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在小学高年段体育课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校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过于被溺爱,缺少生活的锻炼,使得现在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出现复杂化和脆弱化,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经不起挫折,只因一些小挫折就会想不开、大发脾气、离家出走、自残甚至自杀,并且学生自杀现象近年来呈愈演愈烈之势,一个个问题学生的出现,一幕幕自杀现象的发生,不断地敲打着人们的心。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教育不能放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忽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至此,为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对今天的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失败,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体育教学时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极其生动、形象和具体,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课题界定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措施,调整心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挫折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能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挫折情境,从而克服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第一,针对小学高年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探寻适合在体育课中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挫折,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研究内容
  第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受挫折现状的调查及挫折成因分析。
  第二,在实践中,研究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我校五、六年级8个教学班312名学生。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5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较系统的查阅了近10年来与挫折教育有关的文献资料,参阅了教育学、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学等教材,分析和归纳有关小学生挫折形成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从中探寻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法研究基础上,设置问卷调查表。对我校五、六年级,共8个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五、六年级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
  3.行动研究法
  整个研究过程以行动研究为主,主要探索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的途径,验证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否有效。
  四、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
  调查共发放312份问卷,收回312份,有效卷312份,通过调查统计,归纳分析,总结出以下结果:
  1.生理方面的缺陷
  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2.心理方面的缺陷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例如,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胜人一筹,比赛中总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而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肯定。面对这些内心的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的极不稳定。
  3.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差
  有些学生对动作学习的能力较差,或是身体素质不好不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同一些素质好、成绩提高快的同学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是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他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弱,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感。
  4.自闭、孤立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天真幼稚,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遭受心理挫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会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遭受心理挫折。
  5.弱化、忽视的"主体地位"
  目前的小学生有"早熟"的表现,成为"小大人"型,独立自主的要求日益强烈,精神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社会视野更加广泛,大都渴望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并取得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但在校时,教师往往居高临下,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行动;在家中,父母极力构筑"没有危险"的安全地带,窒息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学校、家庭的专制环境中,学生会因自己不被人重视而产生心理挫折。
  (二)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1.融入情景,磨炼意志
  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如教师创设一个在大火中抢救伤员的情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带;又如球类是学生最受喜欢的运动,教师可利用这点,规定学生完成一两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先完成者,优先选择。但对一些体质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要求,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如降低篮球架和排球网的高度使他们体验投中和扣中的愉快感。教师也应积极投入情景去,教师的魅力在此不多说,体育课的身教的重要性很强。不管是一个简单的前滚翻,还是一个复杂的跳山羊动作,都已远远超出了动作示范的意义。学生会被教师的行为所震撼,会希望有教师那样优美的动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模仿教师去练习,也就很少去考虑怕不怕、难不难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潜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学行为。教师可通过体育明星、体育优生,优秀运动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可知可感事迹的宣传,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难。而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体育骨干。例如,在体育课中,教师教授新动作,可以先让体育骨干来完成,在体育骨干第一次或前几次没有成功完成动作的时候,教师进行指导,使其顺利完成动作,从而来鼓励其他学生来尝试完成动作,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3.成功感体验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进行指导,对于不善于交往、胆怯、怕羞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合作,锻炼交往能力。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跳高教学中,如果用同一高度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就可能使一部分较弱的学生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利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不同的高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每当前一练习成功完成,学生就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就能使学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教师根据不同的性格培养抗挫折能力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和场所,但应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首先要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体育课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聆听他们的谈吐,判断学生性格,根据学生的性格分组,进行施教。外向型的学生,他们活泼、乐观、开朗、向上,同时也易骄傲自满,根据上述特点对他们可采用单刀直入法,直言不讳进行说服教育,可提出较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创设困难和挫折情景,从而矫正他们的骄傲自满,不服从指挥的毛病;内向型的学生,则少言寡语、不善言表,应采取婉转法,宜旁敲侧击,启发诱导,逐渐渗透,感化学生;抑郁型的学生,要讲究策略,抑郁型心理表现一般为悲观、低自信和绝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回避交往和厌世,总之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针对这些学生,应采取引导法,引其上路导其上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与人进行合作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 为了培养他们战胜困难、不断进取、顽强、果敢的良好品质,可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长跑、游泳、登山、跳高、跨栏等运动项目。
