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器:载动千年的茗香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无论是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直至贡茶,对茶器具都有着唯美的追求。于是,茶器具从日常生活的汤饮器具中渐渐分化成一个专业的器属。“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文中“烹茶尽具”四字,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茶器具的记载。此后在异彩纷呈的出土文物中,闪现了不同朝代茶器具的身影。可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及习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茶具。
  茶器具的发展与茶叶的发展密不可分。历史上一直处于茶叶制作技术变革前沿的武夷茶,见证并引领了茶器具的发展。武夷茶从研膏、腊面—团茶—炒青散茶—乌龙茶、红茶的演变,映射着饮茶方式从煮茶、煎茶—点茶—撮泡—壶泡—功夫茶的方向变化。宋代以前的研膏、腊面和龙团凤饼是饼茶、蒸青团茶,适用于煮茶、煎茶和点茶。明代以后的炒青散茶、乌龙茶和红茶则适用撮泡、壶泡、功夫茶冲泡方式。与之相应的是,不同的饮茶方式所适用的器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适当的方式、适合的器具,是人类与茶叶沟通的重要渠道。
  茶器具作为人类饮茶的道具,在追求有效实用性的同时,其艺术性被无限地放大,在人与茶互动的行为艺术之中,如同一个神来之笔的符号,挥之不去。
  
  唐代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徐夤(894—898年)这首《谢尚书惠蜡面茶》虽然充满了修辞成分,但是字里行间流淌着武夷茶的高贵和茶具的奢华。
  唐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度发达,极大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器的要求很高。唐代宫廷内喝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陕西法门寺出土的整套皇家饮茶器具,为我们探寻唐代人喝茶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资料。
  根据同时出土的《物账碑》记载,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结合实物分析表明:“七事”指的是:茶碾,包括碾、轴;罗合,包括罗身、罗斗(合或盒)和罗盖以及银则、长柄勺等。从茶碾、碾轴、茶罗子等茶器錾有的铭文看,这些茶器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二年(868—871),又有“文思院造”字样。而文思院,乃是专门制造金银犀玉巧工之物的宫廷手工工场,表明这些器具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的大唐宫廷茶器。这些器具,用纯金或是纯银制成,极为华丽。
  晚唐,饮茶之风昌盛,茶圣陆羽的《茶经》便完成于此际。陆羽在《茶经》里则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从唐代名画《宫乐图》我们可以看出,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足见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
  如果说,法门寺出土的饮茶器具代表了唐代宫廷饮茶器具的最高成就,那么陆羽《茶经•茶之器》中所叙述的多件茶器就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唐代民间的饮茶器具。
  
  金银丝结条笼子
  有盖,直口,深腹,平底,四足。盖为穹顶,笼有提梁,盖与提梁间有链相连。整个笼子用极细的金银丝编织而成。条结笼子,主要供烘烤饼茶后,趁热装入纸袋,作为一种贮器,暂存于此。
  鎏金壶门座茶碾子
  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槽呈半月形尖底,与槽座焊接。茶碾子打开后,上置纯银锅轴。轴刃有平行沟槽,轴杆圆形,中间粗两端细,轴可来回转动。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时,供碾碎饼茶之用。
  鸿雁球路纹银笼子
  鸿雁球路纹银笼子,可供作为烘烤饼茶的用器。因唐时,人们饮的是饼茶,饮茶时要将饼茶先进行烘烤后,再经碾碎,方可煮茶饮用。
  鸳鸯莲瓣纹金碗
  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锤击成型,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及花草。走兽或走或奔,富有动态;禽鸟或飞翔或栖息,动静结合。下层莲瓣内均錾刻忍冬花草。碗内底中心,是一朵蔷薇式团花,外底中心则錾刻一只回首的鸳鸯,周围饰有忍冬云纹,是皇帝御用器具。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的茶器具,是从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宋代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撵茶图》以工笔白描的手法,细致描绘了宋代点茶的具体过程。画面分两部分:画幅左侧共两人,一人跨坐于一方矮几上,正在转动石磨磨茶,神态专注,动作舒缓,显然是个中好手;石磨旁横放一把茶帚,是用来扫除茶末的。另一人伫立茶案边,左手持茶盏,右手提汤瓶点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风炉、茶釜,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盏托以及茶罗子、贮茶盒等用器。画幅右侧共计三人:一僧人伏案执笔,正在作书;一羽客相对而坐,意在观览;一儒士端坐其旁,似在欣赏。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点茶场景的真实写照。
  
