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的大背景下,一些人对商业银行未来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提出了一些商业银行不会消亡的理由,并指出了商业银行未来的一个发展与演变趋势。
商业银行;消亡;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1-02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的逐渐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投资和融资的方式日益丰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投资基金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国家的基金数额甚至超出了储蓄存款数额;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的完善使得融资方式多种多样;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商业银行的存在受到的冲击
第一,融资证券化。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最核心的传统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工商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贷款融通资金的方式就是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则是指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相互之间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
第二,储蓄存款基金化。很多发达国家基金规模逐渐增加甚至有超过储蓄存款的趋势。由于存款利率较低,而且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实际利率甚至可能为负;然而基金既能保证资金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又能通过专业的投资策略获得较高的基金收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人们金融觉悟的提高,储蓄存款可能逐渐被各种基金所取代。
第三,金融电子网络化。目前,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业务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网上银行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三、商业银行不会消亡的理由
第一,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虽然融资方式越来越多,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渠道可能不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但这只是对于部分工商企业而言。对于规模较小,信用不足的企业还有个人消费者而言,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或者是股票的形式获取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公司治理而言,公司需要安排合理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为发挥财务杠杆的功能,在利用股票、债券筹集资金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负债经营。所以,银行贷款仍然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第二,储蓄存款只是存款种类的一部分,基金和储蓄存款都是流动性不足的,因为基金公司通常是要把募集来的基金用来投资,所以之前与基金投资者都有期限上的协议,尤其是封闭式基金,提前支取会扣取一定的费用。而很多消费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对活期存款、用来转账支付的支票存款等需求还是很大的。
第三,网上银行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载体,网络即使取代机构,也只是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的本质和职能。网上银行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形式,而不能说网上银行取代商业银行。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计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使得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规定信贷政策,需要商业银行的实施才能有效。总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强有力后盾。
四、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首先,资产负债证券化。为了改变等待存款的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可能除了吸收存款之外,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其次,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逐渐消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将越来越广泛,逐渐走向混业经营。正如前面叙述的,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等业务逐渐受到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将打破传统的存、放、汇的基本传统业务,逐渐向保险、投资、证券经纪、金融租赁等方方面面的金融业务渗透,甚至会开展一些企业评级、投资咨询、企业并购与重组等其他业务。
然后,网络银行越来越发达。由于网上银行极其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而且网上银行的功能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齐全,逐渐向实体银行靠拢。
最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越来越丰富。这不仅仅是指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而且表现在商业银行为获取利润,进行表外业务的创新。还有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支付手段、营销方式等等各方面的创新。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
总之,这些变化能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主动,从货币资金向信用和风险转化;商业银行的提供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甚至提供一些非金融类的投资咨询和评级服务;存贷款利差可能不再是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可能跟多地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商业银行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也将增强。
参考文献
[1]博斌,张建友.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定义调整[J].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2]李海平.融资方式演变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李念斋.商业银行会消亡吗?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卫明(1989.1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在读。
商业银行;消亡;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1-02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的逐渐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投资和融资的方式日益丰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投资基金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国家的基金数额甚至超出了储蓄存款数额;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的完善使得融资方式多种多样;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商业银行的存在受到的冲击
第一,融资证券化。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最核心的传统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工商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贷款融通资金的方式就是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则是指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相互之间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
第二,储蓄存款基金化。很多发达国家基金规模逐渐增加甚至有超过储蓄存款的趋势。由于存款利率较低,而且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实际利率甚至可能为负;然而基金既能保证资金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又能通过专业的投资策略获得较高的基金收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人们金融觉悟的提高,储蓄存款可能逐渐被各种基金所取代。
第三,金融电子网络化。目前,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业务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网上银行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三、商业银行不会消亡的理由
第一,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虽然融资方式越来越多,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渠道可能不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但这只是对于部分工商企业而言。对于规模较小,信用不足的企业还有个人消费者而言,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或者是股票的形式获取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公司治理而言,公司需要安排合理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为发挥财务杠杆的功能,在利用股票、债券筹集资金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负债经营。所以,银行贷款仍然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第二,储蓄存款只是存款种类的一部分,基金和储蓄存款都是流动性不足的,因为基金公司通常是要把募集来的基金用来投资,所以之前与基金投资者都有期限上的协议,尤其是封闭式基金,提前支取会扣取一定的费用。而很多消费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对活期存款、用来转账支付的支票存款等需求还是很大的。
第三,网上银行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载体,网络即使取代机构,也只是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的本质和职能。网上银行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形式,而不能说网上银行取代商业银行。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计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使得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规定信贷政策,需要商业银行的实施才能有效。总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强有力后盾。
四、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首先,资产负债证券化。为了改变等待存款的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可能除了吸收存款之外,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其次,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逐渐消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将越来越广泛,逐渐走向混业经营。正如前面叙述的,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等业务逐渐受到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将打破传统的存、放、汇的基本传统业务,逐渐向保险、投资、证券经纪、金融租赁等方方面面的金融业务渗透,甚至会开展一些企业评级、投资咨询、企业并购与重组等其他业务。
然后,网络银行越来越发达。由于网上银行极其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而且网上银行的功能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齐全,逐渐向实体银行靠拢。
最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越来越丰富。这不仅仅是指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而且表现在商业银行为获取利润,进行表外业务的创新。还有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支付手段、营销方式等等各方面的创新。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
总之,这些变化能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主动,从货币资金向信用和风险转化;商业银行的提供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甚至提供一些非金融类的投资咨询和评级服务;存贷款利差可能不再是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可能跟多地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商业银行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也将增强。
参考文献
[1]博斌,张建友.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定义调整[J].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2]李海平.融资方式演变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李念斋.商业银行会消亡吗?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卫明(1989.1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