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可以教什么?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乃斯的马》是粤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感悟自然”中的一篇散文,有一老师是这么教学的,先让学生在悬念中欣赏和马有关系的雕塑艺术奇葩导入,教学主体分四部分:欣赏马的形象进而提炼马的精神(自由奔放、进取上进、民族精神);探讨作者喜欢巩乃斯的马的原因(魅力四射、时代背景);品味文章语言(托物言志、场面描写、修辞手法)及情感(摆脱压抑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拓展延伸。
  纵观整堂课,处处闪耀着教师纯属的技艺以及丰富的底蕴,整堂课过渡自然,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积极参与,顺利完成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快速阅读有关马的描写段落,概括马的形象和作者寄寓的感情;赏析本篇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借赏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但关于散文教学,笔者有几个疑惑:
  一、关于文本:马与作者,作者为什么如此钟情于巩乃斯的马
  (一)“我”与马。
  文章写马,主要写的是巩乃斯的马,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即作者为什么喜欢巩乃斯的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的关于马的自由奔放、进取上进、民族精神等品格,仅仅这样够吗?
  文本是依据,我们找出文中关于写“我”与马的语句,就不难看出作者与马情感相依的的关系,也可以很明显地理出其所贯穿的情感线索:压抑、单调、寂寞(由于精神的压抑,我们骑马奔驰)——开朗、舒展、痛快舒畅、高兴得大笑、笑得流泪——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巩乃斯的马仿佛是能通人性的马,这马在我心中的分量也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奔驰马以发解压——观察马是艺术享受——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只有一个乐趣,看马”——“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的诗韵”——“给了我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在作者娟娟情感流淌的笔下,还不自觉地发生了人称代词的变化:马——它们——它——你,从最初的为解压解乏而骑马奔驰到这里,作者已情不自禁地与马融为了一体。
  (二)马与牛、骆驼、毛驴。
  马与牛,与骆驼、毛驴的任劳任怨、任人宰割不同,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散漫而又有所期待”、“原始而又有感知”、“不假雕饰而又优美”、“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巩乃斯的马非凡马,作者写马,是向往马的自由奔放,欣赏马的灵性之美、进取之美、自由之美、生命的律动之美。
  聚焦文本,作者把马与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民族历史以及人类世界生存规则联系在了一起,突破了“我”与马的范畴。马的野性、马界的平等、公平的生存竞争规则意识是我们人类所忽视的。周涛有一次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汉民族是牛性民族,维族是马性民族。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具有一种强烈的躁动性,一旦起来之后势不可挡,我觉得汉民族就缺少这种马性。” 可以看到,作者写马,写的是马的历史文化内涵,马的潇洒,马界的平等、公平的生存规则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欠缺的,理解不到课文的这一层意义,就感悟不到作者笔下的巩乃斯的马。显然,对于写马的第二层含义的理解,该课堂实录是有失深刻的。
  二、关于文章写法: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修辞、对比衬托是我们教文章写法的重点吗
  该课堂实录有意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借鉴写作手法,环节如下:
  师:作者在万马奔腾图中,把马群狂奔写得如此震撼人心,文采飞扬,主要是在语言运用上特别了一些修辞,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修辞好在哪里?
  生1:比喻——生动、形象(举例略)
  生2:拟人——色彩鲜明,表现力强(举例略)
  生3:夸张——有感染力,烘托气氛(举例略)
  生4:排比——有气势,节奏感强(举例略)
  师:要使写作语言有文采,富有表现力,多学着用些修辞,你的文章也会文采飞扬。
  试问,这样的分析到位吗?
  细读此文,文章最后一句话可见,作者对马的爱是“固执”的,不同于一般人对马的爱,作者怀着对巩乃斯的马无比感激、无比仰慕之情写这篇文章,甚至是对人类民族性格缺陷提出批判,是情到深处的情感迸发,其力道非一般之情所能企及。
  在文坛,周涛的狂傲是出了名的,作家贾平凹曾手书“狂涛”赠与他,在文中表现为大胆的描写与放达的情感宣泄。文中每一个句子,几乎都有重重定语修饰语,犹如山峦叠嶂,让读者读得喘不过气来。仅以暴雨中的万马奔腾图为例:为了写出暴雨中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短短的行文却用了二十多个动词,7个形象的比喻,一系列排比和联想,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使这万马奔腾的场景俨然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舞台演出,使得叙事人“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壮烈。
  作者激情澎湃、语言一气呵成,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那是一种心灵的宣泄,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比喻也好,排比联想也罢,作者展示的是这种生命力的冲动所到极致时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眼里。从表象语言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不是我们分析文章写法的最终归宿点?
  散文是作家用他的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散文教学,着眼于最本真的文本语言,是不是我们打开散文这个神秘魔盒的一把钥匙?(编辑 徐褀琛)
其他文献
一、重视结构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改革应十分重视“结构课程论”。他说:“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学科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从目前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科知识强调结构是现代科学理论的重要特点,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知识的基本结构,对概念的确立反复进行强化,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规律的基础上,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期刊
药剂学是普通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剂学是以多门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以解决生产应用实践问题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众所周知,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
期刊
一、反思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为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仍然因循着原有的传统,新课程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追求的仍然是一种“形似”。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
期刊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中,电工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要使职业学校学生得到较好的培养,应做到知识和能力兼顾,其中加强实训教学是关键所在。我认为在加强实训教学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专业,学生对电的畏惧心理也使他们在学习时不敢动手。针对以上情况我们
期刊
习惯是指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并不需要别人的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思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有些人,就拿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很大一部分的人会任性、乱花钱、学习不专心等等,这就是显著的坏习惯,这些习惯也已成为自然,想要改变也只是表面的东西,根本是治标不治本,追其根本还是要从培养孩子习惯的方向考虑,尤其是在小的时候,要打
期刊
一、在民事诉讼法教学当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面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花费了大量心血准备课程,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大量的知识点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记忆实验表明单位时间内记忆的信息越多,其记忆效果就越差。对于民事诉讼法而言,这种教学手段的不足和缺陷马上就暴露了出来。就以民事诉讼法中的“地域管辖”这部分内容为例,《民事诉讼
期刊
一、要抓好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基本的实验技能,探究是无从实现的,所以,必须抓好基本的实验技能的教学。这些基本技能包括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包括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实验药品和仪器并安全操作,包括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常见的物质等等。我认为,基本技能是化学课中进行科学探究
期刊
一、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 首先倡导实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理论体系和策略。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将其引进并应用于部分地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它能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心理品质。  我国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期刊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小学英语教师都在共同关注着有效教学这一话题,并围绕着这一亮点展开精彩丰富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单从字面上看,着重一个“效”字。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和和教学经验,笔者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以下是几点体会:  一、愉快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要使整个英语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和饱满的情绪氛围,教师不仅要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
期刊
新世纪以来,当人们沉浸在入世成功,奥运会、世博会等各种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神八天宫1号的成功对接,粮食八年连续丰收,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顺利完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等一个又一个的喜庆之中时,无不为中国所取得的极大成就所惊叹。我们都相信中国的物质文明已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们在喜庆的氛围之中略微思考一下,中国精神文明之一的现代教育是否也依然令人惊叹,这就很难说了。很简单,难说的原因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