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积淀小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在小学生中进行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捷径。
  【关键词】诵读经典;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积淀,离不开古诗词教育。因此,我们要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尝试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传统经典读物合理地请进课堂内外,以作语文教学的一大补充,為现在的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如何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来提高和积淀语文素养呢?在小学生中进行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捷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诵读的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香的熏陶。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文素养的积淀,才能“厚积而薄发”。
  1.依托学校,书香立人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创设一个充满书香的阅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除了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增设经典古诗文书籍外,学校的橱窗、黑板报、校园网、书香阁等也是经典诗文的重要展示平台,使校园成为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经典的地方。为了更深入地接触传统文化,我们还把书写和诵读经典编入课程,以课程引领,让全校师生共同走进传统文化里。在学校书法室、走廊上、教室里,我们还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经典诗句遍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整个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书香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
  此外,我们还坚持以下做法:
  ①每天坚持在学校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大学》《中庸》《辞楚》汉赋、唐诗、宋词等15分钟。
  ②坚持周三下午四十分钟全校师生进行经典名著大阅读,共同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境界。
  ③坚持开展国学经典诗文“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读一套经典书籍,每个月举办一次班级“经典沙龙”,每周一次经典诗文背诵大比拼,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手抄报比赛,每学年举办一次语文节(讲读书经典故事比赛,创编新诗比赛,读书精英比赛,征文集,书法比赛,经典诗文论坛,书香班级、明星评比)暨读书成果大型展示活动。
  2.依托家庭,共度悦读好时光
  家庭是学生诵读得以强化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仅仅靠老师引导和培养是不够的,我们除了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班级营造书香氛围,更要发挥家长的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倡导书香家庭,实施亲子共阅工程,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典诗文兴趣。通过亲子共阅活动前后的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的氛围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也印证了这么一句话: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和校园网的宣传,让家长都知道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里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子诵读经典诗文乐园,让父母和子女携手诵读,并进行小比赛。因为有了亲子共诵,诵读古诗文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家庭生活在也由此洋溢着温馨和愉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庭文化的品位,熏陶感染了一种书香气息。
  二、激发诵读的兴趣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培养语感正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而单一的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才能十足。常用的方法有:
  (1)“诗配乐”。我每天都会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
  (2)“诗配画”。我平时在教学古诗词时,通常会为古诗配上图画,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画来体会诗文的意境。如,在教《清平乐.村居》一词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遍诗文,然后,引领着学生想象画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们眼前看见的是怎样的情景?学生通过想象描述,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这个五口之家每个人不同的面貌和动作……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诵读的劲头也来了。
  (3)“讲故事”。我在班级里,还经常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一些经典故事,如在读到《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我先跟学生讲古语孟子求学的故事,听了故事后,学生在大致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诵读诗文,这样诵读的效果就更好了。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经典诗文,喜欢诵读诗文的热情了。
  2.品味诗文,激发兴趣
  经典诗文用词准确、凝练,诗句的精深充分表现了汉语言的美。因此,指导学生理解品味诗文,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诵读录像。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悦耳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学生在欣赏中对经典诗文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吟诵诗文,提高兴趣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更为有效的途径应该还是吟诵。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我们应该大胆地以“吟诵”为本,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体会、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欣赏、在吟诵中培养语感、在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小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为了积极推进吟诵古诗文的工程,我们不断外出学习,还建立平台,让学生模仿徐建顺老师和李宁老师进行吟诵《论语》《大学》《声律启蒙》……在吟诵中,我们要求读出诗歌的音韵,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尤其是吟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三、提出诵读的要求
  学习方法和习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唯有趁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 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论证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十三岁以前儿童正处于记忆力黄金时期。也就是说记忆的方法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采取的記忆方法好对学生诵读优秀的诗文,进行语言积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的效率。
  如何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呢?我认为,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并让他们践行尤为重要。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过程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只有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主动地体验诵读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从经典中得到熏陶,就得坚持以下措施。
  1.坚持课内外的诵读
  将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经典、欣赏经典。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经典的负担,我们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此外,每日的午读无疑是阅读、诵读名篇佳作的最佳时机,我们充分利用此时段组织学生进行午读,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诵读。我们还安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阅读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语言优美的经典文章,读记一些精彩华丽的片段。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积累经典。
