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意义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
  
  你印象中的雕塑是什么样子?大理石般的巨大浮雕?精致小巧的木雕?还是用玻璃钢组合的抽象图示?你看过用砖头做成的雕塑吗?当你面对一辆由红砖头雕塑成的汽车,由红砖与青砖雕成的矿泉水瓶、茶壶等诸如此类的日常用品,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感觉新奇,还是感觉古怪?是对自己关于雕塑认识的一种刷新,还是有被艺术颠覆之感?戴耘就是抓住了物质幽灵的一位艺术家,他赋予幽灵以砖、水泥、钢筋的肌体,就像太上老君为哪吒塑身一样,再造了一个物质世界。而这个物质世界被作者命名为“砖系列”。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原住民很少,例如戴耘,原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青年教师,2000正式调入深圳。那么,又是移民,又强调本土,这该做何解释?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本土是一个建构的概念,建构意味着不断变化和新意义的不断生成。本土应该不单指人们的出生地和生长地,它还是一种地域文化经验的形成和培育。
  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生活的流动性加强了,本土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有弹性,也越来越重要。当人们因为对特定地域的介入,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验发生了交流、碰撞和融和之后,会更新地方性经验,这种地方性经验就是本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本土经验看作是一种有差异、有地域特色的存在。越是在一个趋同和全球化的时代,人们越是要寻找差异,越需要地方性的经验来应对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霸权;越需要寻找和表达那些个性化的、差异性的独特的地域感受和生存经验。
  这或许就是像戴耘,以及类似戴耘的这些生活在深圳的艺术家选择当代艺术的理由。
  戴耘的当代雕塑作品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将关于这座城市的当下感受表达出来,它在人们习以为常或者熟视无睹中间,发现了生活的问题,发现了存在的荒谬,发现新的可能性,它以一种智慧的,略带揶揄的方式,精雕细刻,改变了许多人们早已习惯的视觉习惯和视觉经验,它提醒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面对这些作品所产生的诧异和惊赞中,对生活现象的背后有所领悟和反省……
  戴耘从古城西安来到深圳,这无疑是他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次反差极大的跨越。在利用砖这种特殊的材料作雕塑之前,戴耘做过各种观念、材料的尝试,更多的时候,他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在从事雕塑,例如铭文系列等等。这些作品,可以看作是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对他的影响。
  对戴耘而言,来深圳之后,他需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重新建构自己“新的本土经验”,因为这座城市有太多有待表现和揭示的问题,有太多的特殊的感受和新鲜的经验。直到有一天,他尝试用红砖做了一辆能打开车门,能转动方向盘的汽车,这使他的雕塑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种和当代都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方式出现了,这是真正作为“深圳”艺术家的戴耘引起人们注意的开始。
  他这批用砖作为基本材料的作品所表现对象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们熟悉的生活用品:汽车、洗衣机、沙发、罐头等等;第二类是新物种系列,这个系列是在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出现以后所带给人们的关于虚拟动物的想象。
  第一类作品应该看作是一个现代都市的物质主义现实给戴耘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戴耘面对深圳这个城市有别于古城西安所获取的新的经验。如果在古城西安等内地城市,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在深圳,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简单,人与物的关系则更加突出。人们在这里感受最深的是物质、金钱、消费对人的压迫。
  第二类作品所表现的同样与都市体验密切相关。科技的发达,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它所带来的福祉还是潜在的隐患都将最集中地在现代都市呈现出来。
  新经验反映的是新问题,这些作品的问题意识在于,它们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它们将一个人对于当代都市的感受和思考用雕塑的方式进行了有效地视觉呈现。
  戴耘的这些作品在材料的使用上别出心裁,采用了红砖、青砖,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建筑材料。这些普通、廉价的材料,一经制作成为雕塑,其意义不仅扩充了雕塑材料的表现空间,还使它具有了浓郁的东方色彩。这种在中国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一旦用来构筑各种都市生活用品的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奇。
  戴耘作品的制作非常讲究,尽管砖这种材料本身是粗糙和不精致的,但是,一旦它转化为雕塑材料的时候,发生了由粗糙到精致的神奇变化。相对于一些过于观念化而失去了制作感的当代雕塑作品,戴耘的这种精致化的处理方式也带有鲜明的“本土”色彩,它与深圳这座城市浓郁的设计氛围和对高质量、精细化的生活细节的要求存在内在的关联。
  如果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深圳本土当代艺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所谓本土和地域特色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自然流露的,它基于艺术家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所生活地域的细微体验和观察;同时,本土的当代艺术也不是封闭的,它应该具有较好的可传达性和可交流性,在这些方面,戴耘应该为深圳当代艺术家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其他文献
