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为初中生提供德育教育,变成当前教育界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良好的结合学科特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德育标准,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呢?这就变成我们每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都需要努力进行研究与做好的一个任务。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价值及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渗透;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52
引言
地理学科作为一个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科,不仅关注社会生活,也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与思政内容具有天然联系。因此本文依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需要,确定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基本方向,挖掘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并提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价值及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的较量,更多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抗衡。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遭受不少西方反华势力的抵触,西方反华势力多次希望通过文化渗透改变我国人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生处在价值观养成的阶段,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言论、思想的影响,加上当今网络的发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多元化趋向明显,因此初中生急需通过德育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價值观。如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道德教育,即便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这些才华不仅不能使其拥有幸福的人生,反而会因为错误价值观的导向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融合语文元素,美化地理课堂
在语文学科中,最有特点的即为诗词歌赋的应用。将诗歌中所蕴含的地理学知识作为线索,研究古今诗歌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和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述了黄河的源头是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并最终流入了渤海,诗句读起来磅礴激昂、荡气回肠,令人久久难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绘了荒凉寂静的玉门关外与关内的景观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降水差异。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配以相应情景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极大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此情此景,使得学生深深体会到我国幅员之辽阔、山河之壮丽,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创设出良好的游戏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当中灵活利用多种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地形图片,带着学生一同做游戏。当教师指出某一个地形图时,学生根据地形特点说出地形名称。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们增强集体意识,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对学生认知特点进行考虑。
(三)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有限性,如果教师通过讲解大事件和大道理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匹配,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抵触心理。裴斯泰洛奇提出的要素教育论认为,首先要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再逐渐地扩大到爱家人,再学会爱朋友,最后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借鉴要素教育论的尺度扩展,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部分大事件和大尺度缩小至学生生活的区域尺度,即家乡,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八年级地理主要为中国区域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假期对家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家乡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历程,培养对于家乡的认同和自豪感,做到“知乡”和“爱乡”,使得家国情怀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举办教学活动,营造地理德育氛围
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举办一些教学活动,将德育与地理知识紧密融合在一起,营造地理教学氛围。例如,在每年的3月22日这一天,在班级举办节约用水手抄报比赛。从1993年开始,3月22日就确定为“世界水日”,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实鲜有人知道这一天,教师可以组织手抄报比赛,让学生自行搜索查阅水资源的相关资讯。手抄报不仅包含了日常节约用水的小妙招,还可以为大家介绍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稀缺地区人们艰难的生活状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水资源的来之不易,懂得加倍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结束语
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属性的学科。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开展德育渗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课后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实施爱国主义、环境保护以及乡土地理等方面的德育,促进学生地理知识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从而成长为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晶.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0(31):83.
[2]刘海军.德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及策略[J].新课程,2020(23):232.
[3]丁云,周宗圣.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20(11):35-36.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渗透;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52
引言
地理学科作为一个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科,不仅关注社会生活,也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与思政内容具有天然联系。因此本文依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需要,确定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基本方向,挖掘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并提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价值及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的较量,更多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抗衡。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遭受不少西方反华势力的抵触,西方反华势力多次希望通过文化渗透改变我国人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生处在价值观养成的阶段,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言论、思想的影响,加上当今网络的发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多元化趋向明显,因此初中生急需通过德育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價值观。如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道德教育,即便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这些才华不仅不能使其拥有幸福的人生,反而会因为错误价值观的导向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融合语文元素,美化地理课堂
在语文学科中,最有特点的即为诗词歌赋的应用。将诗歌中所蕴含的地理学知识作为线索,研究古今诗歌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和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述了黄河的源头是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并最终流入了渤海,诗句读起来磅礴激昂、荡气回肠,令人久久难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绘了荒凉寂静的玉门关外与关内的景观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降水差异。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配以相应情景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极大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此情此景,使得学生深深体会到我国幅员之辽阔、山河之壮丽,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创设出良好的游戏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当中灵活利用多种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地形图片,带着学生一同做游戏。当教师指出某一个地形图时,学生根据地形特点说出地形名称。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们增强集体意识,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对学生认知特点进行考虑。
(三)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有限性,如果教师通过讲解大事件和大道理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匹配,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抵触心理。裴斯泰洛奇提出的要素教育论认为,首先要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再逐渐地扩大到爱家人,再学会爱朋友,最后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借鉴要素教育论的尺度扩展,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部分大事件和大尺度缩小至学生生活的区域尺度,即家乡,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八年级地理主要为中国区域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假期对家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家乡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历程,培养对于家乡的认同和自豪感,做到“知乡”和“爱乡”,使得家国情怀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举办教学活动,营造地理德育氛围
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举办一些教学活动,将德育与地理知识紧密融合在一起,营造地理教学氛围。例如,在每年的3月22日这一天,在班级举办节约用水手抄报比赛。从1993年开始,3月22日就确定为“世界水日”,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实鲜有人知道这一天,教师可以组织手抄报比赛,让学生自行搜索查阅水资源的相关资讯。手抄报不仅包含了日常节约用水的小妙招,还可以为大家介绍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稀缺地区人们艰难的生活状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水资源的来之不易,懂得加倍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结束语
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属性的学科。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开展德育渗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课后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实施爱国主义、环境保护以及乡土地理等方面的德育,促进学生地理知识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从而成长为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晶.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0(31):83.
[2]刘海军.德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及策略[J].新课程,2020(23):232.
[3]丁云,周宗圣.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20(11):35-36.