  5.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學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中,除了重视教学过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得当,不仅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合作、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迅速获得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意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打击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6.适当批评教育,促成良好品行
  现在的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宠爱,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傲气随着赞扬和自赏不断升级,和周围人的关系越来越远。让一些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学生适当经受“打击”,承受一定程度的思想负担,然后再抓住时机,循循善诱,耐心教育,使他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掉傲慢霸道的作风。其实,人的成长离不开批评就像离不开表扬一样,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错误,如整队时讲话,着装不符合要求,练习不认真,比赛不遵守比赛规则,爱出风头,爱充“英雄”,且又不听劝阻等等,对这些现象给予适当批评,有利于他们养成正视自己、容忍挫折的品格。而不能一味的表扬,太多的表扬会对中学生起到负面的影响。但要注意不得讽刺挖苦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五、实践效果
  通过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学生能较好的认识自己,自信心加强。平时比较腼腆的同学,上课能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敢向老师请教不懂得问题;在遇到突发的事件时,同学们不是那么容易急躁了,不是那么容易发脾气,学会了用正确的渠道去解决问题;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在无法解决时,很多同学有意识的去寻求帮助;在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包容心明显提高,相互间的争吵也逐步减少了。
  六、结论与建议
  挫折教育对于生长在安逸环境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要能帮组孩子们走出“温室”,让他们经受一定的风吹雨打,直面挫折,战胜挫折,他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对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当遇到挫折也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正视挫折,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当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而要适应形式的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作为体育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良好地抗挫折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良好的契机进行挫折教育。同时,也应探寻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挫折教育的成效。
其他文献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性质包含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
期刊
多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教学中本人感受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浮在表面,学生身体得不到全方位的锻炼,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也提高较慢。通过一所学校就能折射出现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本人就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多方面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人数与个人质素、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
期刊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步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还在逐步增多。我认为,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计算机获取网络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走出盲目上网和迷恋网络的误区,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
期刊
据中国疾控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3亿多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等心理障碍者达3000万人,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由于学习困难或遭受各种挫折而自杀的未成年人,在媒体常有报道,近年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已越来越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  我们知道,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我多年从事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下,农村高中音乐教学有了新的教学举措,教学手法与教学条件也有了更新,但是,由于初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条件差距过大导致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音乐素质与音乐技能的两极分差也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使高中音乐教学进入了高难度教学状态。那么,针对现状对高中学生如何采取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体音乐素养?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归纳如下
期刊
一、前言  近几年,莱钢迅速发展壮大,莱钢幼教为获得进一步发展,进一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处处做到与时俱进,幼教中心多次聘请北大教授为老师们讲课,及时的灌输新鲜的血液,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老师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从自己的失败中找原因,从成功中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向高峰攀登。只有在一次次的学习反思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弱势,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这种优势的背后我们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关系着改革的成效。近年来,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成为教育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中,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合理的运用应该是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我们提倡学科之间素材选择、方法管理的整合。这样既避免了学科认知规律的单一性,还大大扩展了学科教学的内涵,把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
期刊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和最佳期,在此时期如果能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就会给他们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孩子想说、敢说,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交往环境中的语言启迪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
期刊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启发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优良品格,还是培养学生歌唱表演能力和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都离不开美育。音乐教育还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数理化是用逻辑思维的钥匙打开孩子们心灵上智慧的大门,它是用艺术美的甘露浇开了孩子们心灵中美丽的花朵,优美的音乐能丰富、美化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陶冶他们高尚的品质和情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
期刊
[案例] 小烜,男,6岁,上幼儿园大班。自小就调皮好动,爱乱跑乱爬,上蹿下跳,经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而且还很冲动,不知危险。在家曾多次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如四岁时从家里的二楼阳台翻落下来造成右大腿骨折,额头破裂。五岁时又用刀差点把左手拇指砍断等。  小烜来到我班后,我发现这孩子一刻也闲不住,他喜欢东跑西跳。上课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一会儿用手拉别人的衣服,一会儿用脚去踢别人的凳子,还经常钻进桌子下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