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内容分析内容与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内容要求如下: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只解决了单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是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会施力,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实践中的许多问题。
[新课导入]
师: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许多人从小的梦想,老师这还真有一位能在水上飞的人,大家一起来看水上飞人的精彩表演。请看视频:
生:欣赏视频。
师:飞人靠什么力量飞起来的呢?你能对人作简单的受力分析吗?
生:重力、水柱喷出时向上的反冲力。
师:很好,水柱被喷出的同时对人产生了反冲力。
[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师引导:大家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相互作用力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猜想
老师引导:要较为全面的认识某种力,它的三要素我们都要认识清楚,一对相互作用力之间大小和方向又有什么关系呢?用你桌上的橡皮筋感受一下并作出你的猜想。
学生代表猜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进一步引导:大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2.制定实验方案
老师提示:什么仪器可以直接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并制定实验方案:用两个弹簧秤互相拉。
老师:那你们组有几把弹簧秤呢?
生:一把。
师:那该怎么办呢?(眼睛扫视其它组的弹簧秤)
生:两组合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前要对弹簧秤调零,拉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与钩子在一条直线上,注意不要超过弹性限度,读数之前先看量程。
3.实验验证(教师到各组指导实验)
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且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
师:点评同学们实验设计。
4.分析与论证
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呢?若我改变作用力的方向那反作用力方向还会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老师介绍两小磁针验证力的方向。
老师:老师这有一套灵敏度和精确度都更高的力传感器,让一学生先尝试轻拉每个力传感器然后对拉,让学生分析现象。
老师启发:静态情况下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如果在运动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还是这样的关系吗?
学生配合老师做轨道上两小车加速运动时观察两力传感器显示图象的变化。
老师总结:可见一对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老师补充:“总是”意味着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成立,与物体所处的的地理位置、运动状态等都无关;
6.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老师:牛顿第三定律不光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军事上、科技上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学生观赏视频。
7.拔河游戏
老师引导: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拔河比赛中,为什么总有一方输呢?拔河比赛,到底在比什么?
让学生先猜想。
老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来两场拔河比赛。
(1)甲、乙同时拉,甲胜。
(2)甲踩划板,甲、乙同时拉,乙胜。
老师引导:怎么力气大的甲同学踩上划板就会输了?拔河比赛到底比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二者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比的是地面给鞋的最大静摩擦力。(教师在黑板上作受力图)
老师启发:为了获胜,如何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呢?
学生:穿上钉鞋、挑体重的同学等等。
老师引导:刚才我们分析拔河比赛的过程中涉及到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它们极其相似,在具体的问题中怎样区分它们呢?我们以天花板下的电灯为例来分析。
三、请学生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之后我出示自己写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歌的内容
你大我也大,等值同变化;
你东我向西,共线不同体;
异体但同性,和谐共命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尊重、理解、善待别人的同时,也将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善待。共建和谐社会,我们一起努力!
教学体会
学生一起来看水上飞人的精彩视频表演,新课的引入便由此开始,可谓是开门见山。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通过演示和播放两段视频、以及学生的随堂分组小实验的探究到最后的应用DIS实验系统的演示,把本节课的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通过计算机显示的图像对比分明,使学生印象鲜明、深刻。问题解惑和思维碰撞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拔河游戏,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游戏,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针对拔河比赛是力气的较量的误解,通过表演给学生一个震撼的结果,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自己寻找合理解释的理由。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拔河游戏的深入分析,势必涉及到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问题,正好为讲第三个主题进行铺垫,由此引入“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教师始终能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具有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牛顿第三定律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实验与游戏齐飞,创新与探索并重!不足之处:在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提出了空气阻力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好的“生成”时候,但我只是一带而过,失去了一次让课堂升华的良机。瑕不掩瑜,这堂课不失为一堂非常成功的物理课。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一中)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内容要求如下: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只解决了单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是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会施力,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实践中的许多问题。
[新课导入]
师: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许多人从小的梦想,老师这还真有一位能在水上飞的人,大家一起来看水上飞人的精彩表演。请看视频:
生:欣赏视频。
师:飞人靠什么力量飞起来的呢?你能对人作简单的受力分析吗?
生:重力、水柱喷出时向上的反冲力。
师:很好,水柱被喷出的同时对人产生了反冲力。
[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师引导:大家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相互作用力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猜想
老师引导:要较为全面的认识某种力,它的三要素我们都要认识清楚,一对相互作用力之间大小和方向又有什么关系呢?用你桌上的橡皮筋感受一下并作出你的猜想。
学生代表猜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进一步引导:大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2.制定实验方案
老师提示:什么仪器可以直接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并制定实验方案:用两个弹簧秤互相拉。
老师:那你们组有几把弹簧秤呢?
生:一把。
师:那该怎么办呢?(眼睛扫视其它组的弹簧秤)
生:两组合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前要对弹簧秤调零,拉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与钩子在一条直线上,注意不要超过弹性限度,读数之前先看量程。
3.实验验证(教师到各组指导实验)
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且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
师:点评同学们实验设计。
4.分析与论证
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呢?若我改变作用力的方向那反作用力方向还会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老师介绍两小磁针验证力的方向。
老师:老师这有一套灵敏度和精确度都更高的力传感器,让一学生先尝试轻拉每个力传感器然后对拉,让学生分析现象。
老师启发:静态情况下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如果在运动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还是这样的关系吗?
学生配合老师做轨道上两小车加速运动时观察两力传感器显示图象的变化。
老师总结:可见一对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老师补充:“总是”意味着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成立,与物体所处的的地理位置、运动状态等都无关;
6.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老师:牛顿第三定律不光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军事上、科技上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学生观赏视频。
7.拔河游戏
老师引导: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拔河比赛中,为什么总有一方输呢?拔河比赛,到底在比什么?
让学生先猜想。
老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来两场拔河比赛。
(1)甲、乙同时拉,甲胜。
(2)甲踩划板,甲、乙同时拉,乙胜。
老师引导:怎么力气大的甲同学踩上划板就会输了?拔河比赛到底比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二者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比的是地面给鞋的最大静摩擦力。(教师在黑板上作受力图)
老师启发:为了获胜,如何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呢?
学生:穿上钉鞋、挑体重的同学等等。
老师引导:刚才我们分析拔河比赛的过程中涉及到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它们极其相似,在具体的问题中怎样区分它们呢?我们以天花板下的电灯为例来分析。
三、请学生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之后我出示自己写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歌的内容
你大我也大,等值同变化;
你东我向西,共线不同体;
异体但同性,和谐共命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尊重、理解、善待别人的同时,也将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善待。共建和谐社会,我们一起努力!
教学体会
学生一起来看水上飞人的精彩视频表演,新课的引入便由此开始,可谓是开门见山。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通过演示和播放两段视频、以及学生的随堂分组小实验的探究到最后的应用DIS实验系统的演示,把本节课的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通过计算机显示的图像对比分明,使学生印象鲜明、深刻。问题解惑和思维碰撞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拔河游戏,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游戏,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针对拔河比赛是力气的较量的误解,通过表演给学生一个震撼的结果,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自己寻找合理解释的理由。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拔河游戏的深入分析,势必涉及到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问题,正好为讲第三个主题进行铺垫,由此引入“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教师始终能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具有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牛顿第三定律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实验与游戏齐飞,创新与探索并重!不足之处:在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提出了空气阻力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好的“生成”时候,但我只是一带而过,失去了一次让课堂升华的良机。瑕不掩瑜,这堂课不失为一堂非常成功的物理课。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