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模式新探索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的模式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特点,提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模式,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在评价上倡导参与与激励,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作业特征;局限性;新课程理念;新模式
  
  一、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趣模式,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词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学生的作业量过重。作业体系不全。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小学三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每天得花3个小时乃至4个小时来完成作业(包括晚上的家庭作业)。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作业分量的多少往往是根据教师的喜好而定;整体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应试色彩浓厚。不少作业不仅艰深古怪,有的纯粹是故意刁难学生。而答案也较为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样的作业有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有的则使人觉得味同嚼蜡。更糟糕的是,有的家长为了让疲惫不堪的孩子能够较正常的休息。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这定会助长孩子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对于大量的作业。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地批改,也失去了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
  3、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较多,口头作业少,动手操作的实践题少。许多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是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甚至让学生买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然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得以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则相对较少。在人们眼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上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有些题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千篇一律。都是“老面孔”,缺乏创新,全靠死记硬背。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4、作业层次不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计作业,更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差异设计作业。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训练层次方面,也只重视知识层面。技能和情感层面则相对薄弱,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5、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文后面的练习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成为小学语文作业的主要内容。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时,只要翻开配套的练习册,选择其中的几题或全选,然后往黑板上一写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亲手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兴趣或者学生乐意完成的作业。久而久之,教师也干脆布置一些简单易改的作业,抛开了选编精良、文质兼美的教材,抛开了审美情趣等方面吸引人的内容,被辅导资料、练习册、模拟试卷等牵着走。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改变作业观念。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改变观念,不再将作业视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认识到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要让学生有兴趣,不断地吸引学生。
  2、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作业设计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
  3、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分层次设计语文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年龄差异的影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实物感观、形象思维强,却难以理解事物抽象的本质,到三四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可以摆脱被感知的直观物象,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到五年级才开始向更高水平发展。作业设计的层次化要从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的分层两方面考虑。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对作业量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作业,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并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难易有别的作业。
  
  三、教师在学生语文作业中应当担任的角色
  
  教师既是学生作业的设计者又是学生作业的评价者。设计者是指在学生作业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联系教材,多方考虑、精心设计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作业不能仅停留在答案的正误上,教师这个评价者不只是判断鉴别的评委,还应尽量收集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完成作业不是在学校进行的。教师不可能在其中充当一定的角色。学生的年龄比教师要小,_无论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技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是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的,因此教师也是学生作业活动的引导者,比如可以积极地指引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可以为作业注入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练习、学会学习。
  
  四、绪论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出发,通过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及其过程,客观地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并根据系统原理和效益原则,就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1、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实现的基本事实。教学与学校教育并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育,始终与其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
期刊
一、激发兴趣。益智启美    智育是美育的基础,然而美育对智育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根据生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功能各不相同,左脑偏重于语言、逻辑,右脑偏重于形象、情感、空间感。有专家指出,如果不通过造型艺术等手段对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进行训练,那就等于放弃大脑思维的一半。由此可知,荧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开发。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的中国面临开放的挑战,应答这个挑战的就是改革,包括科学教育的改革,生物学教育改革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挖掘出了一些能促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索,主要
期刊
一、学情分析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职业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更主要体现在数学课程上。我所教的班级是学数控专业的,他们的专业课程对数学的要求相对较高,也就是说。数学学不好,就很难学好专业课。这样,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要求之间就有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困扰着我们教者的一个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尝试设计了《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一课。    二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喜欢数学,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数学课堂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程标准》中:“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数学已融合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为结构的人类活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使数学
期刊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
期刊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几乎贯穿我们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实验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和掌握不牢,多数学生感到物理不好学,究其原因,这与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有关,是实验教学薄弱导致的。大家知道:物理实验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物理过程,它能够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一个典型实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对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创作性思维能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总的目标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关键词:教材;教师;学生;创新情景    课程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软件”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总要反映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构,反映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的东风,新课程犹如生气勃勃、万象更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主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
期刊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