主持语: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介的是:西安美院版画系张凌教授和她的三位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杂志创刊四年来,张凌是本栏目推出的第二位女教师,通过教与学,我们可以看到,坚守版画教学和富有创作激情的张凌,是如何运用试验性和课题性的教学手段,打通和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看到了王晶、张峰平、王涛在张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学术主导下,是如何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        版画教学与创作思考  在版画
期刊
蓝色的西湖并不多见,闲步西湖,眼见多是青色。青碧的水、黛绿的树,仿佛连天空也被绿意湮染,那么周刚为何舍绿而取蓝?又或是画家由环境生态出发,对城市天空提出的蓝色寓意?然细细想来西湖之蓝也确实存在。天晴时湖面是银色,下雨的日子则烟雾蒙蒙一片灰蓝,更何况夜幕初垂,星辰将启未启之间的那一种湛蓝,与湖边树下的蓝色灯光相映成影。周刚的画作,将我所忽视的那一抹抹蓝色瞬间唤至眼前,而西湖的绿色真的被舍弃了吗?《西
期刊
读 者A:陈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画,包括早期的西藏组画,我是80年出生,较之您的所有作品,更喜欢你早期的作品。您能分析一下您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吗?是不是早期作品感情更饱满呢?  陈丹青:这应该你帮我分析分析。我也想找人帮我看看画。我们三个人马上要到上海办展览,媒体就会动脑筋弄点戏出来,找来了王安忆,她和我同届,是个老知青,文学家。她很喜欢我们三个人年轻时期的画,可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韩辛,最痛苦的
期刊
周刚是我关注了很久的水彩画艺术家。前不久和周刚的会面,我和周刚就中国现代绘画,有过一番交谈。我的大致意思如下:当中国发生了至今难以完全确定功过的“五四运动”,一场深刻的物质形态的与精神形态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就不可逆转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几乎注定了一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都染着上现代性的色彩。从粗陋而蛮横的工业化运动,到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狂热般地吸收、挪用甚至错用,内在的逻辑动力不外乎适应现代化的世界生存
期刊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当代画坛上,有一种声音特别值得我们聆听和思考,那就是来自历史深处和个人灵魂中的反思、忏悔与创造之声。“生于1949:李斌画展”展示了画家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红卫兵、知青、共产党员、探索者和反思、忏悔者等人生旅程上各个时期中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从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经历过从红卫兵到忏悔者的心路历程的真诚的人。  李斌于1949年11月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是《上海红卫战报》的美术编辑,
期刊
这  里摘录几段我的“画室杂记”:夜很静很静,独自坐在画室,想着窗外远远的风,吹过耳语着的树,树在谈论些什么?我好奇地谛听着。也许,在某一个清晨,昨夜的很多很多想象和幻想,都在这夜色中的耳语变得深沉厚实。  终于安定下来了,画画、抽烟斗、喝茶,看看书,打打电脑,还有很无聊地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安静是一份福分。阳台和窗台种了几株竹子,夜风吹来,竹叶嘎嘎地响,晃动的影子似乎是心的飘然悠然的
期刊
学术之路  SHMJ:白老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您这次回国是在北大讲课吗?  白谦慎:我在北大做访问学者。  SHMJ:您前几天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去旁听了。  白谦慎:对,我只是去做了个评议。现在除了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的东西,全都辞掉。我现在主要是在做关于晚清的吴大潋的研究,而跟吴大潋无关的邀请,我基本都不接受。因为十几年前,我
期刊
主持语:  照片上的来源、黄庆、任志忠、邬大勇、周小松,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他们在美院和西湖湖山境域的滋养下,氤氲着一种生活的姿态和创作的热情,代表着当今中国油画的一种特殊气质。他们乐于回溯探源,在追踪西方绘画“古典”精神的同时,也关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走向。尽管他们的面貌各有不同,但对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作品的纯正性,并努力
期刊
我  总觉得,画画是谛听心灵的回声。心灵像一个飘浮的钟,在时间的维度,在穿越着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有时被一阵风吹响,声音在旷荡深幽中飘出,清脆而沉逸,引来似有若无的回响。屏心息气,谛听这种回响,在画面的墨韵笔意、结构形态中感觉这回响,传达这回响。  不知是我有意去选择和标示“天地悠然”这一表现题材,还是老屋、云水、回栏、斜柱,撞击着我飘浮的心灵,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画着,企求画出曾经有过的一阵阵回
期刊
艺术,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从没和我们的生活分离过,一直在社会或者个人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跟文学作品一样,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表达,总是会承载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从远古的占卜祭祀到中世纪的传播神学,发展到今天,艺术越来越成为反应社会变革、传达个人心声的媒介。也许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渴望能够创造出与时代脉搏共振的艺术,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政治的关注和思考,渴望创造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