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的语言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习惯、审美取向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
  
  何为紫砂陶刻的语言?古人云: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习惯、审美取向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紫砂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一个陶刻家首先要具备相当高度的艺术素养和书画水平,要有厚重的文化功底和娴熟的陶刻技法,还要熟悉紫砂泥性,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锤炼和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的。可以说有些书画家、篆刻家和爱好者如果偶尔涉足一段时间,其虽有相当艺术造诣,但在紫砂上的创作,往往不如意、不得个中三味,其原因就是缺乏紫砂陶刻的语言。那么,从哪几方面来欣赏这种语言呢?下面是一些拙见。
  刀功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着、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之为“以刀代笔”,但其实,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所以,欣赏一件陶刻作品要着重刀的表现,体会好作品浑厚而有深度的境界,可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令人有一种美的感性满足。这种由刀的表现而间接形成的美感共鸣,是深层次的鉴赏,了解这一点,你就能透过“热闹”看“门道”了。
  书画家与陶刻
  先由书画家在紫砂坯上创作书画,而后由专业陶刻艺人操刀完成的作品并不可耻,因为器、画、刻,本来三分各占其一。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有位陶艺界的朋友刻了一个画家唐云先生画的壶,然后同时在同一作者同一器形的壶上摹刻了几个,结果烧成后,莫辨何为唐云原作,连唐云先生自己也糊涂了。另外,不同的刻手刻同一书画家的书画,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书画家在壶上的书画必须亲自刻,哪怕他刻得不怎么样,他必须经历这个过程,这件作品才有一定价值,别人也模仿不了。高水平的书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壶上进行的创作,往往出人意外,有独到之处,不落窠臼,可为陶刻艺人带来借鉴和启迪。
  曼生壶
  谈紫砂陶刻,不能不提陈曼生和“曼生壶”。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清乾、嘉年间浙江钱塘人,是著名的书画家、金石家、篆刻家,为西泠八大家之一。
  “曼生壶”是陈鸿寿宰溧阳时倾心于紫砂的结果。当时是公余闲暇,他构思出样,由杨起年等制壶,然后他和幕友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撰壶铭并书刻,世称“曼生壶”。陈曼生对紫砂最大的贡献应是:构思设计了一批简约、古朴,具文人意味的壶样,而铭文书刻成为其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的壶不刻铭文你会觉得不完整。他的参与,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境界,至今,曼生壶仍为喜爱紫砂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创作理念仍影响着很多壶艺家和陶刻家。因此陈曼生的贡献不仅仅是几个壶和几句切壶的铭文,其于紫砂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壶随字贵字随壶传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作两面观。紫砂器是无釉陶,制作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壶的价值,而书刻虽说是紫砂器最佳的装饰手段,也只属次要位置,这与瓷器上对字画的要求不可相提并论。玩古董的朋友都知道景德镇“珠山八友”和任淦庭各自作品的价值,因此壶价高低的决定因素在壶的本身,好壶无字自是好价,而本来完美的好壶若多刻了字画,反而是一种破坏。什么壶要刻字画、谁刻、怎么刻,壶艺家在创作时不能不考虑,应多一些讲究。另外字因刻、因烧,其本来面目已失些许,也不同于纸上的字,所传之字也只是“误传”而已,其刻才是“正传”。只有做到壶、铭文、字画、镌刻结合俱佳,融为一体,方能“壶随字贵,字随壶传”。
  紫砂陶印
  紫砂印别具一格。也许从有紫砂开始,就有人刻制紫砂印。而我限于手头资料,只能知道早的紫砂陶印为明末篆刻家顾昕刻制的“卜远私印”(见方去疾编订的《明清篆刻流派印谱》)。
  刻好紫砂印,必须具备高度的篆刻水平和艺术修养,这是决定因素,石章刻不好,何谈刻好紫砂印?
