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母语教育陷入“少、慢、差、费”的困境已经多年,尽管上至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下至教学行为的实施者都想尽办法想破“冰”而出,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母语只是五门中考学科中的一门,且由于母语学习不能在短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很多后进生对母语学习不知所措。也有些孩子误解了海量阅读这个概念,认为海量阅读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把尽量多的文字信息吞到肚子里去,将阅读变成掐着秒表的读书竞赛,由于看的时候不仔细,阅读后几近无效。也有些孩子只视应试考试的工具书为友,选择性地将很多与应试考试无关的经典书籍屏蔽于阅读范围之外,这种功利化的快阅读,让阅读视野变得越来越狭隘,也就错过了许多通过阅读而遇见更美自己的机会……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孩子没有放慢阅读的节奏,没有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真正快乐,对于他们而言,阅读仅仅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他们也没有视“慢阅读”为呼吸,从而唤醒自己的学习自觉,踏上“自育·自学·自塑”之旅。
一、慢阅读是唤醒初中生学习自觉的“助推器”
所谓慢阅读,是指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阅读的对象中,“慢慢地欣赏”,从文字及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和乐趣。
理解体验哲学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融“唤醒”“体验”“视界融合”、对话及学生的自我理解于一体的过程(〔美〕罗伯特·C·所羅门《哲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中学生只有在慢阅读中,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积蓄和思考,才能静下心来体验、思考与质疑,才能实现心灵与书本之间的近距离对话,进而让无限的间接的阅读体验尽量无缝对接孩子们有限的直接的生活体验,从而唤醒他们的内心所需,感受阅读之趣。
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促进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美好本性,但人对了解自我的恐惧和对成长的逃避往往压抑了这种本性,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及学习生活的低质量。要实现高层次的健康生活,就必须消除压抑。而在快节奏功利性的应试阅读中,学生往往压抑自己内在的阅读兴趣,纯粹为了拿分、掌握考点及提高应试技巧而阅读,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这样就不能促成其内在美好本性的实现。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慢阅读能唤回阅读的愉悦,能让孩子们充分感悟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找到文字中所蕴含的“追真、向善、求美”的正能量,从而让孩子们遇见更美好、更纯粹的自己。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且通过一定情境,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师传授学生如何精读与略读、如何圈点勾画批注等阅读方法后,学生在慢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所阅读书籍的帮助,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从而有选择地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书香为其启慧,让墨香为其圆梦。
新《课标》倡导语文学习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倡自主阅读。自育自学理论创始人何炳章先生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下,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不能教学生会自育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能教学生会自学的教学不是真教学。”(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从身心发展而言,初中生均已具备一定的自育自学能力,且在慢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对话自我,从而积极投入“静悄悄的革命”中去(〔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唤醒其学习的自觉。
二、开展有效慢阅读的途径及成效
当今社会,阅读之于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推进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中阶段是阅读的高效期,是借助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关键期,目的是促进孩子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如何让中学生在课务较繁重的初中阶段进行有效的阅读,进一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让中学生参与到有效的“自育·自学·自塑”中来,本人认为,慢阅读是一种不错的推进方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这些年在慢阅读上的些许尝试,粗浅地谈谈具体的做法。
1.慢读经典,对话圣贤,自塑其魂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和中学生谈“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时指出,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他认为,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漓江出版社2012年)
法国的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法〕罗曼·罗兰《灵魂与呐喊》,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承载的是至理常道,透射出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阅读经典,即是在对话圣贤,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不要去找什么‘导师’,要自己‘联合起来’,寻找自己的路”。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2016年新版的部编语文教材则要求每个孩子每学期要读两本名著必读书目,四本名著自主推荐阅读书目。这对孩子们在经典阅读的量及质上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若只是停留在为了应试而读书,孩子们将无法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以及作者通过文字所营造的美丽世界,同时也就错过了与文字中的圣贤以及文章的作者进行对话及思想交流的机会。有鉴于此,笔者的初浅尝试如下: 首先,引导孩子们用两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三遍自主读名著。仅有量的约束、没有质的保证的阅读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所以,笔者通常要求学生读名著时要至少读三遍,且每一遍读的要求都不同。一读双色笔梳理字词(绿色为学生会的但比较重要的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圈画出自己不会的重要字词),了解大致的故事情节;二读做旁批,可对书里面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等进行批注,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印迹;三读做总批,联系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写读后感,一般按照年级特点循序渐进(初一学生至少300字,初二学生至少600字,初三学生至少900字)。这样三遍慢读下来,孩子们通过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文本,定会渐入理解作品的佳境。