  2.组织经典诵读会,每月评选诵读小明星
  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我们每月从已经背诵的经典中精选几篇,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诵读比赛(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演小品)。例如:在举行论语诵读分享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评选出诵读小明星,让他们向全班学生介绍诵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使其他学生借鉴他们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诵读方法,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动力;我们还每班推选出诵读小能手,各司其法,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分享,在分享中收获。通过系列的活动最终选出各级的诵读小明星。
  3.分年段接触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学品位
  (1)低年段亲近文字,感受阅读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低年段学生能借助拼音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而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我们以《课标》为宗旨,在低年段尝试了《声律启蒙》《三字经》、童诗和绘本的教学指导,使学生一入学就能从经典文化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乐于表达。
  素读《声律启蒙》,体会吟诵的静美。学生在典雅的伴奏旋律中朗声诵读,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私塾诵经的场景。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美读童谣,感受想象的瑰丽。我选取了朗朗上口的诗词童谣,通过语言和媒体营造了形象的情境,带领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渐渐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诗情和画意相生,智慧与灵性共舞,文学的种子已然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萌芽……
  (2)中年段趣读民间故事,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
  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已能满足独立阅读的要求,并能根据上下文基本理解词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期间,我们不仅按计划要求学生学会吟诵《论语》《弟子规》等,还要求学生乐于阅读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学的明珠,推荐给学生阅读,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的乡土文化和经典文化的民族底蕴。
  (3)高年段鉴赏经典名著,品味经典文化的内涵
  到了高年级,我们在要求学生会吟诵《大学》《中庸》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经典名著。名著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高年段的学生在既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能独立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有人说:诵读古代经典古诗文,就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是的,我们坚持让学生诵读,所重视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融会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襟怀、操守等优秀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积淀语文素养,感受民族精神的召唤,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正霞.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2]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12月4日,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在北京开展2018年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宪法晨读”活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王家勤、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等出席活动。委厅领导、厅机关全体干部、参公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副处级及以上和科级干部代表150余人在广东分会场参加了活动。  活动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略读课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好的载体。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須正确领会略读课文教学的编写意图,整体把握略读课文的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好略读课文,巧妙地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的略读课教学,要从整体上更深入地把握略读课的教材,更精准地拟定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更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
【摘要】语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语言感知、直觉和领悟的语言能力,它是学生语言掌握情况、生活经验、感受能力和情感领悟的综合表现。良好的语感对学好语文非常重要,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中感悟;说写结合;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至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做了很大的革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势在必行。但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小学生在阅读时依旧很难秉持创造性的思维。在这一背景下,对此课题进行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提出培养小学语文閱读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据此,完成第1~2题。  1.“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高原地区  C.西北地区 D.人口稀疏区  2.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A.江淮以
【摘要】在小学英语的文化教育中,越来越重视教学方面的图文并茂,引进经典的英语绘本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于跨文化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文以人教版为例,旨在对经典绘本的特点以及应用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教学;语言  英语教育体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英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少的一门语言技能。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深
【摘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放在课堂的首要位置,让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课堂小练笔服务。教师要以生为本,将课堂小练笔与教学大纲有效整合,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要将学生放在关注的首位,摆正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让学生的课堂小练笔拥有更多的语文积淀。同时,教师要加深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小练笔的兴趣。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课堂小练
中国分区地理是初中区域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和认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其差异的基础上,以某一具体区域为例进一步深挖探究,深化区域地理学习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和提升区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课标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方面对学习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归纳为:提高读图能力,学会运用区域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进行区域定位和要素分布特征的归纳,提升区
我校学生参加2016年街道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成绩不够理想。为此,笔者对我校24名女子足球队员的调查结果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以下: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被调查24名学生中,在比赛前有10名学生感到紧张,占总人数的41.7%,有6名学生感到高度紧张,占总人数的25%,只有 6名学生感到镇定,占总人数的25%,仅有2名学生感到兴奋,占总人数的8.3%。大部分的学生在临场发挥上都表现出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