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评讲课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误,拓宽思路,提高能力等重要作用。传统的评讲课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习思考得少,教师走入“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误区,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评讲课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成绩评价→自我矫正→交流矫正→检测点拨”有利于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效率,使成绩差的学生有所得,使成绩好的学生有所悟。
  一、成绩评价
  教师课前有关成绩评价需要做的准备:一查二统三公布。“一查”即:教师审查学生答题情况、得分情况、试卷的难易程度;“二统”教师统计全卷学生的平均分、分数段、成绩突出的学生名单,进步很大的学生名单; “三公布”即公布成绩,表扬学生。我只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所在的位置。不强调“及格人数”,因为试题难度有不同,有时50分也是不错的成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赏识,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想方设法表扬这几类学生:一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二是进步较大的学生,三是某个题目有难度但做的好的学生(留到讲具体题目时再表扬),试卷整体上特别有规范意识(形式规范,内容规范)的学生。
  二、自我矯正
  美国著名教育家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其中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重要一环。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自我矫正环节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引导学生“动脑”思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具体操作是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本、笔记以及参考资料先自己改正,根据自身所做试题的错答情况探寻思维的障碍点,回归当时做题时的错误思路,在自我矫正中进行第一轮主动重构。由于是试题评讲,课堂学习中重在寻找思维的障碍点。只有找到思维的障碍点,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在自我矫正中学生主动纠错,改变了过去被动纠错的局面,且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其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升。另外,突破了课内和课外的界限,不少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等着教师在课堂上讲评纠错的局面,学生在课外实施自我纠错,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
  三、交流矫正
  交流的途径有:
  (1)学生——学生。对某问题尚未理解的学生,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做到了全员参与,进行第二轮知识主动重构。
  (2)教师——学生。学生经过自我矫正和生生交流后还未解决的问题则由学生向教师发问,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选择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交流促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实现第三轮主动重构,从而使课堂学习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联系考点突出主干讲重点;重视解题方法和技巧,加强能力培养,讲思路;重视解题习惯与规范,易混知识对比讲,并对错误原因给予认真分析纠正,突破难点讲关键,讲教训(反思与体会)。讲在关键处,讲在难点处,讲在易错易忽视的知识点上,做到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言简意赅。
  除了以上所讲的之外,特别要注意讲两个内容:一是学法,如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时复习,深入思考等;另一个是考法,如临场心理和临场发挥等非智力素质的提高以及从阅卷者的角度要求学生作答时思路要清晰,表述要规范,卷面要整洁等。让学生在一次试卷的讲评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检测点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前两个环节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检测点拨的方法可以是纸笔测验(3至5分钟),也可以是即兴提问。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中可能反复出现的问题设置一定量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即时检测,方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即兴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性问题进行提问,他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和较为敏捷的思维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及时巩固反思,建立“错题集”。要求每个学生反思归纳,积累错题,根据所做错题的错误情况,在错题积累本上积累错题并写明错误的原因。学生不仅要记录显性错误(教师已阅试卷中的明显错误)的原因,还要记录隐性错误(如有些选择题做对是凭直觉或猜想得出的结果,实际并未真正理解知识或原理)的原因。引导学生养成“有疑必问、有得必录、录必常阅、阅必常思”的好习惯。下次考试前,翻阅“错题集”,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理解和精通、典型错题积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坚持实施完善评课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这个过程既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又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只有师生配合才能切实提高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我们的努力中有更大的收获,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自己在民族地区从事小学阅读教学的体会谈谈“新课标下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教学水平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民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教学;水平  阅读是人的基本能力,学生必须进行大量阅读。无数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秀读物能给
期刊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和灵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主动实践,积极处理好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一、“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大纲”教材不同,因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原则不同:课标只提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而未列知识点,更没有像“教学大纲”那样对教学内容概述线索、陈述结论。“课程标准”的核
期刊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的认识上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农村的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基础差、知识面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了适应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与教学策略,本文旨在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广大学者老师探讨如何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新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
期刊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主阵地,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在课堂获得的。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多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结构,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外,更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人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日益发展、更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被放在前所未有的地位。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如果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
期刊
摘 要:情绪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整合性心理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大学生的情绪虽然开始趋于成熟,但是冲动性的特点也很明显,尤其常见的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人际关系甚至人格都会造成危害。本文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情绪智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在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自觉改变教育观念,适当改造现行教材,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着力改革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
期刊
一直认为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够精彩,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心如止水”,荡不起一点涟漪,直到有一次,我在班级里和學生们一起学习《小小的船》这一课时,当讲到最后,我让学生们想想“如果你在这小小的船里坐时,你会看到什么?”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有的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突然张津豪把手臂摇的很起劲,并举得很高。我想:他是不是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