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心体验的感恩践行活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zwzrz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培侨小学,我们了解到该校开展的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课程,该课程曾获“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此篇,我们分享该课程两个年级段的观察与思考。
  一、“蛋宝宝”的故事(低年级)
  (一)课程设计与活动观察
  常识课在一年级入学时就设置了为期一周的“蛋爸妈”的角色扮演活动,这是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课程。
  1. 授蛋仪式。在学校隆重举行的“授蛋仪式”中,每个学生都从校长手中接过一枚鸡蛋,成为“蛋爸爸”或者“蛋妈妈”,肩负起照顾“蛋宝宝”的责任。在教师的见证下,每个学生都签署了“领养书”,上面印有蛋宝宝的领养日期、领养人、见证人以及一周内要好好保护蛋宝宝的承诺。
  2. 活动准备。在“授蛋仪式”之前,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对学生阐释了父母育儿应有的关怀与责任,并取得了家长对活动的配合。在“授蛋仪式”上,学生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蛋宝宝,承诺在一周之内要给它居所,在家在校都把它带在身边,绝不让它受到任何伤害。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心灵上第一次感受到“我当上了爸爸/妈妈”关爱孩子的感觉。
  3. 活动体验。按照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记录自己为蛋宝宝做了什么,记录自己的心情。他们大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和蛋宝宝玩耍、说话、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场景。有个学生不小心让鸡蛋掉到地上“夭折”了,按照规则,蛋宝宝不能复生,也不能补领。这个学生就带着忧伤悔恨的心情过了一周,他记录了自己对蛋宝宝的伤心、悔恨和思念之情。
  4. 活动反思。一周后,学校组织“蛋爸妈”对自己的“履职行为”进行口头报告,当他们谈到自己整日如何想方设法保护“蛋宝宝”,特别谈到当“蛋宝宝”遇到“危险”如何设法保护时,教师就及时将学生引导到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辛劳及对子女的关怀上,鼓励学生写出报答父母的计划。在随后的家长反馈中,不少家长表示:孩子最近特别听话,主动帮忙做家务,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等等。
  (二)评价与反思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6至8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尊重和顺从,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但德育不应只是顺应而应该是同化,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多采用活动体验而非言语教育。
  1. 形式新颖,贴合儿童兴趣。学校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大人和角色扮演的心理,事先告知家长并取得他们的配合,也让学生对父母的职责先有初步的了解。校长、教师及同学们共同参与和见证的“授蛋仪式”,让学生感受到庄重的“仪式感”,唤醒低年级儿童对蛋宝宝的呵护意识,初步领会“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以及“珍惜生命”的道理。
  2. 坚持记录,注重活动体验。学校让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父母日记”,引导学生从扮演父母的兴奋,转移到父母保护关爱孩子的行为上来,哪怕有学生不小心摔破了蛋宝宝,也不因为安慰和照顾学生的情绪而改变活动规则。坚持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心得,看上去虽有些“不通人情”,其实让这个学生对生命的可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取得这样的教育效果,与学校的坚持以及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3. 报告交流,提升育人效果。活动不完全局限于学生的体验过程,在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个人体验上升为一种清晰明确的理性认识: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这就完成了从道德体验到道德认识的自然转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报父母的计划,鼓励学生付诸行动,促进道德认知到道德践行的提升。
  二、“守护天使”行动(高年级)
  (一)课程设计与活动观察
  这个活动先在教师和校工中试行,然后在学生中推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 活动方法。每位教师和学生化身为“守护天使”,通过抽签随机确定一位“守护对象”;“守护天使”需在指定时间内,以不同形式向“守护对象”表达关心、欣赏及给予帮助;“守护天使”要秘密行动,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守护对象”可以用心感受和体会“守护天使”给自己带来的温暖,也可以在心里猜测谁是自己的“守護天使”,但是在体验活动结束前不能向自己所猜想的人求证。活动结束时,每人需猜测谁是自己的守护天使,并为对方送上感恩的回报。
