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代课教师何去何从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重点从数量上的普及转向了质量上的提高,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社会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门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就代课教师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最近一个时期呼声颇高的就是要清退代课教师。那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可否清退、如何清退?这需要我们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历史地、客观地思考。
  
  一、农村代课教师历史缘起
  
  农村代课教师,是为了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与师资匮乏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学校主
  要是计划内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还不是很多。到了80年代以后,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大门被关死,公办教师又一时补充不到位,乡村学校只好聘用代课教师来应对学校扩大的班额、增加的学生。于是,代课教师开始大量出现。1991年,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有59.6万人,1996年上升到91.8万人,1997年则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0.5万人,其中农村有82.9万人。此后,因教师队伍整顿,加之农村小学新生入学人数逐年减少,一些地方对代课教师进行裁减。到2003年,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下降到54.2万人,其中农村有41.6万人。2005年为44.8万人,其中农村有30万人。2006年为42.8万人,2007年为37.9万人,2008年年底为31.1万人。全国各地农村都有代课教师,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对代课教师,国家自始至终十分关注,但相关政策不稳定,有一个演变过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国家关于代课教师的政策和民办教师是一样的。1962年9月19日教育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达的《关于解决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供应问题的通知》规定:“经过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小学代课教师,在其代课期间,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的供应标准,应和公办教师相同。”1980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提出:“中等师范学校也可以招收民办(或代课)教师。招收的条件必须是教小学的民办(或代课)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1981年10月7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通知》,其第7条指出:“长期代课教师,可参照国家固定教职工增加工资的精神,适当增加代课酬金。具体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1985年8月30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第3条第3项规定:“民办教师或长期顶编代课教师转为上述学校公办教师后的教龄计算,应按其工龄计算的有关规定办理。”通过上述文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国家对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基本上是同等对待的。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关于代课教师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不再和民办教师一视同仁。这一时期,国家集中力量解决民办教师问题,而对代课教师的待遇标准和转正问题则只字未提。1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1998年8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只是硬性规定了代课教师的聘用权限和对不合格代课教师的清退,至于如何解决代课教师身份问题,并没有像民办教师那样有明晰的政策。这样,到2000年民办教师基本上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但代课教师问题却遗留了下来。
  
  二、“清退代课教师”意向的出现
  
  近期“清退代课教师”意向凸现,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得以普及,解决了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然而,在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上好学”的问题随即成为家长和学生的主要诉求点,教育质量问题也就迫切地摆在了教育部门面前。而代课教师的存在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明显抵触,因为代课教师的素质普遍较差,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缺乏教育学专业知识。同时,代课教师流动性大,职业性不稳定,加之常年低报酬,带着怨气干工作,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样,在一般人看来,代课教师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应当予以清退。
  清退代课教师意向,从希冀改善我国义务教育的现实性来看,有着一定的合理性。正由于此,近几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频频发出“清退”导向。
  2005年12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曾表示,我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再次指出,各地将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确保农村学校合格教师需求,进一步加快清退中小学代课人员。2010年1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现有的代课人员,地方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从本地实际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出发,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办法妥善加以解决。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人事司有关人士表示,不能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地方各级政府可以考虑“择优招聘、辞退补偿、纳入社保”来清退中小学代课人员。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积极行动,着力清退代课教师。比如,甘肃省兰州市于2007年9月专门研究制定了《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决定2008年、2009年两个年度完成代课教师清退工作。2009年11月22日,兰州市教育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兰州市已经有偿辞退代课教师750人。2009年8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当年教师节前要解决在广州市小学代课教师“代转公”统一考试中考试合格的798名代课教师的入编问题。当时广州市中小学共有1925名代课教师,余下的1100多名代课教师要离开教师岗位,另谋出路。
  
