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班级管理的法宝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方法多多,但是我感到最有效地是赏识教育。自从威海市戚家庄小学实施赏识教育以来,我在班级管理中渐渐尝到了赏识教育的甜头,成为我班级管理的法宝。
  一、发掘亮点,激励学生奋进
  “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并加以赞扬褒奖,引导、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其次,要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学生做错了什么,也切记大声呵斥,而应当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去年,我刚接任二年级班主任,发现有个学生胆小,说话腼腆,表达能力差,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总是前言不撘后语,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引得全班同学“哄然大笑”,但我不为此贬诋他,反而表扬他敢于把话说完,以及某方面的用词的准确,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教师的“赏识”给了他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产生了自信,拥有了争取成功的心态。我不断地鼓励他,通过班会等平台给予他更多的表达思想,锤炼胆识的机会。在全校“感恩父母”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实践证明,善意的赞赏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个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二、悦纳自我,增强学生自信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工作中,我着力尝试将传统的操作评定改为正面引导式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多年来,我对学生的评定,不仅仅局限于期末,又不拘泥于“学生手册”,而且尽量拓宽“评语”平台,创新“评语形式”。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批完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很棒!”“加油!”“你一直在努力!”“老师赞赏你的好成绩”等等,并写上“你认为呢?”。意留下括号,让学生悦纳自我,填上自我评价,以增强学习的自信。
  三、营造氛围,创设共赏情境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学生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可见,每个学生都需要赏识,而性格内向、孤避、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老师“孤军作战”去赏识往往是难以凑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每周班会课,我们都可以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集体争荣誉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要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只要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都热爱班集体,能为集体着想,那么学生的言行就会规范,而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导致教育效果甚微。
  四、赏识教育,贵在家长参与
  赏识教育不能忽视家庭的教育,父母的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父母聚在一起,总是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孩子,总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愧疚,一气之下,迁怒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从而把精力放在专挑孩子的毛病上,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横加指责。殊不知“毛病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而孩子(学生)也在一片呵斥中“破罐子破摔”了。因此,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以及个别家访等形式,帮助学生家长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一些赏识教育的理念,从而学会了解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艺术,让家长与教师互动,都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因为“美的东西越赞美越多、越美。”当我们在先放过学生的缺点,关注他们的优点时,他们会更加努力,这是为证明他们是优秀的,也为了不辜负老师与家长的信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更没有赏识”。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要营造爱的氛围,创设共赏情境。那么,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含义,就在于创建充满爱的大家庭。少一点批评,多一份赞扬;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爱。以赏识的力量,去创建情感相融,心灵交汇,充满爱的班集体。
其他文献
你知道吗?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滴水,全国每天就要浪费( )水,相当于( )。  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可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戚家庄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一致认为,不论开展哪一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就应发现语文文本中的美,并将这些美的种子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播撒。语文文本是美的载体,文本里的自然美、人性美是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隐形的种子。  (一).一颗清新的自然美的种子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古诗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怎样化难为易,由浅入深,体验那源远流长的美好意境、美好情感,把古诗教好、教活呢?  一、了解作者、历史背景,促进理解  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懂得在具体的情景中正确地使用英语。相对而言,英语书面表达则是教学中的难点。英语书面表达是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与“说”相比显得更为正式,它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形式,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英语水平。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把书面表达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实行“三步走”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具体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这一观点在英语新课改教学中焕发极强的生命力,对于实施自主学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创设氛围,使学生愿学;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合作互动使学生互学;积极评价使学生坚持学,从而逐渐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知识的习得;强调了教师的主宰地位,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情境式教学是满足师生共同需求的最好方法。情景式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成长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勇于探究,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构建政治课堂的教学情境,是顺应新课改、调
期刊
摘 要: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及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学好自然科学知识。  《科学素质纲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措施指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对发展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作出了规范。根据这一思想,威海市戚家庄小学为丰富
期刊
这学期,在学校的激励和督促下,倡导了三年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实实在在地于学生中开展起来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可形象地比作“摸着石头过河”,过程曲折,感慨多多。在此作一点经验之谈,权作“引玉之砖”。  一、选题要慎重。  由于把握不准学生心理,这学期我校高一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由几位老师磋商后定的,没有事先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这就造成学生对课题的兴趣不高,不愿忘我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本期我们的一个子课
期刊
摘 要:布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让孩子参与这项活动不仅符合新《刚要》对孩子发展需求的新理念,而且在活动中能启迪孩子的智慧,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使其手脑并用,丰富孩子对布艺活动的经验,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求,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多元的发展。为此,我与孩子、我与家长、家长与孩子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了“幼儿布艺”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之旅,通过短暂的两个月时光,我们看到了幼儿布艺可实施的闪闪星光,体
期刊
赏识就是雨露,滋润孩子们这一棵棵幼苗健康的成长;赏识就是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自威海市戚家庄小学开展赏识教育以来,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  在学校引进赏识教育之前,我从不知道赏识教育为何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虽然爱孩子,但总喜欢用挑剔的目光去审视孩子,从未用过赏识的方法去面对他们。确实对他们“孩子气”的行为动辄就批评,对他们的弱点、短处总是不自觉地小题大作,无限夸张,最终导致孩子害怕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