  2. 活动建议。学校给参与活动的学生分别给予具体细致的活动建议,如建议“守护天使”:更多地认识“守护对象”并了解对方的需求,在对方有需要时主动给予帮助,如帮助对方解决功课上的疑难;在对方不开心时给予安慰,多表达一些鼓励的话;以温暖善意的方式,提出对方的大意或过失之处,并给出意见,以帮助进步……又如建议“守护对象”:常留意观察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以感恩的心接受;在接受帮助时,可以想想对方是如何完成对自己的帮助,了解他们的辛劳;不要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追问其他人是否是自己的“守护天使”;可以暗暗向对方先表达谢意,如写心意卡感谢他;可以想想,活动结束时给“守护天使”怎样的感谢。
  3. 秘密行动。学校鼓励“守护天使”为“守护对象”展开秘密关怀行动。在学生之间开展的守护天使活动中,有的“守护天使”在其“守护对象”考试取得好成绩时偷偷送上一支圆珠笔,并字条留言表示祝贺;有的鼓励守护对象及时复习功课,好好准备考试。在教师之间开展的守护天使活动中,有的“守护天使”为其“守护对象”偷偷送上营养早餐,提醒她要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累;有的“守护天使”在天气转凉时,字条留言提醒其“守护对象”要注意保暖穿衣。
  4. 记录体验。学校给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提供了守护日记,用于记录每一天的感受与心情,比如“守护天使”的守护日记有时间记录、事件记录(我为守护人做了什么)、心情记录等栏目。“守护对象”的守护日记除了上述栏目外,还多了一栏“我觉得 可能是我的守护天使”,然后列举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可以写出来或画出来),并在记录栏下方选择自己当天的心情(快乐/满足/温暖/感激/幸福,其他 )。   5. 年终总结。在教师年终总结会上,每位教师在空白纸上以不记名的方式,分别写出自己欣赏和感激的三位同事,并投入会场中心的纸箱。然后,教师按座位顺序轮流走上讲台,从纸箱中随意抽取一份大家所填写的欣赏和感谢函,用不疾不慢的语速,郑重宣读下列语句:回顾这一年,我很欣赏……,因为他……;回顾这一年,我很想感谢……,因为他……;回顾这一年,我……。在教师读出的欣赏和感谢函中,一批名字重复出现,他们早就在同事心里上了荣誉榜。校长则在教师读出过半的感谢函后,建议教师不把剩下的感谢函读完,从而避免另一些教师因没有被同事提及感谢和欣赏而感到尴尬。
  6. 送感谢卡。在活动中,学校引导师生认识到,我们的周边还有很多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精心设计了心形感谢卡,在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走上街头,为巴士司机、邮差、警察、环卫工、快餐店員工等普通劳动者送上自己的感谢卡。
  (二)评价与反思
  1. 这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心理特点,整个活动以秘密活动的形式展开。在活动中,学生们总是好奇谁是自己的守护天使,但是,学校通过清晰而具体的活动建议,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怀着感恩的心接受,并让学生详细记录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本身上面来,避免学生陷于游戏猜测而失去活动的本意。
  2. 作为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可能并不懂得如何了解对方的需要,如何向对方表达关爱之情。学校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参加活动体验的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行动建议,使得活动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活动学生体验到,你越会帮助别人,你越快乐,越懂得感恩,你的幸福指数也就越高。
  3. 年终举行的教师欣赏与感谢会颇具创意,以不记名的方式写出欣赏和要感谢的人,再由第三者读出,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中国人羞于当面表达的习惯,又使对方感受到被肯定与鼓舞,营造了良好的办公室文化。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向普通社会劳动者献上感谢卡则是这场感恩系列活动的高潮与升华。
  综上所述,香港的感恩教育系列课程主要具备以下活动特点:首先,活动主题明确,设计新颖,从儿童视野出发,符合小学阶段学生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学习特征。其次,课程内容设计精巧,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如低年级学生感知生命,中年级学生了解父母不易,高年级学生学会感恩,引导学生从感恩父母转移到感恩自己身边人乃至推及社会劳动者。最后,课程活动重体验、重细节、重总结,拒绝空洞说教,让每个受教育个体融入其中,通过体验实现道德教育内化,取得水到渠成的育人效果。这些活动是值得内地德育工作者借鉴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扈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其他文献
微课虽然“微型”却仍体现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作业检测题等相对完整的结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微视频作为载体,并将其巧妙地植入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乐于接受这一新教学形式,也促进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疑难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新知的欲望。微课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师生课堂互动更为融洽,展示了其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和广阔的
