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的语言教育是贯穿于其他领域之中的融合教育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幼儿不仅可以直接地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获取经验,进而逐步超越自我,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以识记、背诵甚至书写的方式作为教育手段,而必须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出发,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使幼儿的语言在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词和听说经验的过程中得以较快地发展。
(三)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幼儿可以不断从周围各式人的交谈中获取丰富多彩的社会知识、间接的语言经验和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同时,他们也会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产生交际需要与表达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常常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因此,成人应重视幼儿生活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多地增加幼儿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机会,通过多种社会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增强幼儿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指南》语言领域主要包括“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板块的内容。每一板块又按照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的板块目标和与之对应的教育建议。
(一)凸显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核心性
语言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幼儿时期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阶段,却有其基础性的任务和核心的内容。《指南》正是从幼儿语言教育的“根部”入手,从核心内容入手,紧紧围绕“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基础板块进行组织与架构的。这既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世界幼儿语言学习的潮流与走向。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目标的差异性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年龄越小,语言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越大。在语言领域的两大内容板块——“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的目标设置中,均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具体目标。但每一项目标都不是笼统、泛化地提出的,而是按照3~4岁、4~5岁和5~6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呈现的。这样的目标设置,既能体现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到了各年龄段之间的目标差异性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又能充分尊重幼儿语言连续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位幼儿从原有的语言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并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中语言教育领域呈现的目标发展阶梯。
(三)强调幼儿语言教育建议的针对性
《指南》中的语言教育领域,不仅针对两大核心内容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而且还针对当前幼儿语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为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建议。这些教育建议不是泛泛而谈、点到为止的“万金油”建议,而是具体明确、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指导性建议。例如,在“倾听与表达”部分,针对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提出的第二条教育建议是“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但建议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又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其他部分的教育建议也是如此。
(一)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进行的是“人之初”的教育,通过语言教育应该使每位幼儿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应定位在通过各种语言活动,让幼儿获得一些最粗浅、最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等语言要素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凭借幼儿教师个人的感觉和家长的不合理要求,任意增加识字、写字等小学化的内容。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幼儿园现有的语言教育活动重新审视和定位,以培养幼儿应具备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为主线,重新设计语言领域的课程体系与结构,防止范围过于宽泛,内容零散琐碎、偏深偏难,使幼儿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基础的语言知识和内容。
(二)发展性原则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逐步提高过程。这意味着幼儿语言领域各项活动的开展既不能是低水平的知识积累,也不能是重复性的经验累加,更不能是急于求成的小学化内容。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出发点应定位在:通过创设更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更科学、更有效地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语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也就是说,全面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发展去谈幼儿的语言教育问题,是一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无效劳动。因此,我们在实施3~6岁幼儿语言教育的进程中,既要考虑语言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又要考虑幼儿语言本身的发展性;既要适度地超前发展,又要多梯度地协调发展。通过对语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内容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新型评价方式的选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平稳发展和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
(三)前瞻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语言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和长效的行为来规划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国际教育委员会很早就指出:“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教育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告诫我们: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改变只追求眼前效果而忽视为幼儿的未来做好语言准备的短视行为,不能以牺牲幼儿语言教育的未来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教育效果,更不能以“穿新鞋走旧路”的心态对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必须以超前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语言教育中的矛盾与问题,注重语言教育活动效果的长期性、长效性和持续性,坚持以前瞻性为原则,关注幼儿,放眼长远,通过更新语言教育观念和优化语言教育内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中所倡导的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
《指南》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为幼儿语言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素质基础,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合理期望。因此,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应该首先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根据这样的理念反思我们现有的语言教育活动,并找到现有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重新规划今后语言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
《指南》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出发,详细地呈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板块的发展目标,这是开展各项语言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把其作为制定语言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基础与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是以“发展指南”而不是“发展标准”的名称颁布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公众把《指南》理解成为标尺。语言领域设定了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供幼儿教师和家长作为参照,而不是作为评判幼儿语言发展的标尺来使用的。教育者不能把它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幼儿的语言发展,也不能把它作为标准来评判幼儿语言教育是否达标或合格。
(三)根据教育建议开展基础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指南》除了提供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些建议均是基础性的建议,是更好地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参考而不是唯一。教育者应该超越教育建议的基础性,从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和需要出发,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语言教育的不同内容,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供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性的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四)做好家园合作,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性
《指南》的应用对象,既包括幼儿教师,也包括幼儿家长。而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幼儿园和家庭虽然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却以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教育功能。二者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彼此抵消教育的效果,降低教育的效力。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应统一语言教育观念,加强联系与合作,发挥幼儿园语言教育和家庭语言教育的各自优势,减少幼儿在语言发展中的困惑和不安,增强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信任,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教师流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