  三、硬性清退代课教师与农村教育实际不相符
  
  为提高教育质量而清退代课教师,教育主管部门有此精神,地方政府有所行动,看来代课教师真的要被扫地出门了。那么,真的不需要代课教师了吗?其实问题远非那么简单。
  如前文所述,代课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求不平衡的产物。在偏远、落后的山区,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异常艰难,公办教师调不进、稳不住,这里的基础教育主要是靠代课教师承担的。代课教师虽然为顶编教师,没有正式的职业身份,但他们在这些特定区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豫南山区泌阳县马谷田镇马庄教学点代课教师徐云玲,自1986年开始,这个教学点一直由她支撑。原因就是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1983年设立该教学点后,3年中先后有6位教师到此任教,但每个教师坚持不到一个学期就申请调离。学校只好由代课教师坚守。
  河南省鲁山县赵村乡堂沟村小学,路远山深,距县城50多公里,公办教师望之却步,代课教师任宗毓坚守这里27载。当地村民们说:“要不是任老师坚持在这个小山村教学,小学生们要跑到4公里外的地方去上学。”
  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陈庄村小学,同样是因为公办教师不足,代课教师赵新旺自1995年走上讲台,在没有“名分”(不在编制)、收入极低的情况下,坚持至今。
  由此可见,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无奈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代课教师如果离开其教学岗位,谁来填补这些空缺?实际上,近几年来对代课教师欲清退而不能的状况就说明了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一旦被硬性清退,这里的教学将会瘫痪。对此,不少有识之士、教育管理人员及舆论界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忧虑。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主委罗黎辉,曾对农村教师问题进行调研。2008年3月,他向全国政协提交了联名提案《关于积极稳妥地解决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建议》,他认为,代课教师不可能立马全部用“一刀切”的办法清退掉,因为有很多的校点或者是有的偏远学校它就是一师一校。这位老师一旦被清退了,你又补充不进去新教师,那只有一条路,就是关门。
  2009年11月22日,兰州市教育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有人顾虑到清退代课教师之后新教师如何及时补充上来。兰州市政府教育督导人士就指出:“(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七里河区更多一些,七里河区有它的特殊情况,山大沟深,边远的农村的小学分散一些,而且更艰苦一些,这些地区我们的公办教师派上去比较困难。”
  甘肃省宕昌县教育局领导人讲得更清楚:“代课老师是清退不掉的。代课教师的离去,并不等于公办教师的补入。如果硬性清退,我们县三分之一的教育就垮了。”
  2009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 1》栏目对此评论道:“西部更多的是这种历史的遗留问题,它要想招公办的教师难得很。另外麻雀学校非常多,那里交通非常闭塞,条件非常艰苦,你真让很多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中专生毕业到那儿去当老师,即使给他正式的编制他也未必去。”
  这就是说,清退代课教师,我们必须首先正视几个问题:第一,在贫困的边远山村学校,招聘正式的公办教师很难;第二,即使招聘来了公办教师,但因条件苦也留不住;第三,代课教师在这些地方工作生活时间长、适应性强、教学经验丰富,是一般的教师替代不了的。这些问题表明我们现在硬性全部清退代课教师,与农村教育实际是不相符的。
  
