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指出应当通过强化行业指导为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供保障,进而重点以机械制造类专业订单培养为例,对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进行探索。
  关键词:课程内容;职业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1.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1)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开展教育。而能否实现最终培养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与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以机械制造类专业各类岗位的职业标准需求,当前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主要是课程设置忽视了针对岗位技能的培养,校企严重脱节。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2)机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低技术岗位与高新技术岗位的此消彼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以及行业结构对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这都为高职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提供了机遇。
  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保障——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用职业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对接职业标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指导专业建设,使之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如针对华菱衡钢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维修岗位,增加了冶金机械设备、焊工工艺学、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等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就业前能了解本岗位职业标准。
  3.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借鉴行业的指导作用,明确了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按照“2+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实施“岗证结合,订单培养”的“2+1”人才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围绕获得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证书来安排,甚至按照订单企业的需要来订制。如华菱衡钢从设备维修岗位的需要,在课程体系中以取得钳工证书为重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2+1”模式中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华菱衡钢顶岗实习,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训练,实现“人岗”无缝对接。工程过程系统化理论思想指出,只有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炼形成典型,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逐个成长与教育规律进行排序,才能形成典型有效的课程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构建,体现工与学相结合。第一,课程内容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与学相结合,整合与岗位职能相关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形成独特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系统。同时,把典型零部件、机床等实物作为载体,把企业生产中的典型工作流程融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来。
  第二,校企合作编写“工与学相结合”教材。通过与企业的多方合作,获取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每一本教材有所属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内容的编写,有来自企业的大量真实语料与案例,内容生动直观,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实践课程建设,让学生熟悉职业标准。①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企通力合作,由熟悉工作环境的企业人员或业内专家指导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到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岗位要求,培养岗位能力。②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接”职业标准。③职业资格证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对接职业标准。要把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职业资格的内容与要求,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了与职业标准对应的岗位能力,可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使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实现一体化,社会培训与认证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韩天龙.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2]王瑞亮.仓储与配送理论和实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培养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越来越重要。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基于第二课堂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实践的措施,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第二课堂;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学生数学入学成绩的收集,分析学生前学数学基础,针对高职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难”,教师教学同样“难”的困境,对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愈发下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改变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与学;困境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连续扩招,职业院校的新生录取分数却在逐年下降,特别是贵州南部职业院校能够录取的学生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这部分
期刊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课标与教学内容,而且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依照认知规律进行对话,并且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主导性”以及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从而体验文字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优化课堂设计,突显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建立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基于高职教育对实践性教学的特殊要求,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能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以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为例,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方法将实践性知识融入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根据2014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发展固然因人而异,但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凭借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还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的数学学习从课堂延展到课后,这样用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促学”?笔者在实践中有如下思考。  一、加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促
期刊
摘 要: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我们可以从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汲取人生智慧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第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困惑与思考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鲁东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高中学习阶段紧张忙碌,学生都担负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因此,以放松情绪、艺术熏陶为目的的音乐教学便有着更为鲜明的责任,要让学生们轻松调节,快乐体验,构建高效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参与,在包容中收获,实现感官、思想与艺术追求的全面融合。  一、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呈现由多方面的因素决
期刊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语文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中提出:“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正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期刊
摘 要: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错题往往最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通过错题将学习中的难题各个击破,能够更加迅速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这就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做好错题订正本。每节课前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做
期刊
摘 要:心理契约理论来源于管理心理学,把心理契约理论这种柔性管理模式应用在中职生管理中具有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适切性和必要性。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管理特点,提出构建中职生学校心理契约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管理;心理契约  当前,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人认为他们大多数成绩较差、素质参差不齐、自我控制管理能力较弱。对于中职生的管理都是以“管”为核心的出发点,通过“管”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