  也许唐朝的强盛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宋的评价却停留在积贫积弱的印象中。其实,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均达到了历朝的顶峰。陈寅恪先生曾赞誉宋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国的饮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风气日渐高涨。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时常举行茶宴、茶会,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宋徽宗《大观茶论》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有宋一代,建茶(武夷茶前身)得到了从所未有的尊崇。
  宋代的饮茶方式,较之唐代已经有较大改变。唐代所使用的煎茶法逐渐被宋代所摒弃,点茶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宋代“点茶”法是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先冲入少许沸水点泡,把茶末调匀,然后慢慢地注入沸水,用茶筅击拂,调匀茶而后饮用。宋代饮茶讲究欣赏茶叶本身的原汁原味,而不再在茶汤中加入香料和调味品,是进入清饮方式的开端。
  贯穿整个宋代的茶事,基本上都是以建茶为脚本进行的。宋代,以北苑茶为代表的“龙团凤饼”几乎独贡朝纲,被陆游诗赞“建州官茶天下绝”。在遴选贡茶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斗茶”对茶器具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斗茶中,好茶要用好的茶盏来呈现,于是茶盏的好坏对斗茶的成败至关重要。宋代的斗茶标准,一是看茶汤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以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二是看盏内沿与汤茶相接处有无水痕。以汤花保持时间较长,贴紧盏沿不退为胜,为之“咬盏”,而以汤花涣散,先出现水痕为败,为之“云脚乱”。这些标准都会受到茶盏的颜色和造型所影响。因此,当时闽北人就设计出了最合乎龙凤团茶的“建盏”。建盏,口大足小,不仅易于茶末的沉淀和倒渣,且在口沿与腹部交接处的内壁有一道环形凸圈,正好能约束好茶汤的量,否则的话“茶少汤多则云脚散,茶多汤少则粥而聚”。另外,斗茶须先预热茶盏,点注后也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温度。建盏胎骨厚重,除可以保持茶温,延缓水痕出现外,器形越往下越厚重。重心低,放置稳当,便于点茶时击拂。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在宋代,茶饼碾成的粉末呈鲜白色,点茶后产生的泡沫自然也是白色,在建盏黑釉的衬托下,黑白分明,既美观,也利于斗茶时观茶色,验水痕。
  宋代考究的喝茶方式及其对器具的重视使得建盏在那个时代大放异彩,被文人墨客所推崇,并随着茶文化远播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中最重要的道具。
  建盏以胎质灰黑为主,釉层厚,有流釉现象,并利用配料使简要的茶具呈结晶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兔毫、油滴、曜变等品种。
  宋代常用茶具有茶焙、茶槌、茶碾、茶磨、水勺、罗筛子、茶帚、汤瓶、茶筅、茶巾等十二种,审安老人运用图解,以拟人法赋予姓名、字、雅号,绘编出《茶具图赞》,趣味横生,并用官名称呼之,分别详述其清新高雅之职责,以表经世安国之用意。
  韦鸿胪—茶焙笼,姓“韦”,表示由坚韧的竹器制成,“鸿胪”为执掌朝祭礼仪的机构,“胪”与“炉”谐音双关;宋代流行饼茶,存放在竹制编织成了茶焙笼能够防潮。
  木待制—茶槌,姓“木”,表示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以备顾问之意;茶槌一般是用来敲碎茶饼,一般与金法曹、罗枢密一起使用。
  金法曹—茶碾,姓“金”,表示用金属制成,“法曹”是司法机关;制作材料包含金、银、木、石等,其作用是将茶饼碾成茶末。
  石转运—茶磨,姓“石”,表示用石凿成,“转运”是宋代负责一路或数路财富的长官,但从字面上看有辗转运行之意,与磨盘的操作十分吻合;石转运是指将茶饼碾成粉末,与金法曹的作用相近。茶磨分大、小两种,大茶磨一般需要水力等动力装置才能操作,一般为官方使用,小茶磨可一个人操作。
  兔毫盏(现代仿制)
  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民间称“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
  金兔毫(现代仿制)
  凝聚处呈泪痕状,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体口至底部渐厚,釉水流动使碗口失釉而形成一周赭色色节,釉面出现竖向排列闪耀银光的针状细纹,状若兔毛的窑变现象。
  油滴盏(现代仿制)
  油滴盏与兔毫盏的形成相似,在烧制过程胎质中的铁质析出水釉面,在降温时凝聚形成的,如果降温时间较长,就形成兔毫,如果温度下降很快,就会形成断断续续的斑点或油滴斑。在黑色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的称“金油滴”。
  鹧鸪斑盏(现代仿制)
  鹧鸪斑纹是在黑色底釉上点染浅色斑纹,色彩明丽生动,对比强烈,效果独特。鹧鸪盏以黑褐色为底釉,点染浅色斑点,二次施釉,一次烧成,巧夺天工,与典型的鹧鸪斑纹十分相近。
  曜变天目(现代仿制)
  曜变天目(因日本人从浙江天目所得而得名)是建窑黑釉茶器中最珍贵的种类,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曜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目前传世的四件曜变天目被日本奉为国宝。
  
