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初中体育课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述了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关键词:初中;有效性;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8 -01
  一、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老师的主动参与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
  教师的适时参与、有目的的有声引导,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一定是环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我们也可以在实心球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谁抛的远、素质课上比谁跳绳跳的多、篮球课上的三对三或是罚篮等,只要有老师参与的项目学生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二、整合器材,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场地和器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作用,随着学生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学生对场地、器材有了兴趣,必然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一批新型的器材填补了学生体育器材的空白,如,飞盘、轮滑等,同时器材的改进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如,软式排球。同时在原有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改变利用方式和手段提高利用率和学习有效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天然资源包括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及附近公园,如,斜坡、楼梯等,通过这些的利用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一定在操场上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如有时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方家山公园的斜坡台阶进行跑步训练,学生练习很放松,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三、整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1.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大面积提高。
  分层次分段教学:真正做到使个层次的学生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每个层次都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平分标准。
  按技术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的达标程度进行分组。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实效性,针对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的教学,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
  按性别分组教学: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差异。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如中学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手球等,女生选择羽毛球,健美操,艺术操等。
  按体形分组教学:中学生的提醒大致可分为矮小型;肥胖型;瘦高型。学生不同的体形往往具有不同的动作行为特征。在体育课上矮小型善于技巧练习,身体比较灵活柔韧性较好,但缺乏力量。肥胖型适合力量型项目,如投掷类练习。瘦高型学生善于跳高,跨栏,跳远。体育课的教学应对此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2.学生分层
  对教学对象的层次划分主要是依据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分层,同时也考虑心理发展需要。主要采用教师指令分层法。和学生选择分层法。在教学前通过问卷调查、查看有关学生体育档案资料以及咨询相关班主任的途径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的情况的了解,目的使分层更加合理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层次的称呼上采用隐性法,即:名号暗层。例如:在铅球的教学前可根据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熟练情况分为徒手练习层和持球练习层;根据心理需要分为挑战和拓展两个层次。
  3.教学目标分层
  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的做法是教学目标层次划也是采用“名号暗层”的隐性方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学生一些潜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同时又根据学生的层次不是静止的、变化的可变的观念对学生技能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定期的检测,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
  4.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参与积极性
  笔者的做法是分层评价,因为其特点是评价者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了不同标准的评价。该方法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下学生的自学、锻炼情况,方法注重了学生平时的评价内容加大了综合评价的力度。从而使评价更为合理、公平。经过试验尝试和总结分层评价得到了完善和补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了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树立了信心,增强了练习、尝试的勇气。经过实践尝试又将评价方式的调整为学生自评、组评和师评三个评价途径。同时加以“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和“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两种课堂管理策略,保证了评价的公正、公平性,两种方法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和上课的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生生身体素质下降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一些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体育;体质;身体素质;健康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目前,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对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反映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乐观。作者认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
摘 要:  我校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能自主表达、自主展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索、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本文简要说明了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大部分体育课的完成是在操场上这开放的空间上,其学科的特色性又为自主学习的培养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
摘 要: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主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应正确处理好化学实施意外的问题。  关健词:科学处理;创新;探究;规范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一、 科学处理意外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知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个体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需要,也是改变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实施物理学科现代教学的需要。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就物理学科教学而言,若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旦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和繁难的习题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成绩也无法提高。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
摘 要: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6 -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
摘 要:本文对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22页的一堂数学实习课进行了教学设计,体现生命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及课堂的开放性。  关键词:解三解形;数学实习课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5 -02   今年高考题的第17题为测量电视塔的高,它源于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11页习题第3题,它以三角形为模型考查应用意识。它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其实我们都知道高考不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来临了,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最艰难的事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走兽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跳羚、猴子等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水中潜藏着许多鳄鱼,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顯得惶恐焦躁,不敢轻易靠近,但又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显性条件和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  1.培养审清题干的习惯。要仔细阅读试题的题干。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
前 言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是学生迎考的关键时期,更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把握住这一个月,科学应用好这一个月,将会对高考成绩的提高起到稳步推进的作用,反之,就会对高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帮助广大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益,对备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反思定位,了解自我。    高三复习工作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作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前期的复习
根据省厅的五严规定,各门学科的课时大大减少,尤其是数学,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保减负不减质。    一、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认真研究课标和教学要求  明确哪些内容该教,哪些不该教,该教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2.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明确哪些内容重点教,哪些内容只需一般教。  3.认真研究教材  哪些内容需要老师教,哪些内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