其次,倡导孩子们在阅读课时进行思想火花的迸溅,自塑其魂。在与经典及伙伴们的交流与对话中,学生会不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每学期我会让学生在本册语文书中挑选所遇见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名家,利用寒暑假深度查閱其资料,深读之,亲近之。并让孩子们将阅读体验做成PPT,将研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再让全班同学写一篇《邂逅圣贤—某某》的文章。如此循序渐进地、慢速且深度地亲近经典,近距离地与圣贤对话,与圣贤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让学生自塑其灵魂,亦会唤醒他们的学习自觉。
再次,笔者会根据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初一、初二时设置专门文体的名著阅读,进行师生共读。例如:七年级是初中生文言文的起始教育阶段,学生刚接触文言,几乎没有语感。于是我尝试和孩子们共读《世说新语》,因为《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里面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奇人轶事,且语言相对较为浅显,同时学生亦能接触很多有正能量的人物,能不断产生前行的力量。在初读《世说新语》中每篇文章之前,先把重点字词圈点给学生,让其借助批注及《古汉语字典》有重点地慢慢疏通文字,并在疏通文字后,写出读后感(可对里面的人物进行点评,可写自己的阅读启示等),并适时进行交流。七年级下学期,师生共读《聊斋志异》,而对于重点字词的圈画则放手让孩子们根据此前的积累,自主进行。八年级时,则师生共读名家散文。
第三,在每届初一新生的语文起始教育课上,笔者会将《初中生推荐阅读百部书目》的书单发给每个孩子,推荐书目分“文学作品”“人生修养”“名人传记”“科技读物”四部分,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有计划的阅读。
诚如曹文轩所言:“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慢读经典,慢赏经典之美,可以促使成长中的初中生自主孕育一颗澄明博大之心,自塑纯正之魂。
2.慢品生活,亲近自然,自育其怀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我们古人读书时倡导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有形的书,更要引导他们读生活这部“无形的大书”,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育情怀。
首先,引导孩子亲近自然,敬畏生命。大自然是最神奇的学堂。在与自然亲密接触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无数以前所忽视的美,从而达到拂拭其心灵尘埃之效。如初一上学期,笔者会和孩子们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观察秋叶,然后由“以一片叶子落下来引发相关的思考”进行交流与写作,帮助孩子们体悟“死如秋叶之静美”。初一下学期,因为孩子们有了初一上学期观察秋叶的经历,笔者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养花、观花体验,并引导孩子们写观花周志,收集并查阅名家写花及学生自己所观之花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后写《静待花开,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的作文,引导孩子们知晓“花期之短暂”“花儿怒放之美”等,从而让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生命,自育敬畏生命之情怀。
其次,带领孩子们亲近传统节日,领略民俗之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思。而现在很多传统节日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只是放假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咱们的节日为什么和孩子疏远了呢,不能怨孩子,孩子从小没有节日记忆。”是啊,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的孩子跟传统节日的距离越来越远。冯骥才倡导“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办法是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教授,最好的方式是由感性到理性。传统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表现在文学艺术当中以及节日和生活当中”。因此,我们提倡孩子们多去台州博物馆,唤醒其浓浓的家乡情和民族情,并提倡他们参与到节日民俗中去,唤醒其文化自觉,用点滴行动传承民族文化。
如清明节时,先是师生共同通过古典诗词《寒食野望吟》《清明》等明白古人的习俗,悟出古人的情愫,再穿插介绍“纪念介子推等清明溯源”“上坟习俗”等,然后结合台州地域特色,介绍“清明长长节”等,再让孩子们跟着家人去扫墓,明白清明节既有扫墓时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在低吟浅诵间,在破碎与重整中,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去亲近清明节,从而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有仪式感地去传承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进而修得一颗清明心。
3.慢悟成长,体会人生,自学其道
成长是生生不息的追寻和遗失,成长是痛乐参杂的交响乐,而成长的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寻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平缓心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成长节奏,慢慢来,慢慢体会。
初中的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步入了青春叛逆期,对于成长,对于人生,他们往往很迷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引导,让其慢慢地品读成长,品味成长的滋味,知晓所有的过去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自炼疗伤之道,自学成长之法。
例如七年级的孩子在步入初中后,就意味着要告别童年了,而对于父母的唠叨和管束,他们越来越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已是“大人”了,他们渴望冲破这层束缚。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种种的活动唤醒他们的童年记忆,并通过一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让他们懂得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如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放风筝,唤醒孩子们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让他们明白风筝与线的曼妙关系:每一个风筝,都需要一根线,它或许抑制着风筝的飞翔。但,那却是风筝唯一的归途。学生会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犹如风筝线,让他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谅父母,以爱回馈爱。