  胡员外—水勺,姓“胡”,暗示由葫芦制成,“员外”暗示“外圆”;一般用葫芦剖开制成,宋代饮茶对取水也十分讲究,一般领江取水烹茶或者就近去山泉水。
  罗枢密—罗筛子,姓“罗”,表明筛网由罗绢敷成;“枢密使”是执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枢密”又与“疏密”谐音,和筛子特征相合;用来筛碾碎茶磨的器具。宋朝流行斗茶、点茶,对茶末的要求甚高,过罗筛选茶叶也成为重要的步骤,若想在斗茶中取胜,罗茶至关重要。
  宗从事—茶帚,姓“宗”,表示用棕丝制成,“从事”为州郡长官的僚属,专事琐碎杂务;其作用是在茶饼用茶碾碾成末,经罗筛选后,再用茶刷将茶末集中起来存放在盒中。
  漆雕秘—盏托,复姓“漆雕”,表明外形甚美,也暗示有两个器具。秘阁为君主藏书之地,宋代有“直秘阁”之官职,这里有茶托承持茶盏,“亲近君子”之意;漆雕秘阁的做用那个是承托茶盏之用,可以防止茶盏烫手。宋代茶托多为漆制,以素色漆或者是雕油漆最多。
  陶宝文—茶盏,姓“陶”,表明由陶瓷制成,“宝文”之“文”通“纹”,表示器物有优美的花纹;这里的茶盏指的是黑釉茶盏,“去越”说明出产茶盏的地方是福建,离越地不远,“自厚”是指茶盏内壁厚,这也是黑釉茶盏的特点,“兔园上客”则明确指出是兔毫黑釉盏。
  汤提点—汤瓶,姓“汤”,即热水,“提点”为官名,含“提举点检”之意,是说汤瓶可用以提而点茶;汤提点即水柱,又被成为执壶,主要用来注汤点茶。汤瓶的制作很讲究,黄金汤瓶一般为贵族阶层所使用,明间斗茶一般使用陶瓷汤瓶。汤瓶一般广口,长腹。
  竺副帅—茶筅,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其作用是调茶汤。宋代斗茶取胜的关键环节就是茶筅在盏中调汤时的技巧,控制汤花一定要用茶筅来配合。竹制茶筅难以保存,所以目前流传下来宋朝茶筅很少。
  司职方—茶巾,姓“司”,表明为丝织品;“职方”是掌管地图与四方的官名,这里借指茶巾是方形的。是在点茶过程中用来保持屋内清洁卫生的器具。茶本事洁净之物,煮茶、点茶时茶巾必不可少。
  
