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商鞅的伯乐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山东六国的能人名仕纷纷渡黄河过函谷关,到秦国应试,商鞅也在其中。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商鞅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或者一上来就被淘汰,或者先做地方小官。是景监发现了商鞅,他认定商鞅正是秦孝公苦苦寻找的治国奇才。
   景监何许人也?《史记》上只是讲他是秦孝公的宠臣,祖籍楚国,仅此而已。而司马迁对景监举荐商鞅的描写却很细致:
   商鞅经景监引荐见到了秦孝公。一上来,商鞅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而孝公却听得昏昏欲睡。接见后,“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孝公的話说得很重。作为一个宠臣,为此就会失去国君的信任,就会失去大好前程。正常情况下,景监会适可而止,从此再也不提商鞅之事。然而,几天之后,“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譲景监!”挨了孝公责备的景监去找商鞅算账,而商鞅却振振有词:“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景监已经两次受到国君的责备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弄不好国君会雷霆震怒,后果不堪设想。景监如何再去请求国君的,《史记》上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商鞅这个“蠢材”在孝公心目中已经无可救药了。能够说服国君第三次见商鞅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甚至冒多大的风险。终究,孝公第三次、第四次接见了商鞅。孝公与商鞅“语数日不厌”。很快,商鞅被委任为左庶长,全权负责秦国的变法。
   商鞅的成功和秦国的崛起,应该给景监书上浓重的一笔。试想,如果没有这位宠臣的慧眼识珠,坚持不懈,以及舍得一身剐的精神,那后果会如何?
   《史记》还记载了相反的例子:公孙座是魏国的国相,在商鞅去秦国之前,先到魏国投奔公孙座,在公孙座手下任“中庶子”。中庶子是个闲适的小官,无法展现商鞅的才华。公孙座病重,魏王去探望,公孙座向魏王举荐商鞅,恳请大王让商鞅接替自己做国相。魏王当时没有表态,回宫后就对其他大臣讲,公孙座病糊涂了,竟然想让那个无名的中庶子做国相。十年后,商鞅亲自率领秦军攻打魏国,魏国一败涂地,割地求和。魏王哀叹,悔不该没有听公孙座的“昏言妄语”。
  选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我一直喜歡一句话:“谁升起,谁就是太阳。”因此,“在苍茫的暮色里,加紧脚步赶路”。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东端,安葬着哲学巨匠马克思。他的墓碑上刻着他最著名的两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让我深受触动的是第二句,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坐而论道,而应该立即行动,只有如此,你的人生才会真正开始改变。常常想到命运。我坚信,如果你不通过自己的双手选择命
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   看过一幅漫画,内容是年轻的母亲等在家门前,5岁的儿子甩开她的手,箭一般地飞向月夜归来的父亲。图下有言:“人生有两个方向很重要,一个是出门,一个是回家。”   这幅漫画有两个令人遐想的概念:出门、回家。   人生需要“回家”。家是生命的驿站、心灵的港湾,是让我们休息、养伤、加油的地方,充满着无比的温馨,但在“回家”之前,先要“出门”。你是
小时候在乡村,在冬日,常见屋瓦上的冰霜。它向人传递的,是一份彻骨的寒意。  关于瓦上霜,唐朝诗人张籍说:“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也就是说,张籍对寒凉的、没有情感温度的瓦上霜是没有好感的。宋代诗人陆游以纸墨同老子对话时,也心生感慨:“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他借瓦上霜慨叹人生短暂,告诫世人,不要以为身强体健,就不珍惜光阴。  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很多人看来,这一类型
小年,在封城期间学会了骑自行车。  她不高,这一点估计怪我,是我在基因上拖了她的后腿,把她绊倒在起跑线上。除此之外,长高的关键就是食物和运动,她还是个挑嘴天后,只有两种东西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  最后剩下的,就是运动了。  为此,即使人人都说“外面有病毒”,我也必须带她下楼运动——在家里跳绳是不可行的,楼下是老两口,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噩梦。  沿着小区墙,绕过一段很滑的、生满青苔的小路,经过
流浪者,在天空里流浪,天长日久,沦落成了天空的装饰品。   一经缺席,天空便像一块呆板的蓝布,既寂寥,又空旷。   没有世俗的功利,没有明确的意图,风将其吹向哪里,就漫无目的地飘向哪里。   聚来散去,时而雪白,时而乌黑;时而打盹,时而清醒;时而从容,时而慌张;时而和颜悦色,时而怒不可遏……纵然长命万岁,但心灵依然纯净,性格依然调皮,仿佛不谙世事的孩童,既不会见风使舵地调试表情,又不会虚情假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曾经想写一短文,谈中国人的吃葱,想引用两句谚语:“宁吃一斗葱,莫逢屈突通。”说明中国有些人是怕吃葱的。屈突通想必是个很残暴的人。但是他是哪一朝代的人,他做过什么事,为什么叫人望而生畏,却不甚了了。这一则谚语只好放弃。好像是《梦溪笔谈》上说过,对于读书“用即不错,问却不会”。很多人也像我一样,对于人物、典故能用,但是出处和意义不明白,记不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读书实在是把时间
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文学就是要让青春不老。以《红楼梦》为例,由于《红楼梦》的存在,林黛玉永远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尽管她生性悲观,却仍然非常犀利而有灵性。她的才能卓异,她在诗歌等各个方面的创作,也比别人来得高级。薛宝钗也是可爱的人。她的教养与风度,以及各个方面处理得当的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史湘云不用说,她喝醉了躺在石头上,满身洒满了落花,那正是青春才有的模样。所以《红楼梦》又是青春
如果说古琴是我们的国粹,应该少有人反对。不仅古,而且是纯粹的中华原创、国之精华。  据说,古琴至今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以乐器的古老与精致论,世界罕见。历几个千年,至今未曾间断,与“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间断的文明”这种说法一样久远。  古琴的“未曾中断”,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从久远的传说到实有的人事,古典的,浪漫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直至当下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应有尽有,
诗人在时间的长廊里随心所欲地行走,应该是对空间的有意遗忘,对另一个生命的极端漠视。当时间的利刃进入孤独的心灵时,生命的意义变得含混不清,就如同一块石头被自己的光芒照亮,没有参照系,没有支撑点,只有无限拉长的影子,在灰暗的走廊里,自由自在地默吟。   诗人的时间是永恒的,也是稍纵即逝的。确切地说,诗人是无法看清自己面孔的。空间對诗人而言,永远是预设的,他在的。当诗人穿过内心茂密的丛林,就会进入无休止
弦高是春秋时郑国的一个商人,平时以贩牛为生,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牛贩子,却因为在关键时刻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挽救国家于危亡,而成为了一个名垂青史的人。   公元前628年,郑国公去世,一心想要扩张领土的秦国,想趁郑国国丧之际,攻占郑国。于是,秦穆公召集大臣商议,最后决定派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几千精兵偷袭郑国。   这天,当秦军行到滑国境内时,正好弦高也赶着牛来到这儿,见这么多秦军,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