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到六岁幼儿的色彩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并且在这一阶段幼儿对新鲜事物也充满兴趣,因此绘画成为其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幼儿教师则应抓住机遇,在给予幼儿充分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培养其绘画能力。为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性格特征,以培养幼儿绘画兴趣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绘画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进行有计划性的绘画活动,以此提升其各方面素质。
关键词:幼儿;绘画能力;策略
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绘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领域,并强化幼儿的专注力。因此教师应开展有目的性的繪画活动,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为突破口,制定相关引导策略,以此培养幼儿创造力、观察力、专注力等各项能力。首先教师应避免“指哪打哪”的引导方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其次应设置相应的绘画主题,使幼儿有针对性地思考绘画内容,以此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构思技巧;最后应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带领幼儿体验绘画乐趣。
一、提供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
现阶段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常运用“教师画一笔学生跟画一笔”的引导方式,这样虽能够使幼儿逐渐提升绘画水平,但却失去了最初开展绘画活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开展开放式的绘画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以此促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开展绘画活动前,会以提问的方式打开幼儿的思维大门,活动开始之初教师问道:“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水果店里有什么水果?”有的小朋友说:“苹果!”有的小朋友说:“葡萄!”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幼儿调动回忆并展开想象。教师继续说道:“那谁能告诉老师,自己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一名小朋友举手回答:“我喜欢苹果,桃子和香蕉。”以此教师将幼儿引到绘画活动中并说:“小朋友们可以运用彩色的画笔,以任意一种绘画方式画出水果店中自己喜欢的水果。”以此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画出一串葡萄,但是颜色选择的是蓝色,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幼儿的错误,而是询问幼儿选择蓝色的原因,这名幼儿说:“老师,我知道葡萄是紫色的,可是我喜欢蓝色的葡萄。”由此可见,教师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使幼儿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以此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设置绘画主题,引导学会构思
无目的性的绘画活动虽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但却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构图能力,从而阻碍其强化思维能力,为此教师以设置绘画主题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首先教师选择幼儿普遍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绘画主题;其次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主题中的可画元素;最后教师以引导的方式使幼儿懂得简单的构图技巧,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构建绘画思路,从而使其在提升绘画水平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的构建能力。比如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定“动物园”这一绘画主题;其次教师根据主题引导学生进入绘画情景,在活动开始之初教师说道:“小朋友们有谁去过动物园?”幼儿纷纷举手表示去过动物园,教师继续说道:“谁能跟老师分享一下,自己喜欢动物园哪个区域的景象?”一名幼儿说道:“我喜欢小猴子在假山上跳来跳去的景象。”教师说:“那么老师以这名小朋友说的场景为例,在画出这一景象之前,我们应该仔细划分景象中物体的大小,由大到小画出脑海中的景象。”幼儿跟随教师的引导,按照大小排列物体绘画顺序。由此教师设置相应绘画主题,引导幼儿进入绘画场景中,再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维掌握简单的构图技巧,以此有效强化幼儿的思维能力与绘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绘画乐趣
幼儿时期的绘画活动无需要求幼儿掌握过多的绘画技巧,而应引导幼儿在绘画中开拓思维并体验绘画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绘画的乐趣。例如:首先教师选取与生活相关的绘画情景;其次根据绘画情景引导幼儿捕捉情景中的绘画元素;最后带领幼儿在情景体验中感受绘画乐趣。比如教师为幼儿设定关于“春天”的情景,在绘画活动开始前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谁能够告诉老师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绿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粉红色的!”随后教师将十米长的画纸平铺在地面上,并引导幼儿用颜料在画纸上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绘画乐趣。由此可见教师应引导幼儿联系日常生活,在熟悉的情景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充分体验绘画乐趣,从而使幼儿在增强绘画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感悟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的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引导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设置相应的绘画主题,促使幼儿学会简单的构图技巧,再联系生活实际,使幼儿在强化绘画能力的基础上体验绘画乐趣。
参考文献:
[1]徐秋莉.幼儿绘画创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29).
