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思维\建筑意象与深层结构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的剖析,探索中国古建筑中的法天象地的建筑意象,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象,登高望远的建筑意象,居中为尊的建筑意象和太虚幻境的建筑意象,同时也阐释了中国古建筑意象中的深层结构:即中华民族的民族思维方式中所涵括的天地观,整体观,政治观和宗教观。
  【关键词】 民族思维;建筑意象;深层结构
  National thoughts, building images and deep structure
  Li Wen-feng, Lou Shi-feng
  (Pingdingshan city urben Plan Editing Center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1)
  【Abstract】Through unique ethnic Chinese way of thinking-analysis, explore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the French sky to the building imagery, Nature and Humanity building images, long-term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image, center for the veneration of im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fantasyland of architectural imagery, but also explained the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images: tha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vered by the national way of thinking in the concept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overall view, political view and religion.
  【Key words】Ethnic thinking; Architectural image; Ddeep structure
  1. 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风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规范。从功能大体可以分为宫殿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园林、民居建筑等。欣赏中国建筑,首先要以认知其构成特征为心理基础,然后才能感受其形式结构所造成的空间氛围。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总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调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损害整体效果。
  中国古建筑作为东方建筑的代表,以其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模式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代代相传,表现出极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时至今日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迷茫和困惑的同时不禁会产生探索其根由的欲望和冲动。
  我们知道,建筑活动是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建筑以其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精神性而成为人类文化的里程碑。因此,要探求中国古典建筑形成的脉络和延续的轨迹,就必须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入手,从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思维模式来探求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意象及其所涵括的深层结构。
  2. 民族思维
  中国文化自庄子孔子起,就着重表现天道造化与社会精神。中国文化中既涌流大量玄奥精深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也涌流着旷时济世的儒家血脉。这一切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必然是一种把伦理(人与人)、政治(人与社会)、科学(人与自然)以及艺术等方面重叠起来思考和探索其中的横向联系的思维方式。它以儒家血脉为其基本框架,靠一种“直观外推”与“内向反思”往复推衍的思维方式将这些不同范畴的东西联系起来,以伦理为圆心,构成重叠的若干个同心圆。再加上以注重内心的思考为一翼,以丰富而开放的联想为另一翼,以“道”的追求探索为中心的道家思想,构成了一种在内心世界中大开大阖而不注重外界事物的剖析为特征的主观随意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
  这种独特的民族思维既融合了作为主结构的儒家的“直观外推”和“内向反思”、往复推衍的思维方式,又与作为补结构的老庄式的思维方式汇合,把它们都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之中,以对空灵澄澈的“本心”的体验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主义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抛弃一切逻辑思维的必要程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在深深的沉思冥想中,在直觉观照中,达到“我”与“自然”的一体化。
  (2)瞬间的顿悟。通过非理性的思维活动,在某一点上受触发而突然升华,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空心澄滤、本心清净的最高境界。
  (3)不可喻性。顿悟的内容及其所带来的喜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用语言文字说明并传给他人,只能采用一些玄而又玄的表达万式。
  (4)活参。即对顿悟内容的表达方式的理解随意性较强,同时参悟禅理采取即物体验的方式。
  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对其艺术思维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艺术的构思上和欣赏上。从构思的角度上来说,艺术思维需要直觉观照与沉思冥想。只有直觉观照的构思中的表象才是真正符合艺术要求的表象,它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包容了极其细微复杂的情感,能表达出更高层次的哲理。
  不少研究成果表明,思维及其思维方式与人类的建筑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超越具体的社会形态、形式特征、材料、技术、地域、气候等因素而客观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俯仰宇宙、吐纳乾坤、游心太虚的独特的民族思维的整体性、直觉性、意象性、统一性,带来了中国建筑史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平稳轨迹,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建筑意象。
  3. 建筑意象