  
  元代
  元朝开国功臣耶律楚材(1190~1244)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可见建茶在游牧民族蒙古人统制的元代,依旧受到极大的欢迎。元朝基本延用宋代遗留下来贡茶制度,但是对茶的理解和品味却与宋代大相径庭。由于元朝等级森严,把臣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汉人四等。处于上等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西夏、回鹘)都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需要消耗大量的茶叶来帮助消化大量的肉食,而且他们对饮茶文化相对落后,所以对茶叶数量的要求远远大于质量。制作“龙团凤饼”费工费时,供不应求,所以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散茶作为一种常态的茶饮应运而生。元初,蒙古族刚入中原,其文化并没有与汉文化完全相融,所以宫廷的茶文化并未如宋代那样繁荣。但在民间,特别是在汉文化区域,文人雅士之间点茶风俗仍然十分盛行。随着元朝统治渐渐汉化,朝廷对贡茶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朝廷上下仍然以奢享武夷茶为荣。为了制造更多更好的贡茶,1302年,元朝廷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溪畔设立了“御茶园”,精制龙凤团饼。
  元代对于茶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宋代被称为“水丹青”、“茶百戏”的点茶、分茶在元代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的传承。到元代中后期,散茶开始流行后,直接将散茶用沸水冲泡的撮泡法逐渐替代了将饼茶研磨的点茶法与煎茶法。于是,作为“茶之父”的器具在这个阶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撮泡法节省了备茶过程的许多繁文缛节,也大大简约了所需茶具。散茶的色香味形及其饮用方式与团茶截然不同,元人已开始将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器具排除在茶具之外,此时常用的茶具仅有执壶(贮汤冲泡)、高足杯(碗)、盏、盏托、碗(饮具)、盖罐(贮茶具)等。
  于此同时,元代打破了宋代茶具独尊建窑的传统,在茶事中开始广泛使用唐宋延续下来的“南青北白”瓷器。此际,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的工艺水平都日趋成熟,所产茶具倍受青睐。此外,景德镇青花瓷制作技艺的成熟,为元代的茶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呈现出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景德镇位于产茶区,当时隶属唐宋著名的产茶地浮梁(白居易《琵琶行》中曾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载述)。和建窑一样,位于产茶区的景德镇所产的茶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景德镇当地原料丰富,为完善制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地就有“工匠四方来,瓷器天下走”的美誉。宫廷在景德镇设立了唯一的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尝试了多种管理手段。除了设立行政机构以外,对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十分重视,规定免除工匠的一切征税,对其技艺实施“世袭制”,使得生产更加的专业,特殊的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分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材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颜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画的图案严谨、细腻,笔法工整。这类产品体积较大,是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器形豪放,青料浓重,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为乳浊的卵白釉,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多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
  元朝意识到大力发展瓷业对其经济的重大意义,积极地设立港口外销管理机构,同时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对外的交流与发展。在土耳其与伊朗的博物馆里还收藏着极其珍贵的青花瓷器,代表了当时青花瓷器艺术风格与特点。
  
  青花缠枝菊花牡丹纹托、盏
  内底饰缠枝花卉,盏外壁和托内绘以“花盛叶茂”的缠枝牡丹和菊花,寓意富贵吉祥。间以卷草纹、莲瓣纹、蕉叶纹,构图严谨,繁而不乱。胎薄体轻,小巧玲珑。
  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器内口沿绘青花卷草纹,内腹壁压印龙纹一周,底绘青花火焰纹,外腹壁绘青花龙纹。此杯青花和印花复合装饰,龙为三爪,毛发飘动,颇有气势。
  青花缠枝花卉纹梨形壶
  盖面及盖钮绘有缠枝花卉,颈部饰一周卷云纹,辅以弦纹装饰,壶身饰缠枝花卉纹饰。
  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棱执壶
  盖为圆尖钮,鼓顶八棱形,饰覆式莲瓣纹,向柄一侧有一小圆形钮。颈中部内束,饰一周回纹,上半部饰蕉叶纹,下半部覆莲纹内绘火焰宝珠纹。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而不乱。
  
