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规律”教学,既要重视找规律的结果,也要重视找规律的过程。找规律,经历思考、交流、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的经验,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一、交流:我是怎样想的
  师:(屏幕上出示空白的“研究学习”材料)课前,大家做过这份材料(如图1),请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张睿嘉,能讲吗?好像不太自信,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想给张睿嘉一个挑战—请到黑板这边来讲,这样大家看得见。题目中是摆小棒,我们可以画图(如图2)。
  师:接着画下去,有规律,第10个三角形是向上还是向下?(教师让张睿嘉请班上同学回答)
  阎馨宁:向上的。
  花飞燕:我觉得是向下的。
  毕明远:我也觉得是向下的。因为向上的都是奇数,而10是偶数,所以是向下的。
  师:我特别欣赏刚才第3位同学的发言,在前两个同学发言之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更关键的是,他解释了为什么向下。这样的发言要不要有掌声?(全班鼓掌)第10个三角形,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
  生:我觉得应该向下。因为我发现,1、3、5这些三角形都是朝上的,2、4、6都是朝下的,所以我觉得10是偶数,是朝下的。
  师:思路很清晰,把刚刚同学的想法说得更清楚了。来,我们一起看1、3、5这些奇数的三角形都是怎样的。
  生:向上。
  生:2、4、6都是向下。
  师:第10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呢?
  生:向下。(教师画第10个三角形)
  师:那第9个呢?
  生:向上。(教师画第9个三角形,如图3)
  师:画好了以后,张睿嘉要来讲讲他是怎么想的。我给个建议,最好先圈圈画画,然后再讲。
  张睿嘉:我觉得10-1=9(个),9×2=18(根)。
  (教师打断张睿嘉讲解,提醒:稍等,哪儿是10,指着图说)10-1=9(个),9×2=18(根),18 3=21(根)。大家有疑问或补充吗?
  师:比刚才更快了。慢慢来,哪儿是10?
  张睿嘉:我觉得先用10-1=9,(教师再次打断,再次提醒:一步一步来,先讲讲10表示什么)10表示—(停顿了约有10秒时间)10表示10个三角形。
  师:(示意张睿嘉暂停,转而问全班)慢一点。刚刚他说10表示什么?
  生:(齐)10个三角形。
  师:说得怎么样?(全班鼓掌。教师指着图)10表示这里有10个三角形,那减1呢?
  张睿嘉:10-1=9……(教师打断,提醒:慢一点,1表示什么)1是1个三角形。
  师:1是哪一个三角形?你把这个三角形圈起来。
  (张睿嘉把图中的第9个三角形圈起来)
  张睿嘉:10-1=9(个),9×2=18(根)。
  师:继续,9×2。9是9个三角形,2呢?
  张睿嘉:2是这两个三角形。
  师:2表示这两个三角形,那9×2呢?(张睿嘉沉默)
  师:(提示)你可以继续思考,也可以选择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
  (张睿嘉点名江咏岳回答问题)
  江咏岳:10个三角形,先把最边上的那一个圈出来,就是把最左边的三角形圈起来。可以看出这个三角形是用3根小棒拼出来的,后面的三角形只用了2根小棒就拼出了。
  师:(对着张睿嘉)现在你重新来圈,一边圈一边讲。第1个三角形怎么样?
  张睿嘉:(圈起左边第1个三角形)第1个是3根小棒。(指着左边第1个三角形的3根小棒)21减去这3根小棒等于18根。
  师:看来刚刚同学讲的,你还没有完全听懂。没关系,继续听同学讲解。
  (张睿嘉点名邀请肖翊讲解)
  肖翊:我觉得最后一个三角形,不能圈3根,只能圈2根,不然倒数第2个三角形,就只有1根了,因为倒数第2个三角形靠左的那條边被前一个三角形占用了,所以最后一个三角形只能画两条边,不能画3条边。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解释算式,第1个算式10-1=9表示什么?
  张睿嘉:10表示10个三角形,减掉1个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
  师:减去哪个三角形?
  (张睿嘉指左边第1个三角形)
  师:为什么要把这个三角形减掉?
  张睿嘉:因为它有3根小棒。
  师:后面的三角形,我们也圈一下。换一种颜色的粉笔,第1个三角形已经圈了,把后面的三角形圈起来。
  师:画完以后,我们再看一下,一共是几个三角形?
