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情境教学的支持下,学科教学可以变得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刻板的教学让教学丧失生动性、趣味性,不能充分吸引学生。为此,从生活情境、趣味情境、实践情境的创设出发,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其应该有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在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入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而在核心素养下,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含金量”,便需要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在新时代下,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早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在小学的伦理法则的教学中,教师把教科书和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同学生的发展相统一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了教育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要点,把现在的学生谈论的热点问题引入教室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今天的小学伦理和法治教育中,仍有一些教师在践行“道德育人”的教育概念上做得不够。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内容,引入的时事热点较少,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不到有效拓展,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很多内容都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如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都需要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生动性欠佳,也影响学生理解。为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知识加深印象,了解知识该如何应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会运用后,自然就发展了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早睡早起”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作息习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由分析可知,本节教学与学生生活存在明确的联系,学生对早睡早起也有深刻的感悟。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收集网络上因晚睡打瞌睡、因早睡精神饱满等的图片、视频,构建直观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晚睡过吗?几点睡的?第二天有什么感受呢?”面对此类生活性较强的图片、视频还有问题,学生心中会充满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欲望,他们会在情境启发下,通过个人的经历理解晚睡的危害,了解为什么要早睡早起,最终在生活中改掉错误的作息习惯,将知识充分应用进生活中。在上述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在应用知识中发展核心素养。
三、创造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科书中,虽然了解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鲜艳的图像会引起学生的乐趣,但部分内容还比较无聊,而且受到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上课了”一课要求学生对上课有正确认识,并培养对待课堂的正确习惯及意识。但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对课堂的认识不足,还没有从幼儿教育的影响中脱离出来,在课堂内会有明显的开小差等问题。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将收集的学生上课睡觉、不带教材、彼此说话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构建趣味教学情境。在上述图片的影响下,更多学生会忍俊不禁,同时也了解到本节内容的趣味之处,能积极进行后续的学习。在趣味情境的影响下,班级内参与课堂、积极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数量会明显增多,这就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理想的环境,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创造实用情境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认识
小学生会十分好奇新鲜事物,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新鲜感消失后也会显得无所适从,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变得十分浅显。在新的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心理创设实践情境,做好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对新事物形成正确态度,掌握了解新事物的正确方式,确保学生能亲自体验、用心思考,锻炼个人的思维及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吃饭有讲究”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吃饭中蕴含的知识,进而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而在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知识,主动记录、分析个人在一日三餐中存在的问题,为个人制订科学的食谱并积极执行等。通过上述实践性强的情境及活动,学生可以充分认识,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培养。
五、创造信息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融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认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通过以信息为基础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环境问题的指导,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达到自尊心的提升,训练学生拥有优秀的核心素养。
六、引入案例,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课堂上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完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并不是教科书上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家人、朋友、同学、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和现象,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新鲜、灵活、充实。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让教学更为合理,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在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其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学会如何使用知识,进而达成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科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青,王颖.基于数据反馈的问题解決式教学实践——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反思”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8):58-61.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其应该有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在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入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而在核心素养下,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含金量”,便需要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在新时代下,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早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在小学的伦理法则的教学中,教师把教科书和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同学生的发展相统一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了教育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要点,把现在的学生谈论的热点问题引入教室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今天的小学伦理和法治教育中,仍有一些教师在践行“道德育人”的教育概念上做得不够。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内容,引入的时事热点较少,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不到有效拓展,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很多内容都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如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都需要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生动性欠佳,也影响学生理解。为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知识加深印象,了解知识该如何应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会运用后,自然就发展了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早睡早起”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作息习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由分析可知,本节教学与学生生活存在明确的联系,学生对早睡早起也有深刻的感悟。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收集网络上因晚睡打瞌睡、因早睡精神饱满等的图片、视频,构建直观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晚睡过吗?几点睡的?第二天有什么感受呢?”面对此类生活性较强的图片、视频还有问题,学生心中会充满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欲望,他们会在情境启发下,通过个人的经历理解晚睡的危害,了解为什么要早睡早起,最终在生活中改掉错误的作息习惯,将知识充分应用进生活中。在上述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在应用知识中发展核心素养。
三、创造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科书中,虽然了解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鲜艳的图像会引起学生的乐趣,但部分内容还比较无聊,而且受到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上课了”一课要求学生对上课有正确认识,并培养对待课堂的正确习惯及意识。但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对课堂的认识不足,还没有从幼儿教育的影响中脱离出来,在课堂内会有明显的开小差等问题。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将收集的学生上课睡觉、不带教材、彼此说话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构建趣味教学情境。在上述图片的影响下,更多学生会忍俊不禁,同时也了解到本节内容的趣味之处,能积极进行后续的学习。在趣味情境的影响下,班级内参与课堂、积极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数量会明显增多,这就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理想的环境,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创造实用情境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认识
小学生会十分好奇新鲜事物,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新鲜感消失后也会显得无所适从,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变得十分浅显。在新的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心理创设实践情境,做好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对新事物形成正确态度,掌握了解新事物的正确方式,确保学生能亲自体验、用心思考,锻炼个人的思维及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吃饭有讲究”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吃饭中蕴含的知识,进而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而在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知识,主动记录、分析个人在一日三餐中存在的问题,为个人制订科学的食谱并积极执行等。通过上述实践性强的情境及活动,学生可以充分认识,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培养。
五、创造信息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融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认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通过以信息为基础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环境问题的指导,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达到自尊心的提升,训练学生拥有优秀的核心素养。
六、引入案例,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课堂上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完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并不是教科书上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家人、朋友、同学、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和现象,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新鲜、灵活、充实。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让教学更为合理,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在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其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学会如何使用知识,进而达成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科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青,王颖.基于数据反馈的问题解決式教学实践——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反思”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8):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