  
  明代
  
  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局部)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了明代人们喝茶所使用的器具,煮茶炉是竹炉,四方形,炉外用竹编成。
  
  纵观历朝茶事,似乎有隔代繁荣的迹象。从唐到宋,中间经历了五代的式微;由宋到明,中间出现了元代的相对平庸。而明代茶事较之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表现为不同茶类的创制,及其衍生出来的饮用方式和器具,以及茶叶的对外输出。
  明初,农民皇帝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颁令罢造龙团,改贡散茶,以减少茶农为制作贡茶而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曰:“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役。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武夷茶以其独霸天下的雄姿再次被推上了历史的高位。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云:“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至今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明代,武夷茶除了茶品名冠天下,其制作工艺也取得了开创性的发展,诞生了影响世界文化最为深远的红茶和乌龙茶。明末,炒青绿茶、红茶、乌龙茶在武夷山并驾齐驱,其冲泡方法和器具比前朝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出现了用于诠释红茶与乌龙茶的功夫茶冲泡方式,一度改变了人类的休闲方式。
  明代的文人好游山玩水,出行时,喜好随身携带一套茶具,择一幽静之地,品泉煮茶。许次纾《茶疏》中提到:“仕人登山临水,必命壶觞。乃茗碗薰炉,置而不问,是徒游于豪举,未托素交也。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一,注二,小瓯四,洗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小炉,小炉香囊,七箸,此为半肩。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较之前几个朝代,喝茶的器具已经有了极大的简化。文人出游,闻香、烹茶、吟诗作赋,更多时候,喝茶已经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享受。当然,较之文人雅士,一般的民众在喝茶上就简化了不少环节。在明代张德谦所著的《茶经》中,从论器一章中就能可知,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9种。
  据专家考证,《煮茶图》上所使用的烹茶壶就是紫砂壶。这使我们又把目光关注到另一个绚烂的茶具种类—紫砂。明代使用散茶冲泡的方式极大促进了紫砂行业的发展。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宜兴蜀山镇用质地特殊的紫砂泥制坯,烧成质地坚硬,呈黑褐色、淡黄或者紫黑色的无釉精细陶器,紫砂陶器又以紫砂茶壶为主。
  相传紫砂壶最早是由金沙寺僧发现的,但据史料记载,紫砂制作的真正开创者应该是供春。供春是吴颐山的学童,曾在金沙寺陪读,后因学金沙寺僧人紫砂技法,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壶。如今供春留下的紫砂壶极为稀少,但其处在紫砂的草创期,造型应该十分古朴。
  供春之后,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赵良、袁熙、时鹏,其后,时大彬成为一代制壶能手,其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在当时就有人仿制。时大彬之后还出了不少的紫砂名家,紫砂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甜白釉僧帽壶(明)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僧帽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
  
  紫砂壶土质细腻,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吸水性,用紫砂壶来冲泡散茶,能把茶叶中的真香挥发出来,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也成为自明代之后茶壶的主流之一。紫砂壶能体现浓厚文化色彩的就是壶铭,一把紫砂壶具有上好的泥料,雅致的造型,若能配上绝佳的壶铭,其艺术价值就会大大提升。
  紫砂壶从早期的古朴雅致发展到后来,慢慢地分化,基本上形成了三大脉络:宫廷紫砂、文人紫砂与民间紫砂。因为文人参与设计制作,更多地融入了审美情感,而备受人们喜爱,成为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于一体,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收藏、把玩价值的茶器。
  
  清代
  
  清代有一幅著名的茶画叫做《烹茶洗砚图》由钱慧安所画。画中亭榭内琴桌上摆设有茶具、书、琴,一侍童正在亭外水边涤砚;另一侍童拿着蒲扇,对小炉扇风烹茶,主人正在等待品茗。
  
