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一理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
  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软!


  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动,如龙如虎,出乎尔而急如电闪;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已然。
  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夫而后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总归于一气矣!
  要点解析
  《太极拳十大要论》(以下简称《十大要论》)采自“赵本”,并与《旺本》附录所辑之该文进行相互校勘。《旺本》、《赵本》都未注明辑自何处。《十大要论》共有十篇论说文,相互连贯,实为十章。从该文作者的某此观点看,是不难发现其所受宋、明儒家理学派影响的痕迹。


  据《旺本》称:清道光年间,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年~1853年)拳技高超,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战斗篇》和《太极拳用武要言》。
  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旺本》、《赵本》均作“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虽亦可解,而今按语气重新标点,把“而为之也”四字冠于下面一句。其大意是:然而重要的是不可勉强地去发动袭击啊!而其(正确)做法呢,即下面所阐述的。
  至于把下半句标点为“袭,焉而为之也?”亦可解,意即:袭击,该怎么去做呢?然而本局语法与后文身法篇“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是一致的;而此句又可参看二气篇“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第二:二气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尝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故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
  夫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回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于一。有志于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要点解析
  二气指阴阳二气。《旺本》和《赵本》的本篇标题原作一“气”字,似以“二气”为是。
  第三:三节
  夫气本诸身,而身节部甚繁,若逐节论之,则有远乎拳术之宗旨;惟分为三节而论,可谓得其截法。
  三节,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胸为中节,腿为下节。
  以头面言之: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


  以中身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以腿言之: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
  以臂言之:膊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
  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
  观于此,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要之,即莫非三节之所,即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由此观之,身三节部,岂可忽也!
  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肢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为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要点解析
  膊为根节
  膊,上肢近肩部位。而此处所指实为肩部。
  第四:四梢
  试于论身之外,而进论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弗讲乎?若手、指、足,特论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
  四梢惟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是无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纵不本诸发,而论气,要不可离乎血以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
  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之囊。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肉梢足矣!


  至于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
  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
  要点解析
  四梢
  四梢,所指是: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齿为骨之梢,甲为筋之梢。这是古代中医学的理论,而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手足四梢。
  试于论身之外《赵本》作试论于身之外。今据《旺本》改。所谓论身,即指上一篇论身之节部。
  故必舌欲催齿《旺本》、《赵本》皆如此。然而从“发欲冲冠”、“齿欲断筋”、“甲欲透骨”等夸张性语言看,疑本句之“催”字恐系“摧”字之误。
  第五: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
  其在于内,胸廓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获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筋为贤。至于腰,为两肾之本位,而肾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气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
  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于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脾。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要点解析
  本篇是为习拳者提供中医学有关五脏理论知识,润下之功《赵本》作《利下之功》。查“火炎上,水润下”是中医学的常用语,故以“润下”为是。
  五脏之义《旺本》作“五脏之意”,今据《赵本》。
  故肾气足《旺本》、《赵本》皆脱一“气”字。可参看后文“肾气之动快如风”句。


  第六:三合
  五脏既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
  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三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熟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熟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
  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第七:六进
  既知三合,犹有六进。夫“六进”者何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进也!气聚于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者也!意贯周身,连动在步,步不进则意索然而无能为矣!此所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
  此六进者,敦非著力之地欤!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六进之道,如是而已!
  校记
  本篇六进指的是头、膊、腰、步以及左、右同进。从而使意、气、身、手、腕等内外上下协调一致,做到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
  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进也此句共有三个“膊”字,而《旺本》皆误作“脚”,令据《赵本》。膊,原指上肢的近肩部位,而俗称肩部为“肩膊”,此处实际指包括上肢三角肌部位在内的肩部。手为上肢之梢节,肩为上肢之根节,故曰“手为先锋,根基在膊”。倘若改作“根基在脚”,虽可作“上下相随”解,却与后文六进之“步”字相互重复,形成自相矛盾而难圆其说矣!由此可证,《旺本》之“脚”字,实系“膊”字之误。
  第八:身法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
  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
  横,则理其力,开拓而莫阻。
  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
  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促之形。
  当进则进,殚其力而勇往直前。
  当退则退,速其气而迥转扶势。
  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
  侧顾左右,左右恶敢当我哉!


