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柔的“教育之手”触摸孩子的心灵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儿童的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成长,自主发展的过程,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他们。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一、让我们引导孩子学会“玩”
  一个星期三下午第二节下课后,有孩子报告我:“子瑜用水把娄路遥的本子倒湿了。”我一听,立刻便生气了,昨天打同桌的事情还没批评他呢,今天又惹事了。不过,先弄清事实再说。我便问他有没有这回事,他点点头承认了,可为什么明知道不对的事情还要去做呢?我得追根问底,看他究竟如何想的。于是我告诉他:“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七》,知道一个好孩子要诚实,你是好孩子,所以你一定会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做。”他马上就告诉我说:“王云龙先把水洒上,我看了觉得好玩,所以就也洒了。”
  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会做出这么可笑的事情。听他这么一说,我反而不生气了。我知道调皮的孩子做出出格一点的事情并非是什么品质问题,他们只是为了玩,只不过玩的方式不对罢了。而这更需要老师的指导。看看课间,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坐在那发呆,这使我想起已经被许多人遗忘的“跳房子、丢沙包、投倒牌、抽陀螺、玩冰糕棍,丢手绢、杨家林砍大刀、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滚铁环……”的老游戏,那是在中国的土壤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孩子们在那些游戏中亲密地和大自然接触,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他们玩出了强健的体魄,玩出了创造的能力,玩出了协作的精神。老游戏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功不可没。今天,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好东西是应当继承下来的,我们要让老游戏回归儿童的生活,让今天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那份快乐。
  二、让我们相信学生是个好孩子
  一天中午,源鸿的家长打电话说:“老师,源鸿1:00就从家出发了,说是中午有作业,我不相信,可他拗着要走,还自己签了个午休条,我没办法,只好给您打了这个电话,希望您能严厉地批评他,罚他站上一节课。我谢谢您了。”语气中满含着对儿子的无奈与对老师的期待。听到这里,我特别生气。
  第二节上课,我首先用极其严厉的口吻命令他扣除自己的积分10分,并列举了几大“罪状”:一、不听父母的话;二、没有纪律性;三、欺骗老师,私自签午休条。我边说边观察他的脸色,只见他脸色通红,分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最后我说道:“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好孩子,你平时都非常遵守纪律,只有这次做的不好,但老师相信你,今后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记住:你是一个好孩子!”我把最后一句话故意加重语气,当听到老师对他的评价时,他的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前面再多的批评也没有“你是一个好孩子”的分量重啊!我相信,他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高金英老师在一次做报告时说过的一段话:“插上尾巴,你就变成猴了”,“你哪个星球上来的,这么笨!”等等这样侮辱性的语言被称为“校园暴力语言”。有时这些暴力性语言远远比打孩子一巴掌的影响要深远的多。人有千差万别,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孩子都千篇一律呢?对待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期待,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期待他是一个好孩子。
  三、让我们把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有一首歌曲唱得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人早就评价说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的就是爱,父母与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邻居与邻居之间,金钱和利益正日益挑战着最为伟大的爱心。作为班主任,一个为国家,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培养孩子的爱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利用平时的点点滴滴把爱的雨露无声无息的浇灌在孩子纯洁的心田。记得“5.12”汶川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多少个家园,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学校发出了“献爱心”捐款活动。我们一一班76个孩子共捐款达1300多元,有几个孩子分别捐了一百元,李思源、邢哲等等。其中许嘉璐的100元由报纸包裹着,里面全是一元的硬币。在祝福的话语中,邢哲的家长写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帮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重建家园,让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重温家的温暖。”任耀普家长写到:“我们愿与祖国母亲在一起渡过难关,捐上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读着读着,我的眼泪淌下来,我被孩子的家长感动着,被孩子纯洁的爱心感动着,这难道不是爱心的传递吗?我将这一颗颗爱心慢慢地,轻轻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愿他们能接过这爱心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将它传下去。
  四、让老师之间的“团结互助”流淌在孩子的心田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在学生面前,我努力把最阳光的一面展示给他们。尤其是团结互助这方面。我和教数学的冉老师共同教育着七十多名孩子,歌咏比赛时,我们一个台前一个台后,你纠正节奏,我设计造型;运动场上,你指挥运动员,我指挥啦啦队……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让我们彼此支持,互帮互助,愉快合作。我们的劲头往一处使,智慧往一块用。孩子们看到老师之间这么团结,这么会合作,他们也受到了影响。每当扫地时,孩子们你扫我搓,你整我擦;班干部值日时,我管卫生,你管纪律,配合得非常默契。如果哪个孩子没了橡皮,一圈的孩子都会把自己的递给他,谁的书忘记带了,同桌总会默默地把书放在中间……
  朋友们,班主任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具有更多的乐趣。美国学者贝德乐说:“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个个在我眼前成长起来,这就是一个班主任永不停息的创造性工作的结果。还有什么比创造人类生命的工作更令人激动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温柔而又灵巧的“教育之手”给学生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自由地健康成长吧!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的优秀诗词不乏意境美,选入教材的诗词更是以它的优美意境引人入胜,启人联想。古典诗词的特点是感情深厚,字句整齐,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古代诗歌 诵读 意境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优秀诗篇。而许多诗篇脍炙人口,传诵千古,它们经历了千百年来时间的考验,仍
期刊
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从中不难看出,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即“历史课程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时期高中历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
期刊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正被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广为采用。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适合
期刊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明确  教师若
期刊
“教育优先”、“科教兴国”早已成为我们举国上下认同的“大政方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又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们现实中,教育又存在许许多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妨碍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的“困境”。其中,师生关系不能良性循环即存在师生关系问题是其重要的“困境”之一。同时,师生关系问题又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也是世界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的最佳场所,是其他教育科目所不能代替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习者在运用、管理、评价和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素养。而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
期刊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不是最终归宿。通俗地说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教材的编写只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不同地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它是教材编写的要求。因而,把教材转化为学材,理所当然要靠教师的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本着“准确把握、适度创造、灵活运用”的严谨的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育成绩喜人,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了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自此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并且高中历史课程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但与此同时应该看到传统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如: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师生互动流于形式,起不到合作探究的作用。3.历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
期刊
我校2008年开始进行体育分项教学实验。根据教改精神及我校师资情况,体育教学分选修和必修两部分。选修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必修项目包括高一田径,高二体操及三个年级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本人负责高一年级的田径教学。我校高一田径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分别学习田径项目中技术比较复杂的跨栏和背越式跳高技术。  跨栏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尤其对高一女
期刊
启动信息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使人们不断的加强学习,以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一产生,就以其超强的记忆力,高速的处理能力,精确的计算能力和可靠的判断能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就在于其程序化的工作原理。鉴于此,若人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形成程序化思维模式,则学习效率必然事半功倍。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了对学生程序化思维模式的培养,偶有所得,愿与同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