  生:10个。
  师:第1个三角形呢?
  生:3根小棒。
  师:后面还有几个三角形?
  张睿嘉:9个。
  师:这些三角形怎么样?
  张睿嘉:都是两根小棒。
  师:(指着后面的三角形)那这一共有多少个2呢?
  张睿嘉:9个2。
  师:马上想到一个乘法算式。
  张睿嘉:2×9=18。(板书:2×9)
  师:我们列综合算式。
  张睿嘉:加上3。(板书: 3。如图4)
  【分析】教师先通过听课教师抽报学号的方式邀请一位学生与全班交流。抽签,是让每位学生意识到他们每个人都有想法,都可以也应该与全班交流。
  张睿嘉和全班同学的解释与交流,用了一节课的近一半时间。教师对一位学生,为何如此?第一,学习思考,“一个都不能少”。第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要让学生不仅做出来,而且还能说出来。因为只有想明白了,才能说清楚。第三,如果后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圈圈画画讲解,这段教学就是有价值的。由此看来,这不是面对一个人的教学,而是全班在一起思考,共同学习。   师:这是张睿嘉的想法,再看看你做的和他一样吗?一样的,不说了;不一样的,赶紧举手。
  (张睿嘉邀请罗皓仁和全班交流)
  罗皓仁: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边有10个三角形,第1个三角形由3根小棒组成,其他9个都是由2根小棒组成,我现在把第1个三角形也看成由2根小棒组成的,就是2×10=20。20再加上刚才去掉的1根小棒,20 1=21。(全班鼓掌)
  师:刚刚他说的算式,听到了吗?是什么?
  生:2×10 1=21。
  师:如果看这个算式,在图上圈,怎样圈呢?
  罗皓仁:第1根小棒不算,把第1个三角形看作由两根小棒组成的,其他三角形都是由两根小棒组成的,就是10×2。再加第1根(如图5)。
  庆雨宸:我的这种方法,可能不太好解释。但是可以这样看,(教师在黑板上画好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图,让庆雨宸在黑板上圈画讲解)刚才罗皓仁用的方法,相当于不看第1根小棒,我还有一种方法,是补充1根小棒。(庆雨宸在左边第1个三角形左边画了1根小棒)这里的1根小棒可以和原来左边1根小根拼成两根,一共相当于有11个两根小棒,(板书:11×2)一开始这1根小棒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要减去。(板书:-1。如图6)
  师:这个方法和前面的一样,还是不一样?
  生:不一样。(全班鼓掌)
  师:假设有这根小棒,那就有多少呢?
  生:(齐)11个2。
  庆雨宸:我认为罗皓仁这里也应用了假设法。(指着罗皓仁所圈画的最左边的1根小棒)假设这根小棒不存在。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太厉害了!庆雨宸不仅讲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假设这里增加1根,他还想到,既然可以增加1根,也可以怎么样?
  生:假设减少1根。
  师:(指着罗皓仁圈画的图5)这不就是假设减少1根吗?掌声再次送给庆雨宸。听这样的发言,太享受了。现在发现这个问题,我们有多少种方法?
  生:3种。
  师:(在之前圈画的图前面标注序号①②③)尤其表扬庆雨宸,他发现第2种想法跟第3种想法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
  生:都用了假设。
  师:假设多1根,或者少1根。你们想到了3种方法,还有没有第4种方法?(部分学生举手,庆雨宸邀请喻高进和大家交流)
  喻高进:刚才庆雨宸、罗皓仁想的都是两根小棒为一组,我也可以假设3根小棒为一组。把后面9个三角形都补画1根小棒,然后把每3根小棒组成的三角形圈画出来。这时,10个三角形都是独立的三角形,独立的三角形是3根小棒(如图7)。
  生:我觉得现在的图和以前的图比,除了第1个三角形是由3根小棒组成的,后面2根小棒组成的三角形都加了1根小棒,变成了独立的三角形。
  师:就是说,第1个三角形是3根小棒,后面的三角形都要怎么样?
  生:都加1根小棒。
  师:每个三角形再加1根小棒,这样一共加了几根小棒?
  生:后面9个三角形,要加9根小棒。
  教:那个9,要怎样?