  四、代课教师问题要协调统筹,多渠道解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出路不在于硬性地清退代课教师,相反,是要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建设好这支队伍,从而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
  (一)择优转正,解决代课教师身份问题
  代课教师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身份问题,他们进不了国家教育职业体系,总是游离于正式教师队伍之外,生活待遇、专业知识均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大受限制。实际上,不少代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这些教师应像当年对待民办教师那样将他们转为公办教师。这对稳定教学、解决贫困乡村长期没有新的公办教师的困境有重大意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里工作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而代课教师土生土长,既适应环境,又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所以,要想使贫困落后地区有合格的、稳定的公办教师,最好的办法是将这里的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办。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已做得很成功。
  2007年,重庆市有1万余名代课教师,其中80%分布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等边远贫困地区。这些代课教师普遍面临工作环境差、任务重、待遇低的窘境,成为长期困扰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重庆市政府在2007年8月出台了《重庆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将全市1万余名代课教师中的8000名转为公办教师。2009年年初,广东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中小学代课教师进行招录公办教师的考试,当时报考人数为11145人,最后录取6970人,占了六成多。上述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国家要制定代课教师择优录用明晰政策,促进地方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
  关于代课教师择优录用,国家虽多次提倡,但始终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政策方案。如2008年年初,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讲道:“代课人员很敏感,而且社会关注度很高,政策性非常强。”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有关人士提出:“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最好还能够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但什么政策,怎么做,都没有讲。这就使不少地方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时缺乏依据,无所适从。例如,2007年9月兰州市制定的《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一个“择优考录”的解决办法,但到2009年年底清退代课教师计划要结束时,“择优考录”一次也没有举行。对此甘肃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解释说:“代课教师如何清退、补偿和‘择优考录’,从国家到省,至今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缺乏政策依据,因此‘择优考录’的计划无法实施。”兰州市教育部门领导也讲道:“我们尽管做了积极努力,但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择优考录的政策,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可见,制定国家层面上的代课教师择优录用的明晰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三)政府协调统筹,加大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力度
  解决代课人员涉及多个部门,并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一家可包办的,需要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比如,要由地方编制部门给编制指标,要由地方财政支付教师基本工资等。2009年9月广州市政府之所以一下子解决800名左右代课教师的身份问题,原因就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把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作为各区县级人民政府、市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并与财政、人事、编制、劳动等部门,共同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才得以确保在当年10月底以前,整体解决全市中小学代课教师的问题。
  (四)对尚且不能解决身份的代课教师要提高待遇、加强培训
  代课教师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而我们还要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这一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搞好代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继续留用的代课教师要增加他们的物质待遇,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安居乐业。我们要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要求,逐步做到代课教师同当地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同时考虑将长期代课教师的医疗、养老等问题逐步纳入社会统筹。另外,许多代课教师在学历上稍显不足,业务水平需要提高,地方财政要支持代课教师进行学历再培训。这种培训应采取免费方式进行。
  (五)对不能留用的代课教师,要妥善解决好其出路
  代课教师由于资质不同,不可能全部继续从事教师工作,一部分人是要辞退的。对这部分人,要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必要时还应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其再就业,实现顺利转岗。兰州市2007年9月在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时,对被清退者按每满1年教龄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经费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分担。广州市政府2009年9月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时,对不符合入编条件的代课教师进行妥善安置,一是通过专门的培训,把部分代课教师吸收为学校工勤人员;二是教育部门联合劳动人事部门,共同进行转岗培训,努力实现代课教师的再就业。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清退代课教师不同于清退违法经营活动,不能简单地一“清”了之。清退代课教师是为了规范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做到合情、合理,协调统筹,多渠道解决。
  (本文统计数据参考《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2)》《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6)》《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等文献资料,特此说明并向作者表示感谢!)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实践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各种专业培训层出不穷。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然而,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教学一线,因此,学校才是教师专业生涯的主要环境,同事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主要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我们的日常教学没有专家的引领、名师的指导,该如何自我提高呢?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学校,以学校为基地展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分析影响这些学生学习的因素,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着重对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这些因素的主要成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
对绩效管理的理念、原理以及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改进方法、采取的对策提出浅略观点。
目的:推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工作,提高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和调整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调整的经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加
目的:阐明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临床查房,发现帕罗西汀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知帕罗西汀为细胞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师生双方在智力、情感和互动交流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需要,使自己的潜在能力不断得到发挥,同时也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向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前进。现代课堂教学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的主体——人(即师生双方)的观念的确立与定位。  对课堂主体——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其实质是学生青春活力的焕发、生命价值的不断显现、人生目标不断接近的生
目的:建立测定胆香鼻炎片中猪去氧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1-溴乙酰基对硝基苯为衍生化试剂,18-冠醚-6为催化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4月上报的涉及抗肿瘤药的281例ADR报告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281例ADR共涉及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