总之,在这喧嚣而快节奏的生活中,笔者希望通过“慢读经典,慢品生活,慢悟成长”,让学生在慢慢地阅读与欣赏中,回归内心的宁静,唤醒学习的自觉,引导孩子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去“自塑其魂,自育其怀,自学其道”。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母语只是五门中考学科中的一门,且由于母语学习不能在短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很多后进生对母语学习不知所措。也有些孩子误解了海量阅读这个概念,认为海量阅读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把尽量多的文字信息吞到肚子里去,将阅读变成掐着秒表的读书竞赛,由于看的时候不仔细,阅读后几近无效。也有些孩子只视应试考试的工具书为友,选择性地将很多与应试考试无关的经典书籍屏蔽于阅读范围之外,这种功利化的快阅读,让阅读视野变得越来越狭隘,也就错过了许多通过阅读而遇见更美自己的机会……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孩子没有放慢阅读的节奏,没有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真正快乐,对于他们而言,阅读仅仅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他们也没有视“慢阅读”为呼吸,从而唤醒自己的学习自觉,踏上“自育·自学·自塑”之旅。
一、慢阅读是唤醒初中生学习自觉的“助推器”
所谓慢阅读,是指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阅读的对象中,“慢慢地欣赏”,从文字及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和乐趣。
理解体验哲学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融“唤醒”“体验”“视界融合”、对话及学生的自我理解于一体的过程(〔美〕罗伯特·C·所羅门《哲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中学生只有在慢阅读中,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积蓄和思考,才能静下心来体验、思考与质疑,才能实现心灵与书本之间的近距离对话,进而让无限的间接的阅读体验尽量无缝对接孩子们有限的直接的生活体验,从而唤醒他们的内心所需,感受阅读之趣。
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促进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美好本性,但人对了解自我的恐惧和对成长的逃避往往压抑了这种本性,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及学习生活的低质量。要实现高层次的健康生活,就必须消除压抑。而在快节奏功利性的应试阅读中,学生往往压抑自己内在的阅读兴趣,纯粹为了拿分、掌握考点及提高应试技巧而阅读,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这样就不能促成其内在美好本性的实现。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慢阅读能唤回阅读的愉悦,能让孩子们充分感悟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找到文字中所蕴含的“追真、向善、求美”的正能量,从而让孩子们遇见更美好、更纯粹的自己。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且通过一定情境,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师传授学生如何精读与略读、如何圈点勾画批注等阅读方法后,学生在慢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所阅读书籍的帮助,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从而有选择地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书香为其启慧,让墨香为其圆梦。
新《课标》倡导语文学习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倡自主阅读。自育自学理论创始人何炳章先生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下,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不能教学生会自育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能教学生会自学的教学不是真教学。”(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从身心发展而言,初中生均已具备一定的自育自学能力,且在慢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对话自我,从而积极投入“静悄悄的革命”中去(〔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唤醒其学习的自觉。
二、开展有效慢阅读的途径及成效
当今社会,阅读之于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推进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中阶段是阅读的高效期,是借助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关键期,目的是促进孩子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如何让中学生在课务较繁重的初中阶段进行有效的阅读,进一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让中学生参与到有效的“自育·自学·自塑”中来,本人认为,慢阅读是一种不错的推进方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这些年在慢阅读上的些许尝试,粗浅地谈谈具体的做法。
1.慢读经典,对话圣贤,自塑其魂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和中学生谈“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时指出,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他认为,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漓江出版社2012年)
法国的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法〕罗曼·罗兰《灵魂与呐喊》,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承载的是至理常道,透射出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阅读经典,即是在对话圣贤,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不要去找什么‘导师’,要自己‘联合起来’,寻找自己的路”。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2016年新版的部编语文教材则要求每个孩子每学期要读两本名著必读书目,四本名著自主推荐阅读书目。这对孩子们在经典阅读的量及质上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若只是停留在为了应试而读书,孩子们将无法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以及作者通过文字所营造的美丽世界,同时也就错过了与文字中的圣贤以及文章的作者进行对话及思想交流的机会。有鉴于此,笔者的初浅尝试如下: 首先,引导孩子们用两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三遍自主读名著。仅有量的约束、没有质的保证的阅读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所以,笔者通常要求学生读名著时要至少读三遍,且每一遍读的要求都不同。一读双色笔梳理字词(绿色为学生会的但比较重要的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圈画出自己不会的重要字词),了解大致的故事情节;二读做旁批,可对书里面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等进行批注,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印迹;三读做总批,联系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写读后感,一般按照年级特点循序渐进(初一学生至少300字,初二学生至少600字,初三学生至少900字)。这样三遍慢读下来,孩子们通过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文本,定会渐入理解作品的佳境。
