~4 000 mL;ρ(纯硝酸)=1.502 7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最新测定数据为6.022 136 7×1023 mol-1(其中“-1”的“1”不能省).
  3.计算结果要算到底且取有效数字,如取三位有效数字,有小数点、科学计数法、百分数、分数等:0.000224或2.24×10-4或0.022 4%(或非分母为1的分数形式),千万不能写2.24×10-2%.
  4.化学键用“长横线”,氢键用A—H…B—(A、B为N、O、F,“—”表示共价键,“…”表示氢键)、不能用H—A…H.化学键键长是A—H(或B—H)两原子的原子核中心之间的距离,氢键键长是A—H…B中A原子的原子核中心至B原子的原子核中心的距离.
  5.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基、演示实验标号、图象标号、表格标号等用“短线”,如1-丁烯CH2=CH—CH2—CH3、甲基—CH3、实验3-1、图3-1、表3-1.
  6.负数用“减号”,放热反应数值取负数,ΔH=-100 kJ/mol;吸热反应数值取正数,ΔH=+100 kJ/mol.计算过程中关于“乘号”:符号之间用“·”;数字之间用“×”;符号与数字之间用“×”.V(CO2)=n(CO2)
  ·Vm=0.050 0 mol × 22.4 L·mol-1=1.12 L.至于计算中的“除号”:常用斜杠“/”和冒号“:”.
  7.
  ZAX±nn±a:左下角是质子数;左上角是质量数;正上方是化合价;右上角是离子电荷数;右下角是每个分子中的原子数,其中前三项的“1”不能省,后两项的“1”不要写.
  8.能层的数字要大写、能级的符号是小写字母、原子轨道的方向在能级的右下角写大写字母、电子数写在能级的右上角,凡是出现的“1”都不能省,如氧原子
  1s22s22p2x2p1y2p1z.
  9.化学任何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的“1”均不要写,石膏(生石膏)CaSO4·2H2O读作“二水合硫酸钙”,熟石膏2CaSO4·H2O读作“一水合二硫酸钙”,化学计量数之比:v(CaSO4·2H2O)∶v(2CaSO4·H2O)∶ v(H2O)=2∶1∶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请鉴赏:2CaSO4·2H2O△2CaSO4·H2O+3H2O.电极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出现必要的分数,电极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还可以出现必要的扩大倍数的情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均要标状态.只有一个标部分物质状态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高温 Fe3O4+4H2.
  10.“”表示两个反应,“ ”表示一个可逆反应.
  11.图象中、表格中物理量右(下)方用斜(横)杠且在斜(横)杠的右(下)方写单位符号:如溶解度/g;时间/s(或t/s).
  12.物质的量:nB=n(NaCl)=2 mol;n[ (NH4)2SO4]=2 mol.
  13.质量:m(NaCl)=10.56 g,若托盘天平称取,取小数点一位,m(NaCl)=10.6 g;m(软锰矿石)=40 t(不宜用托盘天平).
  14.摩尔质量:M(NaCl)=58.45 g/mol(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规定取四位有效数字);M(23Na)=23 g/mol(质量数为整数),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5.微粒数:N(Cl2)=6.02×1027.
  16.阿伏加德罗常数常取近似值:NA=6.02×1023 mol-1.
  17.体积:若通过计算,取小数点多少位均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楚固、液、气的单位差别.V(Fe)=10 cm3;V(浓盐酸)=5.12 mL=5.12 cm3;
  V[HCl(aq)]=100 mL 或V[H2SO4(aq)]=0.1 L;V(HCl)=2.24 L.若量筒量取,取小数点一位,V(浓盐酸)=5.1 mL;若滴定管量取,取小数点两位,V(浓盐酸)=5.12 mL.
  18.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0℃、101.325 kPa):Vm=22.4 L/mol.
  19.物质的量的浓度(定义中溶质B是大写字母,写的是下角标,而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是小写字母、各物质的化学式正常去写):cB=c(NaCl)=n(NaCl)/V
  [NaCl(aq)]=2 mol/L.
  20.溶液密度:固体密度:ρ(Na)=0.97 g/cm3;液体密度:
  ρ(煤油)=0.79 g/mL=0.79 g/cm3;气体密度:ρ(H2)=0.089 g/L.相对密度没有单位.
其他文献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一直是高考化学中考查的热点内容,化学平衡问题也比较容易设计出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试题.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在第Ⅱ卷的综合题或基础题中必有一题涉及化学平衡问题的实际应用,体现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分析来总结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方法  1.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象题的有关思路  (1)一看坐标:即明确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的第一节脂肪烃,配有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图,图中标明CuSO4溶液用于除去杂质,这个反应中乙炔主要含有H2S气体,选用CuSO4溶液除杂,其反应原理为:  H2S+Cu2+=CuS↓+2H+  此反应属于一个典型的弱酸制强酸,之所以能够发生,缘于CuS不溶于稀酸(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同).如果换成FeSO4溶液,则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此类题目涉及到的概念多,知识范围广,内容灵活多变,不少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下面就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具体进行分析.  一、理解重要概念  历年来的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点基本不变,要求在理解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有关溶液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是表征
在探究问题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材料的环节序列与联结这些环节的中介是比较明确的,复杂一些的问题,材料环节序列及其联系的中介都不可能直接出现.此时,要想得到问题的思路,必须经由人性能力的展开,在联结某些关键环节的中介中,针对问题题设的结构轮廓,合理利用某些猜想的材料,构成这些关键环节疑似的中介,某种程度上,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探究形成了奠基性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教法
一、越弱越水解  例 (节选)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表1.  表1  弱酸CH3COOHHCNH2CO3  Ka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解析:本题大多数学生判断错误,认为酸性强弱顺序是CH3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卷Ⅰ第21题:已知函数  f (x)=x2+ax+b,g(x)=ex(cx+d),若曲线  y=f (x)  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  (Ⅰ)求a,b,c,d的值;  (Ⅱ)若x≥-2时,f (x)≤kg(x),求k的取值范围.  第(Ⅰ)问解得a=4,b=2,c=2,d=2.主要借助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切线方程求参数的值. 
高中数学从最初的应试教学,演变至今日的变式教学,可以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有了相当大程度的突破,那么何为变式教学呢,变式教学对数学的影响又在哪里呢,在本文当中,笔者就一一道例题为证,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例1 假如有关于x的方程: ax+1x2=3在区间  (0,+∞)  上有且仅有一个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首先我们确定这是一道求区间值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解题的过程当中针对问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高中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让他们的解题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当学生在对这些题目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的时候,教师应该要适时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最终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学好高中的数学应用题,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分
在分析前向神经网络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将其与ActiveX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件技术的前向神经网络体系结构,并用VisualC+ + 的MFC给出了该体系结构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使用方便,宜于扩
本文从“微元法”的概念出发,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难点,用实例证明了“微元法”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确保课堂质量,为广大学生提升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提供了条件.  高中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性,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虽然可以用积分解决,但由于学生知识积累水平还未达到高等数学的要求,使得课堂上许多知识点解释起来很困难,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