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旧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是石城,其实是一座由条石砌就城墙的城厢。
  这座石城就是蒲圻石城,也有人称之为赤壁石城,那是因为我的家乡在十多年前由“蒲圻”更名为“赤壁”,我认为还是称它为蒲圻石城更为适合,因为“蒲圻”更名“赤壁”是对原蒲圻行政区的一个更名,并不是对原蒲圻所有街道以及这些街道上所有物象的一个集体更名。史料记载,古时的蒲圻无城郭,以山为屏,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有一个叫胡其高的知县倡修城墙,历经223年,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基本修成,而且城墙全部由条石砌就,石城因此而得名。石城建有六门,东曰“聚奎门”,南名“迎薰门”,西南“丰乐门”,西谓“宝城门”,西北“通汇门”,北称“拱极门”。陆水河环绕南、东、北、西四门日夜流过,养育了石城内外的众生,也映衬着这座石城。
  关于这座石城的资料,查来查去,其描述大多也就这样差不多,我也查找过有关这个倡修石城的知县胡其高的生平资料,只查找到“胡其高,字汝升,四川井研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二年任,主修蒲圻城”,也没有更多收获,不知道他的官宦生涯中还有哪些作为,但这个知县因这座石城而名垂后世,我想一个人为官一方有此一件功德也就足矣,因为几百年来,生息在石城里的人们,不仅有一条陆水河的养育,更有了这座石城的护佑。
  儿时的我家住石城外的陆水河对岸,虽说住在石城外,但每天得到城厢里的小学读书,也就日复一日地在石城下的城门洞走过,进出这座石城,穿行在它石城几百年的经历中。那时我不仅在石城外的陆水河里钓过鱼、游过泳,也在这座石城城门洞中躲过雨,在城门洞中纳过凉。有的时候,我们几个同路的小伙伴在城门洞玩一种九宫格的游戏,时过多日,我们在城门洞某处画下的九宫格还在那里;有的时候,我们故意不走城门洞,而是从石城城墙的低矮处攀爬上城墙,走在夕阳下的石城城墙上;有的时候,也有独自一个人背着书包坐在石城的城墙脚下的日子,看夕阳西下,让自己和陆水河还有这座石城,一起消失在暮色中。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石城在经历数百年沧桑后,从迎薰门沿陆水河至通汇门一线的城墙虽有残损,大致上还算是完好,从通汇门向西往宝城门方向还有数百米的残垣断壁,其他的城墙已毁坏殆尽。家乡盛产茶叶,在石城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每年都有到城厢外采茶的义务劳动,每次茶场采茶归来都从这处残垣断壁石城城墙下经过,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一处残垣断壁也没有了,消失在陆水河边。
  在石城下,我的一些记忆同城墙一样斑驳,每每想起,这些斑驳又是那么灿烂,那么无忧无虑,就像我的童年,我想,一个人的童年大多都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生长在石城下的人们也应该是这样,我的童年也亦如此。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由于对知识的掌握和人生阅历的关系,应该无从思考过一座石城的历史兴衰,想象过它的曾经以及过往。直到有一天,我重新认识这座石城的时候,我安放在石城的童年记忆已经无处找寻,历经200多年修建的石城,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城”,时光流轉到今天,留下的只是,一条陆水河,半座古石城。
  面对石城,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它就是这座城池的历史具象。一座石城,它的存在或者是消失,对于曾经在城墙下生活过的人们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恐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生活在文化古都城墙下的幸运,但在我的人生中,能有在石城下成长经历是我的幸运,因为这座石城有我太多的记忆所在,承载了我许多许多的日子,尽管现在只剩下半座残留的石城,在今天的天空下,石城的城墙上,尽管有双脚的立足之地,也可以让自己的目光洞穿岁月的尘埃,如果尽收眼底的是一座完整的石城,享受明时的日出,清时的日落,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又该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
  前些年,我已从石城之外迁居到石城之内,每一次透过临河的窗台眺望石城,让我肃然起敬的是数百年中不厌其烦的对石城的修建之举。石城从修建到完工,从完工到今天的半座石城,有筑城的人,也有“破城”者,对于那些“破城”者,又该如何面对修建这座石城的前人,就石城而言,他们就是对立的双方,半座石城恰好像是双方对峙的一道防御墙,而石城本身只把属于自己的历程和伤感汇织在城墙之上,坚守着一方安乐。
