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倪有鱼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娟禾(以下简称“周”):你展览的标题是“隐力”。“隐力”是什么?
  倪有鱼(以下简称“倪”):题目“隐力”来源于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名字。所谓“隐力”,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但它又客观存在,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你造成干涉。这个作品是三年前的想法,随着近两年我在创作中越来越喜欢“虚空”的东西,我就很想在这个展览上把它实现出来,用一种非常沉重的东西来表达虚空。
  周:是否能详细谈谈《隐力》这件作品的思路和制作方式?
  倪:简单地说,《隐力》这件作品是根据一张美国宇航局的星空图片作为蓝本,在巨大而沉重的黑色钢板上,使用各种直径的圆形磁铁,按照一定比例复制出的这样一个星空图。这个思路来源于我2010年制作的第一件尘埃绘画,其实我在那个时候,就隐约想用类似的逻辑制作一件反差巨大的作品,但是一直没有想清楚,直到三年前,这个方案才渐渐明确。制作这个作品需要两步:一是前期在工作室对图片素材进行精确地测量和统计,简单说就是拿着游标卡尺在打印出来的宇宙图片上一格一格地数星星,大约几千颗星,这是极其漫长枯燥的工作;二是在展览现场安装钢板和磁铁分布,随着磁铁数量增加,磁场也越来越强大,最终在展厅里形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我们会建议观众不要近距离使用手机拍照,包括戴着名贵手表以及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观众要审慎靠近。
  周:你执着于工作的过程,作品中的观念比较多元,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认为作品的观念性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时对漫长枯燥的工作过程保持执着又相当不易,对此你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吗?
  倪:我觉得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家而言,观念固然是绝对重要的,但又必须时刻警惕观念的陷阱。创意设计的小点子、顽皮的小聪明都讨人喜爱,但这些不是终极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关心一些终极的问题,也越来越怀疑所谓的“观念”,不要时不时觉得自己是顿悟了,我宁愿以一种平淡枯燥的方式介入工作,就像“水滴石穿”那样,对于我这样一个凡人,渐悟才是根本。
  周:前面提到早期创作的一张尘埃绘画,是否能详细谈谈?以及这次展览中两件新的《尘埃》。
  倪:此次展出的两件《尘埃》,是基于2010年我创作的第一件《尘埃》发展而来的。2010年我在上海策划了一个名为“强迫症”的展览,当时是《尘埃》的第一次发表。制作这样一件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别简单,首先找到一张好看的宇宙星空图作为蓝本,一块等比例放大的黑板、几盒白色粉笔以及调制的喷胶。我在星空照片和黑板上打格子。使用这种最古典的图像复制方法,将星空图用粉笔一点点临摹到黑板上,每一颗星的坐标位置尽可能准确,最后反复喷胶固定这些粉末。这是一个平静而缓慢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测量与估算的理性与手感点画的感性,构成一种拉锯张弛的关系。时间就这样被消耗掉,一幅《尘埃》通常要花费一百五十到二百个小时,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已完全不需要思考,同时也可以思考很多事情。
  周:这次制作的《尘埃》系列参考借用了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照片。选择他有特别的原因吗?
  倪:托马斯·鲁夫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但我们完全不是一种类型,我觉得这很有趣,一直想和他隔空对话。与之前使用网络下载的天文数据不同,这次使用一个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蓝本,一是向托马斯致敬,二是想做一种对比,即看似完全相同的图像与完全不同的思维逻辑和工作方式的对比。
  周:这些粉尘最后都固定了吗?