  生:减掉。
  师:(对着喻高进)这种想法,你之前是没想到,对吗?
  喻高进:我之前没想到。后来看了罗皓仁、庆雨宸的想法后我想到的。
  师:学习就是这样,别人的想法会让我有新的思考、新的想法。
  【分析】课堂是一群人在一起学习,是发生在群体中“他人在场”的学习。当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每位学生都带来了各自的想法,教师要做的是,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想法。
  课堂中的学习与思考,不仅仅“向外”,与同学、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还要“向内”,在“说”与“听”的过程中,促使自己生成新的想法,促使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经历“原来我是怎样想、怎样做”“还可以这样想、这样做”“现在我是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这樣,思维从平衡到失衡,再形成新的平衡,从而深度构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探讨:让他也能做出来
  师:这道题目,你可能有想法1、想法2、想法3,甚至想法4,可是有同学却没有做出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也能做出来,做正确。
  生:我觉得可以发明一个公式,我就写了一个。几个三角形,把它设为n,(n-1)×2 3,这是我的想法。
  师:有公式就简单了。可是,谁发明公式呢?有的同学发明不了啊。
  生:我们还可以列表格、找规律,这样慢慢地就做出来了。例如,第1个三角形3根小棒,第2个三角形2根小棒……
  师:刚才她讲的方法是什么?
  生:列表格。
  师:如果就这样画下去,画了10个三角形,能不能数出小棒的根数?
  生:(齐)能。
  师:画、数,是不是一种方法?
  生:(齐)是。
  师:只不过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太麻烦了。
  生:太慢了。
  师:不过,答案是能找到的。刚才有同学说,列表,画着画着,表格出来了。
  生:答案就出来了。
  生:规律也出来了。
  师:有发现吗?
  王宇睿:第1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3,然后越来越多,小棒的根数每次都是往上涨2根的。
  王思捷:我还发现,小棒的根数总是等于三角形的个数乘2加1。
  生:我觉得刚才王宇睿的发现和王思捷的想法有联系。(学生跑到视频展台前,用红笔指着比画,并标注“ 1”“ 2”,如图8)三角形个数每次增加1,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是乘2加1,三角形是加1的关系,1乘2等于2,小棒这儿就是加2的关系,所以“小棒根数依次加2”的规律是成立的。   注:图中的箭头与算式等,是教学中陆续添画的。
  师:从上往下看,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加1,小棒的根数依次加2。他解释了为什么三角形个数依次加1,小棒的根数依次加2。他发现三角形个数乘2加1,得到小棒根数。学习数学就要这样,刚才,联系起来思考;现在,深入思考为什么,想一想道理。回头想想,刚才男生(指王宇睿)说,小棒的根数依次加2,他是怎样看的?
  生:竖着看。
  师:竖着看,有规律。后面的女孩(指王思捷)是怎样看的?
  生:横着看的。
  师:第3位同学把竖着看、横着看联系起来思考,又有新的发现。为什么他们有发现?他们的观察是,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还要学会联系起来看。这样接着想,5个三角形,多少根小棒?
  生:5×2 1=11(根)。
  生:或者直接9加2就行。
  师:接着想,10个三角形呢?
  生:乘2加1。
  师:100个三角形呢?
  生:乘2加1。
  师:当你发现这里的规律之后,这些问题就都很简单。
  【分析】教师列表格的过程中,画画数数,贴近学生,又引领学生,藏巧于拙,化繁为简,以屈为伸。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感受从简单情况想起的思维方法。
  学生比较、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一是列表发现的规律与黑板上呈现的解法之间的联系,二是王宇睿与王思捷想法之间的联系,解释了“三角形个数增加1,小棒根数增加2”这一规律背后的道理。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深入。学生将不同的想法关联起来,才可能走出狭隘与偏见,让自己的思维变得开阔。
  三、拓展:我们看他问了什么问题
  师:今天有两位同学没有来上课,我还是要展示一下他们的材料。(展台呈现27号周映宇的“研究学习”材料)我们看他问了什么问题?
  生:(齐)像这样摆1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展台呈现31号刘文林的“研究学习”材料)
  生:(齊)用4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三角形?
