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摄像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理论,为其影像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技能。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摄影摄像课程教学存在一些滞后和缺陷。文章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针对目前摄影摄像课程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该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技能培养。
  关键词:数字媒体;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改革
  一、数字媒体专业摄影摄像课程的改革需求
  数字媒体是一个结合数字技术、传媒与艺术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熟练地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成为从事数字影像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摄影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够承担在各种拍摄环境下的拍摄任务,为后期学习的数字影像制作课程奠定学习基础和制作经验,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字影像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后期创作能力。
  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数字影像的传播渠道,推动了影像创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也成为我国当下的热门专业。摄影摄像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主干课程,应立足专业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性改革,充分结合当代社会对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可以适应当代数字影像迅速发展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二、数字媒体专业摄影摄像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路与体系滞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摄影摄像课程依然按照传统的摄影基础课程来进行讲授,过多强调摄影理论及摄影技术,忽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传递的文化诉求。一方面,过多的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枯燥,对摄影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优秀的摄影作品所具有的艺术诉求及文化内涵。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摄影摄像技术外,还应具备专业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对色彩、画面的艺术审美能力,为后期的数字影像制作奠定前期基础,同时培养对数字影像的艺术创作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与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宽带网络、移动媒体和数字影音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媒体专业的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数字媒体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从目前高校的摄影课程来看,多数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以摄影理论讲授为主,然后学生使用相机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基础拍摄,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多的理论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枯燥、无聊,从而失去对摄影课程学习的兴趣,造成个别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摄影理论知识和技巧,在后期的拍摄实践阶段,学生就很难将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摄影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今,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摄影的方式也逐渐日常化。同时数字摄影设备与技术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专业的设备的选择也不再单一化,这就为数字媒体专业的摄影课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目前各高校数媒专业的摄影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摄影教学阶段,选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讲授的理论知识过于晦涩难懂,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接触过多关于相机的成像原理、相机参数等知识,反而会不敢轻易上手拍摄,限制了学生对摄影本身的创意培养。同时对于当今社会较新的数字摄影技术、数字设备及数字摄影作品的讲授较少,影响本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专业实践缺乏,与社会脱节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程中通过所学的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来进一步熟悉单反相机、摄像机的操作。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实训室都配有单反相机、摄像机等数码器材,但部分高校的器材管理存在管理、维护保养等问题,导致一些设备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损耗。这些现象都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也进一步影响了课程的进行,学生无法正常使用设备进行实践。另外,一些学校的摄影教师摄影实践经验不足,尽管有一些摄影教学经验,但由于数字摄影技术、数字设备的发展及更新速度较快,摄影的教学总是滞后于社会,学生很难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较新的摄影技术,所掌握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毕业后很难承担相应岗位的工作。
  三、摄影摄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一)创新教学思路与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摄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不断更新发展的数字媒体时代,高校的摄影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为更好地进行教学课程的创新,高校应借鉴主流市场的摄影行业发展经验推动高校摄影教学改革创新。首先,数字媒体专业的摄影摄像课程,应立足于专业特色,将以传统理论摄影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数字摄影摄像技术为依托的摄影课程,发挥数字摄影设备的优势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摄影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学习和掌握最新数字技术并将其融会贯通。其次,在数字媒体时代,本课程的教学除了摄影技术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学生除了掌握摄影摄像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多涉及镜头语言、摄影史、艺术史的学习。一些学生过分注重技术,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内涵及意义,造成作品过分注重形式而缺乏内涵,内容空洞,缺乏人文意义,因此该课程还应兼顾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由教师教授、學生被动吸收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选题以小组的形式自由结合,进行专题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前期予以一定的指导启发,后期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这一作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拍摄,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解决拍摄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教学内容方面,本门课程还应注重拓展一些课外内容,开拓学生思路,如介绍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摄影师、优秀的摄影网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不同类别的摄影方向,学会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从中获得一些拍摄方法和创作灵感。另外鼓励学生关注一些国内外的摄影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摄影教师团队的建设方面,应该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引入社会新的数字摄影技术和前沿资讯的学习。
  (三)注重实践的拓展,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摄影摄像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还应该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例如在实践课程中,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协作完成拍摄项目。先由学生选择项目选题,组建团队,然后进行前期的准备,材料收集,确定拍摄方案,最终完成拍摄,整个过程中,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完成拍摄。在项目完成之后,进行小组汇报分享,以及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培养学生承担不同的拍摄任务的能力。
  另外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摄影摄像的应用,为后续的课程以及实习实训奠定基础。实训基地可以选择跟一些企业建立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让学生以摄影师、摄像师的身份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商业拍摄、短视频制作,在实践中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以致用。
  四、结语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摄影摄像课程势必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数字媒体专业的摄影摄像课程应依托本专业特点,以数字影像行业的发展为专业导向,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文艺术修养,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比赛以及实践项目,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真正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李晓.数字媒体专业摄影课程的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5):141-142.
