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估研究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iliangz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财政管理的重点也由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
  转变。开展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地方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F8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44-04
  
  1.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意义
  
  “绩效”是从管理学引入到公共支出管理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统称,它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就行为过程来说,是指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规和合理;就行为结果而言,它包括产出和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所谓财政支出绩效,就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就是依据特定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它的本质是对政府行为进行内部控制,并通过这种控制,保障政府目标实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目前我国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重收入、轻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低、支出结构失衡、支出规模不适度等问题。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开展支出绩效评估,确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支出管理取向,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
  财政支出属于资源配置活动,资源配置要重点关注效率问题,要将资源配置的产出效率作为该活动有效性的衡量指标。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绩效”为基本目标取向。财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最大程度满足各部门的资金需要,在资金拨付中,缺乏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重资金拨付轻监督管理,不对拨出资金进行追踪问效;在资金使用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只注重争取更多地投入,而不考虑产出的效果,这使得财政资金浪费严重,产出效率低下,收支矛盾突出。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对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支出效益、投入风险等方面做出综合评判,找出问题和形成原因,明确相关责任,积极推动财政管理和使用部门形成正确的绩效导向,加强支出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缓解收支矛盾。
  1.2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有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个适当的财政支出结构对于优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支出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事业发展和利益关系,是理财的艺术,也是财政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财政支出绩效是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衡量尺度。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将部门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与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和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绩效评估指标的监控,将财政资金的使用严格限制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判断财政宏观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据评估结果权衡轻重缓急,统筹兼顾,有保有舍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符合公共财政发展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到财政资金配置和运行的合理、高效。
  1.3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有助于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8年以来,在细化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部门预算的准确性、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战略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支出安排与部门规划不一致、部门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就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实行绩效预算。即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身使命,围绕使命的履行确定基本任务,围绕任务的完成安排必要的项目,配以相应的预算,并通过专业部门确定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使命的履行和完成情况,进而将绩效结果用于相关的预算决策。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实行绩效预算的重要前提和必备基础。
  
  2.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涉及到财政支出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从财政预算到预算执行再到财政决算的全过程.因此在实施绩效评估时,应该以财政支出管理实际为基础,从财政支出的特点出发,兼顾绩效评估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一般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经济性(economic)、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经济性涉及成本与投入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获得一定的收入时,如何使成本最低。相对于需求而言,财政资源的供给永远是稀缺的,因此经济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使用最少的投入。目前公共支出的低效率使得效率性成为财政管理的关注焦点。有效性是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有效性原则要求财政管理把目光从收入管理投向支出管理,投向如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果。
  其次,在评估中要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随着公共需求进一步扩大,税收收入弹性逐渐削弱,要缓解收支矛盾,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佳效益,财政支出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即注重支出的经济、效率和效果。但是,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化,财政支出逐渐转向公共产品的提供、有效竞争的维护等公共需求领域,这些领域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所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不能仅限于支出本身的直接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应关注它的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财政支出绩效评估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原则。财政支出具有多样性,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绩效评估的内容既有能以货币价值衡量的,也有各种无法以货币价值衡量的社会性绩效,因此绩效评估还需要定性的衡量和细化。同时,绩效评估不仅应该包括政府内部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人大等立法机构的评估,还应包括来自外部的中介机构、相关专业的专家和社会公众的评估,这种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能够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3.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选择
  
  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绩效的度量上,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估的结果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整个绩效评估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评估体系能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出财政投入的效果以及它们的关系,对指标
  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3.1.1 经济性与操作简便相结合原则。
  评估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现实条件,数据的获得应易于采集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要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减少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选取的指标在实际中要力求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容易被广大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所接受,这样才能使绩效评估拥有最广泛的基础并被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3.1.2 完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财政支出范围广、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必须具备完备性。但要注意,这种完备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重点,有代表性;科学性要求指标体系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考察、正确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科学抽象,而非东拼西凑、牵强附会或者带有主观色彩。
  3.1.3 稳定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不是一劳永逸、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保持绩效评估指标的相对稳定,可以使衡量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显示出绩效的高低和发展趋势。
  3.2 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尚在起步探索阶段,我们从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入手,依据
  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从反映支出自给程度、财政各项支出比重、财政供养人数情况等
  结构性内容以及财政支出对GDP、教育、科技、农业的贡献情况,选择两方面11项综合评
  价指标,来评估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及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种选择使得评估指标
  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相互衔接,也便于基础数据的收集。
  3.2.1 财政支出结构类指标。
  这类指标有助于说明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包括:财政支出自给率,
  它的高低可以从财政自我保障能力方面反映本地区财政效益水平;财政科技支出比重、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财政农业支出比重。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财政支出必须确保科技、教育、农业三项支出每年的法定增长,考核这三项支出是为了衡量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财政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比重。它用来评估财政对社会稳定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财政行政支出比重。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行政支出比重应呈相对下降趋势。该指标评估政府行政成本及财政支出管理水平的提高状况。财政供养系数。财政供养范围大小,是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重要因素,该指标考核财政供养人员范围是否合理。
  3.2.2 财政支出贡献类指标。
  这类指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反映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产业的贡献程度,间接地反映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贡献类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弹性、财政科技支出弹性、财政教育支出弹性、财政农业支出弹性。
  