其次,倡导孩子们在阅读课时进行思想火花的迸溅,自塑其魂。在与经典及伙伴们的交流与对话中,学生会不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每学期我会让学生在本册语文书中挑选所遇见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名家,利用寒暑假深度查閱其资料,深读之,亲近之。并让孩子们将阅读体验做成PPT,将研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再让全班同学写一篇《邂逅圣贤—某某》的文章。如此循序渐进地、慢速且深度地亲近经典,近距离地与圣贤对话,与圣贤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让学生自塑其灵魂,亦会唤醒他们的学习自觉。
再次,笔者会根据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初一、初二时设置专门文体的名著阅读,进行师生共读。例如:七年级是初中生文言文的起始教育阶段,学生刚接触文言,几乎没有语感。于是我尝试和孩子们共读《世说新语》,因为《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里面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奇人轶事,且语言相对较为浅显,同时学生亦能接触很多有正能量的人物,能不断产生前行的力量。在初读《世说新语》中每篇文章之前,先把重点字词圈点给学生,让其借助批注及《古汉语字典》有重点地慢慢疏通文字,并在疏通文字后,写出读后感(可对里面的人物进行点评,可写自己的阅读启示等),并适时进行交流。七年级下学期,师生共读《聊斋志异》,而对于重点字词的圈画则放手让孩子们根据此前的积累,自主进行。八年级时,则师生共读名家散文。
第三,在每届初一新生的语文起始教育课上,笔者会将《初中生推荐阅读百部书目》的书单发给每个孩子,推荐书目分“文学作品”“人生修养”“名人传记”“科技读物”四部分,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有计划的阅读。
诚如曹文轩所言:“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慢读经典,慢赏经典之美,可以促使成长中的初中生自主孕育一颗澄明博大之心,自塑纯正之魂。
2.慢品生活,亲近自然,自育其怀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我们古人读书时倡导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有形的书,更要引导他们读生活这部“无形的大书”,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育情怀。
首先,引导孩子亲近自然,敬畏生命。大自然是最神奇的学堂。在与自然亲密接触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无数以前所忽视的美,从而达到拂拭其心灵尘埃之效。如初一上学期,笔者会和孩子们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观察秋叶,然后由“以一片叶子落下来引发相关的思考”进行交流与写作,帮助孩子们体悟“死如秋叶之静美”。初一下学期,因为孩子们有了初一上学期观察秋叶的经历,笔者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养花、观花体验,并引导孩子们写观花周志,收集并查阅名家写花及学生自己所观之花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后写《静待花开,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的作文,引导孩子们知晓“花期之短暂”“花儿怒放之美”等,从而让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生命,自育敬畏生命之情怀。
其次,带领孩子们亲近传统节日,领略民俗之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思。而现在很多传统节日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只是放假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咱们的节日为什么和孩子疏远了呢,不能怨孩子,孩子从小没有节日记忆。”是啊,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的孩子跟传统节日的距离越来越远。冯骥才倡导“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办法是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教授,最好的方式是由感性到理性。传统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表现在文学艺术当中以及节日和生活当中”。因此,我们提倡孩子们多去台州博物馆,唤醒其浓浓的家乡情和民族情,并提倡他们参与到节日民俗中去,唤醒其文化自觉,用点滴行动传承民族文化。
如清明节时,先是师生共同通过古典诗词《寒食野望吟》《清明》等明白古人的习俗,悟出古人的情愫,再穿插介绍“纪念介子推等清明溯源”“上坟习俗”等,然后结合台州地域特色,介绍“清明长长节”等,再让孩子们跟着家人去扫墓,明白清明节既有扫墓时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在低吟浅诵间,在破碎与重整中,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去亲近清明节,从而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有仪式感地去传承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进而修得一颗清明心。
3.慢悟成长,体会人生,自学其道
成长是生生不息的追寻和遗失,成长是痛乐参杂的交响乐,而成长的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寻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平缓心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成长节奏,慢慢来,慢慢体会。
初中的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步入了青春叛逆期,对于成长,对于人生,他们往往很迷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引导,让其慢慢地品读成长,品味成长的滋味,知晓所有的过去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自炼疗伤之道,自学成长之法。
例如七年级的孩子在步入初中后,就意味着要告别童年了,而对于父母的唠叨和管束,他们越来越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已是“大人”了,他们渴望冲破这层束缚。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种种的活动唤醒他们的童年记忆,并通过一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让他们懂得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如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放风筝,唤醒孩子们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让他们明白风筝与线的曼妙关系:每一个风筝,都需要一根线,它或许抑制着风筝的飞翔。但,那却是风筝唯一的归途。学生会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犹如风筝线,让他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谅父母,以爱回馈爱。
总之,在这喧嚣而快节奏的生活中,笔者希望通过“慢读经典,慢品生活,慢悟成长”,让学生在慢慢地阅读与欣赏中,回归内心的宁静,唤醒学习的自觉,引导孩子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去“自塑其魂,自育其怀,自学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