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谣内容取材贴近我们的生活,内容浅易,容易记住。幼儿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的经验。童谣和民间游戏有一定关联性,将童谣运用到幼儿教学中,在激发幼儿学习潜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间童谣;幼儿游戏;运用策略
从童谣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口头的民间文学。从内容上看,童谣极具生活化的特色;而从它的表现形式上看,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韵律性。就童谣和民间游戏的关系而言,童谣可以有效促进民间游戏的开展,并在过程中彰显着自身的重要价值:协调动作、渲染气氛、提升趣味性等。现在有些流行的童谣都是产生于民间游戏,并运用于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将童谣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
儿童最初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区域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随着童谣课题的开展,我们投放了幼儿喜欢的、利于操作的童谣操作材料,在手工区投放了材料供幼儿制作,幼儿结合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将童谣中的人物形象地画出来并制作成头饰和道具。接着将制作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游戏,这样可以边诵读童谣,边表演,让童谣伴随幼儿进行区域游戏。 民间歌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民间歌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实现的,比如童谣《跳花绳》“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幼儿在有节奏的念唱中体会到了念读童谣和玩皮筋的双重乐趣。
二、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也是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一种运用表现方式。民间游戏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教师要以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为重要依据,进而确定对童谣的选取。以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跳竹竿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对应的童谣《炒蚕豆》。跳竹竿这个游戏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它需要敲竿者和跳竿者根据节奏,做好配合工作。而《炒蚕豆》这首童谣的韵律性很强,可以很好地对幼儿起到动作提示作用。针对游戏活动的具体开展而言,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例如竹竿的摆放。接着,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示范动作,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然后,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一边是敲竿者,一边是跳竿者,并及时向幼儿分解游戏动作,让幼儿先做模仿练习。最后,在幼儿对游戏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将刚才的韵律转换为他们熟悉的儿歌,例如《白兔歌》,以此来为幼儿助兴,营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
三、多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童谣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内容来彰显出游戏的具体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童谣与游戏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歌戏互补,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结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相结合。例如,幼儿园在组织幼儿开展跳皮筋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多首童谣与之相结合,如《坛子罐,罐子坛》《石头剪刀布》,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记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跳皮筋游戏着重于幼儿的腿部动作,如勾、压、跨、摆和碰、踩等。教师需要注意,在游戏实施的不同环节,要融入不同的歌谣,以便发挥不同歌谣的作用。如在游戏的开始环节,加入《剪刀石头布》的童谣,让幼儿明确游戏的排序性以及相关的游戏方式。游戏过程中,加入《坛子罐,罐子坛》,可以进一步利用童谣的节奏性、韵律性、对幼儿的游戏动作加以统一,并为游戏渲染愉快的活动氛围,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将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中
1.将数学与童谣巧妙结合起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概念幼儿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童谣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数学概念。由于幼儿认知有限,刚开始对于数字不能理解,有一些童谣能将数字巧妙的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比如童谣《数字歌》:“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通过童谣学习,幼儿能够根据童谣内容将数字化抽象为具体。童谣帮助儿童建立数字概念,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空间想象力。
2.找尋童谣中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激发幼儿兴趣 童谣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节奏,活泼的音乐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幼儿园的学习中,结合幼儿熟悉的节奏,用一些乐器如钢琴、蛙鸣板等给童谣伴奏。比如在学习童谣《螃蟹歌》时,让幼儿在了解童谣的同时,伴随诵读的节奏进行音乐表演,满足幼儿的参与意愿,给孩子带来欢乐;在童谣《八只老鼠抬花轿》的教学中,除了配合喜庆的音乐,还为幼儿制作了表演的唢呐、轿子、盖头等道具,整节活动既有趣又诙谐。
童谣来源于民间,是幼儿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童谣就像他们的好朋友一样时刻不离,在任何时候都伴随着幼儿。边念童谣边做游戏,不仅培养孩子的智力,还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而这种非物质文化也广泛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总的来说,民间游戏和童谣密切相关,二者都被涵盖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内,并且共同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童谣与民间游戏相伴相生,并且童谣本身就具有一种游戏性。从童谣在民间游戏组织中的作用来看,它主要凭借一定的韵律和内容,来达到展开游戏环节的目的,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加以调节,营造一定的游戏氛围,从而辅助民间游戏得以有序进行。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很多幼儿园已经将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师要以幼儿发展的需求和游戏的内容及形式为重要依据,选取正确的活动策略来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5).
[2]陈小琴.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
[3]李宁玲.感悟童谣[J].当代幼教,2008(04).