[2]王文娟.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指导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13).
关键词:幼儿;绘画能力;策略
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绘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领域,并强化幼儿的专注力。因此教师应开展有目的性的繪画活动,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为突破口,制定相关引导策略,以此培养幼儿创造力、观察力、专注力等各项能力。首先教师应避免“指哪打哪”的引导方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其次应设置相应的绘画主题,使幼儿有针对性地思考绘画内容,以此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构思技巧;最后应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带领幼儿体验绘画乐趣。
一、提供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
现阶段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常运用“教师画一笔学生跟画一笔”的引导方式,这样虽能够使幼儿逐渐提升绘画水平,但却失去了最初开展绘画活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开展开放式的绘画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以此促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开展绘画活动前,会以提问的方式打开幼儿的思维大门,活动开始之初教师问道:“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水果店里有什么水果?”有的小朋友说:“苹果!”有的小朋友说:“葡萄!”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幼儿调动回忆并展开想象。教师继续说道:“那谁能告诉老师,自己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一名小朋友举手回答:“我喜欢苹果,桃子和香蕉。”以此教师将幼儿引到绘画活动中并说:“小朋友们可以运用彩色的画笔,以任意一种绘画方式画出水果店中自己喜欢的水果。”以此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画出一串葡萄,但是颜色选择的是蓝色,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幼儿的错误,而是询问幼儿选择蓝色的原因,这名幼儿说:“老师,我知道葡萄是紫色的,可是我喜欢蓝色的葡萄。”由此可见,教师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使幼儿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以此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设置绘画主题,引导学会构思
无目的性的绘画活动虽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但却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构图能力,从而阻碍其强化思维能力,为此教师以设置绘画主题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首先教师选择幼儿普遍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绘画主题;其次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主题中的可画元素;最后教师以引导的方式使幼儿懂得简单的构图技巧,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构建绘画思路,从而使其在提升绘画水平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的构建能力。比如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定“动物园”这一绘画主题;其次教师根据主题引导学生进入绘画情景,在活动开始之初教师说道:“小朋友们有谁去过动物园?”幼儿纷纷举手表示去过动物园,教师继续说道:“谁能跟老师分享一下,自己喜欢动物园哪个区域的景象?”一名幼儿说道:“我喜欢小猴子在假山上跳来跳去的景象。”教师说:“那么老师以这名小朋友说的场景为例,在画出这一景象之前,我们应该仔细划分景象中物体的大小,由大到小画出脑海中的景象。”幼儿跟随教师的引导,按照大小排列物体绘画顺序。由此教师设置相应绘画主题,引导幼儿进入绘画场景中,再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维掌握简单的构图技巧,以此有效强化幼儿的思维能力与绘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绘画乐趣
幼儿时期的绘画活动无需要求幼儿掌握过多的绘画技巧,而应引导幼儿在绘画中开拓思维并体验绘画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绘画的乐趣。例如:首先教师选取与生活相关的绘画情景;其次根据绘画情景引导幼儿捕捉情景中的绘画元素;最后带领幼儿在情景体验中感受绘画乐趣。比如教师为幼儿设定关于“春天”的情景,在绘画活动开始前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谁能够告诉老师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绿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粉红色的!”随后教师将十米长的画纸平铺在地面上,并引导幼儿用颜料在画纸上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绘画乐趣。由此可见教师应引导幼儿联系日常生活,在熟悉的情景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充分体验绘画乐趣,从而使幼儿在增强绘画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感悟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的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引导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设置相应的绘画主题,促使幼儿学会简单的构图技巧,再联系生活实际,使幼儿在强化绘画能力的基础上体验绘画乐趣。
参考文献:
[1]徐秋莉.幼儿绘画创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29).
[2]王文娟.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指导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