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结论更深处漫溯 追寻数学学习的深度和温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公式、结论,往往教师们只注重最后结论的讲授,而忽视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数学结论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数学道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与现在所提倡的深度学习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再带领学生深入这些结论的背后,探究其生成的原因,让这些结论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冰冷的,是有感情和温度的。
  [关键词]讲理 深度学习 数学温度
  案例背景:
  记得第一次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内容时,我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而3的倍数却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来看呢?我猜学生心里也觉得很迷惑,不过当时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也就从来没有学生向我提出疑问,教参上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解释,我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所以每次都是照本宣科地讲授完规律后就戛然而止。我心中的疑问一直被搁置在一边,从未向人提及。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样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已经无法在当今的数学课堂立足。于是我有了挑战自己的想法,在学校的展示课活动中我特意选择了“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希望借这个机会逼着自己好好思考,解开自己心中多年的疑问,让学生不再像我一样迷惘,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段。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并通过举例验证了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进行总结板书后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片段一:
  师:大家真了不起,通过游戏竟然能发现3的倍数的规律,大家看看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3的倍数会有这样的特征呢?
  生:为什么3的倍数要看所有数位上的数之和,而2和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就行了?
  师:问得真好!学习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关注结论重要,结论背后的原因更重要。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为什么3的倍数会有这样的特征。想知道吗?
  出示PPT
  师:判断12是不是3的倍数时用1 2=3,你能从图中看明白这里的l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独立思考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討论后汇报。
  生1:这个1代表十位上的1,2就是个位的2。
  生2:我觉得不对,我认为这个1是这样来的,把12分成10和2,因为是除以3,所以把10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分了9根,还剩1根,这1根再和个位的2根合起来就是3根,3根能再分一份,所以1 2表示的是剩下的小棒的根数。大家对我的发言有什么意见吗?
  部分学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有一部分学生很迷茫,第一位发言的学生也在思考。
  生3:我认为你的说法是对的,这个1并不代表原来十位上那个1,而是十位的10根小棒分完9根以后剩下的1根。
  生4:我也同意这样的说法。
  师:原来3的倍数特征背后藏着这样的道理啊,原来1 2=3的1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的那个1,而是十位上3根3根分以后剩下的1根,恰好这个1和原来十位上的数字1刚好是一样的,这样正好总结成把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实际上这是在算什么呢?
  生:算剩下小棒的根数,如果剩下小棒的根数刚好是3的倍数,那这个数肯定就是3的倍数了。
  大部分学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师趁热打铁,出示课件:
  学生脱离了小棒,在数的组成的帮助下和教师的讲解下再次理解了这背后的道理,思路渐渐变得明晰起来。接着教师出示43。
  师:我们判断43是否是3的倍数用4 3=7,你能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样判断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在12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再请学生说一说。
  [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的算理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就避而不谈也不是办法,学生心里一定会存在这样的疑惑,因此教师此环节引领学生建立执果索因的论证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不是雾里看花,而是要明白规律背后的真相,从而学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终生难忘]
  教学片段二:
  学生了解了背后的道理后,教师出示练习:判断5169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生1:我用5 1 6 9=21,21是3的倍数,所以5169是3的倍数。
  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
  生2: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我用5 1=6,6是3的倍数,所以5169是3的倍数。
  其他学生疑惑不解。
  生2解释:因为5169的个位和十位上是60和9,他们3个3个分都已经能分完了,那么只要看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就行了。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反思:有了上面环节的设计,才有了这道题精彩的发言,学生能够利用这规律背后的道理来巧妙简洁地解决问题,对算理的再认知和运用,使看似独立的内容融会贯通,让本节课更为丰满和厚重]
  教学片段三:
  一节课结束了,但研究还没有结束,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堂作业:
  (1)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把你的想法写一写,画一画。
  (2)找找9的倍数的特征,并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学生们有了课堂上的研究经验,有了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才能举一反三,研究出更多的背后的理,把知识学得通透、明白。
  课尾,学生感叹:这是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我喜欢这样的课。我顿时觉得这就应该是数学课本来该有的样子吧。
  [反思: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多层次的研究,并将课堂的探究延伸到课外,课虽结束,研究不停。让学生自主去研究,去发现,去感受数学的有趣和讲理,从而爱上数学]   反思: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如果本节课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进行判断,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就得不到有效提升。如果忽视学生的认知障碍,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不到有效的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动力,变得懒得思考,不爱思考。探寻3的倍数的特征背后的奥秘,弄清为什么不同数位上的数字可以相加的道理,由有本溯源,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感受到思考带来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深度和温度。
  在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的规律、公式、规定,有时教师也都因为其“规定性”,觉得没有什么可讲,就直接告诉学生了。显然,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就远远不够了。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清晰地感受到结论背后的原因,看清了背后的本质,我想这样的过程应该带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有温度的,而不是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数学是有深度的,而不是简单的背背公式解解题。因此,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同经历以下的过程:
