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以来,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情境性和生活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提高整合、创新各种地理素材的能力,中国国家地理以其客观性的报道立场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土壤》一课为例,展示如何借鉴中国地理杂志的文章进行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一、基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土壤》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1”內容要求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通过对具体土壤剖面外部特征的观察,结合观察地的地理背景,解释清楚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2.教材分析
“土壤”处于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二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以及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其中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掌握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教师需要补充一定的乡土地理素材去让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同时土壤形成因素较抽象,要利用各种地图、逻辑链条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对于土壤的养护和功能,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东北地区某高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知识,对几大圈层间的相互联系有了基本的感知,这对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这一重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土壤是一种具体化、直观性较强的地理要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太紧密,因此要通过一些直观性的手段,如观察土壤剖面、实地调查土壤肥力衰退的原因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通过地理实践提升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将借助于中国地理杂志2019年第11期“留住飞速消失的东北黑土”为乡土地理案例,将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紧密结合,创设贯穿全节课的教学情境。组织同学们进行野外观察黑土,实地调查黑土肥力减退的原因,通过一系列思考,分析探究黑土的形成因素,为黑土肥力恢复献计献策,从而养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家乡地理背景以及图表材料,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地考察以及走访调查,感知黑土的形态特征,探究黑土退化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黑土的成土因素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2.教学难点:黑土肥力减退的原因及改良修复措施
(六)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师】以“留住飞速消失的黑土”为本节课主题,播放东北由“一两土,二两油”的肥沃黑土,变得“连水都攥不出来了”的今昔对比视频。思考黑土地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
【生】观看视频,了解东北黑土面临的困境,思考造成该状况的原因。
2、观察“病人”外观,掌握“病体”特征
【师】组织学生进行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地理野外考察,掌握土壤的特征。
【生】课堂展示图片,交流黑土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迁移到别的土壤的形态特征。
3、锁定“患者”位置,分析环境要素
【师】引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给出世界和中国的黑土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1月和7月)等图表。
材料2:黑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成土母质被寒温带草地植被覆盖,土壤的含水层在冬季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使得枯萎植被的分解速度缓慢,转化成腐殖质并积累起来。历经数百甚至上万年,母质中的钙盐和部分黏粒随着淋溶而逐步下移,表层则逐步积累出具有相当厚度的腐殖质层,即黑土层。(引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①描述黑土地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范围
②分析影响黑土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师】构建土壤的几大成土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框架,引导学生重点举例解释①②③④过程
4、诊断病因,对症下药
【师】引导学生制作访谈提纲
【生】对农民、村支书以及黑土研究专员分别进行访谈,整理收集到的访谈资料
【生】课堂上分享资料,总结黑土退化原因,形成思维框架
【生】角色扮演: 根据自己所调查的对象,分角色扮演,总结相应的解决措施
【师】让学生下课后搜索更多提高土壤肥力方法的资料,下节课一起分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通过在地理实践中搜集黑土相关的资料,再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展示、理性思考从而突破黑土的成土因素这一重点内容,因此事先的准备尤为重要,要保证访谈提纲编写的是否恰当、学生的出行安全能否保证等诸多方面,还有待于更加严密的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中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一、基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土壤》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1”內容要求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通过对具体土壤剖面外部特征的观察,结合观察地的地理背景,解释清楚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2.教材分析
“土壤”处于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二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以及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其中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掌握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教师需要补充一定的乡土地理素材去让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同时土壤形成因素较抽象,要利用各种地图、逻辑链条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对于土壤的养护和功能,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东北地区某高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知识,对几大圈层间的相互联系有了基本的感知,这对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这一重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土壤是一种具体化、直观性较强的地理要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太紧密,因此要通过一些直观性的手段,如观察土壤剖面、实地调查土壤肥力衰退的原因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通过地理实践提升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将借助于中国地理杂志2019年第11期“留住飞速消失的东北黑土”为乡土地理案例,将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紧密结合,创设贯穿全节课的教学情境。组织同学们进行野外观察黑土,实地调查黑土肥力减退的原因,通过一系列思考,分析探究黑土的形成因素,为黑土肥力恢复献计献策,从而养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家乡地理背景以及图表材料,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地考察以及走访调查,感知黑土的形态特征,探究黑土退化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黑土的成土因素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2.教学难点:黑土肥力减退的原因及改良修复措施
(六)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师】以“留住飞速消失的黑土”为本节课主题,播放东北由“一两土,二两油”的肥沃黑土,变得“连水都攥不出来了”的今昔对比视频。思考黑土地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
【生】观看视频,了解东北黑土面临的困境,思考造成该状况的原因。
2、观察“病人”外观,掌握“病体”特征
【师】组织学生进行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地理野外考察,掌握土壤的特征。
【生】课堂展示图片,交流黑土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迁移到别的土壤的形态特征。
3、锁定“患者”位置,分析环境要素
【师】引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给出世界和中国的黑土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1月和7月)等图表。
材料2:黑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成土母质被寒温带草地植被覆盖,土壤的含水层在冬季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使得枯萎植被的分解速度缓慢,转化成腐殖质并积累起来。历经数百甚至上万年,母质中的钙盐和部分黏粒随着淋溶而逐步下移,表层则逐步积累出具有相当厚度的腐殖质层,即黑土层。(引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①描述黑土地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范围
②分析影响黑土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师】构建土壤的几大成土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框架,引导学生重点举例解释①②③④过程
4、诊断病因,对症下药
【师】引导学生制作访谈提纲
【生】对农民、村支书以及黑土研究专员分别进行访谈,整理收集到的访谈资料
【生】课堂上分享资料,总结黑土退化原因,形成思维框架
【生】角色扮演: 根据自己所调查的对象,分角色扮演,总结相应的解决措施
【师】让学生下课后搜索更多提高土壤肥力方法的资料,下节课一起分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通过在地理实践中搜集黑土相关的资料,再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展示、理性思考从而突破黑土的成土因素这一重点内容,因此事先的准备尤为重要,要保证访谈提纲编写的是否恰当、学生的出行安全能否保证等诸多方面,还有待于更加严密的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