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之色彩的运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前行中思考着未来,回味过去,感慨其中的苦辣酸甜。前人所说的“学生生活是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直到现在自己也才深深地体会到这点。三年的丰富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细细品味三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里不免有很多感慨。
  我的作品《春夏秋冬》是表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人类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离我们越来越近,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去应对,共同去改善。我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失衡家园》和之后做的《家园系列》作品是对现今生态现状的一个提问、一种客观的审视。希望观者能通过作品读懂其内在含义、对观者有提示和启发,近年来,我的作品主要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微妙关系为切入点。我研究生毕业作品也是从这一思路入手的,但作品不是提出和反应问题,是想传达人类和自然共享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类生活在没有破坏的生态坏境中,天空是蔚蓝的,水是清澈透底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鱼儿在水中追逐着,这种生存状态是和谐而美好的。在我的作品中就想通过色彩和雕塑的合理结合来表现这一人间盛景。
  
  一、用色彩表现主题
  我的作品《春夏秋冬》,是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谐不但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在人和大自然带有一定的抒情性,使色彩富有美感的通用法则: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每个季节中的都有其自己独有的色彩,我是通过对雕塑形体上的主观着色,来表现和突出主题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因为春天的到来使大自然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小草在春雨的滋润后快速地生长,小树也长出了新芽,大地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地变成了绿色,一年之计在于春,真的是这样,在春天里一切都充满生机、一切都存在希望,是一个清新的世界,所以我的作品《春》就选择了淡绿色;夏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在晴空万里的日子,太阳能把大地都照得烫烫地,如果有风吹过,就会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让人感到窒息,所以我认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是一个温暖的世界,因此在我的作品《夏》里选用橘红色;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稻田里等待收割的稻子一望无际,一眼望去是那么美丽,所以我认为秋天是一个金黄色的世界,因此作品《秋》我选用金黄色;冬天是一个洁白而美丽的季节,漫天飘落的雪花给大地穿上了银装,雪是冬天独有的也是大部分人喜欢冬天的原因,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所以作品《冬》我选择用银白色。
  我想作品中的色彩可以使观者在没有欣赏作品具体的形体之前,在远处就可以很容易的识别出四季,能够读懂我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色彩传达感情
  色彩在作品中正确运用不但可以突出主题,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外,还可以传达色彩的感情,当看到浅色和淡的颜色我们会感到愉快和振奋,相反看到深色和暗的颜色会感到一种压抑和沉闷。色调中不同的明度和纯度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明度反差比较大会叫人感到充满活力、有生气,明度相对较接近会使人感到柔和、宁静。我在作品中就是运用色彩的这种视觉变化来传达感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的。
  作品《春》的淡绿色代表生命、和平、和睦、和谐、健康、宁静、青春、安全、新鲜等等,人最适应注视的颜色就是绿色,作品中人物是直立,微微的仰着头,轻轻地闭起双眼,双手轻轻伸向前方,能让人在绿色的世界里能够感受春天的气息轻抚着脸部,使观者可以联想到人在感受绿色的大自然,与自然界共同分享着幸福安康的生活。作品《夏》的橘红色代表着温暖、热情、喜庆、愉快、积极、希望、健康、活泼等积极向上的倾向,红色也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力高,作品中一时尚女性站立,双手在头部的前上方,像似在遮挡阳光,让人能够联想到夏日午后阳光的温暖。作品《秋》的金黄色代表着收获、安详、明快、亮丽、崇高等等,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品中人物直立双手轻放在头后,像是在金黄色的世界里在感受收获的喜悦。作品《冬》的银白色代表纯洁、清纯、明快、纯真、清新、光明、神圣等等,白色是圣洁难以侵犯的,作品中人物直立双手交叉轻抚在肩上,头部微低,使人能够联想到她也许正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因为在雪白的世界里让她感到一丝凉意。
  
  三、色彩是对空间语言的补充
  我作品都是由一站立的人物和背后的微缩山体组成,由于具象雕塑表现的客观条件限制,作品中人物和山体之间的空间相对比较小,如果处理不当,会使人感觉人和山是贴在一起的,作品的视觉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也可能造成观者误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怎么能拉大此处的空间?使作品的视觉观赏性更好和主题更突出一直困扰着我,自己想了很多的方案,同时也请教了导师和很多同学,听取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决定用色彩的变化来主观调整此处的空间,来补充空间的局限性。我作品中人物的着色相对在明度上要亮一些,后面的山体明度上相对要暗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变观者的视觉效果,从而拉大了作品的空间,增强观赏性的同时也突出了主题。
