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单纯凭借教案教学的传统手段,以学情为基础,以学案为媒介,以学法线为指导,开展对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深度探究。此次研究着眼于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多媒体学案编制方法有机结合,师生共建学案,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把学生彻底由观众席推向表演台,凸显学生的自学行为和思辨创新意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堂课 学案 新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现状分析
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传播与运用,然而在堂课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人们的认知误区。像学案编写主体和方法的单一化,就是教师纸质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学科组的集体编写、学生的主动参与;还有以为教案条框详细化,就是学案,思维定势,内容其实依然围绕讲什么,怎样讲,着眼于教,而不是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也有认为学案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考核学习效果,于是就把内容习题化,仿佛成了练习册;还有的不考虑学情,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中统一问题,统一作业,完全不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困境,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阐述自身对此模式的改进思路。
2.具体研究内涵
(1)学案设置的原则
①学案的编制的主体多元化
制定学案,首先是各学科组内教师集智,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点体系,把握国标,教学和考核大纲,然后讨论教学思路,授课重难点;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导学单,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继而从自己的学习需求出发,有自己的思考和反馈,让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哪些问题学生感兴趣,哪些问题他们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自己解决不了。
②学案的编制的方法智能化
可以包括两部分:纸质学案和多媒体学案。同时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可以将每个教师的教案,PPT课件,教学资源上传并全员共享。就可以对他人上传的备课素材发布评论,开展在线教研,然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再修改,已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
③学案设计和应用的开放性
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要具体,但不宜多,也要有层次和梯度,力图每个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在合作分享中自愿学习与努力,从而成长进步。
(2)学案编写的内容
①学习目标。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预习,听课;
②导学单(含问题链)。学案里应该有教师的引领,问题链就是知识由浅入深的生成过程。如此以来,学生可以提前准备、搜集相关教学素材,以便日后有自己的思考。同时明确任务,合理分工,以此强化预习效果。
③盲点投射。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内互助,组间竞争,思维碰撞,有观点,有展示。把知识自主归纳成体系,质疑的问题找出来,收集整理。
④练习题。意在检测学习是否达标,令基础优的学生体验挑战,基础中的学生体会收获,基础弱的学生体会进步。让师生共同了解学情,以便及时调控课堂,为下面学案设计上好底色。
⑤反思与反馈。学习的成果与不足、内容的补充与拓展延伸就可以在堂课中通过教师利用现代学科的教学工具软件,即交互式智能平板与学生平板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这样既可以全方位调动感官参与课堂,又能增加增强教学素材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扩充学生的眼界,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
3.本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可以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教师间的赶帮超的意识,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角色定位。
(2)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探究,反思整合的能力,达到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引领,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
4.结语
多模态“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常规堂课的教学定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弊端,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但在实际的编写及应用过程中也对教师信息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1997.9.
[2]何伟.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转变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2013.1.
[3]丁慧玲.发挥“学案导学”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 .科学大众,2010.
[4]刘晓莉,雷体南.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
[5]商长刚.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2(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河北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坚守‘堂课’阵地,打造导学先锋”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WJG20211]。
关键词:堂课 学案 新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现状分析
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传播与运用,然而在堂课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人们的认知误区。像学案编写主体和方法的单一化,就是教师纸质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学科组的集体编写、学生的主动参与;还有以为教案条框详细化,就是学案,思维定势,内容其实依然围绕讲什么,怎样讲,着眼于教,而不是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也有认为学案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考核学习效果,于是就把内容习题化,仿佛成了练习册;还有的不考虑学情,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中统一问题,统一作业,完全不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困境,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阐述自身对此模式的改进思路。
2.具体研究内涵
(1)学案设置的原则
①学案的编制的主体多元化
制定学案,首先是各学科组内教师集智,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点体系,把握国标,教学和考核大纲,然后讨论教学思路,授课重难点;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导学单,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继而从自己的学习需求出发,有自己的思考和反馈,让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哪些问题学生感兴趣,哪些问题他们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自己解决不了。
②学案的编制的方法智能化
可以包括两部分:纸质学案和多媒体学案。同时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可以将每个教师的教案,PPT课件,教学资源上传并全员共享。就可以对他人上传的备课素材发布评论,开展在线教研,然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再修改,已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
③学案设计和应用的开放性
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要具体,但不宜多,也要有层次和梯度,力图每个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在合作分享中自愿学习与努力,从而成长进步。
(2)学案编写的内容
①学习目标。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预习,听课;
②导学单(含问题链)。学案里应该有教师的引领,问题链就是知识由浅入深的生成过程。如此以来,学生可以提前准备、搜集相关教学素材,以便日后有自己的思考。同时明确任务,合理分工,以此强化预习效果。
③盲点投射。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内互助,组间竞争,思维碰撞,有观点,有展示。把知识自主归纳成体系,质疑的问题找出来,收集整理。
④练习题。意在检测学习是否达标,令基础优的学生体验挑战,基础中的学生体会收获,基础弱的学生体会进步。让师生共同了解学情,以便及时调控课堂,为下面学案设计上好底色。
⑤反思与反馈。学习的成果与不足、内容的补充与拓展延伸就可以在堂课中通过教师利用现代学科的教学工具软件,即交互式智能平板与学生平板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这样既可以全方位调动感官参与课堂,又能增加增强教学素材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扩充学生的眼界,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
3.本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可以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教师间的赶帮超的意识,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角色定位。
(2)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探究,反思整合的能力,达到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引领,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
4.结语
多模态“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常规堂课的教学定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弊端,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但在实际的编写及应用过程中也对教师信息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1997.9.
[2]何伟.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转变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2013.1.
[3]丁慧玲.发挥“学案导学”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 .科学大众,2010.
[4]刘晓莉,雷体南.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
[5]商长刚.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2(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河北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坚守‘堂课’阵地,打造导学先锋”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WJG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