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知识,自主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成语典故、趣闻开头作为每节课的开头,创设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个模式,要新要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中搜集相关情景或材料加以利用,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领悟中发展能力
  1. 课堂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主战场。我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明白真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我先引导学生猜想:“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叶有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为什么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带着这些猜想,完成了柳苗生长之谜,探索光合作用等过程。这样,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生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发展,并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的喜悦,同时又达到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的目的。
  2. 课外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探究种子萌发时形态结构的变化?调查本校近视眼发病率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探究方向,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并尽量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多样。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生物课堂的自主探究
  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生物的興趣和信心。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应该把握课改契机,创造性地、精心编排教学资源;运用开放式手段、创新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以“授之以渔”的理念促进学生学生学法的形式。这样,让生物的魅力尽情施展,让学生们都能亲自感受生物的魅力,在这种魅力的吸引下,完成愉快的学习过程,共创成功的人生体验。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它来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和学生更重视笔头练习,轻听说。为了把英语教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010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决定对广东省英语科高考进行改革,从2011年开始,取消听力部分(35分),改为听说合考,考试时间定为高考前进行,用时30分钟,考试方式为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分值为15分,占总分150分的10%。考试内容和赋
“文化论著研读”充分反映了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突出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革新。  一、明确“文化论著研读”的总体要求和教学内容  “文化论著研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化论著,在开拓视野、认识世界的同时,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文化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领域的扩展,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读活动,进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塑造和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必需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技能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方法等尚需调整,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亟需改革。本文以川南幼专为例,通过对幼专音乐教学资源整合和音乐课堂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优化幼专音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的触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多数教师大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开门见山,明确目标直接进入新课或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引入新课,我除采用这些常规方法以外还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情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七年了,接触了语文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从他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来看,明显地存在两个不足:一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欠缺;二是表达能力差。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我布置作文题目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我找不到写的”,于是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却腹中空空,无从下筆。即使动笔写了,也是东拼西凑,空洞无物,味同嚼蜡。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基本原因就是脑子里没有
“迁移” (transfer)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外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 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有差异时,学习者若借助或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
现在的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转换体育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  1. 坚持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健康观  体育教学的目标已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重视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
一、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教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二、 創新教学,突出主体  1. 营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独立感受、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鉴赏、独立探究,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开拓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新路子。这种自主阅读正如“挖井”,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掘,找到水源,随时提取。  一、更新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去“挖井”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要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由“教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注重对文本语言的背诵积累  学生要拥有熟练的语言能力,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小学时期,一定数量的背诵积累,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学《燕子》一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1. 课文第2自然段就是一首赞颂春天的诗,这么美的春天你能把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