[4]挖掘民间童谣价值,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EB/OL].
关键词:民间童谣;幼儿游戏;运用策略
从童谣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口头的民间文学。从内容上看,童谣极具生活化的特色;而从它的表现形式上看,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韵律性。就童谣和民间游戏的关系而言,童谣可以有效促进民间游戏的开展,并在过程中彰显着自身的重要价值:协调动作、渲染气氛、提升趣味性等。现在有些流行的童谣都是产生于民间游戏,并运用于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将童谣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
儿童最初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区域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随着童谣课题的开展,我们投放了幼儿喜欢的、利于操作的童谣操作材料,在手工区投放了材料供幼儿制作,幼儿结合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将童谣中的人物形象地画出来并制作成头饰和道具。接着将制作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游戏,这样可以边诵读童谣,边表演,让童谣伴随幼儿进行区域游戏。 民间歌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民间歌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实现的,比如童谣《跳花绳》“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幼儿在有节奏的念唱中体会到了念读童谣和玩皮筋的双重乐趣。
二、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也是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一种运用表现方式。民间游戏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教师要以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为重要依据,进而确定对童谣的选取。以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跳竹竿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对应的童谣《炒蚕豆》。跳竹竿这个游戏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它需要敲竿者和跳竿者根据节奏,做好配合工作。而《炒蚕豆》这首童谣的韵律性很强,可以很好地对幼儿起到动作提示作用。针对游戏活动的具体开展而言,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例如竹竿的摆放。接着,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示范动作,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然后,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一边是敲竿者,一边是跳竿者,并及时向幼儿分解游戏动作,让幼儿先做模仿练习。最后,在幼儿对游戏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将刚才的韵律转换为他们熟悉的儿歌,例如《白兔歌》,以此来为幼儿助兴,营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
三、多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童谣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内容来彰显出游戏的具体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童谣与游戏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歌戏互补,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结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相结合。例如,幼儿园在组织幼儿开展跳皮筋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多首童谣与之相结合,如《坛子罐,罐子坛》《石头剪刀布》,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记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跳皮筋游戏着重于幼儿的腿部动作,如勾、压、跨、摆和碰、踩等。教师需要注意,在游戏实施的不同环节,要融入不同的歌谣,以便发挥不同歌谣的作用。如在游戏的开始环节,加入《剪刀石头布》的童谣,让幼儿明确游戏的排序性以及相关的游戏方式。游戏过程中,加入《坛子罐,罐子坛》,可以进一步利用童谣的节奏性、韵律性、对幼儿的游戏动作加以统一,并为游戏渲染愉快的活动氛围,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将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中
1.将数学与童谣巧妙结合起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概念幼儿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童谣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数学概念。由于幼儿认知有限,刚开始对于数字不能理解,有一些童谣能将数字巧妙的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比如童谣《数字歌》:“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通过童谣学习,幼儿能够根据童谣内容将数字化抽象为具体。童谣帮助儿童建立数字概念,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空间想象力。
2.找尋童谣中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激发幼儿兴趣 童谣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节奏,活泼的音乐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幼儿园的学习中,结合幼儿熟悉的节奏,用一些乐器如钢琴、蛙鸣板等给童谣伴奏。比如在学习童谣《螃蟹歌》时,让幼儿在了解童谣的同时,伴随诵读的节奏进行音乐表演,满足幼儿的参与意愿,给孩子带来欢乐;在童谣《八只老鼠抬花轿》的教学中,除了配合喜庆的音乐,还为幼儿制作了表演的唢呐、轿子、盖头等道具,整节活动既有趣又诙谐。
童谣来源于民间,是幼儿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童谣就像他们的好朋友一样时刻不离,在任何时候都伴随着幼儿。边念童谣边做游戏,不仅培养孩子的智力,还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而这种非物质文化也广泛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总的来说,民间游戏和童谣密切相关,二者都被涵盖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内,并且共同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童谣与民间游戏相伴相生,并且童谣本身就具有一种游戏性。从童谣在民间游戏组织中的作用来看,它主要凭借一定的韵律和内容,来达到展开游戏环节的目的,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加以调节,营造一定的游戏氛围,从而辅助民间游戏得以有序进行。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很多幼儿园已经将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师要以幼儿发展的需求和游戏的内容及形式为重要依据,选取正确的活动策略来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5).
[2]陈小琴.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
[3]李宁玲.感悟童谣[J].当代幼教,2008(04).
[4]挖掘民间童谣价值,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