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实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tt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延伸和拓展是必要的。教师要按照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相关内容,追求与古诗文学习相融无痕的境界。
  一、 背景处的拓展
  1. 时代背景的拓展。大多数古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制约着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习古诗词作知识铺垫。一位教师在教学《示儿》一课时,首先介绍了陆游在南宋抗金杀敌的豪情和与投降派的斗争,铺垫了全文基调,加深了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接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说:这一盼就是六十五年,诗人陆游也在日夜盼望着宋王朝的军队能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他都八十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转眼又是六年过去了,诗人已八十六岁了,临终之时,还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这时他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嘱——《示儿》。史实材料的补充拓展,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切身感受到了当时的背景,也能更深切地把握住陆游毕生的情感寄托。
  史实材料的填补,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但是切不可多,以免学生迷失方向。我们需要的是更精炼、点题的拓展材料,使学生有感、有思、有悟。
  2. 作者背景的拓展。诗人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作者生平经历及所著作品,以供学生阅读,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信息。他们充分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对于诗歌描绘的意象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会有更深了解。比如柳宗元《江雪》一诗的教学,学生对于那个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的老渔翁形象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了解到他当时所处的险恶的政治环境,了解到他的家庭连遭不幸的现状,就不难理解这一文学形象了。
  二、 动情处的拓展
  1. 在意境中领悟情感。任何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教师钻研时,不仅要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更应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于所描绘的事物景致中。教学时,在文本显情露意处,借助音乐、图像等媒介,造境设景,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静夜思》是一首简短也不难理解的诗歌,如何让学生和作者的思绪一起舞动,体味浓浓的思乡之情呢?这时,不妨出示一幅意境深远的月夜图,在悠远的音乐中,让学生说说,此时,诗人李白遥望明月,会想到些什么?学生的情丝会因此被激发,想象因此而丰富。家乡的山水,年迈的父母,久违的兄弟姐妹,儿时的好友,曾经嬉戏的院落……萦绕于诗人胸怀的一切和学生们的想象,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于一体。
  2. 在困惑时疏通情感。诗歌绘景抒情,常常蕴藏着作者的真实情感。“学贵有疑”,当学生提出疑问时,适时地拓展材料,在解疑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往往事半功倍。《江南春》一诗中,后两句作者为什么独独写南朝的寺院呢?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怀呢?在学生的茫然处,通过有效的拓展给学生提供解疑的材料,为学生自己解疑提供可能:当时朝廷大肆修建寺庙,导致民不聊生。诗人是有感而发,表现诗人对朝廷大兴土木的不满和对国家的担心,不希望国家因此而像南朝一样灭亡。这样,学生就会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对国家的失望,深刻领悟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3. 在对比中把握情感。我们知道,在同一时代,不同的作者对于相同的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使是对于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把不同作者对于相同事物,或者把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拓展,会给学生提供无穷的探究欲望,他们一定会追寻作者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当时的心境,做出一篇大文章来。
  三、 契合处的拓展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古诗积淀,寻找材料与诗歌内容的契合点,不能不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 思想感情的契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材,选择与所教诗意相关的其他古诗来拓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如在教李绅的《古风》一诗时,学生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意思很快就明白了,但对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为什么“四海无闲田”,且又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样喜人的收成,农夫还会饿死呢?这时可以适时引进《蚕妇》,或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找到思想内容的契合点,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对感情的把握更准确。
  2. 写作方法的契合。历代诗人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有借景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在这众多的古诗中,有不少古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教学中教师可从诗歌的写法上着手拓展,让学生从更多的感性材料、事例中悟出诗人的表达方式。学习了《竹石》《石灰吟》,就可以拓展这样一些诗歌:王冕的《墨梅》、虞世南《咏蝉》等等。修辞手法相同,也可进行拓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的手法把瀑布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同修辞的诗句,诸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 描写对象的契合。纷繁的世界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描写同一事物的作品也比比皆是。甚至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诗人也有不同的描写。对于描写对象相同的诗歌进行拓展,也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情趣。“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王冕笔下的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卢梅坡笔下的雪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笔下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这样的拓展,也会让学生乐于接受。
  (作者单位:通棉一厂二三工小)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拓展阅读悄然走进语文课堂,于是,教材变得丰富起来,课堂变得生动起来。笔者认为,我们在拓展阅读时,要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慎重选择拓展的角度、时机、数量等,使拓展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 开拓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我们要借助拓展阅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书外,投向课外,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1. 根据题材拓展。如教完《卜算子·咏梅》,可以补充阅读毛泽东的《咏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位置。教学实践证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主动学习呢?笔者想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 简化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力
有效教学似一股清新之风吹遍小语界,本色语文,简约语文,成为语文活动本质的追求。但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仍要注意摒弃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  一、 赏词析句唯从课本  苏教版小语器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而且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认知原点,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主要抓手,成为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唯课本论”的心理,导致学生在感悟文本时容易形成课
徐沛然,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1943年由华北农专毕业。历任山东胶东农业试验场技术员,莱阳,山东省农业试验站技士,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徐先生40
想要使学生学好习作,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学生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二是教师的有效指导。笔者在实践中致力于以下“六项行动”的探索,不断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 每学期确立一两个练笔主攻场  我在每学期都确立一个练笔主攻场,有重点地锻炼学生在不同年级的习作能力。比如,四年级时,着重训练学生写好状物习作及写兴趣爱好的习作,不断引导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有时写文具,有时写玩具,有时用第三人
微博、微信平台的迅速崛起,开创了自媒体时代,众多广播电视媒体被其庞大的用户群体所吸引,在两微平台投入人力、物力,开辟领域,打造品牌。然而,对于以音视频作为主要内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