  在明代开创性发展的基础上,清代的武夷茶延续并拓展了历朝的茶事文化,各种茶类及其品饮方式与器具兼收并蓄,和谐共生。从史料中可以了解到清代的武夷茶主要有红茶、岩茶、绿茶以及团茶等几个品类。乾隆皇帝(1711~1799)《冬夜煮茶》中曾写道:“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灯前手擘小龙团,磊落更觉光烱烱。……定州花瓷浸芳绿,细缀慢饮心自省……”诗中再现了用定州花瓷品饮武夷小龙团的情形。
  同期大诗人袁枚(1716~1798)《随园食单》记载品饮武夷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记载功夫茶品饮的文字。发祥于武夷山的功夫茶很快就经过茶商传到了闽南,形成了闽南功夫茶;进而传播到毗邻闽南的潮汕,形成了潮汕功夫茶;跨越海峡进入台岛,形成了台湾功夫茶。功夫茶因其极具休闲性,所以迅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台湾连横在《雅堂笔记》里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足见功夫茶对茶品和器具的考究程度。随着华侨的往来和茶叶的输出,功夫茶品饮方式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功夫红茶的饮用方式进入欧洲后被演变成了下午茶,在异国落地开花,并衍生出了同样精美的下午茶器具。
  功夫茶冲泡方式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对茶具要求极为讲究,其中潮汕功夫茶最具代表性。一套完整的潮汕功夫茶茶具,计十来种:
  
  茶壶
  潮汕方言叫做“冲罐”,也有叫“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若是壶太大就不“功夫”了。
  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则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
  茶洗
  形大如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以浸冲罐;另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经泡过的茶。
  茶盘
  茶盘重要的是“宽、平、浅、白”。盘面宽,以便客人多时,可以多放几个杯;盘底平,不会使茶杯不稳摇晃;边浅色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要注意到“夏浅冬深”的搭配。茶垫里面还要垫上一层丝瓜络做的“垫毡”。能很好地保护茶壶。
  水瓶与水钵
  用来贮水烹茶。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水钵用来贮水以备烹茶之用,大小约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红泥小火炉
  式样十分好看,形式各异。特点都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
  砂铫
  俗称为“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就会掀动,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声响。
  清代之时茶已是人们日常的饮品,喝茶的方式也日益简化。茶业在清朝有了很大发展,除了绿茶之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都已形成。
  由于适合用功夫茶冲泡方式的乌龙茶、红茶、黑茶产量较少,而且对器具、冲泡技术要求极高,所以功夫茶冲泡方式并没有取得“一统天下”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绿茶、白茶、黄茶也有最合适的冲泡方法和器具。康乾盛世之际,由于绿茶的产量大,易于饮用,成为最大的茶饮,也使得用盖碗喝茶的方式日益流行开来。上至京师,下至平民百姓的茶馆,都十分喜爱用盖碗喝茶。用盖碗泡茶,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即可饮用,省时、省事、省器。
  清代的茶杯或茶壶多为陶或瓷制作,有“景瓷宜陶”之说。清代的瓷具精品,多由景德镇生产。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茶托”又称“茶船”,用茶托喝茶时不会烫手。盖碗茶具常常有名人所绘山水花鸟或是避火图。十二个盖碗加十二个托称为二十四式,通常在茶会中使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型、元宝形。
  在当时,除了青花瓷、五彩瓷茶具以外,还诞生了粉彩瓷、珐琅彩等不同工艺的茶具。
  
