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职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职学院迅速发展过程中,债务融资成为了一个必然且快速获取资金的渠道。本文以实际案例探寻化解高职院校债务管理问题的渠道,希望以研究案例为基础,不仅能揭示债务的形成过程,指出债务融资管理现状和负债原因。本文有利于在实践中引领高职学校增强债务融资管理,促进学校防范其中存在的风险,使财务管理内容不断增加,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我国公立高职院校的贷款数额,没有权威的数据公布。但众所周知,高校银行贷款大规模增加集中形成于1999年到2010年间。2011年,审计部门在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对学校负债规模进行公示,直到2010年末,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院校有政府性负债2 634.98亿元。公告还说明,当时借新还旧偿债数额达到542.47亿元。有95所学校有着未按时清偿款项的问题,逾期款项达到27.18亿元。在高校发展中,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达到了高校人数的一半,其负债数额及水平不低于高校的平均负债数额。
一、我国高职院校债务融资的管理现状
国家鼓励高职院校扩张但政府投入又没及时跟上,所以扩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国家只是一句“自己想办法”。这种情况下,向银行贷款便成了最快捷的融资途径。高职学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无论从教学设施,招生人数,实训设备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因为贷款数额过大,不得已形成的滚动制还贷模式象高职学院的一座大山,随之也表现出了债务融资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疏漏,主要表现在:
(一)滚动式贷款。大多数学校在进行贷款前并没有从学校自身状况作为切入点,存在负债过多情况。向金融机构借入大量借款后,其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收入,而这两项收入的金额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这几年高等教育适龄学生也呈递减趋势,学校收益的增加较慢。伴随着贷款偿还时间的逼近,一些高职院校随之出现了以贷还贷的滚动式贷款模式。
(二)贷款改变用途。高职院校的发展缺少一个合理的规划,对资金的使用也缺少合理的规划与专业的指导。以某一个理由借入资金后,可能又会发现有其他更急需使用资金的地方,于是在缺少论证的的情况下把资金挪作他用。
(三)贪污腐败。高等院校原本应当属于一片圣洁之地,不过,最近这几年出现在学校的职务犯罪事件使这一圣洁之地蒙上了阴影,让人痛心疾首。从统计能够发现,存在于学校和教育行业的腐败事件呈现不断增多的态势,其数量之多,数额之庞大,情节之严重,让人瞠目结舌,学校腐败案件在各地都有着不断增加的趋势,通常是部门正职、副职、具体办事人员‘三位一体’,接受相关人员的贿赂。
二、我国高职院校债务融资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在高职院校债务融资以求发展或正常运营的道路上,政府、银行、高职院校三方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债务融资的管理是应该由三方各尽其职,相互制约的,而目前债务融资管理失控,出现了上述的局面是与三方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一)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到位。公辦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监管与约束,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在融资及资金的使用方面更加合理和理性。而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债务融资,政府仅仅是为在政府拨款不足,高职院校学费收入也不能满足其发展所需资金时给高职学院找到了一个解决资金缺口的途径,并没有加强对高职学院负债融入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更没有做到对重大项目建设经费要使用全过程审计以及提高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银行审查监督职能不到位。
1.贷前审查不严。银行属于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自身的安全存在,现在银行更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有政府作为隐形担保人的教育行业,银行把高职院校作为风险最小的优质客户,默认为对高职院校的贷款属于无风险贷款,贷款前没有深入了解贷款项目,也并未明确项目的投资环节,同样地,也并未兼顾到学校的真实状况下对贷款审查不严,盲目放贷。
2.贷后监督不到位。贷款后对高职院校的经济运作监督不力,监督力度不够,在高职院校对于贷款是否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的进度是否有变化,其后期的还贷能力是否有变化等事项上监督不到位,这无形之中便增加l银行自身风险,同时也会为高职院校还贷责任心不强,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温床。
(三)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不到位。
1.高职院校对承担贷款风险的责任心不强。出于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公办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真是当高职学院实在无法偿还贷款或者学院本身经营难以维持而导致陷入危机时,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这就很可能把高职院校的债务直接转换给政府,所以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对承担贷款风险的责任心不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
