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4例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出现典型红蓝相间的环状或螺旋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明确诊断本病。1例漏诊未见明显螺旋状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易行无创,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彩色多普勒;小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68-0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逆钟向旋转发生障碍,造成肠管位置发生变异,肠管血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起小肠的广泛坏死危及生命[1]。现将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经手术证实24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资料经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经手术证实24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年龄1个月至4个月大小,男孩17例,女孩7例。临床表现:均以呕吐为主诉就诊,每日呕吐次数不等,呕吐多呈喷射性,大便次数及量均较少,部分月龄较大患儿可间断性腹胀腹痛。24例患儿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美国 GE VOLUSON E8彩色超声诊断仪和荷兰Philips 微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患儿适当禁食、水,必要时镇静,取仰卧位,探头横切在胰腺附近寻找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自脾静脉下方肠系膜根部开始向下缓慢移动探头,仔细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二维超声可见中等回声团块,侧动探头时有明显旋转感, 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血流信号,频谱证实动脉或静脉。
2 结果
23例在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时,可见明显旋转感的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血流信号,诊断本病明确。1例仅见肠系膜根部混合性回声包块,旋转感不明显,且无明显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诊断为中上腹混合性包块,肠旋转不良不除外。2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本病。
3 讨论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肠道逆钟向旋转发生障碍,造成肠管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着变窄并存在异常的索带,常引起肠根阻,约8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出现肠根阻症状,其中约70%并发肠扭转,其病理改变为肠管、肠系膜、SMV围绕SMA顺时钟旋转,造成系膜血管狭窄,肠管缺血坏死,病理类型:1.肠旋转不良:右中下腹部盲肠及升结肠位置变异至上腹部,且原右中下腹部肠管发出的腹膜系带跨越十二指肠第二段前方,压迫十二指肠,发生不全性梗阻。2.肠扭转:在前一病理类型时肠系膜仅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旁与后腹壁存在很窄的附着,小肠极易在此发生扭转。当小肠、盲肠及升结肠同时发生扭转时为中肠扭转。3.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在病理分类“1”中有部分病例十二指肠瓣经过肠系膜上动脉其前方,造成空肠第一段被腹膜系膜牵拉压迫,形成不全梗阻[2]。病理类型中前两类在超声探查时,可于上腹部区见明显旋转感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红蓝相间的环形血流信号,或动脉或静脉频谱,这是诊断此病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3]。病理分型中最后一类超声不能显示,仅见不全肠梗阻,当不全肠梗阻反复发生时,需考虑此型。
本病需与环行胰腺相鑒别:后者是胰腺先天性发育不良,胰腺组织在十二指肠降部呈环状压迫,亦是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外因之一,与本病症状相似,探查时需显示完整的胰腺形态,注意观察十二指肠前后有无胰腺组织,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帮助鉴别。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和十二指肠瓣膜亦需与本病鉴别:前者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超声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第一段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正常。当肠旋转不良无肠扭转时,需进一步X线造影检查以鉴别。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运用,能直观的观察肠系膜上动静脉的位置关系,以特征性的“漩涡征”为依据,明确诊断肠旋转不良,以便早期手术避免肠坏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活、方便、无创、重复性好,无需特殊造影剂,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已成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春江, 王荞, 唐毅,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8): 1617-1620.
[2] YANG C, WANG Q, TANG Y, et 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intestinal malrotation in children[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2011, 8: 028.
[3] Quigley A J, Stafrace S.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paediatric patients: methodology and pictorial overview of findings seen[J]. Insights into imaging, 2013, 4(6): 741-751.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彩色多普勒;小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68-0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逆钟向旋转发生障碍,造成肠管位置发生变异,肠管血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起小肠的广泛坏死危及生命[1]。现将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经手术证实24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资料经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经手术证实24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年龄1个月至4个月大小,男孩17例,女孩7例。临床表现:均以呕吐为主诉就诊,每日呕吐次数不等,呕吐多呈喷射性,大便次数及量均较少,部分月龄较大患儿可间断性腹胀腹痛。24例患儿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美国 GE VOLUSON E8彩色超声诊断仪和荷兰Philips 微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患儿适当禁食、水,必要时镇静,取仰卧位,探头横切在胰腺附近寻找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自脾静脉下方肠系膜根部开始向下缓慢移动探头,仔细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二维超声可见中等回声团块,侧动探头时有明显旋转感, 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血流信号,频谱证实动脉或静脉。
2 结果
23例在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时,可见明显旋转感的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血流信号,诊断本病明确。1例仅见肠系膜根部混合性回声包块,旋转感不明显,且无明显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诊断为中上腹混合性包块,肠旋转不良不除外。2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本病。
3 讨论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肠道逆钟向旋转发生障碍,造成肠管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着变窄并存在异常的索带,常引起肠根阻,约8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出现肠根阻症状,其中约70%并发肠扭转,其病理改变为肠管、肠系膜、SMV围绕SMA顺时钟旋转,造成系膜血管狭窄,肠管缺血坏死,病理类型:1.肠旋转不良:右中下腹部盲肠及升结肠位置变异至上腹部,且原右中下腹部肠管发出的腹膜系带跨越十二指肠第二段前方,压迫十二指肠,发生不全性梗阻。2.肠扭转:在前一病理类型时肠系膜仅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旁与后腹壁存在很窄的附着,小肠极易在此发生扭转。当小肠、盲肠及升结肠同时发生扭转时为中肠扭转。3.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在病理分类“1”中有部分病例十二指肠瓣经过肠系膜上动脉其前方,造成空肠第一段被腹膜系膜牵拉压迫,形成不全梗阻[2]。病理类型中前两类在超声探查时,可于上腹部区见明显旋转感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红蓝相间的环形血流信号,或动脉或静脉频谱,这是诊断此病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3]。病理分型中最后一类超声不能显示,仅见不全肠梗阻,当不全肠梗阻反复发生时,需考虑此型。
本病需与环行胰腺相鑒别:后者是胰腺先天性发育不良,胰腺组织在十二指肠降部呈环状压迫,亦是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外因之一,与本病症状相似,探查时需显示完整的胰腺形态,注意观察十二指肠前后有无胰腺组织,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帮助鉴别。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和十二指肠瓣膜亦需与本病鉴别:前者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超声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第一段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正常。当肠旋转不良无肠扭转时,需进一步X线造影检查以鉴别。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运用,能直观的观察肠系膜上动静脉的位置关系,以特征性的“漩涡征”为依据,明确诊断肠旋转不良,以便早期手术避免肠坏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活、方便、无创、重复性好,无需特殊造影剂,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已成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春江, 王荞, 唐毅,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8): 1617-1620.
[2] YANG C, WANG Q, TANG Y, et 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intestinal malrotation in children[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2011, 8: 028.
[3] Quigley A J, Stafrace S.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paediatric patients: methodology and pictorial overview of findings seen[J]. Insights into imaging, 2013, 4(6): 74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