  当代
  当代的品茶出现了两极分野的态势,由于南方是茶叶原产地,所以历来对饮茶方式颇为考究,功夫茶道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而北方远离茶叶原产地,北方人对茶叶的认知相对少,因此北方人喝茶也相对简约,人们通常沿用最简易的撮泡法,在大茶缸里直接加入茶叶冲泡,带叶渣饮用。
  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制作工艺,以及特殊的历史渊源,使得武夷茶从古至今都处在茶文化的最前沿。诚如赵佶所言:“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发祥于武夷山下的宋代的点茶、明清的功夫茶,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当代武夷茶事依旧处于引领地位,从原产地润物无声地波及国内外,呈“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态势。
  上个世纪,台湾茶文化学者通过整合历代饮茶法、日本茶道、功夫茶道,并结合现实的饮茶习俗,整理出了一套以乌龙茶为载体的茶艺,把观赏性与实用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台湾茶艺很快就传播到乌龙茶原产地武夷山。在借鉴台湾茶艺的基础上,武夷山茶文化工作者结合武夷岩茶的特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功整编出一套武夷茶艺,并随着武夷茶的影响力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成为国内各种茶艺的范本。武夷茶艺把茶的食品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融合,并为乌龙茶冲泡方式和茶具进行一次规范性的梳理和定位。
  武夷茶艺的器具包括:盖碗杯、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
  和传统的功夫茶道相比,武夷茶艺的器具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改变,一是改紫砂壶为盖碗杯,二是使用公道杯。盖碗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对武夷岩茶进行感官品鉴,盖碗杯一般是白色瓷杯,便于鉴赏叶底和汤色,同时杯盖是很好的闻香工具,而且盖碗杯比紫砂壶更易于清洁,可以更好地确保岩茶不受串味。公道杯是为了均匀前后次第出水的茶汤,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味的茶汤。
  
  武夷茶艺的规范器具有:
  品茗器具:
  1、 品茗杯:品饮用的上等杯是白、小、薄的瓷杯,也称作“若琛杯”。白瓷杯能最好地把武夷茶清清丽醇厚的汤色呈现出来,也因为其不易吸附茶味的特点,使得上一泡茶汤不会影响下一泡茶汤的味道。若是冲泡红茶则使用玻璃品茗杯最佳,通透的杯体能使红茶中的细毫特别突出。
  2、 闻香杯:与品茗杯相同,但由于杯身较高,容易聚集香气,能把茶独特的气味展示出来。闻香杯常用于茶艺表演,朋友聚在一起喝茶的时候使用得很少。
  3、 茶海:也称公道杯、母杯、茶盅,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公道杯是为了均匀前后次第出水的茶汤,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味的茶汤。
  4、 茶滤:在茶汤由茶壶倒入茶海时过滤茶汤中茶渣的漏滤器具。常见的茶滤有不锈钢茶滤、葫芦茶滤、瓷器茶滤、竹制茶滤等。
  5、 杯碟:也叫杯托,用于放置品茗杯与闻香杯。杯碟的最大作用是防止喝茶的人因茶汤过热而烫手,也能使茶桌不会因茶汤溢出显得不整洁。
  
  存取器具:
  1、茶罐:保存茶叶的罐子,密封性好,能避光防潮。材质多为铁、瓷、锡等。
  2、茶则:量器的一种,茶叶入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材料多为竹子。使用茶则能避免手与干茶的直接接触,更加干净卫生。
  3、茶漏:便于将干茶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不会浪费茶叶。
  4、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其他器具:
  1、 茶盘:盛放器具用,演绎茶艺的载体。
  2、 注水器:随手泡、电磁炉、铁壶等。
  3、 容则:又称茶道六君子,用于放茶则、茶匙、茶夹、茶漏等。
  4、 茶巾:清洗擦拭用。
  5、 茶笔:刷壶或者清理茶盘用。
  6、 水盂:干泡法时使用,用于盛装泡茶时产生的废水。
  
  后记
  国事兴则茶事兴,茶事兴则茶具精。人们常说茶叶是茶事的主角,其实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了多少茶叶的芬芳,却惟独留下这些历历在目的茶具。煮茶也好,点茶也罢,灰飞烟灭之后,不同茶器成了不同时代符号,向现代人们述说着当年的依稀茶事。喝茶,是品味感觉。我们既然无法从唐代的茶杯中喝出奢华,宋代的茶盞中喝出清雅,却能从代代延续的茶具中去追溯一幕幕觥筹交错的浪漫。
  