  倪:是的,完成后我会对这些粉尘进行喷胶固定,这大约需要十几二十遍,最后每一粒粉尘都粘合在黑板上,成为一件看似“稳定”的作品。但是事实,当我把这件作品挂在展厅里,每一秒钟都有看不见的浮灰附着上去或者游离开,这就像真实的宇宙,每一秒实际都在发生改变。通常人们认为一件艺术品挂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它就是稳定的。事实上即便是一张绘画,它也无时不在变化,只是说这种微妙的变化并不被我们洞察,而大多数艺术品本身也无意谈论这种“变化”的关系。而“尘埃”归根结底就是想把这种变化的关系从相对的稳定性中提取出来,作为作品的灵魂。所以这恰如古代哲人所说的尘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尘埃,这背后就涉及到一个更深的命题。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老子,其实都早已论述过。
  周:我们曾谈到“尘埃”绘画也是在讨论关于物质和收藏的理解问题,我认为这同样也是杜尚的《喷泉》、皮埃尔马祖尼的《屎》以及其他观念艺术作品的传承,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倪:我认为《尘埃》符合我一贯的创作思路,就是对物质本性的怀疑和对观看方式的提醒。吸引我使用“尘埃”作为材料创作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种物质的廉价性和虚空感。对高级物质的占有欲是人的本性,无论是艺术家、观众还是收藏家,通常我们总容易被贵重的材料吸引。《尘埃》所要谈论的恰恰相反,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材料,这种物质甚至充斥在我们每一秒的呼吸之中。对于收藏观念的触及也是一样,无需被粉饰,要知道收藏家珍藏的一幅绘画归根结底也只是一堆油彩或塑料,然而我们理解艺术价值是体现在形而上的地方,我很想在这件作品中将附加值的距离拉到最大。
  周:展览中几幅关于彗星的小幅雕刻绘画,你说这源于一本名为《哈雷彗星观测手记》的书。你是一个天文学爱好者吗?
  倪:《彗星》是四张根据天文学彗星观测手记描绘的刀刻绘画,我是一个天文学爱好者,但我对天文学的知识掌握也非常有限。在上海的夜晚,我已经很难看到星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需要在工作室里不厌其烦地描绘它们。这些作品借用了科学图谱,但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对那些玄乎的“艺术与科学”的伪命题不感兴趣,我想表达的始终只是一个纯粹美学范畴内的东西。我认为这些科学图谱很美,就像我从小看我父亲绘制的仪器和建筑图纸,那是一种具有秩序的抽象的美。
  周:关于这个展览,从“宇宙”这个主题来看,我猜测它会带来神秘科技的感受,但同时又是某种精神层面上的感受。你是否对神智学所带来的新时代革命感兴趣?
  倪:我的这个展览恰恰没有一丁点的“科学”成分,我在这里所谈论的“宇宙”,其实也并非真实的“宇宙”。我觉得这更像一种修行式的体验,整个展览都是用手和时间去触摸出来的。我不是宗教徒,我对宗教的兴趣仅仅是在哲学层面上的,但我认为好的作品多多少少必须带有一种宗教感。
  周:去年你得到了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你作为80后之一,我想了解中国的80后的历史特殊点以及共同点是什么?
  倪:80后艺术家更受到关注吗?是市场还是学术的关注?我们比老艺术家有更多机会吗7这些问题我都不知道。我甚至并不喜欢被冠以“80后”的称号,那是个笼统的概念,对于艺术,我永远关心个案和细节,那是跨时代的。我所知道的“80后”应该是中国开始有了难以被归纳的一代人。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界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艺、轻研究的状况。究其原因,既有学科建设的积弱,又有思维方式的固化。一方面,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艺术一直隶属于文学门类而无法取得独立,学科建制上的“合法性”问题导致资源配置和发展规划的亏欠;另一方面,艺术专业几乎都放置在艺术院校而非综合性大学,不能发挥后者的科研优势,理论研究也遭受漠视。而从中西艺术思维的比较来看,西人重逻辑推演,致力于构筑一个美学体系
期刊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EliassoR),是丹麦和冰岛著名的雕塑和大型装置艺术家。他使用光、水和空气温度等元素以提高观众的体验。在19g5年,他在柏林成立了开展空间研究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2003年奥拉维尔代表丹麦参加了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他也参与大批公共空间项目的建设,如:1998年和2001年之间在很多城市开展的干预绿色河水的项目,2007年与挪威建筑师克杰·提尔·索森一起
