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量词研究综述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学生准确、得体的运用汉语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之一,本文集中了一些汉语量词本体研究及教学研究成果,就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分类,量词的使用情况和量词的教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名量词;动量词;语义;语境
  
  量词的大量使用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之一。汉语中的量词数量多,用法灵活,有的还具有很强的修辞功能。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增多,如何让学习者掌握汉语量词的用法,成为许多汉语研究者和教学者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的文章。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分类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对量词的分类标准有着很多的分歧,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同是二分法或者是三分法,次小类的划分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如在九十年代以前赵元任、吕叔湘把量词分为九类,朱德熙把量词分为七类,后来邢福义、邵敬敏、黄伯荣、廖序东等人将量词二分,但同时又各自划分出不同的小类。吴启主,马真等人则采用三分法等等。
  量词如何分类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汉语教学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利于学习者对汉语量词的习得。
  如今,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是二分法,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分为:个体量词(个、位)、集体量词(种、群)、容器量词(杯、瓶)、度量衡量词(米、度)、不定量词(点儿、些)、复合量词(人次、车次)、借用量词(脸、手);动量词分为:普通动量词(次、遍)和借用动量词(针、脚)。
  这些大类小类的划分都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易于课堂教学实施及学习者分类记忆。但这种分类方法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学习者对量词的习得,以及是否还有更好的分类方法,这都有待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例如:有研究者按照“ ±必要”将量词首先分为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两个大类,作者认为非个体量词中绝大多数英汉是一致的,因此对于英语背景的学生来说,个体量词是他们学习得重点,他认为这种分类可以更好的解决英语背景学生量词习得的一些问题。
  此外我们还发现名量词和动量词的分类研究是很不平衡的。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教科书上对于动量词的讲解只限于简单的分类和功能介绍,在讲解量词的语法特征时,也往往陷入对名量词的解释中,特别是对名量词形象化修辞等功能的过度关注,使语言教学中表现出的这种失衡现象非常明显。
  动量词是计量动作行为的单位,大多数材料中只简单地将其分为专用和借用两类;有的又将借用动量词分为时间、器官、工具、伴随和同形等五类;还有的将表时间的动量词单列为时间量词,与名量和动量处同一层面。上述几种分类的缺点在于:“都是从量词的来源上的分类,是一种孤立、静态的分类,对动量词的功能分析与语义分析并无多大价值。”我们认为动量词是以计量动作行为的数量作为它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的,其语义和功能的核心是直接指向动作行为,因此,动词的语法语义也应该是动量词的重要分类标尺。我们应该从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出发,对其进行重新归类,在新的归类的基础上,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比较,从而进一步研究汉语动量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寻找与汉语动词的匹配机制,这有利于我们揭示汉语动量词系统的构成成员,描述汉语动量词在言语中的句法功能,分析和探讨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规律。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使用情况研究
  
  综合各种材料,我们将汉语中量词的使用情况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参与造句,这是量词使用最基本的形式,如“一个、三种、五次、七趟”等。
  其二,与指示代词结合构成指量短语,参与造句,如“这个、那种、这次、那趟”等,也可与数量短语结合,如“这一个、那三种、这两次、那几回”等。
  其三,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分,但可在宾语中心语之前作定语,如“吃碗饭、进次城”等。
  其四,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的量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表示“周遍”的意义,如“个个都是好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回回都能拿高分、趟趟都扑空”等。
  