  4.甘肃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估
  
  4.1 财政支出结构性指标评价
  4.1.1 财政支出自给率。它是反映财政资金自给能力的指标。从甘肃省财政支出自给率来看,从2002年至2006年的平均值为0.266,低于西部十二省区平均值28个百分点,支出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一般预算收入仅能满足1/3左右的财政支出的需要,其余的2/3依赖于中央的转移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地方财力不足也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
  4.1.2 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财政科技支出比重、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和财政社保支出比重。这四项指标的结果直接反映出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财政应该逐步加大对教育、科技、农业和社保的支持力度。从表1看,2002年至2006年,甘肃省除了科技支出比重一直徘徊在1%左右外,其余三项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五年平均值都接近或略高于西部十二省区平均值。从增长率看(见表二),2002年至2006年,各项支出都超过了10%的法定增长率,支出结构逐步优化,支出效率较好。
  4.1.3 财政行政支出比重。财政行政支出是维护国家政权存在和运行的服务性支出。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行政支出比重应呈相对下降趋势,其增长速度应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从表1看,甘肃省行政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且其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是不合理的。
  4.1.4 财政供养系数是指财政供养人数与地区总人口的比率,它是逆向指标。从表一看,从2002年至2006年,甘肃省财政供养系数逐年上升,说明财政供养人口不断上升。供养人口的支出增加,会挤占公用支出,也会降低行政管理支出效率。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非常重要。
  4.2 财政支出贡献类指标评价
  4.2.1 财政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GDP增长多少个单位。从表一看,2002年到2006年,甘肃省财政支出弹性逐年上升,在2006年有所下降,五年平均值低于西部十二省区27.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9个百分点,说明财政支出对于GDP的贡献程度较好。
  4.2.2 财政教育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教育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从微观角度评价财政支出综合效率状况。从表1可以看到,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弹性除2004年存在偶然性,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接近于西部十二省区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财政支出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程度较好。
  4.2.3 财政科技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科技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从表一看,甘肃省财政科技支出弹性较低,五年平均值低于西部十二省区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甘肃省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该对科技支出弹性的低水平给予充分的关注。
  4.2.4 财政农业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农业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2002~2006年,甘肃省财政农业支出弹性呈逐年上升趋势,五年平均值虽低于西部十二省区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5.完善甘肃省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估的建议
  
  5.1 坚持“先简后繁、由点及面”的原则,稳步推进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它要建立在观念更新、领导重视、制度保障、技术完善、信息充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之上。我省必须坚持“先简后繁、由点及面”的原则,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此项工作。
  5.2 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机构,完善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对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实施统一管理,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真正成为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必须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必要的职权,增强该项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5.3 加大评估结果的运用,增强评估结果的约束力为了避免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应该加大评估结果的运用,使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考核部门履行责任、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有效性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未来支出预算安排及审核预算的依据。
  5.4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信息库
  完善的财政支出评估信息库,对于开展各类绩效评估工作,保证评估工作的持续、有效十分重要。我省要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要件,充分借鉴国内外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利用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数据库,并开展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为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地方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估研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工.袁星候.财政支出管理与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
  [2]王军.中国转型期公共财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3]东北大学联合课题组[J].财政支出效率综合评价研究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4,(46).
  [4]从数海,周炜.于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5,(3).
  [5]陈凌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合格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J].财会通讯,2004,(12).
  
  [作者简介]王丹宇(1970-),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2008-07-12(责任编辑:林月)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中小企业的各种外源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本文利用对浙江温州、江苏盐城、湖北咸宁、山西孝义等经济发展情况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居中和落后三个层次的地区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在多元选择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相关分析,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企业参加信用评定、更长的企业年龄、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提供抵押的能力、企业是公司制企业
期刊
内容提要:甘肃省民勤县在沙漠化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提出“生态事业转移”的基本构想并在小范围试点中获得成功,从而为我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民勤生态事业转移的探索进行理论分析,解释项目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并对试点推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证明项目推广将会遇到障碍,另一方面证明劳动力转移问题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政府应当对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变量施
期刊
内容提要:清洁发展机制(CDM)不仅能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而且能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但由于现实情况的变化,建成后的CDM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得而知,为此对CDM项目进行事后评估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将模糊算法引入CDM项目可持续影响评价之中,建立了可持续影响评价体系,对模糊算法用于评价体系的求解步骤进行分析。最后,以一个真实CDM项目作为评价案例,并以Matlab编写算法程序,结果表明该方法用
期刊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供求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切实地创新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需求;供给;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
期刊
内容提要:通过对陕西九个行业内资和外资企业的相关数据的研究,得出陕西省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存在负的技术外溢效应,即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利于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同时得出了陕西省内资企业增长的投入拉动效应明显的结论。进而指出了陕西省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外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做到理性引资,促进经济持续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SFA;产业;技术外溢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内容提要:文章以甘肃省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为个案,研究认为自然生态条件差、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国家发展和职能的失衡是造成西部农村男女贫困现状的共同原因,而平等性别意识的严重缺失则是西部回族妇女反贫困和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并且针对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中的致贫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平等性别意识缺失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内容提要: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常用来衡量城市房价水平、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指标。文章在房价收入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保定市房地产市场为例,采用按各收入阶层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保定市房价收入比,并以此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保定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房价;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
期刊
内容提要: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期刊
内容提要:FDI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国内学者从单一的城市化概念角度对FDI与城市化进程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利于层次分析法,对FDI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投资稳定且规模较大时,城市化水平受到FDI的推动作用显著,FDI对城市化推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自身的积累会促使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在FDI投资规模不大,但有强大内资推动时,城市综合实力也会快速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