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泓清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师生最熟知的领域,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一、文本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等。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课文涉及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课文的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然后再带学生去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申介绍,菊花是南通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菊花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菊花也为大会增色了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青睐,促进经济发展。孩子们感受到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无处不在,自然会无比自豪。
二、注重诵读,营造语文课堂的地域文化氛围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
如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都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经典,还有《古诗文诵读》上的经典名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的古今贤文、口语交际、地方特色特产、民风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渗透于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如高年级的《月光启蒙》一文,母亲年轻时在院子里为“我”哼唱的歌谣、童谣,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时就能体会到,母亲那时候的行为也许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但正是小时候月光下的院子里,依偎在母亲身旁听母亲哼唱童歌、童谣的一幕幕,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所以,那时候母亲就在作家孙友田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三、拓展延伸,感受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可以增强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如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就要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里,品味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宏伟的场面,吸引其注意力。接着结合地域民俗文化,介绍一段曾经在国庆六十周年走进天安门广场演出的南通海安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那协调的色彩搭配,那娴熟的动作技艺和摩肩接踵的人群带来的视觉盛宴。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历史的悠久,深远的影响等等,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灿烂辉煌。再如,在学习《月光启蒙》后,我要求学生搜集自己熟悉的童谣,随即用方言给学生念了一首家乡流传甚广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方言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学生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地方栏目中出现的一群孩童边说童谣边嬉戏的场景,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童谣中的地名分别位于南通的哪个地方;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到许多含有本土文化味道的歌谣、童谣。如“炒蚕豆,炒豌豆,劈裂巴啦翻跟头”,“萤火虫,低低飞,下来吃乌龟,乌龟不长毛,下来吃葡萄,葡萄不开花,下来吃黄瓜,黄瓜不结仔,下来吃果子,果子不甜,归家种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乐此不疲,热火朝天。
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不言而喻,继续维护这一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文教学。拯救文化缺失的教育,拯救文化苍白的孩子,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只要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开发与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必将在小学语文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责编 刘宇帆)
一、文本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等。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课文涉及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课文的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然后再带学生去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申介绍,菊花是南通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菊花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菊花也为大会增色了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青睐,促进经济发展。孩子们感受到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无处不在,自然会无比自豪。
二、注重诵读,营造语文课堂的地域文化氛围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
如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都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经典,还有《古诗文诵读》上的经典名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的古今贤文、口语交际、地方特色特产、民风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渗透于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如高年级的《月光启蒙》一文,母亲年轻时在院子里为“我”哼唱的歌谣、童谣,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时就能体会到,母亲那时候的行为也许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但正是小时候月光下的院子里,依偎在母亲身旁听母亲哼唱童歌、童谣的一幕幕,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所以,那时候母亲就在作家孙友田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三、拓展延伸,感受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可以增强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如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就要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里,品味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宏伟的场面,吸引其注意力。接着结合地域民俗文化,介绍一段曾经在国庆六十周年走进天安门广场演出的南通海安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那协调的色彩搭配,那娴熟的动作技艺和摩肩接踵的人群带来的视觉盛宴。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历史的悠久,深远的影响等等,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灿烂辉煌。再如,在学习《月光启蒙》后,我要求学生搜集自己熟悉的童谣,随即用方言给学生念了一首家乡流传甚广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方言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学生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地方栏目中出现的一群孩童边说童谣边嬉戏的场景,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童谣中的地名分别位于南通的哪个地方;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到许多含有本土文化味道的歌谣、童谣。如“炒蚕豆,炒豌豆,劈裂巴啦翻跟头”,“萤火虫,低低飞,下来吃乌龟,乌龟不长毛,下来吃葡萄,葡萄不开花,下来吃黄瓜,黄瓜不结仔,下来吃果子,果子不甜,归家种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乐此不疲,热火朝天。
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不言而喻,继续维护这一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文教学。拯救文化缺失的教育,拯救文化苍白的孩子,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只要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开发与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必将在小学语文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