  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察夫人之强弱,连乎己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以转移,岂可执一而论。时而宜进,不可退,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亦实以助其进。若反身顾后,而后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不觉其为左右。总之,观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要点解析
  维何 维,同惟,思也。第四篇四梢一文中作“惟何”,可通。
  高低随时以转移句中“高低”二字,《旺本》作“高底”。今据前文“有忽高而忽低”一语,以及《赵本》的有关句改。但“底”字可作底下解,故亦可通。
  第九: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动,而实连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谓“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
  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欤!
  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后步亦随之,前后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后步,后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后步之前步,后步作前步之后步,前后亦自有定位矣。
  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第十:刚柔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
  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要点解析
  粘、游、连、随杨氏老谱有粘黏连随篇查杨禄禅(1799~1872)乃陈长兴之高足,故“游”字若非笔误,作为术语,似与“黏”字相关,或义近,或字异同。
  “腾、闪、折、空”腾挪、闪展、折叠和引进落空之简称,原属武术通用术语。
  “折”此字《桢本》、《馨本》作“抖”。抖为抖劲,空为空劲,故作“抖、空”自亦可解。但折、抖二字,有可能因字形相近而笔误,或系排印差讹所致。孰是?待考。
  捺重按为“捺”。各本皆作“捺”,惟《赵本》作“按”,或系抄写时所改。而陈家沟之谱,称“按”为“捺”者,所在多有。似以“捺”为是。□
其他文献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期刊
陈发科,字福生,陈氏太极拳十七世,是陈氏十四世“牌位大王”陈长兴曾孙,师承其父延熙,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授。武术界曾赠其银樽一座,樽上镶着“太极一人”几个大字,这一称号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也说明了他在武术界的声望。现在,他被日本武界尊为“拳圣”。  真功精于勤  陈发科幼时身体病弱,弱冠之年,尚未练出功来,本家习拳者谁也不敢与他推手,生怕伤着他。宗族的几位叔伯常叹息,这一支辈辈出好手,发科
期刊
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世人不知,皆目为软手,是一外面视之,皆迹象也。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际,刚柔并用,适得其中。非久于其道者,不能澈其底蕴。  两肩下,两肘沉下,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手即权衡称物,而知其轻重。打拳之道,吾心中自有权衡,因他之进退缓急,而以吾素练之精神临
期刊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 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校
期刊
头  头要正,不低不仰,不左歪右斜,不摇头晃脑。在做各种动作时,头部动作要灵活不滞,并随动作虚领顶起。  面  面部要自然,不要因用力而锁眉呶嘴。眼神要随着手足主要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兼顾上下左右,目光要敏锐灵活、奕奕有神,不可呆视。  口  口的上下唇要微闭,上下齿要轻合。要用鼻呼吸,但因为螳螂拳的动作迅猛激烈,故呼吸急促时也可微张嘴唇用口呼吸,但嘴不要张得过大。  顶  顶指头顶,螳螂拳特别强调
期刊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似巨炮直轰
期刊
太极拳是门深奥功夫,由于修习方法不当,好多练习多年的人,仍不能达到一定水平。他们理论背的一套又一套,作用、招法讲的头头是道;有些人的推手在人为规定的圈圈里推的还不错,一遇到真正实战,往往束手无策。碰到快拳硬脚,一击即溃。遇到快摔硬拿,一试既败。究其原因就是对太极拳没能全面认识,为某此理论缚住了手脚,仅限于对某些理论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在实践中的体验,更何况有些理论是溢美之词,神神忽忽,搞得人不知东西
期刊
你可曾见过哪位武艺大师仅凭一只龙掌即制服一对恶棍,只用两根意大利香肠就打倒一个彪形大汉,花园里的水管甚至垃圾都能打死一帮无赖,或是用一只黑板擦就令一个坏警察乖乖就范?  每个星期都有一千一百万美国人收看洪金宝的新片《军事管制法》,这一功夫警察连续剧很快就在节目排行榜上占了一席之地。如果你也是一名忠实观众,你就有机会在每周六的晚间一睹香港电影传奇大师洪金宝的风采,看他表演惊人的绝技以及残暴的打斗场面
期刊
雕翎迸寒星  李广(?-前119年),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后裔。少年时世袭家传武功,尤善骑射。  “射”列为六艺之一。在射中育德、观法,在赛筵中为礼为娱。战时,将士以此技能保家卫国。“射”之术在古时备受推崇,以至弓箭被视为权力的象征,皇帝常将弓箭赐给诸侯,以事专征。  李广幼时就很聪明,学习武艺很卖力气。李广的父亲射一手好箭,他便教李广练箭。李广练了三年,就
期刊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无技击功能的拳种不能称之为武术。  技击作为武术运动的高级表现形式,一直为拳家所珍秘,不轻易外传。特别是武术在宗教的影响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不乏迷信与玄学掺入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振兴,武术开始走出国门。同时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泰拳等以搏击为主的武技开始冲击着传统武术,中国功夫能否自立于世界武林,中国武术权威部门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实践证明,武术对抗有其自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