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来帮我嘛!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你来帮我嘛!
  
  5岁半的小朵朵聪明、伶俐,就是有点儿懒。这不,明明自己会穿衣服、鞋袜,却总是让妈妈来帮忙。其余的生活小事,如收拾玩具、洗手、洗脚等就更不用说了。全家人都知道小朵朵的口头禅,那就是:“妈妈,你来帮我嘛!”唉,这个小家伙可让人如何是好?
  
  做个快乐的小精灵
  
  我刚6岁的儿子谢心田也曾经有过小朵朵那样的“口头禅”,起初我真有点无可奈何。后来我想起儿子特别爱看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小精灵节目,我灵机一动,来了主意。待他晚上洗完澡后,我站在床边说:“田田,现在我们来玩快乐大本营里的‘小精灵’比赛。”接着我就学主持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我们的1号选手谢心田已经上床了,请大家注意看他的动作……”我发现心田已经感兴趣了,并且很快上了床。我接着又说:“1号选手正在脱裤子……已经脱下来了,请大家看他潇洒的动作。好,衣服也脱下来了。我们的1号选手已经躺好了。今天的快乐小精灵是1号选手谢心田!”
  第二天早上,心田一醒来就说:“妈妈,我还要来‘小精灵’比赛,你解说。”于是我一边整理床被,一边解说。很快,田田自己把衬衣、裤子、鞋子都穿好了。
  湖北丹江口田勤


  
  用儿歌带动她
  
  我的女儿快5岁了,也曾有过同朵朵小朋友一样的懒毛病,即使你早上忙翻了天,她还是必须得让妈妈帮助穿衣服、穿鞋袜。
  一天,她从幼儿园回来时,给我唱起了一首新学的儿歌:妈妈妈妈你歇会儿吧/我自己的事情会做了/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袜/自己洗手/自己刷牙/不再麻烦你呀/我的好妈妈。我一听这首歌,心想:“有门儿。”于是,第二天早起的时候我就问她:“萌萌,昨天幼儿园学的歌怎么唱来着?”接着,我就哼起了“妈妈妈妈……”唱着,唱着,她就说话了:“妈妈,幼儿园里老师教这首歌时,告诉我们应该按歌里说的那样做个懂事的乖孩子,以后,我自己的事还是自己做吧。”我们两个都笑了。
  所以,对于明明会做却想偷懒的孩子,不妨找个合适的机会开导,鼓励他。相信小孩子的自尊心会帮助他们改掉这个懒毛病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徐筱丽
  
  和爸爸妈妈比赛
  
  我儿子过去也有过事事请别人来做的坏习惯。当时我和他爸爸一起利用比赛的形式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在每天的穿衣穿鞋等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3人一起,比比谁能干。第一次穿衣比赛,我和他爸爸有意识地把动作放慢,使儿子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儿子异常兴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动手做事的快乐。以后,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兴趣。通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教育,儿子不再事事依赖大人了。
  河北师大谷少华
  
  谁来帮老师教这首好听的歌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班里的小朋友也经常会像小朵朵一样,力所能及的小事也会请我帮忙。我原以为随手之劳,帮帮也无所谓。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惰性逐渐增强,而且只要某一位孩子说:“老师,帮帮我。”其余的孩子即刻起哄:“我也要帮帮!”
  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在孩子们要听我讲故事,要听我唱歌,要和我做游戏的时候,我就故意卖关子:“唉,这个故事真好,这首歌太好听了,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不过,老师不愿意教,谁来帮帮我?”
  孩子们很扫兴,纷纷“批评”老师太懒了。我适时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懒,多不好呀!如果人人都懒,工人叔叔懒得做工,农民伯伯懒得种田,老师懒得上课,那小朋友就吃不好、穿不好、学不好、玩不好,对吗?以后,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以富有童趣的方法去改正孩子们的毛病,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江西弋阳陈西
  
  互相帮助嘛!
  