  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产生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并形成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相应的人文环境,因之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民族思维模式和建筑意象。“象” 即 “意”之象,谓之 “意象” 。建筑意象即是建筑涵括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其具体形态上的阐示。在此,意即内在的思想感情,包括审美、体验、情趣、理想;象即在外的、经过艺术家提炼加工的情物景象。因此,在中国建筑中存在着“意+象”两极的意象结构,并且这两极意象结构深存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模式之中。
  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出发,对中国古典建筑作全息的观览和历时性比较与横向沟通,就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建筑大体呈观以下几种建筑意象:
  3.1 法天象地的建筑意象。中国古建筑在初创之时久负载着天地之道。周易指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这是提出的“天”、“地”,是指自然中的天象与地理,它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供人欣赏的自然景观。因此,中国古建筑中的民居、宫殿、寺庙、园林、陵墓和都城均注意与天地环境的融合,并多采用依附天地和模仿天地的创作手法,尽可能地与天地合一。在世界建筑中,只有中国建筑将天地观贯彻始终。
  这种在建筑上对天地一体的追求,至今还保存在北京的古建筑中,深厚广大而画商的天坛正是象天之建,而凝重的地坛,则是法地之筑。
  3.2 天入合一的建筑意象。中国建筑在追求天地合一的同对,也追求宇宙、八极六合融融一体,天地万物扫然无对的完美境界,印天入合一的境界。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自当放达胸襟,自觉地去与天地相融,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丽万物与我为一''正是这种境界的最高体现。中国东南地区的四合院就是以人体为规范建筑的,而且,不管多么小的四合院中,总有一个天井,这”天井“二字透露的深沉的历史文化信息,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古以来,中国人正是在天井中,观星计斗,吐纳宇宙信息,与大自然共呼吸并达到天入合一的境界。
  3.3 登高望远的建筑意象。登高望远首先傲为中国文学里的一种意境而诞生,其实际的内在意象结构在于”望'',亦即“望祭''的古老文化心源。它体现的是渴望冲破自我封闭的意识和争”渺苍海之一粟,羡宇宙之无穷''的时空感念。中国建筑中的亭、台、楼、阁的独特的高瞻远瞩的字宙意识,从古往今来的诗篇中可窥一斑。“纳干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怎能说是封闭?正如唐初诗人王勃在腾王阁上领悟到“天高地回,觉宇宙之无穷;必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样深刻的宇宙感合命运感,恐怕在修剪整齐,开宽明敞的凡尔赛宫,美泉宫等西方圆林中很难感受到。
  3.4 居中为尊的建筑意象。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体现在君臣关系上,就是君君臣臣、君上臣下、君令臣从。皇帝朝政时,君主坐于中央,臣子侍立于两旁;皇帝出驾时,臣子侍从们,前后簇拥,左右保驾,开成一个庞大、浩荡的层次分明、前后有序、纪律井严的阵式布列。这是王者的气派、王者的尊严、王者的象征。北京故宫的建筑阵列布局严谨,阵势宏伟;轴线明确,中心突出;分区合理,层次清晰,高低起伏,形态和谐;构造细腻,色彩夺目,寓意深刻,形神兼备。这些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一的,而完整地、系统地、集中地将意识形态寓意于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中国皇权思想与居中为尊思维意识在建筑中的体现。
  3.5 太虚幻境的建筑意象。中华民旋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中,始终洋溢着一种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里现出一种意识的入生缺乏终极之源和存在根据的虚无。因此,中国人常把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触发为主观想象中的一种虚幻意境。中国的古寺庙建筑正是这种超脱世俗的虚幻意识在建筑上的映像.我国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和浙江的普陀山,均为我国的风景名山,且远离城镇,景色宜人,在这些山上建有较多的寺庙,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更力典型的是山西的悬空寺,它地势险峻,营造玄妙,深有超脱世俗的虚幻意象。
  正是这种俯仰宇宙,吐纳乾坤,心游太玄的精神,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建筑意象,它的理性表现是科学天文地理,而它的神秘意蕴则来自中华民族独特纺思维方式。因此,要想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建筑意象,就必须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的深层结构中去追源和探索。
  4. 深层结构
  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中融汇着儒家的“性无为觅不能自美,和道家的”天地有大美不言“,从及佛教禅宗的”一切法皆从心生“这三重哲理,强调着人工和天然这一矛盾的相互僵持、相互转化而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它是探求中国古建筑深层内涵和意蕴的不可割断的历史渊源。
  追溯此历史渊源,我们不难发现,依据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所建构的人、社会、自然同源同构互感互动的宇宙一体化图式,其深层结构源自于中华民欣的天地现、整体现、政治现和宗教观。
  4.1 天地现。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对天地自然的观注和感念。从老庄道学的”观于天地“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风水学说,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思维的智慧之光。正是由于这种对天地自然的观注与感念,及依附天地与模仿天地的创造活动,形成了中华民族观照生机勃勃的自然,观照群动不患的万象,从观照中感受美,并获得宇宙永恒、天地无限、生机长存的审美解悟,从而进入与自然之道融合一体的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
  4.2 整体现。整体观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之一,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具象性。《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说高度地概括了宇宙的统一性、依存性和时空的一体性,同时,它又具体地表明了一切事物变化的来源和相互依存的本源。这种整体观具体来说就是天、地与人家合一,使天、地、人、家融为一体,深一层的使天、地、人、家、政、教等合一,进行整体筹划,,其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追求的是主体情思与客观事物的交融合一与人内在的生命力搏动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的交感统一,显示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整体思维倾向。
  4.3 政治观。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中,也必然有着政治文化的烙印。这里的政治现,是中国各时代的政治体制、政治观念、以及皇权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帝王独大、君君臣臣、居中为尊和等级有别等方面。