2.债务风险控制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高职院校虽然现在被界定为高校的一部分,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在社会地位上远低于其他普通非职业院校,有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名上都想摘掉职业二字,这就说明职业院校在大众的心里地位还是比较低。这也导致高职学院在引进教师人员上受歧视。在内陆城市,高职学院引进研究生仍非易事。而债务风险控制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也会对所在单位的债务的形成,偿还等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单位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我国公立高职院校的贷款数额,没有权威的数据公布。但众所周知,高校银行贷款大规模增加集中形成于1999年到2010年间。2011年,审计部门在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对学校负债规模进行公示,直到2010年末,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院校有政府性负债2 634.98亿元。公告还说明,当时借新还旧偿债数额达到542.47亿元。有95所学校有着未按时清偿款项的问题,逾期款项达到27.18亿元。在高校发展中,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达到了高校人数的一半,其负债数额及水平不低于高校的平均负债数额。
一、我国高职院校债务融资的管理现状
国家鼓励高职院校扩张但政府投入又没及时跟上,所以扩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国家只是一句“自己想办法”。这种情况下,向银行贷款便成了最快捷的融资途径。高职学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无论从教学设施,招生人数,实训设备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因为贷款数额过大,不得已形成的滚动制还贷模式象高职学院的一座大山,随之也表现出了债务融资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疏漏,主要表现在:
(一)滚动式贷款。大多数学校在进行贷款前并没有从学校自身状况作为切入点,存在负债过多情况。向金融机构借入大量借款后,其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收入,而这两项收入的金额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这几年高等教育适龄学生也呈递减趋势,学校收益的增加较慢。伴随着贷款偿还时间的逼近,一些高职院校随之出现了以贷还贷的滚动式贷款模式。
(二)贷款改变用途。高职院校的发展缺少一个合理的规划,对资金的使用也缺少合理的规划与专业的指导。以某一个理由借入资金后,可能又会发现有其他更急需使用资金的地方,于是在缺少论证的的情况下把资金挪作他用。
(三)贪污腐败。高等院校原本应当属于一片圣洁之地,不过,最近这几年出现在学校的职务犯罪事件使这一圣洁之地蒙上了阴影,让人痛心疾首。从统计能够发现,存在于学校和教育行业的腐败事件呈现不断增多的态势,其数量之多,数额之庞大,情节之严重,让人瞠目结舌,学校腐败案件在各地都有着不断增加的趋势,通常是部门正职、副职、具体办事人员‘三位一体’,接受相关人员的贿赂。
二、我国高职院校债务融资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在高职院校债务融资以求发展或正常运营的道路上,政府、银行、高职院校三方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债务融资的管理是应该由三方各尽其职,相互制约的,而目前债务融资管理失控,出现了上述的局面是与三方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一)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到位。公辦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监管与约束,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在融资及资金的使用方面更加合理和理性。而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债务融资,政府仅仅是为在政府拨款不足,高职院校学费收入也不能满足其发展所需资金时给高职学院找到了一个解决资金缺口的途径,并没有加强对高职学院负债融入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更没有做到对重大项目建设经费要使用全过程审计以及提高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银行审查监督职能不到位。
1.贷前审查不严。银行属于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自身的安全存在,现在银行更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有政府作为隐形担保人的教育行业,银行把高职院校作为风险最小的优质客户,默认为对高职院校的贷款属于无风险贷款,贷款前没有深入了解贷款项目,也并未明确项目的投资环节,同样地,也并未兼顾到学校的真实状况下对贷款审查不严,盲目放贷。
2.贷后监督不到位。贷款后对高职院校的经济运作监督不力,监督力度不够,在高职院校对于贷款是否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的进度是否有变化,其后期的还贷能力是否有变化等事项上监督不到位,这无形之中便增加l银行自身风险,同时也会为高职院校还贷责任心不强,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温床。
(三)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不到位。
1.高职院校对承担贷款风险的责任心不强。出于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公办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真是当高职学院实在无法偿还贷款或者学院本身经营难以维持而导致陷入危机时,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这就很可能把高职院校的债务直接转换给政府,所以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对承担贷款风险的责任心不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
2.债务风险控制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高职院校虽然现在被界定为高校的一部分,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在社会地位上远低于其他普通非职业院校,有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名上都想摘掉职业二字,这就说明职业院校在大众的心里地位还是比较低。这也导致高职学院在引进教师人员上受歧视。在内陆城市,高职学院引进研究生仍非易事。而债务风险控制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也会对所在单位的债务的形成,偿还等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单位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