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上海师大附中曾经对八个班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学生更喜欢激情飞扬的课,“幽默感、亲和力、感情”是他们最认同的三大因素。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激情飞扬”,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气场要强大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语文教学需要年轻的心态,语文教师更要带着饱满激情走进课堂。可以说好的语文老师不用讲,只要往那儿一站就有一种“气场”,就是“语文”最好的诠释。在任何时候,自信都是气场的真谛,而自信来源于你大量的课前准备。当你的准备足够充分时,站到讲台上,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不用刻意的课堂设计,就用你的精神状态来说话。特级教师薄俊生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周围应该有一道“光”,这道“光”就是文化,举手投足、谈吐文章都充盈着“文化味”。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我想,这也是气场的魅力。老师强大的“气场”和学生的“气场”真正融合到一起,才能在课堂中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共鸣。
   越是学识渊博,越是多才多艺,就越容易形成气场。试想,才艺与素养注入课堂,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与吸引力。
   二、教学语言要精彩
   语文课的特质就决定了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教学语言,更意味着教师本人语文能力的示范与引领。
   语言要美。美的语言是具体的、形象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励人、愉悦人。同样的一座山、一棵树,在地理老师的眼中更多注意到的也许是它的岩石构造和自然年轮,在数学老师的黑板上就只剩下了一个三角和一条竖线,在语文老师的口中就要有既成峰又成岭的美感。地理老师的眼光中更多的是一种穿透力,数学老师更多的是分解出答案后的一种恍然大悟,而语文老师也许更多的是带有一些文学的美感,带有一些诗情画意,一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怡然自得。“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进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
   语言要幽默。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为什么能够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呢?不只是因为它的内容关注的全是社会热点、焦点,更在于周立波以幽默盘点时事为主把一个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拆解开,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因为语言风趣幽默,深得观众的喜爱。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点幽默感。因为富于幽默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能从中得到享受和乐趣,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容易缓和师生间的紧张气氛,也更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三、语文课离不开诵读
   全国名师窦桂梅老师也是一个激情型的老师,她说过:激情不老—只要读书在,激情就在。本者,根也,语文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依赖于“读”,课堂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融入文本,融入课堂,陶醉在母语教学美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饱含激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课文,方可使学生入情入境,如身临其境,以激起学生的热情。
   学生更要读,在教学中以“读”贯穿课堂,以“读”引领学生。诵读,学生自读、个别读、体悟后再读。可以多层次地“读”:一读明内容、二读理层次、三读品情味、四读悟主旨。读的形式多样,在课堂的不同时段响起诵读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入境”,有涵泳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激情奔放的人,富有各方面兴趣,充满活力,不乏朝气,幽默诙谐,个性飞扬。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带动学生的激情,实现课堂教学的激情飞扬。让我们用热情的风吹动课堂的空气,还课堂以生命的真正气息。
其他文献
一、脱离文本的“误读”  王富仁教授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教师不能脱离文本本身,仅仅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希望学生具有的思想和感情”,“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以及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础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但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由于对“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理解的偏差,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听凭
期刊
借鉴各国的科学教育经验,解决中国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确定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必须先了解它的学科性质。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在课时上,必须保证科学课充足的课时和真正的落实;其次是在教师的安排上,必须选派有一定科学素养,热爱科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
期刊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表音兼表意的文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汉字如歌如画,不仅外形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  一、运用“溯源——对照”法,教好构字率较强的基本字  汉字的构成一般来说是先有象形,后派生出指事、会意、形声乃至假借和转注。据此可知,独体的象形字具有极强的组构功能。教好象形字对稍后学习指事字,特别是合体的会意和形声字是十分重要的,将有效地
期刊
如何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如何让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如何让课程改革收到预期成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那么,课堂教学的方向该由谁来把握,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由谁来决定,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学习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课程本身不可或
期刊
观看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感触很多,受到的启发也很多。反观平常的教学,的确存在很多弊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比比皆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的课枯燥无味,热热闹闹的课改课却甚是作秀,等等。01年搞课改以来,大家下意识地都会以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以三维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但表现出的教学行为还是老一套,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不出来,更谈不上落实“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确切地说,这一宗旨应该是为
期刊
一到周末,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大型服务类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喜欢看孟非对整个节目的掌控,特约嘉宾对男女嘉宾分析,黄菡温柔体贴的“圆场”……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开放式教学,如果能集他们三人智慧于一体,那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轻松的、幽默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正是由于这些思考,我一直在学习着,反思着,实践着……  研究开放式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新一轮教学改革也已全面展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亦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其中,中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2002年3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中外名著成为中学生阅读的热门。然而,热点是热点,热门归热门,真正阅读文学名著的学生并不多。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推行新课改的这一方案的实施?让我们的学生走近名著,笔者愚见:  
期刊
课外练笔是语文课外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书写质量的提升、现代汉语语感的增强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认知能力与思想素质的培养。因此,重视有效的课外练笔对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在实际的课外练笔过程中,这一有效的自学活动常常收益甚微,甚至留于形式:随笔篇幅短小,草草了事;选材陈旧,老生常谈;练笔没有针对性,无的放矢;遣词造句随随便便
期刊
语文的积累真的可以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歌唱、相声、话剧、猜词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的非常妥帖。可谓是说学逗唱皆成文章。也可能是笔者对这些东西比较热衷的缘故,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谈一谈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传统艺术与语文知识积累的结合。   一、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语文的知识内容   1.文言词语。古典戏曲的唱词类似于古典诗歌,语言凝练丰富,戏曲唱
期刊
在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是常见题型。各类辅导书上讲的相应解题技巧往往是“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意”,方法技巧看似简单,但学生此题得分往往较低,除了长期阅读,增强理解能力以外,对解题方法技巧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翻译关键成分   关键词是指理解一个句子最关键的成分,往往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成分,或者含义丰富的修饰成分。这些关键词往往形象、含蓄、深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