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因子 弘扬地域文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泓清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师生最熟知的领域,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一、文本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等。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课文涉及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课文的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然后再带学生去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申介绍,菊花是南通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菊花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菊花也为大会增色了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青睐,促进经济发展。孩子们感受到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无处不在,自然会无比自豪。
  二、注重诵读,营造语文课堂的地域文化氛围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
  如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都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经典,还有《古诗文诵读》上的经典名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的古今贤文、口语交际、地方特色特产、民风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渗透于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如高年级的《月光启蒙》一文,母亲年轻时在院子里为“我”哼唱的歌谣、童谣,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时就能体会到,母亲那时候的行为也许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但正是小时候月光下的院子里,依偎在母亲身旁听母亲哼唱童歌、童谣的一幕幕,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所以,那时候母亲就在作家孙友田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三、拓展延伸,感受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可以增强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如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就要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里,品味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宏伟的场面,吸引其注意力。接着结合地域民俗文化,介绍一段曾经在国庆六十周年走进天安门广场演出的南通海安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那协调的色彩搭配,那娴熟的动作技艺和摩肩接踵的人群带来的视觉盛宴。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历史的悠久,深远的影响等等,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灿烂辉煌。再如,在学习《月光启蒙》后,我要求学生搜集自己熟悉的童谣,随即用方言给学生念了一首家乡流传甚广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方言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学生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地方栏目中出现的一群孩童边说童谣边嬉戏的场景,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童谣中的地名分别位于南通的哪个地方;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到许多含有本土文化味道的歌谣、童谣。如“炒蚕豆,炒豌豆,劈裂巴啦翻跟头”,“萤火虫,低低飞,下来吃乌龟,乌龟不长毛,下来吃葡萄,葡萄不开花,下来吃黄瓜,黄瓜不结仔,下来吃果子,果子不甜,归家种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乐此不疲,热火朝天。
  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不言而喻,继续维护这一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文教学。拯救文化缺失的教育,拯救文化苍白的孩子,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只要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开发与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必将在小学语文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走近“虫”字家族》是我根据萧启宏先生《虫的演绎》改编的儿歌,作为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的材料,我指导学生开展了有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字理识字研讨会,获评优课一等奖。  儿歌的全文如下:  空中蜻蜓水边蛙,  土里蚯蚓河里虾。  蝼蛄毁堤蝗虫害,  螳螂捕蝉蝴蝶花。  这首儿歌中出现了15个带有虫字旁的字,我将其集中整理呈现,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同形同宗”的规律,同时通过对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认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俗话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共同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会有什么疑问?  生1:天游峰在哪里?  生2:天游峰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所谓“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而预先设定的教学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我们只有科学地加以把握,巧妙地“驾驭生成”,才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文言文传承着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通过我们的课堂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  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
提问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必备环节,但是否问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呢?其实不然。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机智,还要拥有高超的提问艺术。笔者收集了几个公开课阅读教学的提问片断,在此进行赏析,以期挖掘出提问艺术的精华。  片断一:用目标来设问,找准切入口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爬天都峰》的阅读教学片断。为了让学生了解天都
“人生聪明识字始”,而写字教学则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一年级的写字教学尤其要抓好起步,夯实基础。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抓准关键、突破难点,让教学早日纳入正轨,并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呢?我认为,可以着重放大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善意提醒,狠抓姿势  写字讲究姿势,坐姿、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练字效果,所谓“势不成、事不顺”就是这个道理。刚入学的学生,通常有弯腰驼背、
作文能力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对作文感觉非常新鲜、新奇,教师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指点学生作文的途径,引导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习作6”时,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练习。  题目是这样的:“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这次习作课,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学  作者:熊韦锐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030489951  定价:58元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隐形杀手”。基于此,心理学研究的热度持续增加,衍生出的以健康心理学为导向的多元化心理学研究课题更是不胜枚举。学者们也渐渐发现,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激发学生语言智慧的有效途径。    一、品析关键词句——激发语言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文字凝练,特别是一些起“点睛之笔”的关键词句意义丰富、表现力强。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揣摩,以此激发学生的语
汉字,这挟裹了几千年传统文化基因、凝聚了无数代智慧文人书写经验和性情体验的创造物,曾经以灵动或沉静的风格折射历史,以飘逸或稳健的形体再现人的心灵,而今却在整齐划一的字库中排列,在手指与键盘的敲击中被动呈现。她的美在小学语文课堂里,也深陷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强势包围之中,隔着斑驳的显示屏,在不断升级的电脑硬件和软件中,她气息微弱。形与神脱节,汉字成了笔画和笔顺的机械组合,失去了与人的精神的深度关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