期刊
孟子所说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在著名班主任田冰冰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爱生如子,崇高的师爱会在不经意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感受母爱的温馨与美好。有人感慨于她那清水出芙蓉般的真爱,又惊叹于她的智慧——即使一件很小的事情,她都能演绎出真爱学生与智慧之爱的万千风景,甚至在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她也能够很快突围,以至转败为胜、扭亏为盈。  两个礼物盒,一段师生情  田冰冰教三年级的时候,晓鑫(化名
期刊
将课堂的一部分“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主人翁;教师努力营造高效率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正道。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鉴于此,笔者就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活,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得以达成谈几点做法。  一、把课堂的一部分还给学生,为
期刊
赵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习得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提升阅读能力比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如何让语文课堂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呢?笔者尝试从做好“取舍”入手进行探索。现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迟到》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改变传统课文教学模式  1. 舍去课文教学的固定流程。传统的课文教学通常是按照“字、词、句、
期刊
几回回梦里上昆仑,到了昆仑心儿醉。一头扑进昆仑的怀抱,才发现,昆仑是天上人间。    昆仑的山是彩色的山。红色、黄色、白色、褐色……一层层叠加,一块块点缀,一笔笔勾勒,把昆仑山打扮得五彩斑斓。也许因为与天近,也许因为与土亲,上苍把它所有的色彩都恩赐给了昆仑,任意地挥洒。昆仑…就是天生丽质,无论它怎么涂抹,哪怕是随意地泼墨,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绚丽,那么俏美,那么和谐。  ——你看,一条小河从它脚下流
期刊
【编者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不同角度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深刻领会教材要旨,灵活运用教材,在语文课堂、课外阅读、综合实践等课内外活动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何将历史故事的传承理解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希望本专辑的文章对读者有所启示。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里沉
期刊
2017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我做了一个题为《家庭教育需要智慧爱》的讲演。  我在讲演中提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以爱的名义做反教育的事情,用爱摧毁孩子的自由和发展,这是缺乏智慧的爱导致的。  什么样的爱才叫智慧爱呢?我认为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原则的爱,智慧爱是平等、尊重、充分自由的爱,智慧爱是尊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爱,智慧爱是理性、冷静、科学进取的爱
期刊
当下的阅读测试是一种能力取向的测试,靠读读背背已无法应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阅读文本,在不同能力层级的考题中,学生一般只能在“提取信息”“简单推论”这种比较低的能力层级上得分,而“联系较大范围文本内容进行综合解释、判断”“联系全篇文本甚至是已有经验进行评价反思”的高能力层级题目得分率往往很不理想。通过多阅读多做练习的办法无法解决这一困难。有的教师转而整理不少答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背诵套用,可依然没多
期刊
机翼下的艾提尕尔广场。
期刊
图形与几何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土壤,三角形的教学对于发展数学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空间观念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同一三角形教学环境下,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习得方法等方面存在误区,这是一种合乎认知规律的正常心理现象。因此,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教师不但能清楚地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因素,进行有方向性的指导,而且能使教师掌握学生失误的心理规律,为制订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