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想象熟悉与陌生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首次在丹麦的第二大城市奥胡斯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展示。此次展览将展出二十四位艺术家的三十余件影像、摄影、装置、绘画、雕塑等多媒介作品,是东、西两方策展人其同于中国实地考察艺术家工作室、挑选作品并作深入讨论后的一次视觉呈现与文化交流。此次展览将以一种“抽样调查”的方式为丹麦的观众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不同代际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衔接与转化,以及艺术家创作与中国当下文化现实、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现实与想象
  纵观中国近三十年来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期间一直裹挟着中国所特有的历史、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社会现实。当然,这也恰恰是这种社会现实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发展与成长提供了特殊而肥沃的土壤,使其呈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色与形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现代化的过程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特色”赋予了当代中国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叙述逻辑与价值取向,也让其丰富的现实资源进发出了独一无二的未来想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当代艺术植根于中国丰富的现实文化资源,且与其如影随形。但其中所构筑的艺术想象却叉折射出了不同代际艺术家立足于自我生命经验与集体记忆的个人表达与愿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使其逐步脱离集体叙事的基调,慢慢走向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与展示。现实处境的不断转化促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叙事风格与想象,也不断重塑着中国当代艺术家个体记忆的视觉经验,令他们不断走向“寻求自我、表达自我、回归自我”的艺术新哲思。此次展览艺术家宋冬、毛同强、冯峰的创作,并不是简单地由自身母文化所派生出来的某种现代性,而是艺术家依据中国当下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引发的艺术思考。或者说,艺术家借由艺术这一媒介,叩问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表达自我艺术上的追求与想象。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经谈到艺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一点在中国当下的艺术创作当中表现尤为明显。中国混杂、破碎的现实文化处境、急速前行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一种不断转型与变化之中。如果说“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那么当代艺术在中国则为这些行旅于边缘之上的心事呓语者们提供一个逼仄但又无穷尽的“介乎中间”的第三空间。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无所禁忌的空间当中,现实与想象交错、互视,抑或撕扯、两败俱伤。中国拥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刺激与惊喜,她独有的社会文化形态为每一个文化栖旅者都编织了一个“童话”——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如艾未未在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中的作品《童话》、徐冰在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作品《凤凰》那样,他们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极具强大的创造力与超现实想象。可以说中国以其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上演着一幕幕荒诞离奇,但又触手可及的“童话”。同时,也为我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目光所及。而丹麦这个“美人鱼”的故乡,却自古就伴以美丽与梦幻,以其自然之美与想象之境为世人不断诉说着一段段美丽的“童话”。不仅如此,此次展览举行所在地ARoS美术馆也极具特色与诗意。美术馆整体建筑为螺旋柱形,建筑空间自上而下以“柱顶为天堂、柱底为地狱”作为世人认知、欣赏艺术作品难易程度之隐喻。独特的空间布置与场域划分为所有驻足其中的观者都提供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自上而下由天堂(易懂的如古典、现实主义作品)到地狱(晦涩的当代艺术)的视觉艺术之旅。因此,将此次参展的二十四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由极具现实主义的中国带至充满童话与想象的丹麦,不仅有其特殊的文化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也为艺术作品本身的语境置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与可能。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创作在这样一个充满“童话叙事”的神秘空间之内,或将带给丹麦观众一种不同的视觉经验与刺激,为他们了解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现状与脉络提供一种视觉上的参照与样本。
  熟悉与陌生
  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中国艺术家独特的个体生命经验与记忆。他们身处于这样一个让人叉恨叉爱的现实处境中,一切都变得那么扑朔迷离、难于捕捉,但一切叉都显得如此熟悉而又陌生。追根溯源,中国当代艺术众多概念衍生自西方的美学体系,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西方现存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标志为基础的。外来文化视觉上的刺激与冲击催生了包含油画、装置、新媒体、影像等的新艺术方式,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与历史的穷极之上,面对众多的外来文化,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逐渐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创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尝试着“他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磨合与交流。这种熟悉与陌生的角力并不是传统与当代的简单杂糅与交台,而是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现实资源在参与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不断生长与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八五新潮”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瞩目,而艺术市场也呈现了井喷式的繁华。在这瞩目与繁华背后,西方目光所及与心之向往的常常是中国独有的“意识形态光环”下的文化符码与政治叙事。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他者”而言,这种“异域”的东方神秘主义与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急速转型与变革带来的混杂性、不确定性正是西方当代艺术创作中所鲜有发生与存在的。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无序与急速变化的语境中慢慢萌芽与发展起来的。从这种特殊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与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这种独有的持续转换与模糊一直影响着当今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与生态现状。张晓刚的作品《未命名》,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写照与表达。景柯文的作品《万里无云》系列,是历史与记忆的浮现与想象。