  有一段时间,我5岁的儿子也是这样,总以“我穿得太慢”、“我擦不干净”等为由让我帮他做这做那。如果他喊我,我不过去,他就一直等着,既不穿衣服也不收玩具。如果我说:“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他就会说:“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嘛!”
  后来,我来了个将计就计,你不是说互相帮助吗?我就请他也帮我做些事,如果他不愿意,我也会说:“不是互相帮助吗?”
  就这样,我们娘俩在互相帮助中不仅心情愉快,还跟对方学会了许多东西:我学会了拆装小汽车、做游戏,儿子学会了叠衣服、打鸡蛋……现在,有时我不说儿子,他也会主动跑过来帮我干点儿事,大家都说他“挺有眼力见儿。”
  河北石家庄王会平
  
  老师和小朋友的话真灵
  
  我儿子在一段时间里,穿衣穿鞋经常要人帮他,洗手洗脚经常要人督促,有时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不洗脚。
  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儿子很自觉地倒水洗脸洗脚,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勤快?”儿子说:“今天中午在幼儿园睡觉时,老师和小朋友都说我的脚臭。以后我要每天洗脚。”看来,老师和小朋友的话,有时比家长的话起作用。
  为了改变儿子的懒毛病,我与幼儿园的老师联系,建议在幼儿园里开展穿衣、系鞋带比赛。我儿子为了能参加比赛,坚持自己穿衣服,有时偶尔想犯懒让我帮他,我就问他:“想一想,老师要是知道你这样做会怎么说?”还没等我说完,儿子赶紧说:“不用了,我自己穿。”就这样,我儿子逐渐养成了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有时还帮助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河北邢台常欣佩
  
  互换角色
  
  我想不妨通过角色互换游戏来改变小朵朵。游戏时可让朵朵扮妈妈,妈妈扮孩子。“孩子”经常喊“妈妈”帮忙,如“妈妈”正在专心看画书,“孩子”在旁大喊:“‘妈妈’,帮我拿拖鞋。”“妈妈”正在看电视,“孩子”又说:“‘妈妈’,快来帮我找钢笔。”久而久之,扮“妈妈”的朵朵会感觉到问题出在哪儿。通过这种互换角色的游戏,孩子就会体谅到妈妈平时的辛苦,慢慢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同时,家长要求孩子自己做事时,如收拾玩具,妈妈也不要总用命令的口吻,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如:“小猫很累啦,送它回家休息吧!”“小狗快要哭啦,快送它到妈妈身边去吧!”用这种方式可以缩短妈妈与孩子间的距离,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江苏省张家港市蔡忠华
  
  在客人面前表扬她
  
  5岁半的小朵朵已经有了受人尊重的需要,希望受到别人的赞扬、喜爱和尊重。假如我是朵朵妈妈,我会用表扬激励的方式让她勤快起来。比如,她把积木乱扔在沙发上,刚好有客人,我会当着她的面对客人说:“我们朵朵长大了,知道心疼妈妈,自己能做的事会自己做,轻易不叫妈妈帮忙。朵朵,快去把积木装到盒子里,让阿姨看看。”她为给客人留下好印象,会去收拾积木。事后,在客人夸奖的基础上我会及时当着全家人面再表扬她。随后,凡她力所能及的事,我都抢在她开口求助前说:“快看,朵朵自己穿衣服啦。”“朵朵自己能洗脸啦。”……时间长了,妈妈这种积极心理暗示会强化她自我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家长切忌在人多的时候数落、抱怨孩子懒,因为这样会损伤她的自尊心,使她产生逆反心理,“变本加厉”地懒。
  陕西商州董爱国
  