  倡修石城的知县,还有更多的石城修建的参与者,他们早已入土,或者说是早已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但他们修建的石城今天依然屹立在陆水河边,成为我们对过去的时光最直接的阅读和追思。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这辈子,她永远忘不了那双深幽的眸子,那双像来自外太空一样纯净的冰绿色的眼睛。  他俩住在同一条巷子,却素来没有搭讪过一句话,偶尔路上两人碰面,她害羞地低垂下头,总被他摄人心魄的眸子捕捉,亦很快被他锐利地目光打败。每次她都迅速地关闭眼帘,而脸上腾升起的层层羞赧红晕使她局促不安,只能窘迫地疾步从他身边溜走。那会儿,她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铿锵有力。短暂的晕眩占据了她的大脑,或那一霎完
期刊
没去过鼓山的福州人,可能很少。  我头回上鼓山,三月,那年十二岁。从三牧坊校园出发,汽车迎着太阳而去。一路上,小伙伴们像一群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尤其是已上过鼓山的伙伴,更是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不多久,车到山脚,下车进山,大伙沿着石磴拾级而上。我肩负蓝花被,人小背包大,举步维艰,伙伴们和我一样,气喘吁吁。虽然春寒乍暖,寒气并未消尽,但大家已汗流浃背,小脸蛋像入秋的苹果,泛出一层红晕。长长的
期刊
一  我又想起了那个秋夜,在这个孤冷的冬夜里。我怎么又想起了那个秋夜呢?是冬日里太冷,秋日里还暖吗?  一地的黄叶,风刮得哗啦哗啦地直响。那树,把天挤成了一条缝,灰色的……  二  我说:“我们紧靠着一起走。”  你害羞地笑着说:“你胡说,没有,根本就没有。”  我说:“你跟着我走。”  你说:“去,没有,也没有。俺自己走。”  我说:“我停下来叫你。”  你娇羞地说:“去。”  我问她:“路的北
期刊
七岁那年,妈妈离开了这个世界,爸爸努力地挣钱,家里只剩下奶奶和她。十四岁那年,爸爸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叔叔很好,经常给奶奶送点钱过来,可是,每次奶奶拿到叔叔那点钱之后,总能听见叔叔婶婶无休止的吵架。  小雨和奶奶相依为命又过了两年,奶奶为她洗衣做饭,她也为奶奶洗衣做饭。终于有一天,他们没有饭再做,没有衣再洗了。就是那一天,十七岁的小雨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站在村头向她洒泪挥手的奶奶,离开了。  城里花花
期刊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书,便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了解她,时间不长,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  这缘一旦结成,便不想戒掉。在窗前的阳光里,在檐下的鸟鸣里,在落日的余晖里,在床头昏黄的灯光里……无时无刻不能与她约会。深夜是最宜于读她的时候。此时,夜阑人静,双手捧着她,任思绪在天地间驰骋。拜读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翻阅人世千般气象,触摸她的故事经脉,展读她
期刊
一  清宣统二年二月十五,也就是1910年4月4日午时,苏州一个普通的古老小巷,春天里的阳光懒洋洋透过丁香树洒向地面,巷子里的人们大都在午睡,一切都静悄悄的,忽然一个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宁静……  第二天清晨,早起的人们发现了这个被遗弃在巷口奄奄一息的女婴,他们议论着,但没人施以援手。这时,一个年轻的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传教士从旁边经过,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收留这个可怜的女婴。这个年轻的外国女教士是美国
期刊
节气已是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山峦清瘦,大地沉寂。  可是,雪地上有野鸡野兔轻巧腾跳的痕迹。松林里,从墨绿针叶间落下的松果,有的刚刚被松鼠啃过,松香清冽。山野间,满目枯黄棕褐,偶尔跃出一丛艳红,是经霜不落的刺玫果,丰满水润,吹弹可破。尽管地冻天寒,这些小浆果却要在几场大雪之后才能风干。它们让你想起初夏,单瓣的粉红花朵,漫山遍野地香。几棵山里红,叶子早已落尽,红红的小果子还挂在枝头。春
期刊
我们的俗语“饭”就是大米饭,有一次看电视,有一句对白引起我极大的兴致:大人叫孩子们“吃饭了”,但当他们“吃饭时”却只是在吃馒头。我觉得非常惊奇,后来一打听,才明白,原来“北方人”说的“饭”,包括了馒头及其他杂粮。  从小在南方小城长大的我,每餐都缺不了米饭。记得有一次自己淘气被母亲训骂,便赌气不吃晚饭,结果清早起来浑身无力,好像饿了很久,母亲端来一碗粥,就被我狼吞虎咽地“倒”进了肚子里。  我们这
期刊
东经112°58′,北纬28°28′。  坚实的花岗岩顶起一层薄薄的黄泥或者沙土,延绵数十里,界定三县市区。九峰傲岸,俯视脚下的丘、谷、廊、川。  老高沿着当年求学归家的小路,依次推开竹木山门,老槐树嶙峋的疏影橫过那口狗刨过几个来回、捉过愣头鱼、摸过滑泥鳅的山塘,掩不住任家大屋茕茕独立的两堵泥墙。  咀上坳七叔的小别院内,莴笋、卷心菜翠绿,三两树橘柚金黄,扁豆蔓、福寿果藤各盘一篷,爬满院落的篱笆,
期刊
水上人家的荷塘是白洋淀里众多赏荷的好去处之一。  “赏荷楼”是建在淀上深水处的水榭,约有二三十间房子阔,边有立柱,上遮屋盖,四围的淀里是用木头架起的荷池。远望南岸,杨柳轻摇,芦苇倒影;回首北岸,近屋舍的大大的荷塘边,有游人闲雅地在荷花的尽头架杆,镶成了一幅荷花垂钓图。这里的荷花品种珍贵,与“荷花大观园”里“荷花别墅”中的一百多种荷花合起来,几乎涵盖了所有名贵荷花品种。我原以为这里的荷花只生在淀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