期刊
练习  ——牟柏岩作品展  2015;12;27-2016.2,27  北京·AyeGallery  每次看牟柏岩的雕塑,都有想触摸的冲动。这让我想起赫尔德(J.G.Herder)关于雕塑即触觉艺术的经典论述。赫尔德反对自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感官等级次序,在这种次序中,视觉地位最高,触觉地位最低。赫尔德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触觉地位最高,因为触觉与理性紧密相关。动物没有理性,因此动物可以有发达的视觉,但没
期刊
潮骚——郑路个展  2015.10.30-2016.1.3  台北当代艺术馆  郑路,典型北漂的一分子、典型的欲语还休型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范畴中,他像河床在形成的过程。一开始的水流可能完全只是随机的流动,没有固定想法的路径。问题是,当支流慢慢聚集成一条小河后,水流自然就会顺着先前形成的河道流去,如此的阻力是最小。可是,假设要成就出一条大河,就得经过水流不断地流动、冲刷,才能成为河流。  郑路这次
期刊
“逝者如斯”  张杰油画作品展  2015.11.4-12.31  凤凰艺都美术馆  山峦水系,气脉贯通。山水,有容乃大,词义无穷;油画山水,内涵与外延都已经逾越了传统风景画的范畴,衍生为风景油画里一条生机勃勃的画脉。油画家张杰教授,便是油画山水领域里集大成者。在油画山水的实践中,他完成了物象到心象的转化:山水是心境的投影,草木是精神的蕴化。澄怀观道,感怀于人性的永恒。  雁过无痕,风云有迹;痕迹
期刊
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1904—1996),“美国艺术史教父”、美国现代艺术最早的支持者、跨学科的批评家,被潘诺夫斯基誉为美国艺术史黄金十年的杰出代表。他与本雅明、阿伦特、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一道被称为“具有自由思想的犹太人”,与以赛亚·柏林一起并称20世纪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双雄,与莱昂奈尔·特里林同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奇人物。他在欧美享有盛誉,但在中文语境中却鲜为人知。  令人
期刊
“噫嘻欷奇哉!自开辟以来不知几千万余年,至于开元间,忽生李诗仙……盖自有诗人以来,我未尝见大泽深山、雪霜冰霰、晨霞夕霏、千变万化,雷轰电掣、花葩玉洁、晴天白云、秋江晓月,有如此之人,如此之诗。屈生何悴,宋玉何悲,贾生何戚,相如何疲。人生何用自缧绁,当须荦荦不可羁。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  宋代徐积《李太白杂言》中的这些文字,大概算得上是古往今来对李白最
期刊
科隆在德国艺术版图中,相较柏林而言显得小巧精致。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除了经典恢弘的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之外,即是久富盛名的路德维希博物馆(Ludwig Museum)和历史悠久的“艺术科隆”(Art Cologne)博览会。科隆所在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博物馆数量最为密集的联邦州,其靠近州府杜塞尔多夫、前西德首都波恩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产业博物馆”——鲁尔工业区文化带。
期刊
青年艺术家蔡承良从2015年1月开始陆续创作了一系列短小精练的影像作品。其实“短”的描述并不准确——尽管艺术家将主体内容浓缩在了一两分钟以内,但无限循环的播放方式模糊了影像的时长概念,所以作品可短可长,甚至可以长到无穷。  对于艺术家而言,无限循环是创作语言的一部分:而对观众来说,影像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这意味着一种观看上的自主,也意味着影像的连续性对叙事框架的脱离。不强调叙述、不强制观众自始至
期刊
在当代艺术家们执着追随着上世纪“艺术英雄”们诸如杜尚、博伊斯和沃霍尔的脚步而不断试图闯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视野中时,是自发地还是迎合地“做艺术”,类似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对于这个不论是“信息独享”还是“情感阻断”都无比艰难的时代而言,但凡抱存着些许旧式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们,都还在坚持着所谓艺术本体当于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理念。自主创造艺术,通过作品去触摸内心肌理,铸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