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学习思考的起点和动力。在数学课堂中,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改下的合作探究教学,课堂提问几乎都贯穿于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趣”——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课堂提问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感兴趣,在兴趣的吸引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创设情境。情境与兴趣往往是结伴的,把一个数学问题寓于适当的情境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产生想探究问题的心理。如在对于“教室有多长”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你知道咱们的教室有多长吗?”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会积极动脑,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教学提问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展竞赛。小学阶段的学生,爱表现自己。教师有意开展竞赛 ,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如学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后,可以组织学生比赛——比较3/4和5/6 大小,看哪位同学方法多,讲出道理并且选出最佳方法。 学生找到了同分母比、同分子比、化小数比等多种方法,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准”——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探究欲望
  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精心设计突破教学难点的路子 。根据学情,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充分利用教具或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等分成若干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圆等分的份数不断增大,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看到“曲”与“直”之间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追问:割拼之后得到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原来圆的周长、半径有怎样的联系?学生顺着问题探究就可以自然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这样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做到了“问”而生“思”,“答”有所“得”。学生探究有所获、有成就感,探究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三、“巧”——问题层次化,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差异的。设计问题时,可以将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安排。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设计小步子问题为台阶,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起跳,这种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效果较好。如“从学校到家900米,兄弟二人同时从家去学校。兄骑车每分钟行110米,弟步行每分钟行70米。在路上,弟与到校后立即返回的兄相遇。这时,弟行了多少分钟?”问题设计如下:
  1. 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应用题,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2.这类应用题如何解答?找出数量关系所对应的数据。
  本题的难点是把兄的起点转化成与弟相向的2个900米的地方。这样可以把本题转化为一般的相遇问题来提问:“两地相距1800米,兄弟二人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兄骑车每分行110米,弟步行每分行70米。在路上,兄弟二人相遇。这时,弟行了多少分钟?”经过这一转化,借助这一台阶,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问题要有启发性、针对性,要适时、适度,要使问题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的效果,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愉快、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定边县第五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优秀教学能手”是陕西省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教育工作是行为影响行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优秀教学能手,自然在该学科业务非常精湛,不仅是学科改革的引领者,更是学科改革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秀教学能手的作用,带动和引领辖区内的教师呢?本期让我们带你再一次走进教学能手的世界。  “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里,我看到了热切的期盼,扎根学校
期刊
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近年来高考试题出现了由单诗向对比阅读转换的考查形式。笔者试图从高考真题中探究对比阅读的类型。  一、同一作者的写景差异  2015年新课标卷I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课本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歌进行了比较。这两首诗均出自唐代诗人岑参边塞诗作中的离别诗,但前一首为即将赴边塞任职的留别诗(自己远行,作诗赠友),后一首为在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送别诗(友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指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所用到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是人们思维过程的反映,能够将人们对于数学的理性思维体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数学思维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方法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下面我就以《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课堂引入,归纳渗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察一组图片。同学们在观察的过
期刊
做一名受人爱戴的人民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梦想着辛勤浇灌每一朵鲜花,使之茁壮成长。如今的我,梦想正在实现。回顾这九年的教书育人生涯,有成功的喜悦,亦有失败的痛苦,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传道授业解惑”,应当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才能和学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样一堂课,不同文化素养的教师上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上课语言单调,内容
期刊
“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让孩子终生幸福和谐发展。  养成教育的意义  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周易·蒙卦》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把养成儿童良好品德习惯的教育评价为圣人的功德。孔子则进一步指出:“性相近,习相远
期刊
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密切,充分协调好课堂教学多重关系,能促生教学资源,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一、解读教材,拓展学习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深度解析,要从教材解析中找到教学设计突破的角度,通过学习旧知展开引导,形成新旧知识的有效对接。教师深入教材内容研究,为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也为课堂教学生成做好预设。  如在学习《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时,为让学生有更多直观感知,教
期刊
“认识厘米”是小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第一次接触,教学要指向于“单位”意识的确立和培养,而基本的单位“1厘米”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多教者都是把“1厘米”与“长度单位”割裂开来教学,这样学生形成的认知便不是完整的,甚至会产生偏差。  一个前后呼应的提问引发的思考  执教二年级“认识厘米”的课初,在统一測量工具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提到了直尺,于是教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用老师这把长尺和同学
期刊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经常可以在校园或大街上看见一对对早恋中学生的身影。经过长期观察、多次接触此类学生后,发现早恋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现将其根源、危害及处理方式作以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早恋现象的成因  1.社会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也随之开放,一些书刊、影视、网络等传媒大量大胆地
期刊
学生从感知、理解材料到应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都离不开操练这种方式,小学英语起始年级单词教学尤其如此。如何让操练不至于机械重复而显得乏味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观摩了起始班的一节英语课,对周老师执教的陕西旅游版小学三年级上册Uint 5《 I have a bag!》的单词教学课印象很深。有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引入中操练  “Look! Can you guess what’s this?
期刊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引入舞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给教学带来众多激发点,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帮助。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主动地、即兴地歌唱、舞蹈、演奏,在娱乐中学习音乐。”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相一致的。教师要通过巧妙嫁接、移植、融合等手法,将舞蹈桥接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渲染课堂学习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