(责编 东方言)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幼儿不仅可以直接地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获取经验,进而逐步超越自我,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以识记、背诵甚至书写的方式作为教育手段,而必须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出发,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使幼儿的语言在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词和听说经验的过程中得以较快地发展。
(三)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幼儿可以不断从周围各式人的交谈中获取丰富多彩的社会知识、间接的语言经验和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同时,他们也会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产生交际需要与表达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常常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因此,成人应重视幼儿生活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多地增加幼儿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机会,通过多种社会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增强幼儿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指南》语言领域主要包括“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板块的内容。每一板块又按照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的板块目标和与之对应的教育建议。
(一)凸显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核心性
语言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幼儿时期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阶段,却有其基础性的任务和核心的内容。《指南》正是从幼儿语言教育的“根部”入手,从核心内容入手,紧紧围绕“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基础板块进行组织与架构的。这既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世界幼儿语言学习的潮流与走向。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目标的差异性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年龄越小,语言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越大。在语言领域的两大内容板块——“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的目标设置中,均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具体目标。但每一项目标都不是笼统、泛化地提出的,而是按照3~4岁、4~5岁和5~6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呈现的。这样的目标设置,既能体现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到了各年龄段之间的目标差异性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又能充分尊重幼儿语言连续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位幼儿从原有的语言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并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中语言教育领域呈现的目标发展阶梯。
(三)强调幼儿语言教育建议的针对性
《指南》中的语言教育领域,不仅针对两大核心内容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而且还针对当前幼儿语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为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建议。这些教育建议不是泛泛而谈、点到为止的“万金油”建议,而是具体明确、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指导性建议。例如,在“倾听与表达”部分,针对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提出的第二条教育建议是“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但建议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又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其他部分的教育建议也是如此。
(一)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进行的是“人之初”的教育,通过语言教育应该使每位幼儿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应定位在通过各种语言活动,让幼儿获得一些最粗浅、最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等语言要素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凭借幼儿教师个人的感觉和家长的不合理要求,任意增加识字、写字等小学化的内容。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幼儿园现有的语言教育活动重新审视和定位,以培养幼儿应具备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为主线,重新设计语言领域的课程体系与结构,防止范围过于宽泛,内容零散琐碎、偏深偏难,使幼儿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基础的语言知识和内容。
(二)发展性原则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逐步提高过程。这意味着幼儿语言领域各项活动的开展既不能是低水平的知识积累,也不能是重复性的经验累加,更不能是急于求成的小学化内容。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出发点应定位在:通过创设更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更科学、更有效地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语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也就是说,全面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发展去谈幼儿的语言教育问题,是一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无效劳动。因此,我们在实施3~6岁幼儿语言教育的进程中,既要考虑语言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又要考虑幼儿语言本身的发展性;既要适度地超前发展,又要多梯度地协调发展。通过对语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内容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新型评价方式的选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平稳发展和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
(三)前瞻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语言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和长效的行为来规划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国际教育委员会很早就指出:“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教育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告诫我们: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改变只追求眼前效果而忽视为幼儿的未来做好语言准备的短视行为,不能以牺牲幼儿语言教育的未来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教育效果,更不能以“穿新鞋走旧路”的心态对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必须以超前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语言教育中的矛盾与问题,注重语言教育活动效果的长期性、长效性和持续性,坚持以前瞻性为原则,关注幼儿,放眼长远,通过更新语言教育观念和优化语言教育内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中所倡导的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
《指南》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为幼儿语言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素质基础,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合理期望。因此,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应该首先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根据这样的理念反思我们现有的语言教育活动,并找到现有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重新规划今后语言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
《指南》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出发,详细地呈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板块的发展目标,这是开展各项语言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把其作为制定语言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基础与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是以“发展指南”而不是“发展标准”的名称颁布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公众把《指南》理解成为标尺。语言领域设定了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供幼儿教师和家长作为参照,而不是作为评判幼儿语言发展的标尺来使用的。教育者不能把它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幼儿的语言发展,也不能把它作为标准来评判幼儿语言教育是否达标或合格。
(三)根据教育建议开展基础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指南》除了提供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些建议均是基础性的建议,是更好地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参考而不是唯一。教育者应该超越教育建议的基础性,从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和需要出发,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语言教育的不同内容,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供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性的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四)做好家园合作,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性
《指南》的应用对象,既包括幼儿教师,也包括幼儿家长。而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幼儿园和家庭虽然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却以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教育功能。二者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彼此抵消教育的效果,降低教育的效力。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应统一语言教育观念,加强联系与合作,发挥幼儿园语言教育和家庭语言教育的各自优势,减少幼儿在语言发展中的困惑和不安,增强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信任,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教师流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
(责编 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