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问题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等等,每逢学校开会,无论大小,会发现校领导都会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从某种层面上说,这些说法本身并没有错。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特殊场所,如果不要质量,也不是办学的初衷,办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关键在于,这里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问一些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当然是指学校的‘分数’啊!”如果是初中,人们会把中考上重点中学分数线有几个人视为该校质量的指标;如果是高中,则会把高考达本科分数线有多少人视为该校质量的指标。年度考核也大多以任教的班级成绩为衡量标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如果校长大声疾呼:“一定要抓质量!”老师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这个校长要抓教学,要抓课堂,要抓考试了!
如此对质量的理解不能算全错,但是如果用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来衡量,这个理解绝对是不全面的。“绿色质量观”显然是针对非科学的质量观提出的,在这里,“绿色”的含义,就是要“符合规律”。说通俗些,就是教育要符合教育本身的特点,同时还要符合学生作为人的特性。而“非科学的质量观”,则既不遵循教育的原则,也不尊重人的本质,把教育当产业,把学生当商品,无视教育的人性,更无视学生的生命。
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教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的《弟子规》中早有教导,总叙如是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总叙这八句话告诉人们: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些都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同时,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并能随缘随分随力地爱护对方。
如果学校在实践中只追求升学率,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这样的所谓“质量”,不但片面,而且可怕。因为这样的质量观,牺牲的是孩子本来应该有的全面发展以及他们童年应有的快乐。因此,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学校,应该是既满足孩子一生中那“关键的几天”(中考或高考)的需要,更要着眼于孩子未来五十年、六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幸福。因此,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必须先教学生学会做人。
第二,追求过程、方法和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教学生学会学习。
《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出有更积极的意义。“则”是“就是”的意思,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然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在当今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中,谁拥有知识,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相反,谁的知识一穷二白,则只能失宰于人。总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推动力。
要想拥有知识,就得学会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学会学习,先要学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但读书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还要学会听课,学会预习,学会复习。总而言之,要抓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追求和谐的质量——教学生学会生活。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求学阶段,自然学习是第一要务,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准确地说,是没有什么比成绩更重要,而所有成绩取得的结果,就是那一张薄薄的文凭。但走向社会后,很多孩子却不能很快地适应生活,逐渐影响了前进的步伐,最终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在这个时候,学会生活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所以在学校里,要适时地教学生学会生活。所谓学会生活,就是要学会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还包括对生活的深入认识,懂得生活的真谛,学会发现生活之于自己的幸福所在。
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关键在于,这里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问一些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当然是指学校的‘分数’啊!”如果是初中,人们会把中考上重点中学分数线有几个人视为该校质量的指标;如果是高中,则会把高考达本科分数线有多少人视为该校质量的指标。年度考核也大多以任教的班级成绩为衡量标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如果校长大声疾呼:“一定要抓质量!”老师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这个校长要抓教学,要抓课堂,要抓考试了!
如此对质量的理解不能算全错,但是如果用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来衡量,这个理解绝对是不全面的。“绿色质量观”显然是针对非科学的质量观提出的,在这里,“绿色”的含义,就是要“符合规律”。说通俗些,就是教育要符合教育本身的特点,同时还要符合学生作为人的特性。而“非科学的质量观”,则既不遵循教育的原则,也不尊重人的本质,把教育当产业,把学生当商品,无视教育的人性,更无视学生的生命。
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教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的《弟子规》中早有教导,总叙如是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总叙这八句话告诉人们: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些都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同时,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并能随缘随分随力地爱护对方。
如果学校在实践中只追求升学率,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这样的所谓“质量”,不但片面,而且可怕。因为这样的质量观,牺牲的是孩子本来应该有的全面发展以及他们童年应有的快乐。因此,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学校,应该是既满足孩子一生中那“关键的几天”(中考或高考)的需要,更要着眼于孩子未来五十年、六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幸福。因此,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必须先教学生学会做人。
第二,追求过程、方法和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教学生学会学习。
《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出有更积极的意义。“则”是“就是”的意思,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然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在当今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中,谁拥有知识,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相反,谁的知识一穷二白,则只能失宰于人。总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推动力。
要想拥有知识,就得学会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学会学习,先要学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但读书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还要学会听课,学会预习,学会复习。总而言之,要抓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追求和谐的质量——教学生学会生活。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求学阶段,自然学习是第一要务,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准确地说,是没有什么比成绩更重要,而所有成绩取得的结果,就是那一张薄薄的文凭。但走向社会后,很多孩子却不能很快地适应生活,逐渐影响了前进的步伐,最终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在这个时候,学会生活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所以在学校里,要适时地教学生学会生活。所谓学会生活,就是要学会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还包括对生活的深入认识,懂得生活的真谛,学会发现生活之于自己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