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引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引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7例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73例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年龄构成、Af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病因进行了探讨。结果 心房纤颤引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占17.43%,其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年龄分布于73~81岁者居多,83%为持续性心房纤颤,76%的脑梗死患者为颈内动脉系统,临床表现相对较重,死亡率高达17%。结论 心房纤颤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应早发现、早诊断,同时早期给与必要的临床干预,能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关键词:心房纤颤 急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 Clinical Analy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Caused b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Af) lead to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in September 2011 - February 2014 treated 137 ca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of which 73 cases of sudde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from the age composition, A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tiology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lead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counted for 17.43%, of which a large proportion of men aged 73 to 81 years distributed majority, 83%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76%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s carotid arterial system,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relatively heavy, the mortality rate as high as 17%. Conclusion acute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ts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hould be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o give the necessary clinical intervention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⑴,心房纤颤患者一旦出现脑梗死,其病情危重、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对我科13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中73例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临床特点如下。   1.1病例选择随机抽取我科13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3例患者于入院后1~3天后突发急性脑梗死,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⑵,并经透露CT或MRI检查证实,占53.28%,男47例,女26例,年龄46~88岁,以73~82岁最多(见表1)。 表1 73里心房纤颤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构成   1.2心房纤颤的病因及临床分型 73患者中,持续性心房纤颤者61例,阵发性心房纤颤者12例。心房纤颤患者的病因构成中,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2例。    1.3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73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椎基底动脉或颈内动脉系统正装或体征,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三次修订的脑栓塞临床诊断标准⑶。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4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1例,死亡6例。将神经系统的损害症状分为以下三级:①意识障碍;②运动障碍:轻度(肌力Ⅲ级及Ⅲ以上),重度(肌力Ⅱ级以下);③其他神经系统损害:抽搐、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见表2)。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及临床表现   1.4心房纤颤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 73例心房纤颤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5例于入院前有明确的心房纤颤病史,25例于入院后经心电图或心电监护首次发现心房纤颤。   2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发展 ,急性脑梗死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心房纤颤科室急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其中50~59岁患者占1.5%,80~89岁患者占23.5%⑷。这与老年患者窦房结和结间束的肌纤维减少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高凝血液状态等密不可分。有文献报道,有10%~15%缺血性卒中是有心房纤颤引起的,特别是80岁以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有25%是由心房纤颤引起的⑸。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心房纤颤突发脑梗死的患者达53.28%,以71~83岁居多。   心房纤颤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病因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当心肌缺血达到一定程度、发生炎症等病变时,左心房心肌缺血、纤维化,左心房心肌肌束排列混乱,心房肌在不应期长短上和传导速度上显著不一,形成多发性折返激动,使冲动在心房内无法有规律地传导,引起心房肌不协调的颤动,引发心房纤颤。弱心房纤颤持续发作,左心房逐渐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增加,左心房及左心耳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极易形成血栓,一旦栓子脱落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脑动脉即引发急性脑梗死。   本文结果显示心房纤颤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数为颈内动脉系统受累,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有文献报道,心房纤颤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多累及颈内动脉系统,由于颈内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弓发出,向后延续 为大脑中动脉,从而为大脑额叶、顶叶、颞叶及基底节供血,当大脑中动脉发生梗死时必然致使大面积脑组织梗死,而大脑又不能快速地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从而导致脑梗死后的一系列伸进系统症状及并发症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心房纤颤为导致脑卒中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加强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Lao J等对大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护可以发现1/20患者合并有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检出率⑺。   尽管心房纤颤极易形成血栓及诱发急性栓塞性脑卒中,但目前很多研究并未证实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而且出血转化的风险明显要高于脑卒中再发风险。刘福良等⑻的研究表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应用法华令较单独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预防非版模性心房纤颤脑栓塞的发生,建议常规对患者确定个体INR目标,采用2.5mg起始剂量用药,维持INR在2.0~3.0比较合理。Beri等⑼的文献报道,大面积脑梗死、高龄、广泛血管病变、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均提示应延迟抗凝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10天内应避免肝素抗凝。 总之,心房纤颤可明显降低心排血量,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易合并心力衰竭,进一步减少脑血流量,使脑组织供血不足,影响神经功能的回复及疾病的康复,预后较差,其神经功能重度缺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极高,加强对心房纤颤的预防及治疗,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心房纤颤的原发病因,控制心房纤颤发作,消除其它相关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   参考文献   ⑴Alcade Tirado P,Ribera Casado JM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and an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J] An Med Interna,1995,12(8):369~373.   ⑵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⑶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64~665.   ⑷lloyd-Jones D,Adams R, Carnethon M,et al. Heart diseas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9 update: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ulation,2009.119(3):480~486.   ⑸于忠,2009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参会报道[J]。心脑血管疾病防止,2009,9(6):421.   ⑹刘伟英,唐烨晖,张建国,等。老年飞瓣膜病房颤并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286~288.   ⑺liao J Khalid Z,scallan C,et al. Noninvasive cadiac monitoring for detecting oparoxymal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oke:a systematic review[J].Stoke,2007,38(11):2935~2940.   ⑻刘福良,蒋彬.法华令预防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那梗塞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8):1051~1053.   ⑼Beri A,Punam SR.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ok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a balance of risks and benefits[J].Cardiovasc Drugs Ther,2008,22(5):419~425.
其他文献
吸痰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入住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本身病情危重,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会厌暂时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再加上镇静剂、肌松剂的应用患者咳痰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潴留影响通气效果,易诱发肺部感染,使病情恶化,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1]。因此,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关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干预预防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方法 46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患者,对其手术的并发症进行了一系列围术期干预如加强术前皮肤的清洁、术中器械的准备、术后严密监测。 结果 本组46例1例因有周围脏器侵润而中转开腹,其余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 护理人员熟悉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娴熟配合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作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方法:将37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18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91.6%,不满意率为8.4%,实验组满意率为99.1%,不满意率为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成效。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 腹腔镜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经快速尿素酶实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的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胶囊。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为86.7%,与对照组(78.3%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BI-RADS Ⅲ级病变的动态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203 例初诊为乳腺BI-RADS Ⅲ级病变,并均经临床随诊追查三年以上,病理证实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8–60岁,所有病例均行临床查体、X线钼靶和超声检查,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X线钼靶和超声表现,总结X线钼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特点。结果 X 射线钼靶图像表现以片状致密影、
期刊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男性不我国近年来男性不育患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男性精子质量不断下降,这可能与环境污染、性病蔓延、吸毒、酣酒、过度吸烟等生物和化学因素造成男性生殖器官睾丸损害有关[1]。笔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男性不育一例,现报道如下。  肖某,男,34岁,主因结婚7年不育于2008-3-10初诊。患者曾因婚后5年不育离异,现结婚2年仍未得子 ,性生活正常。精液常规:精子量正常,液化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128例观察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CT引导下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综合治疗和辅助支持,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采用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显效的有34例,占比53.12%,有效的有26例,占比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0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西医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4.5时为细菌性
期刊
摘 要:针灸治疗肥胖病疗效确切而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方法多样。本文对其临床概况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针灸减肥临床现状作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肥胖病 针灸 临床 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的过剩,单纯性肥胖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体重的增加,各种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频频出现,成为当今社会人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8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叶酸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给氨氯地平,叶酸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1.0mg/d)治疗,观察8周;两组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血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血压和血脂等。结果 叶酸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均10 mmHg。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