  把饭喂到鼻子上
  
  听妈妈讲:我3岁时,已经会自己吃饭了,可还是要让大人喂饭。奶奶想了个办法。她先说自己眼睛不好,看不清楚,然后就把喂饭的勺子往鼻子上伸,要不就放到脸上、脖子上。几次之后,我就自己抓过勺子吃饭,再也不要大人喂了。我想,朵朵的妈妈也可以这样,孩子需要你帮她时,故意给她帮点“倒忙”。帮倒忙反而不如不帮忙,这样她就不会要你帮忙了。
  四川广汉洪梅
其他文献
霉菌性阴道炎为何反复发作?    问:1998年8月的一天,我的阴道口开始瘙痒,白带也很多,医生说我得了霉性阴道炎,用了几天抗霉菌的药物,感觉好了就没有再用药。到现在每个月都要犯一次病。后来我又去看专家门诊也说是霉菌性阴道炎,用药一个星期就好了,可是到下个月又犯了。就这样,犯了就用药,好了又犯,直到现在。  我爱人没有瘙痒的症状,最近发现起了一点白皮,他在我得病前3个月时起过一次白皮,比现在多,也
期刊
小通通表达否定的语言非常有趣。当他想说“不好”时,开始,他说成“好,不要”;过了几天,他又会说“不要好”;今天他突然会说“不好”了。有时他还能主动地表示否定。如妈妈说:“让我看看。”他会说:“不要看看。”可以看出,他的讲话已不再限于简单的模仿了。  现在小通通说三四个字的短句已经没有障碍。如“奶奶再见”、“爸爸起来”、“没有鞋子”等,其中包含着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意思清楚、准确。  另外前两天在爸
期刊
根据1~6个月婴儿的发育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培养。  1生活要有规律。  婴儿经过了新生儿期对外界生活环境的适应,根据他的生理活动规律,形成了自身的饥、饱、醒、睡、活动、休息、哺喂、排泄的节律和秩序,这时就要在他的生活内容和顺序上给予科学的安排,形成一种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婴儿每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1)保证婴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婴儿一昼夜睡眠时间:第1
期刊
传统的断奶期喂养与问题      宝宝已4个月大了,听保健医生的建议,该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了。妈妈们开始让宝宝尝试自制的面糊、烂面或稀粥,一段时间以后,就让宝宝吃和成人一样的食物,可是去看保健医生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不增加。医生说,与宝宝吃的食物营养不够有关。家长们觉得很困惑,几百年沿袭的喂养宝宝的经验和方法,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单独为宝宝精心制作食物的必要性   婴幼儿时期宝宝的
期刊
喜欢“回头比”的现象在学龄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家长谈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很挠头,总觉得这是一种没有上进心的表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探究一下孩子之所以这么想的原因。  每个孩子都期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当他考试不理想时,他会本能地害怕失去大人对自己的认可。他说:“还有比我差的呢!”其实是在说:“我还是好的呢。”这是孩子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形象。有时在成人身上也能见到这种心理。  另外,孩子是比较容易
期刊
刘女士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今年整50岁。巧的是,她25岁时生儿子,今年她25岁的儿子马上就要做爸爸。而她82岁的老母亲依然健在。她们家马上就要成为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了。  刘女士说:我妈一辈子一共生了11个孩子。那时候哪有什么计划生育,有了孩子想不要也没有办法。到后来她从菜窖上往下跳都不流产。那时候人们既重男轻女还特迷信。我大哥是属虎的,他下面的3个弟弟妹妹都死了,人家就说是他命中不招弟妹。所以等我大
期刊
说起来,假日的概念是这几年随着双休日的出现,随着几个大的节日假期的不断增加而强化起来的。父辈们总是感叹:我们年轻的时候,哪儿有什么假日的概念呀。平时早出晚归,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天,得一大早起来,赶紧料理一个星期一家老小攒下来的家务活:洗衣服、做顿像点儿样的饭菜、缝缝补补,还要买柴米油盐。稍微奢侈一点,上趟公园,还得带上个鞋底,走累了歇着时纳上两针……一个星期天下来,比平时上班还累。你们可赶上好时候了
期刊
到今年4月,《父母必读》就整整20岁了。作为创刊时期的编辑之一,回忆创业的艰难和读者反应热烈所带给我们的欢欣,真是百感交集。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家家企盼子女健康成长,社会急需帮助中青年父母科学育儿的书刊,这就是我们办刊的依据。但万事开头难,好在有领导的支持。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刊名;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创刊号著文,呼吁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父母本人的教育,并把《父母必读》的出
期刊
我们现在三四十岁的父母,出生在五六十年代。我们都还记得,那时候,每到冬春季,爸爸妈妈就要带我们到居委会去打预防针或者是吃糖丸,糖丸色彩艳丽,放到嘴里不一会儿就化了,甜甜的……这就是“小儿麻痹糖丸”。大人们还告诉我们,吃了这种糖丸,就不会得一种可怕的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了。  为什么近年来我们再也听不到有人得“小儿麻痹症”,有哪个孩子“出麻疹”,哪个孩子得了“白喉”?为什么30岁以下的人群中不再有
期刊
从外地回来的那个周末,女儿的家长联系本上有一段老师长长的留言,还有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以及描过两遍的黑黑的字体,表达着他的愤怒。母亲着急地拿给我看,问我怎么办?女儿怯怯地看着我,不说话,没有了以往看见妈妈的惊喜和叽叽喳喳。看来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对我的女儿已经有过一番“说教”了。  家长联系本上写着这样一件事:一天上外语课时,坐在女儿前面的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挡住了她的视线,于是女儿伸手推了那个小朋友一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