  刻好紫砂印要熟悉泥性,要善于利用紫砂材质。它是泥,不硬易奏刀,但质地粗,易崩缺,圆朱文一类工细风格的不太适合,而表现粗放中具精妙、古朴不失典雅风格的较合拍,也为世人所喜爱和追求。还有用刀要清,除篆刻所用冲刀、切刀外,还要用刀挑剔、刮划,这样紫砂的特点能得到充分体现,用刀一清,自有不俗之气。
  紫砂印烧成后往往不平整,可稍加整理和利用,这恰是区别于石印之魅力所在,属意料之中的意外惊喜,非人力能为,得自然之妙,真是“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此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他文献
帐篷前的那两棵泡桐花儿已陆续开始凋谢,进山做茶已有些日子了。由于数日的连续暴雨,采茶的村民都回村了,独自一人留守营地。  昨晚,一阵大暴雨猛烈地撞击帐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是苍天破了个洞,将天水倾泻?狂风夹杂暴雨肆虐着大地,山谷两侧的森林在黑夜中咆哮,帐篷似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与暴风雨共舞,仿佛随时与暴风雨一起飘摇而去,飘向茫茫黑夜雨海……于大自然,人的生命及万物生灵显得是何等渺小、脆弱。  不知
期刊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更热衷喝茶,聚居境内的26个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品饮、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甘霖。“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喝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
期刊
云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在这片洁净的天地里生活着28个少数民族,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    普洱名茶八色清,龙芽早占一枝春。  香闻百里芝兰气,翠满千山瑞草芬。  贡献人民涤俗气,欢谈国
期刊
白族×三道茶  要说起云南的茶俗趣事,就不得不说一说独特的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人民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独特之处就在于,每道茶都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头道茶,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然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扑哧”声响,罐内茶水沸腾,化为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
期刊
乐活,是周伟对茶的理解,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身为70后的周伟,有着这个年代人所具有的典型优点:认真、直率、热情而执著。喝茶时,他对着一泡滇红啧啧赞叹,原来生活中的他,一直把茶视为知音和良伴。烦恼时,他习惯喝上一杯茶;喜悦时,他依旧会沏上一杯茶,听听音乐看看DVD,享受偶尔休闲的时光。周伟说,即使在片场,他也会手拿一个大茶缸,在各组各部门间来回调度和指挥。  快进电影,我的生活我导演  周
期刊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无论是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直至贡茶,对茶器具都有着唯美的追求。于是,茶器具从日常生活的汤饮器具中渐渐分化成一个专业的器属。“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文中“烹茶尽具”四字,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茶器具的记载。此后在异彩纷呈的出土文物中,闪现了不同朝代茶器具的身影。可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及习俗都有与之
期刊
在凤庆,有山的地方就有茶园。在绵延不绝的茶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装点其中,形成一道道绿色的纹理,而忙碌的采茶人点缀其中,为起伏的茶山又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这里山青水秀,风情万种。有首采茶歌赞道:“凤庆茶叶万年青,满山茶树数不清;纵有黄金千万两,难买茶叶万年青;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春茶尖尖叶儿翠,绿得人心也发芽……”  凤庆县气候温
期刊
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问我,说中国的名茶众多,你最喜欢哪一种。我想了很久,喜欢的名茶还真不少,比如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但我更偏爱我家乡的名茶—太平猴魁。  第一次认识太平猴魁是大学的品茶课,当老师带着猴魁的样品展示在审评台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的形态特别,像一把剑客手中的利剑,看上去坚韧不屈。而一旦将它冲泡在杯中,清香四溢,口味醇厚,品后口留余香。另外,老师还
期刊
我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有关武夷山的那些茶旅片段,从此被定格成我人生的珍藏,交织成生活的一幅幅篇章,而篇章多了便成书,待白发苍苍时慢慢品味追忆。    [ 前奏 ]  忆当年  过了二十多年安逸的生活,总向往着走出自己的围城。总觉得城内的空间有限美好,城外的世界无限灿烂。近些年东奔西走,细细数来倒也去了不少茶山(茶区)以及茶叶嗜好地:杭州龙井村和梅家坞、湖州长兴、南京、黄山、安溪、潮州凤凰山
期刊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的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更热衷喝茶,聚居境内的26个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品饮、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甘霖。“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喝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它能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灵气,使人能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品出无穷的清新和趣味。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