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的方式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并产生焦急、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这些心理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活跃性、积极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它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从最新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苦于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四种提问方式: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己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就越钻得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一所学校只有课堂教学具有竞争力,学校才真正具有竞争力。新课程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在的素质、素养的养成上,为人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指出:“学
期刊
【摘 要】 当前,很多学生误解、恐惧数学,上数学课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其中当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在里面,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感到有趣,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史 兴趣 教育 价值    数学史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教学价值。但有很多
期刊
常言道: “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更是难上加难。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高效导入方法。  1 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是数学课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就是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 “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
期刊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功底薄弱,很多学生刚踏入中学大门时,一句“Good moning”都不会说,甚至有的同学连26个字母都背不下来。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而促进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1 上好入学第一节课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英语老师首要任务是设法管理好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听从你。入学第一节课虽然同学们不会说英语,不会写英语,但他们对英语课堂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  【关键词】 激发 点拨 因文而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阅读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质疑、探索、讨论”,“教师在必要时予以释义解惑,并从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点拨。”用提问点燃学
期刊
因为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又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益低,方法陈旧。要想改革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关爱学生,面向全体  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偏爱优生,不爱差生。教师不爱学生,导致了学生也不敬爱教师,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学好英语,学生就没有信心学习英语。因此,教师要学会爱学生。有了爱护,才有信任,并据此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同,掌握语言技能的速
期刊
我校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三个月以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下面就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践和几点反思。  1 要求化学教师掌握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特点有:一是鲜明的时代性。由于过去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大家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
期刊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1 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
期刊
【摘 要】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理论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努力探讨了一条适合高中生文言文教学的路子,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 举一反三 循序渐进 自主学习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