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校园之“韵”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l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凝聚着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教师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的“韵”文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零碎到成体系的过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一、学校文化建设是校长办学思想的体现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也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大多数都是怀揣着教育梦想一路走来,在工作中倾其所能、尽力尽责,尤其是致力创建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更是校长执着的追求。
  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校长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过程,是校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逐步成熟的过程,也是校长用自己的梦想来唤醒、引领全体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学校文化建设可从特色项目切入
  我校的“韵”文化建设,是以学校的特色项目——“葫芦丝”为切入点进行的。2013年8月,通过竞聘,我被温县教育局任命为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温县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于1998年,经过15年的积淀和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已经成为一所全县知名的示范学校,但学校文化建设还不成体系,缺乏鲜明的特色。初到学校的几年,虽然我也想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谋划,但由于想法太多,文化建设仍处于零敲碎打的状况,这一度让我感到迷茫。
  直到2017年,“葫芦丝”这一特色项目的出现改变了局面。
  当时,学校在“立德树人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尤其是葫芦丝社团成绩突出,诸多学生在县、市、省、国家乃至国际舞台上获得荣誉。到2018年,葫芦丝在全校得到普及,并列入校本课程,全校4000余名师生,人手一把葫芦丝,人人会吹葫芦丝。我校因此荣获了“河南省‘一校一品’葫芦丝示范学校”称号。
  由此,“韵”文化建设便顺理成章了。
  “韵”的本意是指有节奏、和谐、好听的声音,也指风度、情趣。葫芦丝的声音是富有韵味的,是灵动缥缈的,也是高远悠扬的。我们从葫芦丝蕴含的神韵中提炼出了“韵”文化。可以说,“韵”文化是被全校师生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互相整合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以“灵动兮致高远”为核心理念,旨在把师生最终培养成具有“灵动高远”特质的人。“灵动”指思维之灵动、身心之灵动、实践之灵动,“高远”指追求之高远、境界之高远、品格之高远。
  三、学校文化建设可以由点到面再到立体
  我们从“葫芦丝”找到了学校的“韵”文化建设切入口后,逐步完成了包含“葫芦丝专场音乐会”“丝竹之韵文化艺术节”“丝竹之韵大课间”等相关活动的“韵之丝竹课程”这条线;再由这条线逐步开发了涵盖“韵之舞蹈课程”“韵之书法课程”“韵味十足研学课程”“韵之环境创建课程”等内容的“韵之美育”这个面;再由此逐步打造了以“韵之德育”“韵之智育”“韵之体育”“韵之美育”“韵之劳育”为内容的“韵文化”立体教育体系。
  四、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长远的工程
  实践证明,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持久打造。我校的文化建设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由开始的注重种植竹子、创设优美环境等外部建设,逐步转向挖掘“韵”文化的核心理念、构成要素以及本质等内涵建设,完成了由“形”向“神”的重大转变。
  同时,随着对“韵”文化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浸润的领域越来越广,几乎涵盖了学校各项工作。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我们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韵”文化建设也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架构的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深知,学校文化建设过程的漫长和不易,特别是要创建一个既与众不同又蕴含校长和全体师生梦想的品牌文化,更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
  五、学校文化建设要引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思想的外在体现,更是凝聚学校精神力量的重要所在。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要通过多种策略和形式,积极引领学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广大学生共同参与,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大家,将自己心中的學校愿景展示给大家,引发共鸣,取得共识,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价值观。这样的文化建设过程才会有价值,才能成为一种共同的、长久的学校文化。否则,所谓的学校文化建设只会成为校长的独角戏。
  在我校“韵”文化建设过程中,不管是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韵”文化建设的提出、本质和内涵、核心理念、构成要素等,还是建设校本课程、美化校园环境、确定宣传版面、创建班级文化和办公室文化等,我们都注重激发大家的认同感和参与性,让全体师生甚至学生家长都广泛参与,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唤醒了每个人自主发展、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完善“韵”文化建设的外延和内涵,使之在形成学校文化共识、提升学校整体品位、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责 编 帕 拉)
其他文献
在两会召开之际,关于全民发放消费券的呼声又高涨起来。全国政协常委刘汉元就提案按每人4000元发放约5.2亿元消费券,引起各界的热议。在质疑者中,有人认为发放消费券会有种种困难,有人则认为消费券会“挤出”现金消费,因而起不到扩大内需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消费券会导致通货膨胀等等。其实这些质疑对于4万亿投资同样适用,无论是实施成本、挤出效应还是可能的通货膨胀,对于通过投资来拉动内需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国际会议的道场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来抢?  10月4日至10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天津会议在刚刚举办过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一如以往,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参会的各国代表夸赞天津方面会议场馆设施先进,服务热情。接连举办这两次国际会议,天津政商界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一位天津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在接受采访时,说“两次会议将提升天津的国际地位,能形成聚焦概念,放大边界的效率”。  可是,天津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秉持“新生态学校”教学理念,努力创设机会,营造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教学活动,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  我结合《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我在关注学生体验活动上的感受和收获。  一、课前准备,在搜集调查中体验  教师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
今年上半年,我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教学内容,先后在两所中学上了两节“下水课”。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没有经过研讨打磨,上课之前也没有和学生做任何交流,按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说法,它们都属于地地道道的“粗坯课”。  两节课上过之后,我反复观看了自己的教学视频,反思了听课老师的点评,眼前蓦然浮现出数年前阅读的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
【摘 要】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着手新一轮微调,至2013年,其改版规模更是逐步升级。本文通过对《新闻联播》的改版内容进行梳理,探究改版在新闻价值上的体现,望使节目与受众认知之间的接合更加顺畅。  【关键词】新闻联播 改版 新闻价值 受众  2012年十月,央视《新闻联播》一项街头随访的“幸福”调查引发全民热议。或许鲜有人记得《走基层·百姓心声》这档子节目,但“你幸福吗?”却因
随着时代发展,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质量,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显得至关重要。我们以郑州市的六所小学为实验样本,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实施,对科学实验教学学业质量的评价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科学课程的评价提供借鉴。  一、评价先于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了
在今天,大部分人开始对典当行陌生起来,因为它的业务重心已经转向了另外一群人。    “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皮袄一件——”这是电视剧《大宅门》里“当铺先生”的吆喝声,“典当”二字,长久地与“无米下锅”、“万恶的旧社会”画着等号。然而近些年来,新典当行的业务变化、典当行的融资功能、当品定价对各行业的预示作用,这个充满“旧社会”气息的行业又走进了我们的视线。2008年经济低迷以来,更有报道称,典当行已
今年的寒假不平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面对危机,我们的教育似乎一夜之间跨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教学成了学生居家期间的重要学习方式,“停课不停学”给师生和家长提出了新课题。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网课  按照上级要求,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确立了“多平台支撑、多形式实施”的网上教学组织原则,分学段、分年级、分学科灵活开展教育教學工作。经过前期的认真准备,2月10日,网络授课的帷幕
在全国,自我教育的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在实践中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尤其是在进行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  一、实验班为什么“大获全胜”  前一段,某小学四年级实验班的数学老师十分烦恼,因为孩子们总在应用题的审题上出问题。最可气的是,这次教会了,下次照样错。  老师通过分析,认识到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一
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我市的推进,专业剧团演出的优秀剧目走进了校园,很多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河南地方剧种的戏曲社团活动。  作为学习传统戏曲艺术主阵地的音乐课堂,由于一线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的戏曲知识与教学技能,导致戏曲学习活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不足。为了能使河南地方戏曲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家乡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戏曲音乐素养,笔者带领本区域的一线音乐教师对河南主要地方戏曲如豫剧、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