其他文献
读 者A:陈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画,包括早期的西藏组画,我是80年出生,较之您的所有作品,更喜欢你早期的作品。您能分析一下您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吗?是不是早期作品感情更饱满呢?  陈丹青:这应该你帮我分析分析。我也想找人帮我看看画。我们三个人马上要到上海办展览,媒体就会动脑筋弄点戏出来,找来了王安忆,她和我同届,是个老知青,文学家。她很喜欢我们三个人年轻时期的画,可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韩辛,最痛苦的
期刊
周刚是我关注了很久的水彩画艺术家。前不久和周刚的会面,我和周刚就中国现代绘画,有过一番交谈。我的大致意思如下:当中国发生了至今难以完全确定功过的“五四运动”,一场深刻的物质形态的与精神形态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就不可逆转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几乎注定了一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都染着上现代性的色彩。从粗陋而蛮横的工业化运动,到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狂热般地吸收、挪用甚至错用,内在的逻辑动力不外乎适应现代化的世界生存
期刊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当代画坛上,有一种声音特别值得我们聆听和思考,那就是来自历史深处和个人灵魂中的反思、忏悔与创造之声。“生于1949:李斌画展”展示了画家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红卫兵、知青、共产党员、探索者和反思、忏悔者等人生旅程上各个时期中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从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经历过从红卫兵到忏悔者的心路历程的真诚的人。  李斌于1949年11月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是《上海红卫战报》的美术编辑,
期刊
这  里摘录几段我的“画室杂记”:夜很静很静,独自坐在画室,想着窗外远远的风,吹过耳语着的树,树在谈论些什么?我好奇地谛听着。也许,在某一个清晨,昨夜的很多很多想象和幻想,都在这夜色中的耳语变得深沉厚实。  终于安定下来了,画画、抽烟斗、喝茶,看看书,打打电脑,还有很无聊地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安静是一份福分。阳台和窗台种了几株竹子,夜风吹来,竹叶嘎嘎地响,晃动的影子似乎是心的飘然悠然的
期刊
学术之路  SHMJ:白老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您这次回国是在北大讲课吗?  白谦慎:我在北大做访问学者。  SHMJ:您前几天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去旁听了。  白谦慎:对,我只是去做了个评议。现在除了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的东西,全都辞掉。我现在主要是在做关于晚清的吴大潋的研究,而跟吴大潋无关的邀请,我基本都不接受。因为十几年前,我
期刊
主持语:  照片上的来源、黄庆、任志忠、邬大勇、周小松,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他们在美院和西湖湖山境域的滋养下,氤氲着一种生活的姿态和创作的热情,代表着当今中国油画的一种特殊气质。他们乐于回溯探源,在追踪西方绘画“古典”精神的同时,也关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走向。尽管他们的面貌各有不同,但对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作品的纯正性,并努力
期刊
我  总觉得,画画是谛听心灵的回声。心灵像一个飘浮的钟,在时间的维度,在穿越着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有时被一阵风吹响,声音在旷荡深幽中飘出,清脆而沉逸,引来似有若无的回响。屏心息气,谛听这种回响,在画面的墨韵笔意、结构形态中感觉这回响,传达这回响。  不知是我有意去选择和标示“天地悠然”这一表现题材,还是老屋、云水、回栏、斜柱,撞击着我飘浮的心灵,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画着,企求画出曾经有过的一阵阵回
期刊
艺术,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从没和我们的生活分离过,一直在社会或者个人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跟文学作品一样,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表达,总是会承载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从远古的占卜祭祀到中世纪的传播神学,发展到今天,艺术越来越成为反应社会变革、传达个人心声的媒介。也许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渴望能够创造出与时代脉搏共振的艺术,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政治的关注和思考,渴望创造出
期刊
主持语:    你印象中的雕塑是什么样子?大理石般的巨大浮雕?精致小巧的木雕?还是用玻璃钢组合的抽象图示?你看过用砖头做成的雕塑吗?当你面对一辆由红砖头雕塑成的汽车,由红砖与青砖雕成的矿泉水瓶、茶壶等诸如此类的日常用品,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感觉新奇,还是感觉古怪?是对自己关于雕塑认识的一种刷新,还是有被艺术颠覆之感?戴耘就是抓住了物质幽灵的一位艺术家,他赋予幽灵以砖、水泥、钢筋的肌体,就像太上老君为
期刊
无  意中画了一些画,画了一些圈圈,自己觉得还是有些意思,想给它们起个题目,想来想去,冒出了“游象”这样的词。我似乎很喜欢或者说很向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游”的概念。“游”在中国的文化话语系统中,是一个具有很强精神性的词汇。儒家所谓“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家的“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