  全球化出现之后,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式、媒介与表达上逐渐出现了与以往传统观念不同的声音。如何有效的将“他者”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俨然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作与交流的重要使命。此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各自的艺术创作已超越了其原有的方式,开始慢慢由熟悉的世界走向一个实验性极强的“陌生”的宇宙之中。艺术家的创作也已经不是简单的“原地创作”,对自我熟识的现实境遇、生命经验的直接折射,而是艺术家在经历不同生存空间后对“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的重新认知与诠释。这种创作背后的美学本源,已经不再简单地被指向艺术家个人长期生存空间所提供的经验与理论,而是全球化以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所带来的新的创作方法。尹秀珍的作品《可携带城市》、林岚的作品《美人鱼的声音》,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叙事话语,依奥胡斯这座城市创作了新作品。这种以不同文化的视角观看、体验、表达对“他者文化想象”的创作方式,既超越了现实本身,也模糊了熟悉与陌生的边界。
  中国与丹麦,现实与童话。两个隔空遥望的国度此次将因艺术而对视与交流。存在于西方文化记忆中的“猎奇式”、“西方中心主义式”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将不再是此次展览视觉呈现的主要部分。共同考察、协同策划、深入交流的合作方式打破了以往中国当代艺术境外展出的策展模式,也有效避免了作品过度依赖单一的东方,西方美学标准而存在的窘况。长期生活与工作于中国的艺术家们,此次将以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表达刷新丹麦观众对中国的视觉记忆。
其他文献
周娟禾(以下简称“周”):你展览的标题是“隐力”。“隐力”是什么?  倪有鱼(以下简称“倪”):题目“隐力”来源于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名字。所谓“隐力”,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但它又客观存在,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你造成干涉。这个作品是三年前的想法,随着近两年我在创作中越来越喜欢“虚空”的东西,我就很想在这个展览上把它实现出来,用一种非常沉重的东西来表达虚空。  周:是否能详细谈谈《隐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明当代美术馆作为一个新的民营美术馆,迄今为止它已经举办了几次大规模的展览,请问美术馆的定位是?  邱志杰(以下简称“邱”):其实我们这个美术馆还没有真正开馆。三月份我们会做真正的开馆展。我们第一个展览是“中国实验剧场三十年”,而后做了“欧洲舞台设计”,中间又有现代舞、大学生戏剧节等各种小项目。明年一月份我们将会请“明和电机”,日本的一个团体,又是乐队,他们把工业的东西改
期刊
当我们在说“聆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既然耳朵没有如眼皮那样的遮蔽物,我们的身体就多少有一点强迫我们去“听”的意思。不仅如此,耳朵天然地限定了我们的“感知区间”,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这一听觉的天然区间被物理局限包裹着,是构成我们存在的感知家园的重要组成。这种人与自然之物的内在关系决定了我们能够在何时、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可以说,听觉叩开了人类熟知的存在家园。  严格地讲,听觉和触
期刊
伴随着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进程,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将于2016年3月举行,届时一百余位海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三百余件水墨作品参展交流。同期将举办“第八届深圳水墨论坛”邀请十六位著名美术理论家批评家进行学术研讨。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是经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水墨艺术为专题的常设性国际艺术展事。本届双年展,由董小明担任总策划,包含主题展、特别展和专题展三个板块,由深圳画院联合关
期刊
兰迪(以下简称“兰”):叶永青老师作为川美“学生自选作品展”的亲历者,您现在对当年的事情保留怎样的记忆呢?  叶永胄(以下简称“叶”):纠正一下:“自选作品展”涉及两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种。学生和教师自选作品展是80年代中期在川美出现的新事物,我当时是分别在绘画系和师范系担任教职,同时协助魏传义先生组织所有的川美油画对外交流展览。我当年执教的班是从81、82级油画系到81级、83级师范系,当时我
期刊
对苏畅来说,作品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印记,而非外在景观的再造。其中所含的历史和时间的痕迹不过是他作品无意的反射。苏畅的创作一直围绕着城市进行,与其说他的作品与城市相关,不如说他其实描述的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苏畅一直工作生活在上海,生于斯,长于斯,期间的一草、一木、一建筑……那些印在心中的痘,那种对“物”的感触,都被他反映在作品中。这种对城市肌理的探索,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的烙印,这其实也是他对
期刊
上星期接到贾方舟老师打来的电话,得知他将要策划一个名叫“激活传统”的学术展览,共邀请了六位十分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就有著名艺术家尚扬先生。他还对我说,由于先生与我都从湖北走出来,所以特别希望我能撰写一篇文章,以用于展览的画册中。我很快就同意了,因为在我看来,先生的创作之路无论是对于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创作思路,还是对于一味追求所谓“传统化”的创作思路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甚至觉得,在极端化民
期刊
事实上,早在19世纪库尔贝、马奈那里,艺术就已经被裹挟在资本系统和阶级意识形态的结构中。纽约画派的艺术家们尽管针对的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理性的、僵化的,同时又疯狂的、失控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但以白人、异性恋者、男性为基本条件的中产阶级却又构成了他们的主体。在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看来,美国的民主实际是一个会让多数人丧失权力的政治体系,权力集中在财阀和统治精英手中。而无力感与
期刊
我写了二十多年小说,出版了四部长篇。我估计,我的小说读者不超过几百人,或许,两百人都不到。在很少的读者中,许多还是我的亲朋好友。他们读我的小说——或者仅仅随手翻翻,可能只是出于对我的支持和同情。今天,小说的命运够悲催,我听到许多唱衰小说的论调,理由各异,根源却相同:小说读者越来越少了。这是不对的。小说读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我指的是各种畅销小说和网络小说的读者。我不关心小说读者的多寡。我只考虑
期刊
在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艺术家中,展望的艺术有着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趣味、心性和感官世界中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和高潮,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他是少数几位在自己设置的艺术问题中进行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之一。  展望艺术的真正起点来源于对“太湖石”的思考,但二十年来这个象征母题本身却像一个无法确定终点的智力迷宫,理解这个迷宫需要阿里阿德涅的线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