  1.追根,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应为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发掘知识根源,掌握知识实质。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量角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去感受量角器各个部分形成的原因,这样学生在量角时就很清楚地知道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如果在量长度时能够了解直尺设计时各部分的作用,学生一定能更加灵活地利用直尺来进行度量。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通过“你知道吗”呈现相关數学史料,帮助学生感受分数的表示方法的演变过程。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经历“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用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
  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相信学生更乐于去接受。
  2.讲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结论出发,走到它们的背后,带领学生一同去寻找这些结论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带领学生走进其中,触摸它们。善于巧妙地讲理,把理讲到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明理。学生明了理,他们才能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线,才能把相关的知识以整块的方式进行存储记忆,这样数学学习也就变得简单而轻松。学生明了理,他们才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才能体会到数学本身散发出来的理性之美,感受到这些规定背后隐藏的精彩,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从而才能更好地去运用。
  例如,在教学“和的奇偶性”一课,当学生发现奇数 奇数=偶数时不禁提问:“为什么奇数加奇数的和会是偶数呢?”这时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去探寻这背后的道理。学生有的画图:
  虽然这幅图还不是那么完美,但这可爱的小人以及每2个凑成一份上面的小爱心,单着的小人头上的小问号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背后的道理。
  还有用语言表达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如下):
  在这样的探索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简单规律背后蕴藏的道理,接下来几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的规律就轻松地理解了。
  再如,不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我在课堂上就听到课的一开始学生说:“我爸爸告诉我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这是我们需要的教学结果吗?当然不是。即便是数学规定,学生也不能被动地去接受它,必须有一个理解或者是解释的过程,这也正反映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的客观要求。
  规律发现并不难,重要的是注重对知识本源的探究,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人手,深挖本质,回归起点,让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看清数学知识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避免只讲规定,忽视道理;只讲结果,忽视过程的现象发生。
  数学是讲理的,用“理”串起规定的“台前”与“幕后”,连接“现代”与“古代”,沟通新知与旧知,跨越感性与理性,我们所有的“数学人”都责无旁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的深度和温度,让学生们爱上数学!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勉励全国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总书记提出的新希望、新标准如何在幼儿园一线得以实现,引发了我园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认真思考。  在“守初心”主题教育学习中,思考“四有教师”标准  园所党支部在当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
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有两件事,一是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当时,激动的心情终身难忘,回绕在脑中的想法就是:长大了要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我迈入幼儿教育门槛65年来,忠实地从事了一个职业——幼儿教育。在这65年中,我见证了新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两个辉煌时期。  第一个辉煌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我国幼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活动。近年来,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美育对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笔者带领来自北京市西城区不同园所的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践与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动作发展列为幼儿健康领域目标之一,此目标的确立将给幼儿体育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健康领域的首要目标设定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在童年早期至中期,即大约3~8岁期间,会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这些动作技能使儿童在动作反应中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的动作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动作的良好发
近两年来,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北京市西城区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将教师们的实践
建立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社会适应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园组织开展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  归属感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情感。当一名幼儿在一个班级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并维护集体的规则,承担起自己对于班级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以班级为荣并乐于为班级增光时,他就有了切切实实对所在班级的归属感。“幼儿
开放办学、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本着尊重、平等原则的家园沟通与合作,能够促进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互补、质量互促,有利于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互斥,形成家园协调一致、携手共育的局面。  我们发现,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仅仅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微信群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并不能让家长充分了解、理解及信任园所,对家长育儿理念和方法的改善也作用
一  当年邱大林拿到向阳街二十六号楼四十五号房门钥匙的时候心里有点别扭,他和佟旭说:“住路口边上,有一种要出岔儿的感觉。”正沉浸在买新房喜悦中的佟旭觉得老公太矫情,白了他一眼说:“能出什么岔儿啊?你一个堂堂的人民警察还信这个?真是笑话。”  向阳街二十六号楼临街,出楼门东边不到二十步是十字路口,站在邱大林家三楼的阳台上,能看到两条骨瘦如柴的单排车道在二十六号楼下交叉。若干年后,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那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新的小班小朋友要入园了。上一届的孩子们留下了6只白玉蜗牛,我们把它们投放在养殖区,希望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他们缓解入园焦虑。开学了,先是有几个不哭的孩子注意到了它们,纷纷过去看蜗牛,但只是看了看就走了。随着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他们去看蜗牛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开始帮着老师照顾蜗牛,喂它们食物,给它们的家喷点水。   蜗牛产卵  9月7日中午,孩子们正在午睡,我突然发现一只蜗牛
[摘要]课文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插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兴趣,帮助学文识字,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本文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低年级语文课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