   [2]李汉荣.数字媒体下高校摄影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26):40-41.
   [3]王佳.数字媒体专业《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才智,2019(21):129.
  作者单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双钢琴作为钢琴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代表中国本土民族文化、风格的传承,同时也包含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借鉴。文章以吕其明《红旗颂》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为主线,分析其创作技法及音乐特征,并与中国其他双钢琴作品研究比较,阐述中国双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吕其明;《红旗颂》;中国双钢琴作品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艺术思想研究
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元素的加工整理与创新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民间舞动作元素的传承与创新能够展现出该民族舞蹈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风格特征。舞蹈作品《丽人》便是在展现朝鲜族舞蹈传统风格动律的基础上将动作元素“顿、抻、伸”进行提炼加以呈现,从而将修长清雅的舞蹈姿态展现出来。本文以舞蹈作品《丽人》为论述基础,主要探究作品中 “顿、抻、伸”元素的运用。  关键词:朝鲜族舞蹈;《丽人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中,加花变奏是即兴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它使每首乐曲都会有着千变万化的版本。这种即兴的创作不仅展示了演奏家娴熟的演奏技巧,也更加丰富了乐曲的内涵,使原本非常简朴单一的曲调派生出许多风格迥异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弹拨乐;丝竹乐;加花;变奏;催奏  我国传统民族器乐演奏,深深植根于民间,是先辈们在生活中经过长期的揣摩,研究创造出来,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民族器乐及演奏形式
期刊
摘 要:迪士尼动画电影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迪士尼动画真人化电影也迅速发展,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功。文章以《美女与野兽》《沉睡魔咒》为例,探讨迪士尼动画电影进行真人化演绎的原因,分析其改编思路,展望其未来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电影;真人化;转型发展  一、迪士尼动画电影进行真人化演绎的原因  (一)适应时代变迁需求  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技不断革新,动画电影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年轻人对于观影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音乐剧被拍成音乐剧电影,成功地让更多人喜爱上音乐剧文化。然而音乐剧电影并不是单纯地用镜头记录音乐剧表演,而是基于音乐剧的再次创作。文章通过对比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的差异,浅谈音乐剧电影从舞台到银幕经历了怎样的转化,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剧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剧电影;音乐剧;电影艺术  注:本文系普洱学院科研重点项目“音乐疗法对高校师生心理和思想的作用及其综合效应分析”
期刊
摘 要:图像学是艺术研究等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三星堆出土文物众多,为研究图像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三星堆商周鸟纹器皿的形式丰富,从地理位置以及三星堆文化体系整体特点观察,其似乎与中原文化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以图像的造型结构以及图像内在象征为线索观察图像时,二者实则在图像的观看与制作上有着高度相似的审美感与相近的手法。文章仅从图像方面分析探索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中原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当代舞《雏菊》和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两部作品为例,通过对人物形象——李素秋和阿月进行深入分析,引发了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思考,分别从以心理暗示为基础、以戏剧表演为发展、以情感爆发为升华三个步骤来阐述如何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使得在舞台上所刻画的人物能够生动丰满、有血有肉。  关键词:形象塑造;心理暗示;戏剧表演;情感爆发  一、《雏菊》与《沉沉的厝里情》简介  (一)当代舞《雏菊
期刊
摘 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新时代对美育有了新的要求,即在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为中小学生根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红色题材儿童剧三部曲结合重庆地域文化,针对美育体系的基础群体——小学生,进行特色美育。  关键词:红色题材;儿童剧;小学美育;戏剧教育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主要途径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基于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内涵并致力于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结合教学拓宽就业渠道和模式。  关键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  注:本文系2018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YTJG201807)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以运动竞技元素为新外衣将镜头对准当下年轻的一代,但是它所关注的不再是烂俗的套路化的剧情,而是当下年轻一代青春的现在进行时,在现实题材青春剧创作上进行了一次有价值的探索。该电视剧对当下年轻一代的青春故事进行了真实的刻画,对当下年轻一代生活状态、情感态度进行了高度还原,引起当下年轻一代强烈共鸣,映射着当下年轻一代的价值观。  关键词:青春励志剧;《亲爱的,热爱的》;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