其他文献
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百多位出家法师在台湾所做的,不只是效法唐朝赵州禅师一句的“吃茶去”,我们更亲自种茶去、采茶去、做茶去,最后才能在茶的一生当中,静静地体会禅茶一味的一点滋味。有一次,师父在我们的茶山就写到“吃茶不晓种茶苦”。我们平常常常喝茶,喝一杯好茶很容易,但是要种出一杯好茶却要多少辛勤的耕耘和多少汗水的浇灌。  (一)茶生于寒山,不因寒枯而失节  茶生于寒山,不因寒枯而失节。寒冷、风吹、日晒、
期刊
禅茶属于宗教茶艺。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用具  碳炉一个;陶制烧水壶一把;根雕茶桌一张;兔毫盏若干个;茶洗一个;有把手的泡壶一把;香炉一个;香一支;木鱼一个;磬一个;乌龙茶10克至15克;茶道一套;佛乐磁带一盒。  基本程序  1.礼佛─焚香合掌  同时播放《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梵乐或梵唱,让幽雅庄严、平和的佛乐声,像一只温柔
期刊
李瑞河说,投资就是赔钱也要赔在自己的祖籍地,就像买爱国奖券一样,没有中奖,换一个爱国。他到家乡漳浦投资,万一失败了,也是回馈家乡。    9月26日,天福茗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在天福茗茶香港上市挂牌仪式上,天福茗茶总裁暨创办人李瑞河激动地说:“天福茗茶是我于1993年在大陆创立之茶叶品牌。自创立以来,致力于茶叶、茶食、茶具之销售,以及传统茶文化
期刊
天福集团的成功上市,在为天福集团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对中国茶产业带来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2011年9月14日,天福茗茶在香港挂牌招股。天福茗茶创办人李瑞河、总经理李家麟等在香港举办上市前的投资人说明会,200多位嘉宾出席,场面热烈,招股势头喜人。  天福茗茶这次在全球发售2.08亿股股份,9月20日定价,26日挂牌交易,全球发售集资总额约为12亿元港币。  接受记者采访时,天福
期刊
这几天收获还不小,到乡下丈人家吃“闰月饭”,不仅尝到了好多美食,而且更重要的是蹭到了已经陈放了一百年以上的岩茶茶梗。不知道你信不信,那茶梗实实在在的陈了一百年以上,来路很正,年代清晰。  好多茶友关注为什么要保存茶梗,又是怎么陈放一百年的。据说现在茶梗的主人祖上人是经营茶叶生意的,赚了钱,盖了大房子。那间存茶梗的老房子到现在两百多年了,不知哪年哪月在阁楼上留下了茶梗。一般来说,乡下人根本不会知道这
期刊
帐篷前的那两棵泡桐花儿已陆续开始凋谢,进山做茶已有些日子了。由于数日的连续暴雨,采茶的村民都回村了,独自一人留守营地。  昨晚,一阵大暴雨猛烈地撞击帐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是苍天破了个洞,将天水倾泻?狂风夹杂暴雨肆虐着大地,山谷两侧的森林在黑夜中咆哮,帐篷似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与暴风雨共舞,仿佛随时与暴风雨一起飘摇而去,飘向茫茫黑夜雨海……于大自然,人的生命及万物生灵显得是何等渺小、脆弱。  不知
期刊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更热衷喝茶,聚居境内的26个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品饮、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甘霖。“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喝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
期刊
云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在这片洁净的天地里生活着28个少数民族,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    普洱名茶八色清,龙芽早占一枝春。  香闻百里芝兰气,翠满千山瑞草芬。  贡献人民涤俗气,欢谈国
期刊
白族×三道茶  要说起云南的茶俗趣事,就不得不说一说独特的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人民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独特之处就在于,每道茶都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头道茶,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然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扑哧”声响,罐内茶水沸腾,化为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
期刊
乐活,是周伟对茶的理解,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身为70后的周伟,有着这个年代人所具有的典型优点:认真、直率、热情而执著。喝茶时,他对着一泡滇红啧啧赞叹,原来生活中的他,一直把茶视为知音和良伴。烦恼时,他习惯喝上一杯茶;喜悦时,他依旧会沏上一杯茶,听听音乐看看DVD,享受偶尔休闲的时光。周伟说,即使在片场,他也会手拿一个大茶缸,在各组各部门间来回调度和指挥。  快进电影,我的生活我导演  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