  生:前面的问题,是“乘2加1”;后面的问题,是倒着来的。
  生:第1个问题,是告诉我们三角形个数,求小棒根数;第2个问题,是告诉我们小棒根数,求三角形个数。
  师:问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倒过来怎样算,大家可以再思考。大家的想法很多。材料后面要求编题目,同学们编的问题都是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是的,很多同学都是编的正方形的题目。一定是正方形吗?
  生:(七嘴八舌)五边形、六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虽然要下课了,我还是展示一下我们班一位同学特别好玩的想法。有请9号孙鹤允。
  孙鹤允:(跑到黑板上画图,如图9)我想这样摆小棒。
  师:你能看出来不一样在哪儿吗?
  生:她摆的是一个大三角形。
  师:你们都是从左往右摆正方形、长方形,她把三角形怎么样?
  生:摞起来了。
  师:这里有没有规律呢?下课后可以继续探讨。
  【分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想法比较单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过,当学生的想法从“一”走向“多”之后,教师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集中思考,让想法从“多”走向“一”,促使学生的想法在广度、深度两方面和谐共进。
  “找规律”这节课,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把各自的想法呈现出来,借助学生不同的想法启发更多的学生打开思维。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实时明晓他人的想法,知晓自己的想法,监控自己的认识:我是这样想的,别人是怎样想的?我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是否有新的想法?学生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并体验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724132105@qq.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习,不应以一种模式一统天下,而应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应个体的混合式学习。回归混合式学习,从教师强力主导的“就这么学”的模式化学习向“可以这么学”的混合式学习转变,才能让学习真正有效。教师应自觉主动走出故步自封的僵局,走进混合学习的妙境,走入深度学习的时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真正意趣。  【关键词】语文 混合式学习 深度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多元学习理论的融合。其中既有行
有关联的数学学习,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结构化的关联材料、多元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比,从而建构相对完善的知识系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富有挑战性、批判性。“乘积哪个大”这节课是基于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的,从学校“KFS第二课堂”的后台数据看,部分比较大小的乘法题错误率较高,其中三道题的数据均低于50%:(40 4)×25○11×(4×25)得分率41%,257×75○256×7
2006年春节的鞭炮声刚刚消歇,《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应时推出。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维持稳定。    一、《大纲》内容的六处修订    2006年语文《大纲》有六处修订,这六处修订大多是文字修改,内容没有太多变化。  (1)原大纲“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改为“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修改原因〕
2008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了。72名团员在吴老师的引领下踏上了一条追寻教育理想之路。我们特别庆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这样幸福的经历。在这里,我们与吴老师相遇,与儿童数学教育相遇;在这里,我们有吴老师全方位的引领和悉心教导,享受着高质量的教师研修活动;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着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也品尝着服务、指导、成就他人的幸福。十几年的引领和陪伴,吴老师成了我们团队所有老师名副
当今世界,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创新时代,中国教育如何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创新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能否通过创新解决多年存在的体制和制度问题,激发和增强中国教育的活力?2015年12月19日,由经济观察报社、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届(2016)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届年会围绕“十三五”规划中“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重点
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四川省中小学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四川办法》),利用省级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本着“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按照1位名师领衔人引领10个优秀成员、1个成员带领5个青年学员的人员结构模式,建设一批省级名师鼎兴工作室,助力四川教育“鼎兴之路”。2018年11月到2020年9月,四川省教育厅先后公布了两批共5
随着高考的改革,化学学科的考查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层面上,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和化学学科思维的训练,以往单纯的习题训练方式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微视频使用为主要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设计教学流程,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推动学生深度思考、突破学生认知障碍、形成学科认知体系为主要环节,借助现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语文教材试图强化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化,凸显其工具性的特色,因此,实用文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大,读写教学主要凭借实用文的知识点来牵引。这样做,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文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受到排挤,课文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被削弱了,读写活动多为知识点所束缚,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未能达成应有的和谐统一,而论说类文字的学习、演练效果也并不明显。21世纪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规划,语文教材中文学与文
编者按: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从2001年到2021年,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课改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这一顶层设计最终要靠一线教师来落实、来执行。教师既是课改的践行者、见证者,也是课改的推动者、受益者。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回首20年的课改史,我们看到一位又一位教师的身影,他们躬身实践,默默耕耘在教学田野里,用微小却
编者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时代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贯彻对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五个方面的评价改革。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不以分数论英雄,“好学生”的标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