  三、对外汉语量词的教法研究
  
  1、汉语量词的教学要针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
  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对汉语量词的习得过程是不同的。例如:欧美的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二苹果、二十个牛 ”,这是因为印欧语系没有量词概念,因而欧美学生在入门阶段不习惯使用量词,等到弄清量词结构后又往往搞不清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而日韩的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三件裤子、一枚纸 ”,这是因为日韩等东亚文化圈的学生,在他们的语言中存在量词概念,然而由于量词的语义范畴与汉语有着许多不同,就会对学习者产生负迁移作用,学生常常会误用汉语量词。
  针对这些问题,有些研究者专门进行汉语和有量词概念的其它语言(日语、韩语、泰语)的对比研究,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汉语量词选用要根据语义关系和语境
  使学生能够准确、得体的选用量词是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仅仅考学生记忆的规则性东西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量词的语义特点,会在一定的语境中分析量词与名词、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最大限度地完成表达的要求。
  3、汉语量词的教学要分阶段进行
  量词的习得不是单纯靠记忆就能掌握的,其中涉及到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甚至语用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初步的汉语读写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汉文化背景知识和一定的语音学知识。这些要求都表明不可能让外国学生从无到有地一下子掌握准确、得体地选用量词的技能,而只能由量词的基本用法到准确、得体地运用名量词,划分出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少学者提出分三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量+名”的语法结构,掌握部分常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主要传授学生名量、动量搭配的规定性,即在没有语境条件参与下,某个名词可以和哪个量词搭配,不可以和哪个量词搭配;某个动量词往往和哪个动词搭配。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选用一些常用的个体量词、度量衡量词、部分集体量词以及少量常用的动量词等,如(个、位、斤、种、次)。
  第二阶段:本阶段教学目的主要是学习可适用两种以上对象的名量词的选用。由于名量词大多数都不是单义的,名量之间的搭配,只有少数是“一对一”的,“一对多”和“多对一”才是普遍现象。因此,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对量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同一个量词各层语义之间的派生关系,理解“量+ 名”搭配的“一对多”现象。如“张”可计量一个平面的对象:一张床,几张纸;同时还有“可张开”的意思,如“一张嘴、一张弓”等事物。其次,介绍量词和相关名词在意义上的联系,理解同一名词使用不同量词可以表现出数量、范围、形状的差别,以及语体、风格和感情色彩的差异,即“量+ 名”搭配的“多对一”的现象。如“本”和“部”都可用于“书”,但“一本书”和“一部书”在“量”上是有区别的:“本”表的量小,“部”表的量大。又如“部”、“辆”、“乘”都可用于车辆,其中“辆”是计量车辆的专用量词,口语、书面语里都用得很频繁。“乘”具有很明显的文言色彩,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后来才演变为车辆的量词,并由书面的文言文中一直延用下来。但“乘”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接受并树立“依靠语境来选用量词”的观念,并在实际中自觉运用,要求学生能根据名词和量词意义上的联系和语境需要,在其可能的“量词选择群”中做出正确取舍。
  第三阶段:本阶段教学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量词与抽象事物名词组合时的选用,如“一肚子学问”、“一团和气”等;还有某些开放性的临时量词的选用,如:手、身、脸、脚、针、口等;以及量词承担描摹、修饰用法的选用,如:一弯新月,一缕炊烟等。这不仅要求学生能自觉、熟练地依靠上下文语境来选用量词,而且还要积累一定的汉语言文化知识以及较强的联想能力。这一阶段的量词选用常常要求得体。
  到目前为止,不少研究者结合量词本体研究成果及教学实践提出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实施和学生习得量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学习者所掌握并自觉运用的量词总量偏少,对量词语义层次的掌握也偏于狭窄、单一;在运用量词过程中常出现“多用量词”“缺少量词”“量词位置不当”和“误用量词”等问题;学习者的汉语量词习得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有待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语法讲义》,朱德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支撑。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不相适应。本文论证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下多元共生的合理性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各利益群体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政治的渠道和方式来实现自已的利益、协调与他方利益冲
期刊
当前,广大农村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正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相邻关系纠纷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安定与和谐。相邻关系纠纷是一个古老的纠纷,主要依据民法通则来处理,但实际上主要还是根据法的价值和经验法则,来对妨害程度是否超过相邻方应当负有的容忍义务作出判断,并以此作为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推进,使新类型的农村相邻关系
期刊
摘 要:  在我们日益关注政府治理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视行政文化的建设,这才是治本之道。本文从现在政府治理的概况引出行政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行政文化的定义和我国行政文化现状的论述,阐明了重塑行政文化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重塑我们的行政文化首先要继承并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更要塑造、培养新的行政文化促进政府治理发展。最后还应为重塑行政文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政府治理;重塑行
期刊
本期推荐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loys)在第24期e-flux期刊上发表的《艺术与金钱》,文章的背景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初西北欧国家右翼政权以当代艺术过分“精英主义”为借口,从意识形态到财政上直接打击视觉艺术及其机构实践,格罗伊斯与当期的其他作者共同撰文声援这些地区的抗争。当格罗伊斯对格林伯格的先锋艺术与精英主义的有关悖论进行进一步阐释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艺术市场精英的中西差别:西方
期刊
早在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就明确有个人应从家族制度中解放出来的思想。但老辈的先进知识者(如严复、林纾等,甚至于鲁迅、胡适等人),却仍遵循着传统礼教的规范和要求,最终没能冲破家庭的桎梏。到了“五四”一代这种言行合一的“出走”才真正变为现实。  “五四”知识者是冲破牢笼、振臂呐喊的一代,他们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呼吁科学与民主。由于受传统的束缚、社会的制约太久,因此他们的觉醒首先表现在行动上就是“
期刊
企业竞争优势问题是目前企业经营管理领域、业界和学术界都普遍较为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由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和维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角度,对企业资源和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做一简单思考。    一、概念的界定    对企业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应从最基本的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定义入手。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Chamberlin)在其《垄断竞争力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竞争优势
期刊
摘 要:  性骚扰作为一种随着时代发展而来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性骚扰行为,我们不仅仅要在实体法上对其加以规制,同时还要完善性骚扰的纠纷解决机制,为性骚扰受害人解决纠纷提供多元化的制度保障。在诉讼中,考虑到性骚扰案件的特殊性,受害人举证与精神损害赔偿是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为性骚扰纠纷解决的方式的完善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关键词:性骚扰;精神赔偿;纠纷解决
期刊
摘 要:  当今的受众不论是在文化层次、思想深度、还是在生活阅历和社会参与度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事实才是新闻畅行于他们之间的通行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评论的内在要求,本文将就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怎样用事实说话做一个分析对比,指出它们在认识的宏观层面、报道理念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以期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    一、问
期刊
摘 要:从文学作品语言的修辞必然性出发,简要论述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传达原作的创造性,让译文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信息和美学感受。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译者往往需要采用必要的手段对源语言本材料进行处理,强调译语阅读对象的效果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为达到等效效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些手段属于狭义修辞和广义修辞。  关键词:文学翻译;修辞;狭义修辞和广义修辞;词语的显性成分和隐性成分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认知语境在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听力理解部分全真试题为语料,分析了如何利用认知语境进行正确的听力理解,并且对于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建立和使用认知语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认知语境;英语听力;听力教学;     “听”是一种输入性的言语活动,是一个积极的接受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第二语言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