  4.4 宗教观。原始时期的中华民族并无宗教,只是在原始的图腾崇拜的基础上进而产生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而后虽然有了道教,但由于皇权至上,宗教只是出于弱小的地位。直到佛教传入中国并依附于皇权,逐步发展演化,才形成了中华民族政、教合一的宗教观。
  5. 结语
  中年民族的天地观、整体观、政治观和宗教观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质就在于它是民族思维的表象和深层结构。它还可以看作是由个体特质进入民族思维系统的动态过程,它并下是凝冻的,它所蕴含的表象和深层结构会因不断地被替换、省略和添加而发生变化。因此.把握住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深层结构的动态过程,在时间文脉上对传统文化重新建构,才是创造新的中国建筑意象的必由之路。
  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9-24-907
  [作者简介]李文峰(1966.6-),男,河南省平顶山市人,现任职于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局规划编制中心,国家注册规划师,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在实际修建时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施,积极努力降低修筑成本。  【关键词】如何降低;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修筑成本  Discuss how to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 of county and township roads   Wang Xin-zhi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期刊
【摘 要】地基和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选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合理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技术措施,并按操作规范和验收规范的要求严格认真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质量  Discuss control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foundation and basis quality   Xu Li-
期刊
【摘 要】通过第一次参加铁路建设,对铁路施工中不同的认识和思考,为更快适应铁路施工,在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的基础上,引导自己和技术人员学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掌握科学本领。  【关键词】铁路施工;路基;桥梁;隧道;思考;优化  Thinking problems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Fu Xue-xin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nd
期刊
【摘 要】目前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际运用很多,对风景区规划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具体到风景区新农村的规划设计研究却较少,风景区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问题不仅是景区环境塑造的主要内容,也对我国广大景区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区;新农村;规划  Relying on the new scenic countryside Planning Strategies  Yu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实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惩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Discuss some issue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Chang Chun-fang  (Huojia
期刊
【摘 要】收费站是收费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交通量迅猛增加,部分收费站的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形成交通瓶颈,急需改建。本文结合大渡口收费站改建实例,对收费站改建工程方案比选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收费站;交通需求;改建;方案比选  Reseach of Big ferry toll Modification Plan   Gao You-bing
期刊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大面积彩色金刚砂耐磨地面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金刚砂;耐磨地面;面层提浆,镘磨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rge area silicon carbide wear-resistant surface  Liang Xiao-jun   (Fujian Zhangchenglong Construction and
期刊
【摘 要】建筑幕墙是高科技产品,其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影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众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为确保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就必须根据其产品的技术特征,不断强化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使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  How to strengthen a building decorate in the engineeri
期刊
【摘 要】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将轨道站点辐射范围内、可开发建设赢利的土地资源清理出来进行储备,通过政府主导的土地开发收益来支持轨道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重庆市轨道站点周边储备用地概况进行分析,来论证轨道周边土地的使用性质及强度开发,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轨道站点;储备用地;用地概况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
期刊
【摘 要】浙江海宁长安镇是京杭大运河上古代重要的水利水运设施“长安闸”的所在地,特有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地方农耕文化背景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诸如龙舟竞渡、龙船会、水龙会等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长安闸;龙舟  Chang'an Gate and Chang'an Canal Dragon Boat Culture   Chu Zi-fa  (Chang'an Town Cultu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